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2023年急診護士年終工作總結【五篇】【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5-07-12 17:41:27   來源:工作總結    點擊:   
      字號:

      急診護士年終工作總結范文第1篇匆匆忙忙的一年,身為急診科的一名護士人員,正如我們科室的名字一樣,一直以來都是急匆匆的。但是,這份急卻不不是我在工作中的急忙。這份急,來自于對病人治療的焦急,來自于感受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急診護士年終工作總結【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參考。

      急診護士年終工作總結【五篇】

      急診護士年終工作總結范文第1篇

         匆匆忙忙的一年,身為急診科的一名護士人員,正如我們科室的名字一樣,一直以來都是急匆匆的。但是,這份“急”卻不不是我在工作中的急忙。這份急,來自于對病人治療的焦急,來自于感受病人痛苦的著急,來自于門外家屬們擔心的急躁。但這些,卻不會在工作中影響到我的心態。在作為急診科護士的過程中,我自始至終都保持著嚴謹、仔細、冷靜的心態,積極且有效率的去處理好自己的任務,為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負責。

         在工作中,我將病人和家屬們的“急”背負在身上,這些在我的肩上,成為了責任,成為了動力。他們對“生命”的渴望,更加催促著我作為一名護士的愛心和關心。為此,我才能在這份忙碌的工作中堅持下來,一直默默的為自己的努工作而努力。以下是我的年終個人總結:

         一、工作的思想上

         作為一名護士,我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著對病人的愛心和關心,努力的為病人努力和拼搏。但是在,在后來,我又感受到了一份新的心情。那是來源于病房們口的家屬們的“擔心”!在我們努力挽救病人生命的時候,家屬們卻只能在外面靜靜的等候,那種無助和煎熬,我已經見過很多次了,每次看見家屬,他們都會焦急的沖上來問病人怎么樣了,看到病人家屬們在聽到病人安然無恙的時候舒緩下來的眉頭,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也仿佛終于落地,讓人感欣喜,感到暢快。但我也知道,生命是脆弱的,為此,我也才讓自己背負上了這種期望,希望自己每次的努力都能多增添一份希望。

         在思想方面,我在工作中能做到換位思考,認真體會病人和家屬的心情,在工作中嚴格的要求自己,加強自身的管理和要求,并積極的催促自己努力前進。

         二、工作方面

         在工作上,我總是帶著積極熱情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位病人,給病人帶來積極樂觀的微笑,并嚴謹仔細的處理好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很多病人都喜歡我的微笑,能讓他們感到開朗也讓我很開心。但有些病人卻也喜歡對我們的工作嚴格要求,有時候還會刁難。但無論如何,我總是會保持著微笑前進,并努力的為病人帶來自己最好的服務。

         在工作中,我一直都在積極的學習和強化自己。盡管工作忙碌,但我也會利用零散的時間去請教前輩,并自己通過書籍和網路積極充電,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并在工作中積極鍛煉,加強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能不斷的進步。

         如今,一年來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在今年里我還學會了調整自己,急診科的工作確實很累人,但我會好好的調整自己,讓自己帶著滿滿的熱情面對每一位病人!

      急診護士年終個人的工作總結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深夜里病房的寧靜。是急診科的電話:“準備送一位三指離斷傷的中年男性入住你科,請做好接診”。剛放下電話,急診科護士已把經初步處置好的三根離斷指送上來了。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刻把離斷指放入冰箱保存,同時通知值班醫生,并做好迎接病人的準備。

      急診護士年終工作總結范文第2篇

      加強理論方面的學習與考核。在實施培訓第一年時,醫學教,育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于實習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實行小講課。以下是為大家推薦的急診科室總結匯報資料,提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閱讀。

      急診科室總結匯報一

      急診科心肺復蘇模擬人圍繞護理部提出的工作中心,把握重點,突出特色,全體醫務人員團結協作,出色地完成各項搶救工作?,F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匯報

      一、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為出發點。如要求護士聽到救護車的鳴聲后要迅速推車到急診室大門接診病人。為病人提供面巾紙,紙杯和開水。4ssiogf為無陪人的老弱病人代掛號、取藥。每個急診住院病人均有護士或護工護送入院。為了解決夏天夜間輸液病人多,實行彈性排班,加派夜間上班人數。這些措施得到病人的好評。特別是在有醫患糾紛時,甚至打罵我們醫務人員時,我們的護理人員做到盡力合理解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受到醫院的表揚。

      二、加強學習,培養高素質隊伍

      急診科制定學習制度和計劃,加強護理人員的業務知識學習。開展心肺復蘇模擬人急救專業培訓,選送護士到麻醉科、手術室學習氣管插管,要求急診八大件操作人人過關。與醫生一同學習心肺復蘇模擬人新進展、急性冠脈綜合癥的急診處置、創傷急救。提高了急診急救水平和搶救反應速度。全科人員自覺學習尉然成風,目前有8名護士參加全國高等教育護理大專班和本科自學考試。兩位工作一年的護士參加護士執業考試均通過。指派高年資的護士外出學習《急救護理新概念與急診模擬急救培訓》。

      三、做好新入科護士及實習生的帶教工作

      根據急診科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護士三個月的培訓計劃,要求其三個月內掌握急診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電話、掌握急診科所有的儀器使用,同時加強理論方面的學習與考核。在實施培訓第一年時,醫學教,育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于實習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實行小講課。

      四、關愛生命,爭分奪秒

      是急診科努力的方向,也是做好“急”文章的承諾。如20_年11月7日送到急診科的高處墜落傷的患者,既無陪人而且神志不清,躁動不安,呼之不應,口腔內血性液體溢出,雙下肢開放性骨折。當班護士見狀即給氧、靜脈注射,并果斷采用氣管插管,氣管內吸痰,吸氧等處理,同時開通綠色通道,為搶救患者贏得寶貴時間。

      五、做好急救藥品及急救儀器的管理

      心肺復蘇模擬人急救藥品準備及各種急救設備的調試是急診工作的基礎,現已施行每項工作專人負責,責任到人,做到班班清點、定期檢查,這一年里未出現因急救藥品和急救儀器的原因而影響搶救工作。從而保證了搶救患者的及時、準確、快速。

      急診科室總結匯報二

      _年8月,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急診科,因為剛剛進醫院工作的我沒有多少工作經驗,又習慣了婦產科單一的工作環境和流程,很多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術及急救設備都不熟悉,我怕自己很難擔起急診科護士的責任,但是,在護士長及其他姐妹的耐心教導與幫助下,我漸漸適應和融入了這急,忙,雜的工作環境中,從第一次為病人插胃管手還顫抖,到自己當班獨立搶救危重病人,我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時光如水,_年在一陣陣煙花爆竹聲中悄然走來,而我也要認真的總結一下過去一年里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好的方面繼續發揚,不足的地方努力改進,來迎接新一年的挑戰。

      過去的一年里,我覺得自己做的好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在工作作風方面,我自覺遵守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服從管理,準時上下班,和同事關系融洽,和諧相處,團結合作,保證工作順利完成。其次,在護理工作方面,我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一切以病人為中心,記得南丁格爾說:護理工作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更需要藝術。在工作中,我學了會觀察,只有細心觀察才善于發現問題的存在,包括對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屬的觀察。

      例如:有些患者家屬對護士的行為百般挑剔,卻對自己患者液體輸完都渾然不知,像這樣的家屬我們就應該在每次更換液體時都耐心的提醒他液體輸至什么地方時應該叫護士,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按時巡視病房,多觀察液體的進展,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為液體沒有及時更換了與患者家屬產生矛盾。在工作中我還我學會了溝通,人與人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在溝通的基礎上。對于來急診就診的病人,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詢問,熱情的為其引導。例如: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我們可以予以攙扶或協助其用推車送至診室,為其測量生命體征,對于需要做檢查的患者,我們可以為其細致的指明需要去的位置,避免患者跑“冤枉路”。而對于患病時間長而并不危重的病人我們可以建議他去門診就醫,耐心而細致的告知其門診的位置和就醫的時間,便于患者的安排。

      雖然,一個微笑的表情,一個攙扶的動作解決不了患者身體上的疼痛,但是,卻能迅速縮短護患距離,有效滿足病人需要被照顧的心理需求,也可以減少患者及家屬留下“不被重視”、“急診不急”的錯覺,保證自己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后,在業務水平方面,我通過理論及操作考試,不斷的提高了自己的水平。但是我在工作中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我覺得工作缺乏靈活性和整體性,尤其是在搶救病人時,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我還要加強理論知識,把常用的搶救藥品的劑量作用及用途不良反應牢記在心里。我還應該加強技術水平,如小兒頭皮針及各項搶救儀器的使用。_年急診科護士上半年工作總結

      今天我坐在桌前寫這份總結,回想來急診科這幾個月工作生活的點滴,不禁感慨萬千,曾為了打中一個頭皮針高興過,曾為病人及家屬一句謝謝而滿足過,曾為經常不能準時下班而抱怨過,也曾為病人及家屬的不理解而傷心流淚過,但是,無論是成功的喜悅還是失敗的痛楚,_都已經劃上了句號,也成為了記憶,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以一個全新的自我。

      急診科室總結匯報三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之間,又到了20__年的年終歲尾。20__年,是我在急診科工作的第五年,也是我們在舊急診樓里摸爬滾打的最后一年了,明年,我們就要搬到新建的急診科專屬的大樓里,屆時,我們的工作環境就會有很好的改善,科室業務工作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做為一名急診科護士,我們肩負著“120”院前急救、轉運、院內急救的任務,以快捷、高效、優質的急救醫療服務,充分保障了轄區內“120”院前急救及院內急診急救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了我院“120”急救站“綠色生命通道”的暢通,保證了門急診工作的正常進行。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急診科全年門急診量、累計收住院人次、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急診搶救與往年同期對照均有顯著增長,為醫院各病區及輔助檢查科室輸送了大量病源,有力地促進了醫院各科室的“兩個效益”的增長,提高了全院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營造團結和諧氛圍

      在2014年度,急診科全體護理人員認真學習各種醫療法律法規,自覺遵守醫院和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教育修養,力爭文明行醫,優質服務,做到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團結務實、和諧相處、順利圓滿的完成了醫院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加強業務技術培訓,提高應急搶救能力

      急診科護士始終以“質量管理年標準”、“全國醫療萬里行”檢查標準為準繩,加強急診科的醫療護理質量建設,以醫療護理核心制度為重點,認真執行了各項操作規程和搶救工作流程,嚴防差錯、醫患糾紛等醫療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按照醫院及科室制度的培訓和考核計劃,定期對急救隊員進行業務學習及急救技術的培訓,在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認真鉆研業務,互相交流、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互相促進,從而使科室人員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儀器和搶救技術,如心肺復蘇術、機械通氣、氣管插管、電除顫、電動洗胃術、心電監護等操作技術,進一步提高了急救隊員的急診急救能力,對科室醫療和護理質量進行檢查、質控、培訓、考核、督導,嚴格醫療護理文書書寫規范,嚴格按照國家衛生部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及醫療行為規范開展急診搶救工作,做到防醫療差錯、防醫療事故于未然,杜絕醫療行為過程中的麻痹大意思想。

      在“120”急救工作中,我們堅決服從“120”指揮中心的調度,做到隨時出診、迅速出車、準備及時到達急救現場。始終做到急救藥品,物品完好率100%,搶救設備處于應急備用功能狀態,在“120”院前急救及院內急救搶救過程中,從病情評估、預檢、分診、分流到安全正確地轉運入科。每個環節都能做到無縫銜接,有力地保障了轄區居民的生命安全。

      三、加強科室護理管理,做好急診工作中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在急診搶救工作中,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工作標準,防止傳染病的傳播,做好自身防護、消毒隔離、醫療廢物管理,嚴防院內交叉感染。

      四、加強科室對外宣傳,樹立醫院窗口形象

      急診護士年終工作總結范文第3篇

      1.1研究工具

      1.1.1急診科護士一般資料調查表

      根據研究目的自行設計,包括人口學資料(性別、年齡、護齡、職稱、學歷、婚姻狀況)和相關影響因素(情緒轉移、工作暴力因素及工作倦?。?。

      1.1.2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量表

      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量表是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大量閱讀中外文獻并結合急診科護士的基本情況匯編而成。根據情緒管理的內涵將其分為情緒覺察(條目1~5)、情緒表達(條目6~9)、情緒調整(條目10~13)和情緒運用(條目14~18)4個維度,共18個條目,以涵蓋情緒管理理論的完整性和外延性。問卷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每個條目分別賦值1~4分(1分=非常不符合、2分=不符合、3分=符合、4分=非常符合),總分為18~72分,分值越高表示護士情緒管理能力越強。問卷形成后,由6位臨床護理專家對各條目進行評判,測得量表的內容效度為0.886;
      抽取30名急診科護士進行預實驗,得出該問卷總Cronbach’sα系數為0.835,于兩周后重測,其重測信度為0.743,說明該量表內部一致性較好。

      1.2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經各醫院護理管理部門同意后,由研究者統一發放問卷。發放問卷時使用統一的指導語,讓急診科護士以不記名方式作答,完成后統一回收。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91份,剔除無效問卷9份,回收有效問卷182份,有效回收率為91.0%。

      1.3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錄入,采用均數、標準差、頻數進行統計描述;
      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歸分析進行統計推斷。

      2結果

      2.1急診科護士一般資料

      本研究調查的182名急診科護士中,男性10名(5.5%)、女性172名(94.5%);
      年齡25歲及以下87名(47.8%)、26~30歲64名(35.2%)、31~40歲25名(13.7%)、41歲及以上6名(3.3%);
      已婚60名(33.0%)、未婚122名(67.0%);
      中專學歷2名(1.1%)、大專學歷83名(46.2%)、本科學歷92名(50.1%)、研究生學歷5名(2.7%);
      護齡1~5年142名(78.1%)、6~10年22名(12.1%)、10年以上18名(9.9%);
      初級職稱170名(93.4%)、中級職稱6名(3.3%)、高級職稱6名(3.3%)。

      2.2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得分情況

      本調查中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總分為(49.59±4.83)分,均分為(2.78±0.27)分,4個維度均分及排序見表1。

      2.3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的單因素分析

      本研究顯示不同性別、年齡、學歷、婚姻狀況的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護齡、職稱、是否遭遇過工作暴力、工作倦怠及情緒轉移情況的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以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能力為因變量,護齡(≥10年=0、<10年=1);
      職稱(初級職稱=0、中高級職稱=1);
      暴力因素(未遭受過=0、遭受過暴力=1);
      情緒轉移[以有過情緒轉移為參照設置啞變量,X1=可能有過情緒轉移(0,1)、X2=沒有過(0,1)];
      工作倦怠[以很有價值為參照設置啞變量,X1=沒什么特別的感覺(0,1)、X2=變得麻木(0,1)、X3=沒有成就感(0,1)、X4=感覺壓抑(0,1)]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最終情緒轉移與工作倦怠兩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

      3討論

      3.1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得分狀況分析

      情緒管理是個體面對一系列情緒發展變化時,依照社會認同或容忍的方式,采納的一種靈活的反應或根據具體情境而做出的延遲反應。急診科的工作以急為特點,面對諸多繁雜的護理工作及各色各樣的就診患者,要求急診科護士要采取更快、更有效的措施來管理和駕馭好自己的情緒,從而不被情緒左右。本研究顯示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總分為(49.93±4.87)分,各維度均分為(2.78±0.27)分,結果表明急診科護士自我報告的情緒管理水平處于中等水平,這與張磊等的研究結果相似。從各維度排序來看,情緒調整、情緒覺察及情緒運用3個維度得分較高,提示在日常護理工作或生活中,急診科護士對自身及他人的情緒都能做到很好地察覺與運用,這可能與急診科護理隊伍中以女性居多,而女性的情感相對細膩,對自身及周圍的變化較為敏感有關;
      但情緒表達這一維度的得分相對較低,說明目前急診科護士在對自身及引導他人情緒表達方面能力有所欠缺;
      徐睿峰等在對情緒表達與情緒認知一文中提出了基于“刺激認知-反射輸出”的機制,主要認為個體如果負性情緒不能得到正確及時的表達或區分管理,將會產生個體沖突。由此可見,急診科護士的情緒管理仍有足夠的提升空間,護理管理者應采取相應措施,增強其正性情緒體驗,學會理性地管理情緒和表達情感,從而更好地適應臨床護理工作。

      3.2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影響因素分析

      3.2.1工作倦怠影響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

      工作倦怠是個體在工作中伴有長期的情感和壓力源的應激反應,所表現出的一種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個人成就感降低的癥狀。國內學者研究顯示:急診科的護士的工作倦怠水平較高。本研究發現,通過對急診科護士的工作自評,變得麻木和沒有成就感兩項得分較低,這可能和急診科護士對自己的職業期望與現實狀況相差甚遠有關。從一般資料可以看出急診科護士的主力軍多在30歲以下,其中25歲以下的護士約占總人數的47.8%,這些年輕的護士懷揣著美好的理想進入工作崗位,由于理想與現實的沖突,開始感受到角色與期望間大相徑庭,極易對工作失去熱情,對患者漠不關心;
      而相對于資歷年淺的護士來講,本研究也發現護齡超過10年,以及中高級職稱的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得分要高于低齡和低職稱的護士,可能是由于其生活、社會閱歷不斷積累以及業務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能在緊張的工作中通過自我調節、積極有效的應對方式來維持身心平衡;
      也可能因為職稱較高的護士多在科里擔任著行政職務,其個人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自我調控能力相對較好,個人成就感往往高于低齡、低職稱的護士,因此,發生工作倦怠感的情況要相對低一些。

      3.2.2情緒轉移影響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

      本研究回歸分析中可以看出,急診科護士情緒轉移對情緒管理有著負向預測作用,它隨情緒管理能力的增強而減弱,或許是急診科護士長期處在充滿壓力源的工作環境中,精神高度緊張,既要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和護理各種患者,又要面對家屬的不理解與責難,容易產生情緒不穩,此時若不能管理好情緒,易產生不適當的情緒表達,將負面情緒轉移到患者或家人身上,影響到工作甚至家庭和睦。本研究還發現,在工作中遭遇過暴力行為的急診科護士其情緒管理能力得分水平要略低于沒有遭遇過暴力行為的護士,而急診科作為暴力行為的高發科室也得到了眾多國內外研究結果的支持。因此,

      急診護士年終工作總結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討案例分析法結合情景模擬法在急診新護士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2年及2013年在我院急診室工作的新護士37名,將2012年工作的18名新護士設為對照組,實施傳統培訓模式;
      2013年工作的19名新護士設為試驗組,在傳統培訓模式的基礎上將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擬法融入其中。培訓結束比較兩組新護士的急救理論知識、急救技術、急救儀器操作水平、急救應急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結果:試驗組在急救理論知識、急救技術、急救儀器操作水平、急救應急能力及各項評判性思維能力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案例分析法結合情景模擬法更有利于提高新護士的急救技術水平、急救應急能力及評判性思維能力,能使其更快適應急診室快節奏的工作,確保搶救工作的有序進行,提高搶救的時效性及救護成功率。

      關鍵詞 案例分析;
      情景模擬;
      急診新護士;
      培訓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43

      Effect of case analysis method combining the application of scenario simulation method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training

      SONG Xing-hua,WANG Shi-ying,XING Li-yan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Shanghai200003)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ase analysis method combined with scenario simulation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new nurse training.

      Methods:Chose 2012 and 2013 year 37 new nurses 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room,18 new nurses of 2012 year working wit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while the 19 new nurse working in 2013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l combining case analysis scenario simulation method was blended in among them.The new nurse′s theory of first aid knowledge,first aid skill,first aid instrument operation level,emergency contingency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raining.

      Results: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first aid knowledge,first aid,first aid equipment operation level,emergency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Implementation of case analysis method combined with situational simulation method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new nurses first aid techniques,emergency contingency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can make its faster to adapt to the fast pace of work,emergency room to ensure that the rescue work order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scue and ambulance success rate.

      Key wordsCase analysis;Scenario simulation;Emergency new nurses;Training

      急診作為醫院急救的窗口,接診的大多是病情緊急、危重、病情變化快、需要立即進行救治的患者,因而急診護理具有突發性、多變性、復雜性等特點,這對于急診科的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今,急診護理隊伍日趨年輕化,尤其是新護士比例的逐年上升,給急診護理管理者帶來無形壓力,如何對這批新生力量進行培訓,使其盡快勝任急診護理工作,以保證急診正常運轉,對于急診護理管理者來說更是個嚴峻的考驗。新護士是指臨床實習結束參加護理工作不滿1年的護士,其特點是臨床經驗不足,專業知識、急救技能及應急能力水平不高。案例分析法是指運用臨床病例,訓練護士在真實的情境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思維,引導其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假設、質疑、推理、反思討論,探究客觀事實,挖掘護士潛在的智慧和能力,進而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方法[1]。情景模擬法是指創設教學內容所需要的接近實際工作或生活的場景,由護士在這種場景中分別擔任不同角色,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分析,并做最后總結的一種虛擬實踐性培訓方法[2]。本次研究對新護士的培訓做了進一步改革,即將案例分析法結合情景模擬法應用于新護士培訓中,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及2013年入急診科工作的新護士37名,均為女性。將2012年入科的18名新護士作為對照組,年齡19~23歲,平均(19.1±2.9)歲;
      2013年入科的19名新護士作為試驗組,年齡19~22歲,平均(18.5±2.6)歲。納入標準:在我院實習的新護士,未出現缺勤的新護士,學歷為大專的新護士。排除標準:非我院實習的外聘新護士,學歷為中專、本科的新護士。兩組新護士在年齡、性別、教育背景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培訓模式,根據急診科的??铺攸c,由科室護士長與總帶教共同制定新護士的帶教計劃,內容包括理論知識、技能培訓、跟班帶教及考核,理論知識由資深教員負責授課,主要圍繞護理安全及急診常見疾病的搶救預案、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等授課。技能培訓包括急診常見急救儀器的使用(如呼吸機、除顫儀、胸外按摩機、洗胃機、吸引器等)及急救技能的培訓(如心肺復蘇、氣管插管搶救配合、深靜脈置管配合等)。跟班帶教:將新護士分為4組,每4~5人1組,輪流到預檢、搶救、暫觀及臨輸4個崗位進行臨床實踐,由各崗組長負責帶教。臨床實踐結束后,由護士長與總帶教共同對新護士進行終期考核。

      1.2.2試驗組在傳統培訓的基礎上增設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擬法進行培訓。選擇急診臨床具有代表性的案例10個,由科室護士長、總帶教及各崗組長負責整理歸納,并在案例中設計一些突發事件,再由主講者采用多媒體教學形式組織新護士參加案例學習,并要求主講者運用蘇格拉底詢問法[3]對新護士進行培訓,明確主講者是指導學習的、促進者的角色,組織新護士對案例進行分析并分組討論,引導新護士深入思考,啟發她們對案例進行評判分析、大膽質疑并提出相關問題,制定相關干預措施,最后由主講者進行點評,肯定正確觀點,剖析錯誤原因,歸納總結案例分析的思路,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每學習完一個案例分析,則根據該案例設置模擬場景,將急救理論知識、急救技能和??萍寄艽┎迤渲?,如急救儀器的使用、心肺復蘇、氣管插管搶救配合、深靜脈置管配合及靜脈留置套管針等,讓新護士擔任情景模擬的角色扮演。每次培訓結束后由新護士自評與互評,總帶教點評,護士長歸納總結,最后,再由護士長與總帶教共同對新護士進行終期考核。

      1.3觀察指標(1)急救理論知識考核,滿分100分。(2)急救儀器操作考核,包括除顫儀、呼吸機、胸外按摩機、洗胃機、吸引器的操作,各項滿分100分。(3)急救技能考核,包括心肺復蘇、氣管插管搶救配合、深靜脈置管搶救配合,各項滿分100分。(4)急救應急能力評分,滿分100分。(5)評判性思維能力測評。采用彭美慈等修訂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中文版(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 chinese version,CTDI-CV)進行問卷測評。該量表主要測試評判性思維傾向的7個維度,包括認知成熟度、求知欲、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判性思維自信心,每個維度10個條目,共70個條目。其判斷及評分標準:正性條目“非常贊同”計6分,“贊同”計5分,“基本贊同”計4分,“基本不贊同”計3分,“不贊同”計2分,“非常不贊同”計1分;
      負性條目反向計分。CTDI-CV總分為70~420分,其中<280分表示評判性思維能力較弱,280~349分表示有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350分表示具有很強評判性思維能力。各維度總分為10~60分,30~39分表示特質在中等水平,40~49分表示為正性的特質表現,≥50分表示為強的特質表現[4]。CTDI-CV的內容效度系數為0.90,各維度效度系數分別為0.54~0.77。

      1.4統計學處理所有資料均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或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新護士急救理論知識及急救儀器操作考核成績的比較(表1)

      2.2兩組新護士各項評判性思維能力測評比較(表2)

      2.3兩組新護士的急救技能及急救應急能力的比較(表3)

      注:1)為t′值,2)為t值

      3討論

      3.1提高了新護士的急救理論水平及急救儀器的操作能力將急救理論知識與急救儀器的操作融入到案例分析中對新護士進行培訓,并以情景模擬的形式加以展現與鞏固,使新護士耳目一新,更樂于接受,培養了新護士濃厚的學習興趣,且在這種培訓中,主講者對各知識點層層深入的提問和引導,使新護士明確了自身知識的薄弱點和努力的方向,同時,通過這種培訓使新護士理論聯系實踐落到實處,兩者相輔相成,在鞏固急救理論、技能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急救的實用性,使新護士不再是機械地練習急救儀器的操作,還要根據患者

      病情變化應用理論知識來作出判斷,配合醫師選擇正確的急救儀器,然后再調試相應參數并正確運用急救儀器的各功能。表1顯示,試驗組護士的急救理論知識及各種儀器操作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

      3.2提高了新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評判性思維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性強的思維技巧[1],它不只是一種理論,還是臨床決策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基礎,也是護理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護士由于臨床實踐經驗尚淺,在工作中往往忙于完成醫囑的操作項目,對病情的觀察與分析能力缺乏,當遇到患者病情變化時往往緊張、不知所措,很容易出現護理缺陷和差錯,甚至引起醫療糾紛[5]。而本次研究顯示,在新護士培訓中,將臨床護理案例運用蘇格拉底詢問法與新護士共同探討分析,不僅培養了新護士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還使其思維更為縝密,提高了新護士的評判性邏輯思維能力,更有利于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轉化、整合而應用于臨床實踐中。另外,將案例以情景模擬的形式再現,而新護士擔任其中角色,更有利于培養新護士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其認知度與求知欲。表2顯示,試驗組護士各項評判性思維能力測評成績均優于對照組(P<0.05)。

      3.3強化了新護士的急救意識,提高了急救技術水平及急救應急能力急救技術的操作性很強,護士對急救技術的熟練程度及應用靈活度可直接影響搶救的成功率。在傳統培訓中,往往局限于單項急救技術的培訓,只注重單項操作,而忽視了臨床工作中的融會貫通,往往培訓效果不佳,護士不易掌握。本研究將案例分析法結合情景模擬法應用于新護士培訓中,給新護士提供了一種真實的臨床氛圍,促使她們帶著問題主動學習,提高了對臨床實踐的領悟力,而且護理案例情景模擬可以短時間提高她們對急救技術的掌握,并使她們在緊急情況下忙而不亂,沉著應對。表3顯示,試驗組的急救技能及急救應急能力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通過這種培訓,可縮短她們對臨床應急事件的適應期,提高她們急救技術操作能力,并對她們臨床應急能力的培養非常有效。

      綜上所述,將案例分析法結合情景模擬法應用于新護士培訓中,不僅可提高新護士的急救綜合能力,還可培養她們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提高她們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柳豐萍,王紅紅,鄒葉青,等.護理案例論壇對培養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19-22.

      [2]張怡,樊雅靜,黃凌.情景模擬法在產科低年資護士急救能力培訓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10,10(6):82-83.

      [3]姜安麗.新編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27-130.

      [4]聞彩芬,濮麗萍.反思性教學性對培養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作用和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9(23):2-3.

      [5]許素芃,劉曉為,李桂寶,等.情景模擬訓練在低年資護士急救能力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0):922-924.

      急診護士年終工作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批量傷;
      分診

      批量傷是指5例以上傷病員同時就診的情況(ISO 9000質量標準)[1]批量傷員往往具有突發性強,數量大,傷情復雜,傷員信息統計困難的特點,本研究通過回顧“5.28”德陽大車禍傷員在德陽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的救治,對所有傷員在救治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傷員信息采集疏漏及薄弱環節進行了總結分析,為今后急救積累經驗。

      1 臨床資料

      2015年5月28日17:25在德陽市孝黃路發生一起大客車側翻特大交通事故,造成死亡1例,受傷27例。因急救半徑過大,26例傷員由另一輛客車轉運到德陽市人民醫院,1例傷員由私家車轉入,1例傷員由救護車接回。所有傷員均從急診綠色通道[2]進入,實行先搶救后付費、先檢查后記賬等綠色便捷措施。

      2 重點信息采集

      重點信息采集主要來源于:傷員數量、傷員一般信息、傷員身份識別、檢查項目、傷員轉歸等。

      批量傷員病歷,眉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入科時間、入室時間、出室時間、入院方式、首診護士、接診醫生。

      2.1針對傷員數量、傷情級別的統計上報

      2.1.1第一階段 例如一名傷員在B區就診,他是B區第2個傷員,首診護士將急診病歷編號標記為B2,迅速完成初步評估。評估內容:問姓名、年齡、來源地、受傷部位;
      看受傷情況和瞳孔、呼吸、面色;
      皮膚溫度、脈搏,腹、胸部及了解四肢活動情況;
      對血壓進行監測。胸前掛綠色傷情指示卡編號B2。對其轉運工具編號為B2。同時首診護士將傷員信息填寫在批量傷登記表上,由穿黃色背心的小組長把各組的傷員信息進行統計匯總上報給大組長,大組長收集到4個組的傷員登記表后進行總數統計,立即進行第一次上報給總值班,最終使用簡單分診與快速處理(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START)分診,將傷員7例分到紅區,9例分到黃區,11例分到綠區。

      2.1.2第二階段 搶救分區,紅區和黃區設在搶救室,紅區,接收危傷傷員,需搶救室紅區待命醫務人員共同實施緊急搶救;
      黃區,接收病重傷員,可行相關檢查,再給予相應治療和處理。綠區設在急診大廳,綠區傷員病情較輕,由護士配合醫師行清創縫合、止血、固定、包扎等處理。由首診護士將傷員帶到各區就診,協同醫生再次進行二次檢傷,必要時更換區域。最終傷員6例分到(紅區),9例分到黃區,12例分到綠區。通過兩個階段性層級上報,快速準確統計出27例傷員,6例重傷,9例中度,12例輕傷。

      2.2針對檢查項目的統計上報 設立綠色生命通道,按急診綠色通道要求由首診護士專人護送傷員做(床旁彩超、常規血化驗、急診影像學、心電圖)等檢查。急診病歷上紅筆打鉤表示完成。傷員確定轉歸后,首診護士將負責所管傷員的搶救治療、化驗檢查等全程跟蹤,并作簡要記錄,完善急診病歷,病歷附件由首診護士上交至區域小組長,統一整理后上報給大組長,逐一上報給醫院總值班。

      2.3針對傷員轉歸的統計上報 按照病情特點和嚴重程度確定收治科室,病情危重者直接收入ICU,需要緊急手術者直接進入手術室行急診手術。傷員轉運工具(平車、輪椅)、傷情指示胸卡、傷員急診病歷三者編號一致。轉運時間是指:患者離開急診科的時刻到到達住院科室或手術室的總時長。如有傷員轉歸不明轉運時間超過30 min,區域組長立即電話聯系首診護士或傷員電話,落實轉歸情況。最后由三個區域小組長統一收集各區域傷員病歷,上交給大組長,進行傷員信息第三次匯總。最后進行信息的匯總和登記,逐級上報給總值班,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3 信息統計分析

      3.1傷員一般信息統計 1例傷員救治無效死亡,27例生存,其中男性7例,女性21例,2例孕婦,年齡28~53歲。

      3.2損傷程度統計 全部27例傷員中,多發傷6例(22.2%)。按創傷指數分為三組:TI分值17分的極重度傷員3例(11.1%);
      TI分值6~25分。

      3.3傷員救治時間統計 事故發生后1 h內,傷員全部到達急診科。本次事故傷員在急診科停留時間6~48 min,平均(21.81±11.86)min。在急診科停留時間>10 min的病例25例(92.59%)。

      3.4轉運時間統計 轉運時間4~69 min,平均(39.78±19.40)min,轉運10 min內有2例傷員,占7.41%,超過15 min的22例,占81.48%。

      3.5檢查項目統計 本調查研究中12例患者行床旁彩超,27例傷員行放射照片檢查14例,CT檢查19例,同時行照片和CT檢查11例。

      4 “5.28德陽特大車禍事件”經驗總結

      4.1優點總結

      4.1.1專人上報 在分診處,收集數據由小組長統一管理,交至大組長處,收集數據人員著裝明顯,便于發現,實行專人上報,避免了不同人重復上報導致數據錯誤。

      4.1.2分階段上報 分別分三個時段(分診完畢、搶救室再次評估完畢、全部傷員轉歸完畢)上報,實事向上級報告傷員人數,傷情程度,方便統一調配人員,達到最佳搶救目的。

      4.1.3編號一致 保證傷員轉運工具(平車、輪椅)、傷情指示胸卡、傷員病歷三者編號一致。達到有效快捷統計數據跟蹤轉歸的目的,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重復核對,減輕護士工作量,避免多報漏報情況發生。

      但是,在此次事故救援過程中傷員信息統計上報制度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4.2問題總結

      4.2.1分診護士經驗不足,傷員傷情分級錯誤5例,搶救區再次評估后發現,各區域傷員變動較大,給傷情統計增加了工作量。

      4.2.2保安、護工、擔架工不懂紅黃綠黑標志的意義及區域位置,導致傷員被送錯位置,延長了搶救治療時間。

      4.2.3協調能力不足。在短時間召集醫生護士后勤人員,講解分診、搶救、轉運、數據統計上報流程,因缺乏培訓演練經驗,協調指揮人員不足,導致現場秩序稍混亂。

      5 結論

      通過急診及相關醫護人員的積極搶救與精心配合,“5.28”德陽特大車禍中實行高效科學的數據統計管理,事故1 h內德陽市人民醫院共救治傷員28例,27名傷員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并痊愈出院。搶救成功率達到99.2%,可見在應對突發公共批量傷員搶救中,急診科通過應用高效科學的數據采集手段使傷員在急診科的停留時間和完善檢查的時間不斷縮短,從而保證傷員盡快救治,降低了群傷傷員致殘率和病死率,為搶救危重傷員贏得寶貴時間。

      參考文獻: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