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育教學論文范文第1篇實踐說明,大部分的學生對數學家的事跡是非常感興趣的,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向學生介紹一些著名數學家的感人事跡。比如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不但在學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教育教學論文【五篇】,供大家參考。
數學教育教學論文范文第1篇
實踐說明,大部分的學生對數學家的事跡是非常感興趣的,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向學生介紹一些著名數學家的感人事跡。比如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不但在學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美國的生活也享有豐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終想念著自己的祖國,經過重重困難終于回到祖國。在他的領導下,中國實現了“二彈一星”,提高我國的國防能力,保衛我們國家的安全。在國外的數學家中,著名數學家歐拉從19歲就開始,他依靠頑強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他在雙目失明以后,也沒有停止對數學的研究,在失明后的17年間,他還口述了幾本書和400篇左右的論文。教師通過這些數學家感人事跡的介紹,可以培養學生努力攀登,勇于探索,為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的獻身精神。將最近幾年中國中學生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的一些成績向學生介紹,激勵同學們奮力拼搏的精神,樹立學好數學、為國爭光的思想。
二、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對學生進行教育
在數學中到處充滿著辯證的方法和思維,中學數學的教學大綱指出:“要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闡明教學的內容,這樣學生既有利于學習基礎知識,學生又有利于形成唯物主義世界觀?!痹跀祵W的教學中可用以下幾點來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1.科學是在不斷發展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人們的認識水平也是在不斷提高的。數的擴充、代數與幾何的結合,某些定理、推論的推廣,發展的觀點由此得到體現。
2.物質的根本屬性是運動。在數學當中,面可以看成點線運動的軌跡,旋轉體也是平面圖形運動的結果,直線是向兩邊無限延伸的,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強調這些,使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到辯證法中運動的觀點。
3.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正數與負數、有理數與無理數、實數與虛數等,這些不同的概念是對立的,同時又是統一的。加與減的轉化,乘與除的統一,乘方與開方的互逆,在教學中強調這些數學規律,讓學生從中接受到矛盾與對立統一及相互轉化觀點。
4.將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滲透于教學中,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與實踐,同時在數學教學中,也要加強對學生數學精神的培養,加強德育的滲透,讓學生領悟到數學中的辯證關系,從而初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三、運用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同學們進行思想教育
數學教育教學論文范文第2篇
一、數學教育在中學教育中的地位、作用
在中學階段,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數學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它與其它學科有著密切聯系。以及它在社會實踐中有著廣泛應用,更重要的是數學的學習能訓練人的思維方法,完善人的個性品格。從這個意義上講,數學所代表的進步觀念已經超越了自身的范疇,數學的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文科學的進步,影響著社會文明的進程。
中學數學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因素,表現出科學性、知識性和思想性的統一。數學教育具有巨大的智力價值,它以數學知識內蘊的思想方法引起人們思維方式的建立、完善和變革;
不僅如此,它還具有極大的精神道德價值,能夠引起人的思想品質、觀念和道德價值的深刻變革。比如,通過數學思想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愛國主義思想立場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通過數學審美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美的感染中變得精神豐富和道德高尚。一言以蔽之,就是數學教育在全面提高人素質方面具有極大的作用;
在新的時期,應該倍加重視數學育人的作用。
二、數學教學中實施德育的主要內容及方法
1、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數學史是我國中學數學教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中學課本中直接介紹中算史的就有17處,涉及數學家、數學發現、數學方法等近50個方面的內容,并以習題、注解、課文(如“勾股定理”一節)、附錄等多種形式出現。這些內容都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素材。教師應當結合教材介紹我國在世界數學發展史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產生了從有限中認識無限、從近似中認識精確以及以等積變換求體積等樸素的數學辯證思想,劉徽的“割圓術”就是最好的例證。我國在現代數學發展中也取得了豐碩成果,例如:我國在數論、微分幾何等領域的研究都處在世界領先地位;
我國中學生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連續奪魁……這些史實和事例,說明中華民族不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而且也為整個世界的現代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2、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數學是辯證的輔助工具和表現形式。中學數學中含有極其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因素。教學中應當注意滲透以下觀點:①運動、發展的觀點。在中學數學中,任何一個數學概念、判斷、推理都有自身的內在矛盾,都是運動、發展的,使學生充分認識一個數學對象自身的矛盾形態,而且利用這種矛盾揭示事物間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能有效地達到教育的目的。例如中學數學中的曲線與直線、點與圓、點與橢圓、無窮小量與零等都處在這種矛盾形態中,而這種矛盾恰恰為解決問題提供了過渡和說明。例如:過圓上一點P的圓的切線方程,就可視為該圓與P點所對應的“點圓”的公共弦方程。
②對立統一的觀點。中學數學中的對立統一關系比比皆是。例如:“未知與已知”、“相等與不等”、“常量與變量”、“有限與無限”、“動態與靜態”等等。我們在解某些系數中會有字母的方程組時,可視未知數為已知數、已知數為未知數;
在解一個含有兩個未知數的方程時,可以考慮用不等式取等號的條件求解;
在含有參變數的問題中,參變數既是變數,又是常數;
在處理極限問題時,往往是變無限為有限來處理;
幾何中探求動點的軌跡的本質,就是尋求處在動態的對象中的不變因素……這些方法就是對立統一觀點在數學中的具體運用。
③量變質變的觀點。數學對象的運動、變化過程,往往也是一個量變質變的辯證過程。犂紓讜滄肚叩耐騁歡ㄒ逯?,随着离心率e的大小變化,而引起橢圓、拋物線、雙曲線的質變;
又如,圓的切線就是割線運動的特殊狀態……在教授這些內容時,教師應盡量創造條件,如使用彩色粉筆作圖,或利用電化教學手段,把其間的關系表現得更為生動逼真,淋漓盡致。
④普遍聯系的觀點。任何一個數學問題內部的諸因素都是互相聯系的。例如一個命題中的條件與結論總是互相制約的;
一個數學分支的因素與其它分支的因素也存在著橫向聯系。要教育學生從不同的側面把握數學對象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類比、聯想、變換、數形結合等,既體現了普遍聯系的觀點,又提供了探尋這種聯系的方法。
3.個性品質方面的教育
嚴謹與抽象是數學的特征,也是數學對于一般文化修養所提供的不可缺少的養分,通過數學中嚴密的推理、論證,通過錯例分析、檢驗解題過程的合理性及條件的等價性等,可以培養學生嚴密思考、言必有據以及實事求是、不輕率盲從的科學態度和作風。
數學需要智慧,更需要熱情和毅力,尤其需要開創精神。數學是發展的,其歷程又是艱難曲折的。通過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
還可以通過一題多解、推廣命題、難題巧解等手段,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
4.審美方面的教育
“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敝袑W數學中有著豐富的美育素材,數學語言的簡練,數學思維的靈巧,數與形的融合,數式形的對稱……它們無不展示了數學的美,數學的美,具有無比的感染力。
易被忽視的,是發揮數學美在學習知識、深化理解這方面所起的作用。其實,這時數學美是有其獨到之功的。比如,可以根據數學美的和諧性特征,讓學生對前后知識進行比較、串聯,溝通它們的內在聯系;
適時闡述解題中的和諧化思想原則、方法等等。揭示了數學真與美的有機統一、豈不是使學生的思想在數學學習中步入新的天地!
數學教師,不要忘了美的誘因,美的魅力。
三、數學教師要強化德育意識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什么人的問題。新時期的數學教師,應該強化德育意識,更加重視發揮數學科的教育功能。
數學教育教學論文范文第3篇
我們的教材每一單元都安排了數學文化,介紹數學知識的來歷、價值。目的是讓學生熱愛數學、追求科學、崇尚科學。因此,我們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數學文化里蘊含的人文理念。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從而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嚴格要求、刻苦鉆研的優秀品質。在教學圓周率時,向他們介紹祖沖之為了精確計算圓周率,進行了大量數據測量與艱苦計算,經過三十年才得出世上最精確的圓周率的事跡。教育學生從小就認識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認識通過動手剪、拼、擺等實際操作,經過思考總結,可以探索出知識形成的過程,從而加深理解并獲得牢固的記憶。比如在學習圓的周長時,就讓學生拿出自己所做的圓量出它們的周長和直徑,親身體會推算圓周率繁瑣而細致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先人腳踏實地、崇尚科學、進取創新的精神。把學習知識與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數學內化、數學應用、數學交流與數學創造結合起來,會使學生受益無窮。
二、充分挖掘教材,滲透人文教育
教材中,許許多多的案例都滲透了人文教育。例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這一課時,課的開始,我首先和孩子們一起猜謎語。課件出示:我有一個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按時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猜一種日常用品)。猜謎語是學生的最愛,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由此被激發,在不知不覺中從時鐘轉移到學習時、分的知識上。課中讓學生記下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并與同伴對照,看誰的時間安排得更合理,使學生明白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學會珍惜時間。滲透了健康生活、合理生活習慣的價值觀。又如“,認識人民幣”這一內容,我在課上創設了“小小商店”,讓學生經歷買東西和賣東西這一生活情境,讓他們在此情境中初步學會付錢、找錢,讓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實踐,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意識到數學的有用價值,從而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逐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三、在探索解題方案中滲透人文教育
我曾經遇到這樣一個數學問題:“有45人去動物園玩耍,門票每人20元,團體票每人16元,但必須滿50人才能買團體票。45人如何購票合算?!边@是一個生活化極強的數學問題,學生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很快得出以下幾種解決方案:(1)每人20元,45×20=900(元);
(2)50人可買團體票,50×16=800(元);
(3)另外邀請5人加入團體,16×50-5×16=720(元);
(4)買50張團體票,然后把多余的5張按每張20元出售,50×16-5×20=700(元)。大家都一致認為,只有第四種方法最合算??墒俏覜]有采用第四種方法,孩子們都疑惑地望著我。原因是國家明令禁止倒賣車票、門票等從中牟利。
數學教育教學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數學;
教學;
人文教育
人文是指在科學知識、精神領域、和諧氛圍熏陶下而形成的思想觀點、價值觀取向、人格形式、審美情操、思考方法、知識才能等精神收獲的總和,是把人們積累下來的優秀文化遺產,通過知識傳授、環境滋養等教育,內化為人的學識、氣質、修養比較穩定的內在品質。人文素質就是指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主要內容包括生活的意義、追求的目標、理想觀念、道德水準等。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具有科學合理的世界觀,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樂于奉獻的價值觀,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在健康的心理狀態下學習數學知識,把學到的知識最大限度地轉化為能力和素養。因此,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教育理所當然。把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到數學教學中,這表示把人文知識或人文精神與數學知識糅合在一起,浸泡在數學知識中。這樣一來數學課堂就變得更豐富,更具有生氣和人性,突出了數學教學過程也是培養學生養成健全人格的過程。
一、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養素質
數學不僅是科學,而且是培養人的主要載體。它是連接科學與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徑。在學習數學的探究過程中,人們注重事實、科學嚴謹的求實精神,敢于質疑、敢于否定的批判精神,大膽創新、探索真理的奉獻精神,都是極其廣泛的人文教育素材。就當前課堂的要求看,數學課堂教學要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要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是學生自主發展的重要場所,教師引領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刻苦鉆研,大膽懷疑,勇于創新的精神,使學生逐漸養成健全的人格品質。
二、在數學教學中培養人文素質對學生成長的作用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現代科學,沒有先進技術,一打就垮;
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優秀歷史傳統,沒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比宋乃刭|直接或間接提升人的思想道德,改變人的思想觀點,啟迪思維方式,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從而增強學生的身心素質,爭取成長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都是人類文化的精髓,它們都是和諧發展的人所必需的養料。人文科學是自然科學的靈魂,是知識的源泉。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好比一枚硬幣的兩個面。一個科學知識豐富但缺乏人文素養底蘊的人,絕不會是一個創造能力很強的人。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人文素養,才能促使自身的全面和諧發展,才能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三、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策略
1.抓住數學知識的特點,利用數學課堂陣地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數學教學就是要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生活經驗結合起來,結合教學實際給學生人文素質的滲透,促進個性發展。比如:在學習分類統計時,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統計污染環境的垃圾種類。如廢氣、廢水、廢渣、廢電池、廢塑料袋、各種噪音、夜晚燈光、裝潢材料等。調查分析暫時污染和永久污染的垃圾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影響,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環境被污染的嚴重性,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道德意識,深深扎根在學生心靈深處。2.利用數學美學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數學是美的,它具有簡潔與靈巧、對稱與和諧、深刻與豐富的美。數學知識中的這種美,不像美術那樣以色彩、線條、畫面等直觀形象的語言表現出來,而是把自然規律邏輯歸納成一些概念、法則或公式,并通過演變而形成現實生活與理想空間的完美表象。如在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中,由于負數的引入,加法可以轉化為減法、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加和減這一互逆運算達到了辯證和統一,體現了數學的內在美。數學中的內在美在于它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表現了人在數學創造活動中所顯示的智慧、意志和才能。當我們看到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矢志不移地追求,這不正是數學美的真實寫照嗎?3.結合數學家成名的事例,激發學生勤奮刻苦的人文品質。眾所周知的數學家陳景潤,他的重大貢獻就是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開創并建立了聞名遐邇的“陳氏定理”,因此有很多人親切地將他稱為“數學王子”。但是沒有人會想得到,他的這一成功源自于一個數學事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質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學家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著炫目的光輝……”陳景潤聽得津津有味,并對這一奇妙問題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他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翻閱大量的數學方面的書籍,增長數學知識,了解數學概念、法則、公式、邏輯,鉆研數學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是這個數學事例,引發了他的數學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刻苦,繼而誕生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因此,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隨時滲透一些數學家的故事,激勵學生養成勤奮刻苦,勇于探索的人文精神。4.組織趣味數學社團活動,營造生動活潑的數學學習氛圍,進行人文感染趣味數學活動是一種較高層次的、開發智力的、生動活潑的課外教育。她展示著數學的神奇智慧和藝術般的魅力,學生在探究解法的過程中,領悟到了博大精深的數學思想和神奇奧妙的數學方法,因此,激發了學生對學習數學的向往,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引入奇妙的數學世界。通過數學競賽、數學故事、數學生活實踐、數學名家采訪、建筑規劃設計、環境保護、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等活動,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數學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積極參與數學實踐活動、敢于質疑、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等良好的道德品質。
作者:王學軍 單位:會寧縣實驗中學
參考文獻:
數學教育教學論文范文第5篇
2.結合教材進行德育教育。數學用各種符號、公式、圖形和數字揭示現實世界的真理,雖然這樣看起來數學是門很抽象的學科,但是在現行的數學教材中也穿插有不少可用來進行德育教育的素材,因而結合教材來進行德育教育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如在講授勾股定理時,可以適當介紹勾股定理是中國古代先祖在歷法中的重大發現,又名商高定理,在大禹治水時期就有運用的記載;
劉徽的割圓術是利用求極限的思想求出圓周率,而后南北朝的數學家祖沖之將圓周率算至小數點后7位;
古代中國的數學一直領先于世界,在線性方程、高次多項式方程和不定方程的解法上,中國古代科學家的各種先進算法層出不窮。教師可通過對我國古代輝煌數學成就的介紹引起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探究歷史的興趣,既可以加強學生對于學術研究的興趣,又能寓教于樂,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今時代,功利主義橫行,在學術研究領域尤為明顯,教師發表文章只為獲得職稱,得到更好的物質條件,孰不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哪一位不是潛心研究某個領域十年如一日,最后發表文章一鳴驚人,而他們的研究結果也是造福于人類。在這種不良學術環境下,這種從小培養的民族自豪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培養學生甘于平淡,淡泊名利,刻苦鉆研的獻身精神,不僅利于糾正歪風邪氣,也有利于學術的發展。
3.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德育教育不僅要求老師主動教授,也要求學生主動學習。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改變課堂上只有老師做主角的現狀,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團體,不孤立任何人,在團體中設立學習目標,如解答一道難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顯然在讓學生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他們會有認識上的分歧,可能會有爭執,但是這正是學會互相協調的第一步,同一個團體的人總會在不知不覺中互相影響,相互妥協,最終磨合成完美的團隊。而正是在磨合的過程讓學生們學會如何去與人相處,如何處理觀點上的差異,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這些東西,不是老師教授的,是學生自己學到的。德育教育是長期的事,老師不可能總在學生身邊,而讓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收獲更多。
4.課堂外的德育教育。對于初中生來說,德育教育不應該只停留在課堂內,數學教學也不應該只停留在書本的數字上,學習數學不應該只為了應付考試,取得好成績,這是本末倒置。數學源于生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有數學應用的影子。如可以通過對建筑工地上吊車的觀察來驗證三角形的穩定性最強;
路面上的下水道井蓋都是圓形,這樣可以有效防止井蓋掉入井內;
人的腳的長度與身高的比例大約是1:6.8,在警察破案過程中常常通過腳印來估計嫌疑人的身高。身邊的例子往往能夠給學生以更深的印象,培養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避免養成對知識淺嘗輒止,只停留在紙面的習慣,提高其對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