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主要概述了茶樹凍害產生的原因及受凍癥狀,提出了預防茶樹凍害的措施以及茶樹受凍后的補救措施等,以期為茶樹生產提供指導。
關鍵詞:茶樹;凍害;預防;補救措施
中圖分類號 S5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3-0061-02
茶樹是喜溫的多年生植物,原產自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地區。茶樹是陜南的主要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較大,陜西茶樹生產對陜西農民致富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早生、特早生茶樹品種的出現,春季開園早的茶園頻發凍害,特別是高寒地區。為了減輕茶樹凍害帶來的不利影響,減少茶農的經濟損失,本文分析了茶樹凍害的原因及癥狀,并提出了相應的預防及補救措施,以期指導生產實際。
1 茶樹凍害產生的原因及受凍癥狀
由于自然選擇茶樹能夠適應其生長環境,在冬季或早春低溫季節,它通過自身調節來抵抗一定程度的外界低溫脅迫的影響。不同品種的茶樹或者同一品種的茶樹在其不同發育階段對低溫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茶樹凍害主要是由低溫脅迫影響茶樹的整個生理過程,使細胞內各種代謝紊亂,葉片受傷,嚴重時導致茶樹死亡。低溫對茶樹的危害有:冷害(由0℃以上低溫造成)和凍害(它由0℃以下低溫引起)2種。外界低溫會使細胞間水分結冰,導致原生質脫水變質而凝固,原生質的膠體性質受到破壞[1],溫度越低,持續時間越長,對茶樹影響就越大。春天隨著氣溫回升,茶樹開始萌發,特早生或者部分早生品種因發芽早,在生產上開始采摘,但如果出現“倒春寒”天氣,氣溫由正常值驟降,將對茶樹產生不良影響,輕則造成芽葉葉尖變紅,嚴重時導致芽葉焦枯,導致名優茶的產量和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茶樹受凍導致葉片邊沿或者整片葉子呈現紫褐色,出現“麻點”,芽頭和葉片中的花青素含量增加,用受凍的鮮葉加工的早春茶,茶的苦澀味更重,影響滋味,茶葉的品質降低。
2 凍害程度分析
茶樹受凍害程度大小是由降溫幅度、降溫速度、持續時間、風力強弱和空氣濕度等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茶樹受凍一般從生理活動較強部位開始,首先是葉子、越冬芽、枝梢最后是根部。茶樹葉片對低溫反應敏感,幼葉受凍首先從葉尖開始繼而葉緣再蔓延至中部。成熟葉片變得沒有光澤,葉片卷縮、出現焦枯現象,輕輕一一碰就掉,手捏就碎。當外界氣候極其嚴寒時還會導致根部受害而枯死。當茶樹受凍害輕時,葉片紅變或者變成黃褐色,如果外界條件好轉,葉片還有恢復的能力。但是當凍害嚴重時,葉片全部變成赭色,頂芽和上部腋芽轉暗褐色。當氣溫突然下降時,葉片呈水漬狀,葉片淡綠,失去光澤;天晴時,水分蒸發導致葉片卷縮干枯極易脫落,茶樹冠層上部枝梢干枯,部分枝條出現外裂開。當凍害嚴重時還會導致全部葉片枯萎脫落,枝條大部或者整株茶樹凍死。
3 預防茶樹凍害的措施
3.1 科學選擇茶園建設地址 將茶園建設地選在背風向陽的地段。對于高海拔地區的茶園建設,要建防護林帶,這樣就可以阻擋寒流,同時也可以改善茶園氣候。
3.2 茶樹抗寒品種的引種、選育 茶樹的抗寒性對于高緯度茶區尤為重要,通過選育抗凍能力強的良種,讓良種自帶的抗寒基因來提高茶樹抗寒力是最好的方式。在生產中對于高緯度茶區可以引進一些抗寒性強的優良品種,比如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選育出早生優質抗寒茶樹新品種“浙農117”[2]。
3.3 秋季茶園行間套種綠肥 在行間種植苜蓿等綠肥,這樣可以提高土壤溫度,使凍害減輕,防止田間雜草叢生,同時這些綠肥又是很好的肥料。
3.4 行間鋪草防凍 將雜草、秸稈、草皮、稻麥殼、廄肥等于寒潮來臨前鋪蓋茶地,茶樹根部要多鋪些,以提高地溫,減少凍土層。覆蓋原則為覆蓋物不被大風吹走,并且厚度適應,防止過厚造成枝葉捂干,對于茶樹蓬面,可以用稻草、雜草或者塑料薄膜覆蓋茶樹蓬面,以蓋而不嚴為準。待開春后再去掉這些覆蓋物。
3.5 茶園熏煙防凍 寒潮來臨前,準備好易燃物,根據地勢及其風向,提前設堆,氣溫降至2℃左右時點燃,這樣可以防止熱量散失。
3.6 植物生長抑制劑的應用 入冬前,利用2,4-D或者乙烯利噴施于茶樹,加快茶樹枝梢的木質化程度,有利于茶樹抗寒過冬。
3.7 科學管理茶園,促進茶樹健壯生長,提高自身的抗寒力,安全過冬 主要注意以下幾點工作:(1)結合秋季深耕,施足磷、鉀肥或者農家肥等,提高土溫,促進茶樹積累更多的有機質,生長更加健壯,增強抗寒抗力,安全越冬。(2)合理采摘,及時修剪防止枝條徒長消耗過多養分,適時封園。(3)在寒潮到來前,對茶園澆灌越冬水,有利于增加茶園空氣濕度,使冷空氣不易侵入,茶園不易受凍。
4 茶樹受凍后的補救措施
及時整枝修剪掉受凍的枝葉,使其能夠更好地萌發新梢;通過結合淺耕除草將肥料施入茶園,也可以對受凍較嚴重的茶園噴施葉面肥;合理采摘,適當留養,以培養樹冠。對于輕修剪的茶樹,春芽留1片大葉采摘,夏、秋茶正常采摘。早春茶正常采摘,后期需要留葉采;對于重修剪的茶樹,則不采春茶留養春梢,夏茶打頂采。
為了盡快恢復茶園生產,針對不同受凍程度的茶園宜采取相應對策:(1)僅葉片受凍的茶園,不需要做任何處理;(2)少數頂芽凍傷的茶園,可以采取摘除受凍嫩芽的措施,如果芽頭枯萎或焦變的茶園面積較大的,則采取輕修剪措施,對冠層修剪2~5cm。(3)受凍害重的則進行重剪或臺刈,以剪口比凍死部位深1~2cm為宜[3]。(4)將修剪掉的枝葉帶出茶園,可以起到防止病蟲害傳染的作用。在修剪后應及時澆水,施用尿素或其他速效氮肥對茶樹噴施葉面肥,適當配施磷鉀肥,提高土壤肥力,使茶樹恢復生機,促進茶芽萌發。(5)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受凍后的茶樹傷口增多,樹勢減弱,抵抗病蟲害的能力相對減弱,更容易誘發卷葉蛾、黑刺粉虱、螨類、小綠葉蟬等病蟲危害??梢杂?.3~0.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施剛修剪過的茶園,同時要加強對茶園病蟲害的監管,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合生.現代植物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劉祖生,梁月榮,趙東.旱生優質抗寒茶樹新品種“浙農117”選育研究[J].茶葉,2000,26(1):14-18.
[3]曹俊云,張鵬,何金旺.茶樹凍害調查及防凍減災措施探討[J].蠶桑茶葉通訊,2008(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