[摘要]旅游高職院校是培養未來旅游職業人的重要場所。作為合格的旅游職業人,僅僅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擁有旅游職業道德;而且只在形式上獲取旅游職業道德的理論要義也是不夠的,還必須把它們轉化為自己內在的道德品質,再外化為正確的道德行為,才能在未來的旅游業職場上獲得較大的成功。因此,旅游高職院校應當堅持和諧育人的理念,立足于旅游職業人的本色,在掌握專業知識和服務技能的基礎上,努力引導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的內化。
[關鍵詞]旅游職業人和諧培養職業道德內化
[作者簡介]譚為躍(1959-),男,江蘇南京人,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倫理學。(江蘇南京211100)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11-0060-02
旅游高職院校,大都希望自己所培養的莘莘學子在未來的旅游職業領域有所建樹。但是培養和諧的旅游職業人僅僅倚重專業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只是旅游職業人“才”的一面,還需要旅游職業人的另一面:“德”。這個“德”,就是職業道德,“德”“才”兼備方為旅游職業人成就事業的必備條件。對于旅游高職生而言,職業道德核心、原則、規范、評價等理論要義只是育人的一種外在力量,旅游高職生僅僅從課堂上、書本里學習掌握職業道德的相關內容是不夠的,還必須把它們轉化為自己內在的道德品質,然后才能外化為正確的道德行為,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旅游職業人。因此,了解并掌握職業道德內化的意義、條件及方法對于培養和諧的旅游職業人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旅游職業人職業道德內化的重要性
(一)旅游職業人職業道德形成的重要條件
旅游職業道德規范與其他道德規范一樣,首先是具有一種約束力,它要求旅游職業人個體必須自覺遵循。同時,旅游職業人作為一個道德實踐主體,也要從旅游工作者職業群體中接受各種指導自己行動的道德標準,要受這種外力的支配與制約。這是因為,人在自己的職業勞動中沒有絕對的自由,必然要受外在必然性的制約,必須要在遵守這種必然性的前提下才能從事職業勞動。所以,一名旅游職業人若希望順利地進行旅游職業實踐活動,那么他就不能擺脫這種規范的約束。這種理性思維是旅游職業人把握旅游職業過程中個人行為的一種道德力量,是用以調整個人與集體關系的一種調節器。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種約束力并不僅僅是一種純粹消極的東西,它在表現出職業道德規范對人的制約功能的同時,還表現出對人的價值導向功能,即不僅告訴旅游職業人不能做什么,而且也告訴旅游職業人應當做什么;不但約束某一行為,而且也激勵某一行為。
但是,停留在他律階段的道德規范,無論人們怎樣盡力地遵守,它終究還是一種外在于主體的“異己”的力量,只要道德主體尚未將道德要求完全內化為自己的道德品質,尚未實現由他律到自律的轉化,那么道德要求的道德性就是不完全的。道德要求的他律性如果不轉化為道德主體的自律性,即尚未得到旅游職業人的認同,不是自覺地、發自內心地按照外在的職業道德規范行動,那么這種規范對于道德實踐主體,也就失去了價值。
旅游職業人的勞動一般總是以個體獨立活動的方式進行,是一種自律的、自主的活動。旅游職業人的勞動固然需要統一的旅游職業道德信念、旅游職業價值目標,需要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智慧,需要旅游企業領導、全體員工以及社會的配合、檢查和督促,但是這一切主要還是通過旅游職業人個人的自覺、自主選擇而體現的。旅游職業人在執行自己的各項具體任務時,其態度、方式、方法的選擇總是自律的、自主的,他人無法干涉。換言之,旅游職業人的職業行為是一個自我控制系統,是由旅游職業人憑借自己的道德修養水平來調節的。雖然旅游行業或企業可以提出各種要求,制定有關的規定、守則、紀律,但所有這些都不能從根本上去限制旅游職業人,這是由旅游職業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梢娐糜温殬I人勞動中的自律性、自主性,決定了旅游職業人在職業實踐中所肩負的道德責任和內化外在道德要求的重要性。
(二)旅游職業人道德人格完善的重要環節
旅游服務勞動的顯著特點之一,是旅游職業過程的諸因素都與人相關。旅游職業活動始終是在人與人的相互作用中進行的。旅游職業人的服務對象是人,服務產品與人休戚相關,旅游職業人勞動手段載體也是人,是由旅游從業人員個體的思想品德、知識才能、個性傾向等因素所構成的職業人格。旅游職業的勞動過程,除了智力、體力的總和作用于旅游職業人之外,還有旅游職業人的道德人格的形象力量參與其中,旅游職業人除了運用設備設施等實物器具進行對客服務之外,主要是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服務技能、情感、意志、道德品質等精神器具進行對客服務。
對于旅游客人來講,旅游職業人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只有人格才能養成人格。旅游職業人的道德形象不僅是游客直接感知的對象和評價的內容,而且也是有效影響游客的重要手段。愛因斯坦曾指出,卓越人物的道德品質,對人們和歷史的整個過程來說,可能比單純的智能上的成就具有更大的意義。智能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性格的偉大。這種道德人格的社會職業效應,在旅游職業人身上尤為突出。了解這一點,應該是旅游職業人普遍具有的一種自我意識。所以,旅游職業人必須時刻關注自己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用崇高的人格力量影響和教育游客。
現代社會,道德生活領域日趨復雜化、多元化,人的價值觀念變化多端,傳統的許多道德信條都受到了沖擊。在這種歷史環境下,社會對旅游行業、對旅游從業人員都提出了更高的、更嚴格的要求。旅游職業人身處服務于人的崗位,應是社會文明和倫理道德的彰顯者,是溫暖、關愛、平等、公正的化身,代表著旅游行業的正面形象。旅游職業人每天都要為旅游客人提供各種服務,進行形式多樣的交流與溝通,幫助客人排憂解難。如果旅游職業人不能內化旅游職業道德的核心、原則和規范,就會出現道德失范、責任淪喪、服務滑坡的短板,從而重創旅游者利益、旅游企業利益、旅游行業利益,也包括旅游從業人員的利益??梢?,旅游服務勞動要求旅游職業人要有崇高的人格,而這種崇高的道德人格的形成又恰恰是旅游職業人積極內化其外在的道德規范并把它們與自己的生命融為一體的結果。
(三)做好旅游服務工作的重要基石
一個合格的旅游職業人,不僅應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具有對客服務的各種技能,而且必須內化旅游職業道德的核心、原則和規范,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這樣才能在旅游服務勞動中,不斷提高對旅游職業道德的認識,規范自身的旅游職業道德行為,以培養出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充分調動和發揮旅游職業人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社會主義旅游事業的發展中有所作為、有所前進,完成時代賦予旅游職業人的重要接待服務任務。
在旅游服務的現實工作中,在相同的條件下,有的人進步快,有的人進步慢;有的人索取小費,有的人無私奉獻。大量的事實證明,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是否重視道德修養的歷練。因此,旅游職業人如果希望自己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有所進步,對旅游業有所貢獻,就必須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而做好本職工作的關鍵之一,就是內化旅游職業道德的核心、原則、規范,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二、旅游職業人職業道德內化的條件及方法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旅游職業人內化職業道德的核心、原則和規范,需要有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各個方面條件的配合及其方法的運籌。
(一)職業道德內化中的道德教育
所謂道德教育,就是為使人們踐行某種道德義務,而對人們有組織、有計劃地施加系統的道德影響。這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的道德得以轉化為人們的內在品質,從而對社會生活發生作用所不可缺少的一個關鍵環節,是社會道德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旅游職業道德能否被旅游職業人群體所接受,一方面,固然與它是否反映了旅游職業倫理關系的本質,是否符合倫理教育的規律有關;但另一方面,也取決于這種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的傳播程度及范圍,取決于道德教育實施的好壞。旅游職業實踐證明,要在旅游職業人個人意志中建立起與行業需要相適應的旅游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并把其變成旅游職業人個人特殊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和要求,養成道德行為和習慣,就必須發揮道德教育的作用。
對旅游職業人進行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可通過授課、講演、報告、考察、交流等形式,生動形象地傳授道德知識,培養道德情感;通過對旅游服務工作中一系列矛盾的集中剖析及價值澄清,提高旅游職業人的道德判斷及選擇能力;通過對旅游職業人正面行為的及時肯定與強化,培養旅游職業人的道德意志,堅定其職業信念;通過加強旅游企業各方面的管理,幫助旅游職業人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等??傊?,道德教育的多端性、綜合性、重復性等特點,決定了在旅游職業中必須靈活地掌握與運用各種方法。
(二)職業道德內化中的個體道德修養
一個人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質的形成,既要靠外部的道德教育,更要靠個體的自我努力。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在旅游職業道德內化的過程中,首先必須重視受教育者自我修養的自覺性??梢哉f,一個旅游職業人能否將社會的旅游職業的道德原則和規范變為個人的內在品質,并落實在行動上,由道德的他律變為道德的自律,關鍵就在個人努力提高道德修養的程度。
個體道德修養是社會道德調控系統的組成部分,也是個體道德品質形成和完善的重要內部根據。所謂修養,主要指人們在政治、道德、學術以及技藝等方面所進行的勤奮學習和涵養鍛煉的功夫,以及經過長期努力所達到的一種能力和思想品質。道德修養主要指人們在道德品質、道德情感、道德習慣等方面進行的自覺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鍛煉和自我培養功夫。道德修養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動態的“下工夫”,即依照一定的道德原則、規范所進行的自我學習、體驗、對照、檢查、反省等心理活動和實踐活動;二是指靜態的“已達到的功夫”,即在經過長期努力之后所形成的品質、情操和道德境界。
任何道德能否在人的道德生活中占統治地位,主要在于它最終能否轉化為社會成員的自覺的道德修養。因為道德教育只是具有道德知識和道德經驗的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準則和要求,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其他人施加系統影響的過程。而一定社會的道德要求(包括原則和規范等),只有轉化為人們的道德品質,才能為人們所自覺遵守,也才能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對不遵守這種道德原則和規范的人實行有效的社會道德監督。人們若內化外在的道德要求,就必須對它有一個認識和體驗的過程,即道德修養的過程?,F代旅游職業人都是有一定的知識修養和文化修養的成年人,其經驗和理性日趨成熟,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較強,內因所起的作用較大,因而更要依靠旅游職業人的個體道德修養。
旅游職業人個體修養的過程是一個積極的自我思想斗爭的過程。要贏得這場斗爭的勝利,可采取以下幾種做法:
1.經常進行反躬自省,增強自律性。所謂反躬自省,是指依據一定的職業道德標準經常檢查自己,尋找自身思想和行為中的缺點和錯誤,從而規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使之符合職業道德標準的要求,它是職業道德內化、提高道德修養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沒有內心省察檢討的過程,也就不可能達到自律的目的,道德內化和道德修養目標也就隨之消失。我國古代思想家就非常重視道德修養中“內省”“克己”的功夫??鬃釉唬骸皟仁〔痪?,夫何憂何懼?”意思是說,自我反省沒有愧疚,也就不會有什么憂愁和恐懼了。曾子也講“吾日三省吾身”。這種反躬自省的方法,在今天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旅游事業的和諧環境中尤為重要,是旅游職業人抵制腐朽思想的重要保證。旅游職業人在職業實踐中內省自己,要按照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否則就會自我滿足,達不到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的效果。在旅游職業活動中,要經常聯系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進行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自覺摒棄服務低下、金錢至上等陳腐的職業觀念,自行考量自身道德行為的失范和工作中的不足。
2.要嚴于律己,防微杜漸。旅游職業人不僅要在重大問題上對自己提出高標準、嚴要求,而且要在諸如服飾打扮、言談舉止等方面給予特別注意。旅游職業的特點,勞動服務的特殊方式,都要求旅游職業人必須在一切方面認真地檢點自己,因為旅游職業人時刻處于旅游者的觀察之中。旅游者的目光是極其敏銳的,心靈是極其敏感的,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漫不經心的一個動作、冷漠厭煩的一個眼神等,都可能會在游客的心中掀起波瀾,從而損害旅游職業人的形象,給旅游企業乃至地區、國家的聲譽帶來硬傷?!扒Ю镏虧⒂谙佈ā薄?00-1=0”說的都是這個道理。為此,旅游職業人必須謹慎地對待旅游職業中的微小細節,努力做到“慎獨”,實現職業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
3.要有聞過則喜的精神。常言道:“當事者迷,旁觀者清?!币灿腥苏f:“要了解自己,最好問問別人?!币虼?,除了自我解剖和自我監督以外,還必須依靠周圍同事的批評、幫助,虛心聽取游客的投訴意見。沒有“虛懷若谷”“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聞過則喜”的精神和態度,就聽不到逆耳忠言,也就很難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自我修養的效果和水平必然要受到極大的限制。
旅游高職院校是培養未來旅游職業人的重要場所,要使在校的大學生成功地向合格的旅游職業人跨越,就必須堅持和諧育人的思路,立足于旅游職業人的本色,在披掛專業知識和服務技能利器的基礎上,配備好職業道德內化的良弓。這樣,我們的學生就一定能夠在未來的職業獵場上獵獲碩果。
[參考文獻]
[1]陳吉瑞,陳剛平,王奉德.旅游職業道德[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陳吉瑞.旅游職業道德[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3]馬繼明.態度勝于能力[N].中國旅游報,2011-03-09.
[4]李春秋.教育倫理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5]蔣先潤.責任,責任,還是責任?。跰].北京:新世紀出版社,2009.
[6]詹萬生,李書華.職業的智慧[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7]楊千樸.職業素養基礎[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