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教育方式
學會“感恩”,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后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協助別人。學會感恩,先要學會知恩,要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協助之恩。西方的感恩節就是要教化人們學會感恩。讓孩子學會感恩,關鍵是通過家庭、學校的教育,讓孩子學會知恩、感恩。
感恩教育,作為一門“內化”心理教育、德育教育和心靈成長教育課程,一改傳統說理、說教、灌輸的方式,以其獨特的原理與作用贏得廣大師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與歡迎。感恩教育不但在凈化人們的心靈、喚醒人們的良知、激發人們的愛心和責任心、溝通師生親子關系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在增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抑制早戀、戒除網癮、矯正行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也有很好的促動作用。
多年實踐證明,凡是舉辦過感恩教育活動的學校,學風、教風和校風很快得到改善,學生會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壓力得以減輕,師生關系、親子關系和家校關系變得融洽,學生學習成績與責任感普遍得到提升。
在校園全面展開感恩教育活動,有助于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情操,有助于提升個人素質和修養,有助于培養未成年人的健全人格,有助于提升未成年人的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在個人修養、人際交往、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社會價值觀形成和踐行科學發展觀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促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