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2023年度綜合實訓總結【五篇】

      發布時間:2025-07-12 09:09:50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水利部教育培訓工作,規范培訓辦班行為,提高培訓質量,保證培訓效果,根據《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和《水利部干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結合教育培訓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綜合實訓總結【五篇】,供大家參考。

      綜合實訓總結【五篇】

      綜合實訓總結范文第1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水利部教育培訓工作,規范培訓辦班行為,提高培訓質量,保證培訓效果,根據《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和《水利部干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結合教育培訓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列入水利部年度培訓計劃,由水利部機關司局、直屬單位、水利社團和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主辦的各類培訓班、研討班、宣貫班和有關取得水利業務工作職(執)業資質、資格證書的培訓項目等。

      第三條開展培訓質量評估要按照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簡便易行、注重實效的原則,堅持激勵與約束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指導性與操作性相結合,不斷總結經驗,完善評估指標體系,實現培訓質量評估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增強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

      第二章評估內容和指標體系

      第四條本辦法所稱培訓質量評估包括培訓綜合評估和培訓課程評估兩個部分。

      第五條培訓綜合評估是對培訓全過程和培訓效果的總體評價,包括培訓方案、培訓實施、培訓保障和培訓效果四項內容,共二十個指標:

      (一)培訓方案評估包括培訓目標設定、培訓課程設置、培訓時間與進度、培訓師資配備、培訓考核安排五個指標;

      (二)培訓實施評估包括教學內容、教材資料、教學水平、教學方式方法、教學組織管理、發證登記六個指標;

      (三)培訓保障評估包括教學設施、食宿條件、服務質量、培訓收費四個指標;

      (四)培訓效果評估包括培訓目標實現程度、新理論新知識含量、促進理念和工作態度轉變、促進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促進崗位工作五個指標。

      第六條培訓課程評估是對每門課程的評價,分課程針對性、教學內容、教師講解、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五項指標進行評估:

      (一)課程針對性主要評價課程內容與培訓目的是否一致,教材選用是否得當,是否滿足崗位工作實際需要,是否滿足個人培訓需求四個方面;

      (二)教學內容主要評價課程內容是否科學、完整、合理,是否符合國家和水利部門的有關方針政策,是否理論聯系實際,是否反映該領域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四個方面;

      (三)教師講解主要評價教師的教學準備情況,理論水平,教學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四個方面;

      (四)教學方法主要評價教學方法是否切合教學內容,是否有助于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否有助于學員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三個方面;

      (五)教學效果主要評價培訓課程對促進學員轉變觀念和工作態度,提高理論修養和業務能力,提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工作績效的作用三個方面。

      第三章評估組織實施及結果應用

      第七條培訓綜合評估和培訓課程評估由培訓主辦單位負責組織,采取由學員對《培訓綜合評估表》(附件1)和《培訓課程評估表》(附件2)賦分的形式進行量化評估。

      培訓綜合評估和課程評估分為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等次,每個等次對應一個分值。

      第八條培訓主辦單位根據學員填寫的《培訓綜合評估表》和《培訓課程評估表》,進行分項統計匯總,并將結果分別填入《培訓綜合評估匯總表》(附件3)和《培訓課程評估匯總表》(附件4)。綜合評估結論和課程評估結論分別根據《培訓綜合評估匯總表》總分和《培訓課程評估匯總表》總分做出,90分以上為優秀;
      80-89分為良好;
      60-79分為合格;
      60分以下為不合格。

      第九條為保證評估結果的真實、客觀和公正,《培訓綜合評估表》和《培訓課程評估表》回收率不得低于80%;
      實際回收率低于80%的,差額部分問卷以零分計,并按學員總人數的80%計算評估分數。

      第十條建立培訓評估檔案管理制度。培訓班主辦單位要將《培訓綜合評估匯總表》和《培訓課程評估匯總表》,與學員填寫的《培訓綜合評估表》和《培訓課程評估表》一同歸檔保存,保存期不少于兩年,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培訓辦班工作提供依據。

      第十一條建立評估結果反饋機制。培訓班主辦單位在培訓評估結束后,要及時將評估結果反饋給培訓班承辦單位和授課教師。培訓班綜合評估不合格或課程評估不合格的,主辦單位應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整改。

      第十二條建立培訓評估結果備案機制。培訓班主辦單位申報下年度培訓計劃時,要將本年度所舉辦的各期培訓班的質量評估情況(包括培訓的組織過程、質量評估結論、對出現問題的整改意見、《培訓綜合評估匯總表》和《培訓課程評估匯總表》)報水利部人事勞動教育司,作為確定其下年度培訓計劃的依據和參考。

      第十三條建立培訓激勵約束機制。水利部人事勞動教育司將對各類培訓班的質量評估情況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進行通報,對培訓質量高的單位予以表彰,對問題較多的單位予以批評。問題嚴重的取消其主辦或承辦水利部年度培訓計劃內培訓班的資格。

      第十四條對培訓質量評估弄虛作假的,一經發現,由水利部人事勞動教育司對主辦單位和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并視情節輕重,削減該單位下年度列入水利部年度培訓計劃的培訓班數量,直至取消辦班資格。

      第四章附則

      綜合實訓總結范文第2篇

      Han Xiaofeng;
      Niu Yan"e;
      Chen Shuhui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
      改革畢業設計教學項目,實施專業綜合實踐訓練,是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作的有效方式,通過建立規范的運行管理制度,引導教師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廣泛聯系,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專業的持續發展。

      Abstract:
      It is effective cooperation way of production, study and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at is, reforming of teaching project design and carrying out profes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ndard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lleges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teachers with industry,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raining for professional tal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關鍵詞:
      畢業設計 專業綜合實踐訓練 實施與監控

      Key words:
      graduation design;
      profes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implementing and monitoring

      中圖分類號:G424.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9-0245-02

      0引言

      能力是在運用智力、知識、技能的過程中,經過反復訓練而獲得的,它主要側重于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即順利地完成一定活動所具備的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征。也就是說,能力只有在完成一項任務時才能體現出來[1]。目前,高職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在進行知識教育的同時,普遍強化了技能的培養,如何將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能力,是構建專業課程體系、課程內容等值得研究的問題。

      1專業綜合訓練的實施

      1.1 專業綜合訓練項目的特點

      1.1.1 時間安排合理專業綜合實踐訓練是學生在校期間最后一項教學項目,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學期。近年來,本專業的專業綜合實踐訓練時間為6~8周,整體安排分為實作訓練-專業設計-畢業答辯三個環節,其學習和工作內容安排見表1。

      1.1.2 工作任務飽滿專業綜合實踐訓練期間的工作量主要包括:師生共同協商討論,初定綜合訓練工作計劃。在企業生產現場進行實踐活動,查閱企業技術文件,落實設計項目,填寫“綜合實踐訓練任務書”。企業技術人員現場講授現行工藝技術典型案例,幫助車間操作人員參與生產,取得生產現場工藝數據,必要時進行工藝試驗。指導教師給定3篇論文,學生通過使用Word軟件編輯,學習專業科技論文寫作方法,練習圖片的處理方法,熟悉畢業設計說明書的格式。撰寫0.3~0.5萬字的實習報告或行業企業生產技術現狀的文章。使用AutoCAD軟件將企業的鑄件或結構件、熱處理產品藍圖轉化為工程圖的電子文檔。制定工藝技術方案,編制工藝規程,設計工藝裝備,填寫工藝卡片。撰寫2~5萬字的生產工藝及工裝設計說明書。撰寫答辯提綱,進行30分鐘左右的答辯,之后進行修改完善。打印設計任務書、說明書及圖紙等設計文件,裝訂、封裝及提交存檔。

      1.1.3 設計項目綜合性強按照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運行。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完成一項大型綜合性任務。材料成型專業的教學計劃中,也有其它綜合性專業實踐訓練,但主要是以課程為核心的綜合訓練,往往側重于專業領域某一方面的訓練,實現“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課程目標。專業綜合實踐訓練項目是在完成專業單項技能訓練和課程綜合訓練以后,以專業職業崗位能力為目標,通過完成大型工作任務,系統地將知識和技能提升到能力層面。

      1.1.4 教學資源的整合度高專業綜合實踐訓練所借助的資源包括校內教學資源和校外教學資源。校內資源主要是指教師、教室、實驗實訓室的儀器設備、網絡、圖書館等等。校外資源主要是指企業(車間)生產條件,包括企業各類人員、工藝技術及生產儀器設備、規章制度等等。

      1.1.5 素質得到充分地拓展訓練專業綜合實踐訓練不僅使學生專業特定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可以職業發展為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包括與人交流、與人合作、信息收集與處理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1.2 專業綜合訓練的規劃與實施過程[2]目前,本專業不斷豐富專業綜合實踐訓練過程和內容,將專業綜合實踐訓練提前到頂崗實習之前的第五學期(第六學期頂崗實習),時間為6周。規劃與實施過程如下:①指導教師申報專業綜合訓練項目。指導教師依據專業教學大綱,選擇產、學、研項目。②教學管理部門監控,審核專業綜合訓練項目。③審查學生資格。要求學生已取得教學計劃規定的相應學分。④專業綜合訓練項目立項。確定指導教師、學生及項目。⑤規劃填寫專業綜合訓練任務書。提前一周,與學生商定選題,引導學生制定工作計劃。⑥完成專業綜合訓練項目及任務。共計6~8周時間,校企合作,利用校內、校外兩種資源完成訓練任務。⑦成立答辯委員會及答辯小組。答辯前兩周,成立答辯委員會及答辯小組,設答辯小組組長和秘書各一人。⑧組織評閱專業綜合訓練成果。答辯前一周,答辯小組評審,提出修改意見。⑨答辯。一周集中答辯時間,答辯后進行修改完善。⑩專業綜合訓練評價。答辯后一周,評定專業綜合訓練成績。???提交專業綜合訓練作品。答辯后一周,指導教師負責驗收。???工作總結與評價反饋。答辯結束后兩周內,教研室主任負責工作總結,撰寫總結報告。

      2專業綜合訓練的過程監控

      2.1 指導教師申報專業綜合訓練項目按照2~4名學生一組,各有分工完成一項專業綜合訓練項目進行規劃,并說明各個綜合訓練項目的題目和選題報告,詳細說明選題的依據、目的、要求、主要內容、訓練方式、工作量大小及準備程度、現有技術和物質條件等,供課題審查和學生選擇,這是審核專業綜合實踐訓練項目的依據。

      2.2 審核專業綜合訓練項目審核通過的原則是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校企合作關系密切,具備產、學、研特征;
      具有“教、學、做”一體化的實施條件;
      學生工作任務量飽滿。這是教學管理部門的監控職責。

      2.3 審查學生資格材料成型專業實施了學分制教學管理,進行專業綜合實踐訓練前,學生應具備相應的學分條件。

      2.4 專業綜合訓練項目立項專業綜合實踐訓練項目核準后對學生公布,由學生根據個人的職業愿望選擇訓練項目。指導教師負責解釋教育教學資源情況,引導學生完成選題工作,協調學生小組工作和個人任務,使學生明確項目訓練的目標和訓練內容。

      2.5 規劃及填寫專業綜合訓練任務書教師指導學生認真規劃及填寫專業綜合訓練任務書,經系主任簽字批準后送達學生。

      2.6 實施項目,完成專業綜合訓練任務專業綜合實踐訓練時間為6~8周,整體安排分為實作訓練-專業設計-畢業答辯三個階段。實作訓練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有效方式,學生不僅親身感受企業文化,特別是在企業生產現場,通過與人交流、與人溝通和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素質明顯提高。通過專業設計,學生通過查閱工藝文件和做試驗,取得生產工藝現場數據,編制鑄件、焊接結構件或熱處理件的工藝規程,設計和選用工藝裝備,撰寫設計說明書等,實現專業能力提升。根據實際運行情況來看,訓練場所在企業和學院兩地輪換應該有合理的時間分配。由于專業綜合實踐訓練的目的是“以實作促進學習,以學習提升能力”,企業和學院兩種資源各有優勢,六周的時間分配按“輪換制”安排,如圖1所示。

      2.7 成立答辯委員會及答辯小組在答辯前設立了答辯委員會,按專業及課題方向分設答辯小組,每組4~6名教師,其中至少一名企業專家。以教研室主任或專業帶頭人為答辯小組組長,再設答辯秘書一人。組長組織協調答辯人員做出答辯結果評價,答辯秘書負責答辯場地的落實和主持答辯過程。

      2.8 組織評閱專業綜合訓練成果答辯前一周,答辯組組長組織答辯人員對學生的專業綜合訓練成果和作品進行初步評審。評審結果通過指導教師反饋給學生,做最后的修改和完善。

      2.9 答辯答辯集中在一周內完成,學生可以旁聽答辯過程。答辯以學生小組為單元,個人分別答辯。答辯時學生分別介紹項目情況、小組工作和個人工作,以及完成任務情況和畢業設計成果。教師針對專業問題和訓練內容進行提問,每名學生答辯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教師提出難度適當的問題,并對學生存在的認識不清、理解不到位和訓練作品失當問題及時予以糾正。

      2.10 專業綜合訓練評價教師對答辯過程加以記錄,并做出評價,提出建議。每位答辯組成員依據評價標準現場給出評價,由答辯秘書將答辯成員的評價結果進行計算,作為答辯小組的評價結果。材料成型專業答辯評價標準及答辯記錄的格式見表2。

      總成績評定由答辯小組評價和指導教師評價兩個方面綜合評定。指導教師進行評價的依據包括企業實踐及設計工作態度和考勤情況、工藝及工裝設計水平、設計資料完整性和規范性、畢業設計說明書詳實程度等。綜合評價等級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等五級。

      2.11 提交專業綜合訓練作品專業綜合實踐訓練及答辯結束后,學生應提交的資料主要有綜合訓練任務書、工藝及工裝設計文件和設計說明書,并提交電子文件和紙質文件兩種形式。畢業設計任務書。內容應包括:畢業設計任務書封面、進程計劃表、畢業設計內容及要求、技術指標、主要參考資料、指導教師評語、畢業設計答辯成績等。工藝及工裝設計文件。工藝及工裝設計文件由指導教師在設計任務書中明確規定一般包括工藝圖、工裝裝配圖及其零件圖。畢業設計說明書。內容應包括:畢業設計說明書封面、中英文摘要、目錄、正文和參考文獻。以上技術文件要求統一格式,統一印制,設計圖紙按國家標準繪制,按規定折疊裝訂。

      2.12 工作總結與評價反饋教研室主任或專業帶頭人負責工作總結,撰寫總結報告。

      3結束語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專業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完善,已經形成了規范的專業綜合實踐訓練制度。通過專業教師的努力,與行業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探索出符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的“產、學、研”合作路徑,積極地推動了專業的持續發展,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綜合實訓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工程應用能力 實踐 創新

      一、引言

      高等工程教育與訓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擔負著培養工程科技人才的重任,同時現代工程的本質在于創新, 因此探討基于工程訓練平臺的大學生系列競賽與綜合工程應用能力培養相結合的創新模式具有現實的可行性和深遠的意義。首先,該課題的探索能夠充分的利用綜合性工程訓練中心的綜合性資源,更好的體現工程教育與訓練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其次,通過競賽與教、練、學、建相結合、相促進的模式的探索過程和經驗總結可以提升學生工程訓練的效果和工程訓練指導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第三,通過競賽與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可以增強廣大教師工程教育和訓練的意識,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進而有利于我校的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效果和水平;
      第四,該課題的探索總結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能夠更加充分利用我校的實踐教學平臺,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興趣。

      二、綜合性實踐創新平臺的構建

      工程訓練中心著力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并建立了以工程認知實習、工程技能基礎訓練、現代工程訓練和綜合創新訓練的金字塔式教學模式,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探索已經初步構建了一個工程訓練與創新實踐平臺,其結構如圖1所示:

      目前已構建的工程訓練與實踐創新平臺由校級大學生“知行杯”系列競賽、工程訓練綜合能力實踐和創新能力實踐三個模塊構成,各模塊間貫徹了“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教、以賽促建”的中心思想。其中,大學生“知行杯”系列競賽自2008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七屆,累計參賽人數9000余人次,檢驗了學生參加工程訓練的實踐效果的同時也提高了指導教師自身的授課和操作水平,同時通過比賽中學生實訓效果的總結不斷的促進教學實踐改革,得到學生和老師的一致好評。

      三、結束語

      工程訓練的教學目標是“學習工藝知識,增強工程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著力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根據我校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了以基本工程訓練為基礎,以現代工程訓練為核心,以培養工程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為特色,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具有時代特征、本校特色的融工程實踐、科學研究和產品制造為一體的工程實踐教學新體系。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探索已經初步構建了一個以綜合性工程訓練為核心的工程訓練與實踐創新平臺,充分利用工程教育發展的良好機遇、利用工程訓練中心現有的資源,使得學生競賽與“ 學、練、教、建”相結合、相促進,將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于工程訓練始終,使我校工程訓練中心建設在地區高校,乃至全國高校中真正起到示范輻射作用。參考文獻:

      [1]胡大超,程亦鳴,黃云明,等.高校工程訓練中心建設的模式與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33-36.

      [2]江筱蘭.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為工科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平臺[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11(57):121-123.

      [3]徐巖,陳彥國.基于創業教育在工程綜合實踐訓練中的研究[J].中國科技博覽,2009(33).

      [4]馬鵬舉,王亮,胡殿明,等.綜合創新訓練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6).

      [5]周郴知,丁洪生,馮俊,等.創建部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8(2).

      [6]王家宣,徐長英.突出工程特色 實現“知行合一”[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2).

      綜合實訓總結范文第4篇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以建筑工程一線施工員崗位(群)為就業目標,因此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體系中,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尤為重要。本文根據我系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研究本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實踐教學 高職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以服務建筑行業為主,以建筑工程一線施工員崗位(群)為就業目標,具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測量、質檢等核心職業能力,能夠勝任建設行業施工員崗位,或造價員、質量員、材料員、安全員、資料員、測量員等相關職業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為達到上述目標,必需制定完善的教學體系,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體系中,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提高素質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加強實踐性教學,根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研究本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如下。

      一、實踐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實踐教學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活動過程的關鍵性環節。通過實踐性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技術能力,并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研究能力及嚴謹的科學態度,為今后更好地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1]。所以在實踐教學的環節中,要求學生和教師能從思想上予以重視,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教學,充分發揮其積極性與創造性。

      二、實踐性教學體系的主要內容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由專業基礎課基本技能訓練、專業課專業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等環節組成。本實訓體系是根據專業培養計劃的總體要求來確定的。

      (一)專業基礎課基本技能訓練:

      1、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目的

      通過課程基本技能的訓練使學生能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任務。

      2、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主要內容有計算機基礎應用、建筑材料實驗、電工電子實驗、建筑CAD制圖、測量實驗、建筑制圖大作業等。

      1)建筑材料實驗:了解材料的力學性能,掌握試驗方法。其內容有水泥樣品的鑒賞和水泥試驗(包括水泥細度的測定、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測定、水泥漿凝結時間的測定、安定性試驗及水泥膠凝強度的檢驗)、混凝土骨料試驗、普通混凝土試驗(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測定、混凝土抗壓強度的試驗)、砌墻磚試驗(抗折、抗壓強度試驗)、鋼筋樣品辨別和鋼筋試驗(拉伸及冷彎試驗)。

      2)建筑CAD制圖:掌握Auto CAD計算機繪圖軟件的基本繪圖操作環境,掌握Auto CAD軟件系統的繪圖命令、編輯命令、尺寸標注、文字標注、圖層使用、圖塊使用及三維命令的一般操作,掌握建筑工程圖的基本繪制方法,培養建筑工程圖的計算機繪制能力。其內容包括:建筑CAD設計概論、Auto CAD繪圖命令、Auto CAD編輯命令、Auto CAD標注命令、圖層與圖塊、三維圖形的繪制及實際應用部分。

      3)建筑制圖大作業:了解、掌握畫法幾何的基本理論;
      熟練閱讀建筑施工圖,掌握較扎實的繪圖技能。

      2、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組織

      由任課教師編制計劃書,記錄在每學期教學進度表中,其實訓方式可采用現場參觀與觀摩、實際操作等方式來進行。

      3、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考核

      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內容和效果可通過現場實際操作情況、提交的實驗報告(實驗數據)或設計電子圖紙等綜合打分,并按一定比例(20%)記入該課程的期末考核成績。

      (二)專業課專業技能訓練:主要有工程測量實訓、施工組織設計、概預算大作業、建筑素描、房屋建筑學設計、鋼結構及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具體安排如下:

      1、工程測量實訓:(時間2周)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兩周測量實習,對學生知識的鞏固和深化,基本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其具體任務是:

      1)通過測量實習,使學生對測繪和測設的任務、內容、方法和要求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實事求是、艱苦奮斗、遵守紀律、團結互助、愛護公物的優秀品德和作風。

      具體實習內容和計劃如下:

      實習動員、領儀器、儀器檢校1天;
      水平角測量1天;
      水平距測量1天;
      水準測量1天;
      水準測量和導線測量計算1天;
      地形圖測繪1天;
      地形圖測繪1天;
      建筑物的放樣1天;
      圓曲線測設1天;
      寫實習報告、上交資料1天。

      2、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1周,施工設計1周)

      1)施工組織設計的目的

      施工組織總設計的內容及編制依據;
      施工布置及施工方案;
      施工任務的組織分工及程序安排;
      重點工程的施工方案、主要工種的施工方法、臨時設施的規劃;
      施工總進度計劃編制原則、要求、內容及步驟;
      各項資源需要量計劃;
      施工總平面圖編制原則、內容、編制依據及編制方法;
      建設項目風險預測和安全目標。

      2)施工組織設計的課時安排

      模塊1施工準備 1)編制施工準備工作計劃 針對北京某實際工程項目,編制施工準備工作計劃;2)圖紙會審實訓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分組模擬進行圖紙會審仿真實訓

      模塊2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編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4 )編制分部工程施工進度計劃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分部工程施工進度計劃 5)施工平面圖設計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設計施工平面布置圖

      模塊3 施工組織總設計 6)編制網絡計劃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分部工程網絡計劃7)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3、建筑工程預算大作業:(時間1.5周)

      1)建筑工程概預算大作業的目的

      建筑工程概預算大作業是學生在學習《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后所進行的專業實訓,通過該實訓,使學生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并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實際操作技能。

      2)建筑工程概預算大作業的主要內容有:

      根據詳細圖紙,進行工程量的計算;
      利用定額計算各項費用如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臺班使用費、間接費、規費、利潤、稅金等;
      進行工、料、機分析、編制工、料、機用量匯總表;
      編制工程造價匯總表并計算綜合單價造價。

      4、建筑素描:(時間2周)

      本課程是建筑學專業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繪畫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素描課內容要求:構圖完整,造型準確和素描關系表現合理,質感強烈,空間感強,并能應用它輔助學習水彩、速寫、表現技法和專業設計課程。

      5、房屋建筑學設計(時間1周)

      房屋建筑學設計的主要內容:

      ⑴平面設計

      ①根據建筑功能要求和家具布置及人的活動空間要求確定使用房間的平面尺寸

      ②根據使用人數確定輔助房間平面尺寸

      ③根據消防要求確定垂直交通的數量及位置

      內容包括:使用房間平面布置圖、衛生間布置圖、底層建筑平面圖、標準層建筑平面圖、頂層建筑平面圖、屋頂排水平面圖

      ④據建筑性質進行功能分析進面進行平面組合

      ⑵剖面設計

      根據建筑功能及使用性質確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凈高,進而確定建筑層高和空間組合。根據圖紙的表達情況繪制1~2個剖面圖

      ⑶立面設計

      根據建筑物的性質,運用建筑美學的原理及處理手法確定建筑立面造型,根據建筑所處位置及城市規劃部門的要求繪制主立面、側立面、背立面圖。

      ⑷總平面設計

      根據城市設計和場地設計的知識,進行總平面布置,繪制施工總平面圖

      ①確定場地的主次入口的位置

      ②場地道路布置及綠化布置

      ③確定建筑物的位置及消防間距、日照間距等其它安全距離的確定

      ④人流、車流的組織

      ⑤建筑構造詳圖

      根據建筑方案的特點、準確表達設計構思,將相關構造繪制建筑詳圖

      6、鋼結構及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鋼結構48學時,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48學時)

      鋼結構實訓的主要內容有:

      (l)屋蓋支撐布置一一說明布置原則和根據。

      (2)設計一個普通鋼屋架:節點荷載計算,桿件內力計算,桿件內力組合,桿件截面選擇,設計四個典型節點,全部計算書。

      (3)按給定比例繪制一張2號圖,內容包括支撐單線圖;
      屋架單線圖,圖中要求注明桿件計算內力和選定的截面;
      畫四個典型節點大樣圖:支座節點、上弦一般節點、下弦拼接節點、屋脊節點。

      (4)要求輔導教師講解桁架內力圖解法。

      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的教學要求有:

      1)掌握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的選型與布置,結構設計方法,構造要求及施工圖的繪制;

      2)掌握砌體結構各種基本構件的受力特征與截面設計方法,及磚混結構房屋的設計方法和構造要求。

      專業技能訓練的組織與管理

      專業技能訓練由系部統一組織,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實施,各實訓過程均配備專業指導教師1-2名,進行日常管理和專業指導。

      專業技能訓練的考核

      考核內容分日??己撕陀柧毘煽兛己藘刹糠?,以全面衡量學生的專業訓練能力。

      (1)日??己?/p>

      實訓期間,學生必須遵照學校正常作息時間到指定地點進行實訓;

      學生必須按實訓計劃,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階段實訓任務;

      考察其動手協作能力和團結能力。

      (2)訓練成績考核

      訓練成績的考核工作由系部,安排指導教師負責進行。根據學生的實訓成果,分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四等,單獨計入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綜合技能實訓

      1、畢業綜合實訓(時間18周)

      1)畢業綜合實訓的目的

      畢業綜合實訓是實踐性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畢業綜合實訓,可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及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踏實、認真、嚴謹的科學作風以及建筑工程技術人員必備的建筑結構、建筑施工的全局觀點和經濟觀點。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工程建設項目設計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2)畢業綜合實訓的要求和主要內容

      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測量實習,時間5周;
      第二階段為結構設計與結構計算,時間為6周;
      最后一階段為制圖,時間為6周;
      最后一周讓學生總結并準備工作面試。

      具體要求有:熟悉制圖規范和相應的建筑規范;
      了解和掌握建筑方案設計和建筑施工圖的設計;
      正確進行多(高)層房屋的結構選型、結構布置;
      正確進行結構計算及結構施工圖的設計;
      掌握用工程圖紙全面而準確地表達設計意圖的技能。

      3)畢業綜合實訓的組織與管理

      畢業設計由系部各專業組織和管理,并指派專業指導教師進行輔導。(專業指導教師可提出具體意見及建議)

      4)畢業綜合實訓的考核

      分日??己撕统晒己?,其中日??己耸侵府厴I綜合實訓期間要求學生遵照學校正常作息時間到指定地點進行畢業綜合實訓;
      必須嚴格遵照時間安排,分階段保質保量地完成設計。成果考核是指應按畢業綜合實訓中的規定完成工作量,所繪制的工程圖紙應符合制圖標準及相應的規范要求;
      應有完整的設計說明及完整的計算書;
      考核由專業指導教師根據綜合實訓期間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成果情況綜合評定,成績分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

      2、畢業(頂崗)實習(實驗階段)

      1、畢業(頂崗)實習

      1)、畢業(頂崗)實習的內容與要求

      要求學生實習過程中,能閱讀施工圖和內業資料;
      了解和掌握施工的全過程;
      了解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過程和內容;
      了解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
      了解施工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
      了解安全生產質量管理措施并參與各工種的施工,完成實習報告。

      2)畢業(頂崗)實習的組織

      實習單位的落實由系統一安排和學生自己解決相結合;
      由實習單位安排具有一定資質的人員擔任現場指導,并由系指派專業實習指導教師進行具體檢查、指導和協調工作。

      畢業(頂崗)實習時間在第六學期進行。前幾周進行綜合性的實踐活動,最后一周進行實習過程的總結,撰寫實習報告。

      3)、畢業(頂崗)實習的考核

      實習考核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實習報告、實習過程的表現

      要求學生每日記載實習情況,包括實習內容、實習體會等,實習結束后應按實綱的要求做實結。根據在實習期間的表現及實際業績,由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作出鑒定,并由主管部門簽章。學校的專業指導教師組成實習考核小組,根據上述資料給出學生的畢業實習成績,成績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四等,單獨記入學習成績。

      三、課時分配:

      公共課理論學時424, 實踐學時160,占總學時比例21.69%;
      基礎課理論學時176,實踐學時176,占總學時比例6.54%;
      專業基礎課理論學時306, 實踐學時102, 占總學時比例15.16%;
      專業課實踐學時126,占總學時比例20.95%;
      專業實訓實踐學時360,占總學時比例13.37%;
      實習實踐學時600,占總學時比例22.29%。合計理論學時占總學時比例49.93%,實踐學時占總學時比例50.07%

      參考文獻

      [1]鄭彥.關于高職實踐教學研究的內容分析[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綜合實訓總結范文第5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突出加強和規范綜治干部培訓工作這一主線,不斷增強綜治干部業務能力,提高綜治干部工作水平,為維護全縣衛生系統社會穩定,構建平安XX單位而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綜治干部隊伍。

      二、培訓重點

      2015年全縣衛生系統綜治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要把握以下幾個重點:一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這個根本。結合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的系列講話精神,教育引導全縣衛生系統綜治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定力。二是抓好能力建設這個核心。緊緊圍繞推動XX衛生事業振興發展建設法治XX單位的需要,根據XX衛生系統綜治干部的需求和特點,著力抓好綜治干部實踐能力的培訓,提高履職能力。三是抓好社會管理創新這個關鍵。強化培訓理念,創新方式方法,科學設置課程,不斷增強綜治干部教育培訓的實效性。

      三、培訓安排

      按照分級分類和全員培訓的原則,整體推進全縣衛生系統綜治干部的教育培訓。

      四、培訓內容

      培訓必須圍繞綜治業務工作開展,主要包括平安XX建設、法治XX建設、社會矛盾排查化解、特別是醫患糾紛排查化解、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綜治基層基礎建設、內部單位綜治工作等內容。

      五、組織領導

      綜治干部培訓工作在衛生局綜治委統一領導下進行,由縣綜治辦牽頭抓總,提高培訓質量,培訓前應當聯系縣綜治辦派員指導,各下屬單位要進一步強化目標任務,完善工作措施,抓好自主培訓,全面完成教育培訓年度任務。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