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化市場經濟發展格局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因此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對參與旅游消費的熱情日益高漲。旅游商品作為民族地區旅游經濟的有機構成部分,其開發與營銷與民族旅游地形象息息相關,同時還關涉到當地人們的收入,因而十分重要和必要。本文基于對旅游商品的概述,著重就其在民族旅游地的開發與營銷策略進行探究。
旅游商品消費在整個旅游產業經濟結構中占有重要比重,其有效開發與營銷為現代旅游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受多重因素影響,如政策支持不足、產品類型單一等,民族旅游地旅游商品消費尚未達到一個預期合理標準,其潛力并未得到最大限度地釋放,有關方面的研究備受學術界關注。
一、旅游商品概述
一直以來,學術界對旅游商品的概念界定尚未形成統一認知,其中較為普范和現代的觀點認為,旅游商品即是指旅游者因旅游而產生購買的,所有權發生轉移的產品,包括旅游信息或富有文化內涵的勞動。綜合來看,旅游商品具有紀念性、藝術性和實用性等基本特點,其分類標志的差異性,決定了其分類方法的不同,一般包括旅游紀念品、旅游工藝品、旅游食品及其他商品等。在現代化旅游商品市場競爭格局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旅游商品具有十分廣泛的受眾群體,其民族性、獨特性是其生存的根本。但從客觀維度上講,受多重因素影響,我國民族旅游地旅游商品開發與營銷中尚存有不少問題,如品類單一、同質競爭等,是當下民族旅游業發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二、民族旅游地旅游商品開發與營銷策略
(一)加大政策支持
在宏觀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精神層面的消費熱情越發高漲,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民族旅游的發展。旅游商品作為旅游行業體系中彈性最大、潛力最大的重要構成部分,對旅游總體效應影響深遠。從當前的情態來看,相比于國內快速發展的民族地旅游行業,旅游商品的開發與營銷較為滯后,影響了旅游行業收入提升及可持續發展。對此,相關地區政府應充分意識到旅游產品開發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自有調控職能,建立完善的引導、優惠政策措施。在具體踐行中,可設立民族旅游地旅游商品開發專項資金,重點向中小企業傾斜,獎勵做出突出貢獻的設計、生產及銷售人員,激發公眾參與意識。同時,制定完善的惠利政策,結合市場經濟發展需求,調整民族旅游地旅游商品產業結構,整合企業資源,打造知名品牌,從而推動整個民族旅游地旅游商品產業發展。
(二)豐富商品內涵
與一般的商品不同,民族旅游地旅游商品唯有附著上濃郁的地方特色,突出其紀念價值,才能對游客產生極強的吸引力。但事實上,我國大多民族旅游地對自身特色資源的運用不足,相關旅游商品千篇一律,同質化競爭嚴重,缺乏市場競爭活性,難以形成持久的吸引力。對此,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應注重以民族文化為主調,聯合相關研究機構,理性解讀其中內涵,并與旅游商品開發有機地融為一體,以為受眾呈現不一樣的旅游文化風采。同時,在產業融合的宏觀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民族旅游地還需加強與其他行業產業的合作,如農業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充分利用自有資源優勢,帶動整個產業經濟帶均衡發展,對實現旅游扶困亦有重要現實意義。另外,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是推動社會創新發展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對民族旅游地旅游商品開發與營銷而言,應著力加強有關方面的專業人才培育工作。
(三)規范市場環境
市場經濟環境下,民族旅游地發展同時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進一步優化其內部運行秩序,對促進民族旅游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亦是其實現營銷的基礎。具體而言,政府行政部門、職能部門等應廣泛參與民族旅游地旅游商品市場管理,制定科學的法規制度,加大監察監管力度,堅決打擊盜版假冒行為,維護生產開發企業的正當利益。同時,保護創新知識產權,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有效打擊,積極受理游客投訴行為,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及游客旅游興趣。此外,還需根據市場經濟發展一般原則,建立科學、透明的旅游商品價格體系,加強工商、稅務、物價等各級管理部門間的合作,有效治理購物環境,提高旅游商品市場信譽及品質,激發游客消費活力。信息化時代,充分利用互聯網絡優化,加大對特色旅游商品及服務的宣傳,在良好的品牌口碑支撐下,促進民族旅游地持續、穩定發展。
三、結語
民族旅游地旅游商品的開發與營銷實效性建設十分重要和必要,對民族地區旅游行業持續發展具有明顯的影響價值。由于個人能力有限,加之各民族地區旅游商品開發與營銷現狀存在差異,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作者希望學術界加大此方面的研究,結合各地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多有效的民族旅游地旅游商品開發與營銷策略。
(作者單位:山東省旅游商品開發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