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油茶種子榨出來的油是群眾喜愛的優質食用油,長期食用具有保健作用,同時還可應用于天然護膚化妝品中,自身具有較強的經濟效益,對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诖?,分析了油茶種植技術措施,并探討了油茶作物的發展前景,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油茶;種植;管理;病害
中圖分類號:S79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3015003
1引言
油茶是我國重要的生態樹種,是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被稱為“東方橄欖油”。油茶自身具有四季常青和樹體根深葉茂特點,被廣泛的應用于森林防火和水土保持林種植中。近年來,國家意識到了油茶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出臺了一系列油茶種植扶持政策,構建了“公司+農戶”的油茶產業新模式,為油茶作物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種植前準備工作
2.1選地
油茶作為強陽性的樹種,喜酸性土壤,適合種植在丘陵山地。需要選擇疏松、排水性好、土壤深厚和輕粘壤土地區。對于林地地區,需要將山腳或山腰地區種植油茶,對調節小區氣候和水土保持具有良好的效果。
2.2整地
油茶主要的整地方法有帶狀、塊狀和全墾整地三種,選擇何種整地方法需要結合當地的林地條件、勞動力投入、經營水平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因素進行因地制宜選用。整地時間主要集中在造林前一年的夏秋兩個季節。如果種植地為山區地區,需要在整地前一年開始煉山和砍山[1]。
2.3選種
需要選擇豐產、優質、抗病、抗旱和適應性較強的油茶品種,在南方地區廣泛種植的品種有:小果油茶、中果油茶、華南油茶、博白大果油茶等。需要結合種植地情況,合理選擇油茶品種。
2.4幼苗撫育
幼苗撫育的主要方法包括插條、種子和嫁接等形式,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嫁接育苗方式,該種幼苗撫育方法具有種性穩定、豐產早和結果早等特點。芽砧嫁接法是一種常用嫁接方法,在幼苗撫育時,需要選擇粒大飽滿的成熟油茶種子,運用健壯品種的春稍進行接穗,嫁接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早春和初秋。接口處需要運用專用的薄膜進行綁扎,能夠起到保濕作用,提高芽接苗的成活率[2]。
2.5定植
油茶的栽植時間主要集中在11月下旬和次年的3月上旬,以春節定植效果最好,能夠避開寒冷干燥的時段。定植可以選擇在晴天和陰天種植,定植時需要在根蔸處加焦泥灰250 g/株,鈣鎂磷肥5 g/株。需要將苗木的根系舒展開,確保嫁接口要與地面保持平行,栽植后進行澆水,確保根系能夠與土壤緊密結合[3]。
3油茶種植管理
3.1種植密度
油茶種植需要按照2 m×3 m的株行距進行種植,需要栽植166株/hm2。隨著掛果,可逐年降低密度,在盛果期,種植需要保持在1050~1200株/hm2。對于已經掛果的油茶樹,需要按照老殘砍掉、按稀補植、密度間伐原則,保留1050~1200株/hm2。
3.2栽植方法
油茶在栽植時,扦插苗的株行距需要保持在2 m×3 m,每畝的栽植數量控制在111株。將氮磷鉀復合肥作為主要的施肥原料,采用營養袋扦插苗形式,在冬春季進行植苗。栽植時需要先剝掉營養袋薄膜,將苗木端正放好,苗木栽植的深度維持在1.0~1.5 cm,采用分層填土踩緊形式,待栽植工作結束后,將松土堆成饅頭形,防止雨季出現穴土沉陷積水現象,導致苗木死亡[4]。
3.3幼林管理
3.3.1撫育管理
漬水和干旱都是影響油茶生長的主要因素,在雨天需要做好排水工作,在夏秋季節需要做好抗旱工作。在夏季干旱來臨前,需要進行1次除草撫育,將鏟下的草皮覆蓋在樹蔸周圍的地表地區,對幼苗進行培蔸,減少地表溫度對幼樹生長造成的影響,對提高土壤的保濕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冬季需要做好除草撫育工作,加大對有機肥的使用力度,進行塊狀松土除草。對于種植地土壤條件較好的地區,需要選擇豆科類植物,運用以耕代撫方式,提高作物產量。油茶作物由于自身的組織較為幼嫩、抽稍量較大,需要加大對鉀肥的使用量,起到良好的病蟲害防治效果[5]。
3.3.2施肥
對于幼苗時期的油茶,施肥主要以氮肥、配合磷、鉀肥為主,施肥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春、夏、秋三個季節,施肥量需要逐漸加大。通常在定植當年不施肥,從第2年起,3月開始施速效氮肥50 g/株,運用開溝施肥法,在距離幼樹30 cm的位置開溝投肥,投肥厚覆土。在之后的施肥中,主要采用看苗施肥法,當幼樹的葉片由綠轉為淡黃時開始施肥,尿素施肥量為20 g/株。在10月下旬開始施1%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在越冬時節,主要施糞肥,每株施肥量為1~2 kg,施肥位置為距幼樹40 cm處,施肥量會隨著樹冠的擴展而不斷增加。
3.3.3樹形培育
當幼樹生長到高40 cm時,需要在距接口處30~40 cm處開展定干工作,結合實際情況,適當保留主干。在第1年,需要將樹干處30 cm處培養成主枝。在第2年,需要在主干處保留2~3個分枝作為副主枝。在第三年和第四年,需要在培養副枝的基礎上,將春稍作為側枝群。由于油茶樹自身具有較強的內膛結果習性,需要在樹冠處多保留一些枝組,培養成為樹形開張和樹冠緊湊的豐產樹型,控制枝稍長度,并做好修剪工作,及時給予營養,促進樹冠快速成形[6]。
3.4成林管理
3.4.1深挖林地
為了促進土壤熟化,需要通過改善根系環境、改良土壤理化形狀、滿足土壤養分需求和擴大根系范圍來實現。需要隔年一次對林地進行深翻,為了避免對根系造成傷害,深翻區域主要集中在樹冠投影外側15~20 cm范圍內,需要分年度輪換進行,以2~3年為一個周期。
3.4.2施肥
需要按照油茶抽發100 kg施氮肥0.9 kg,氧化鉀0.28 kg,五氧化二磷0.22 kg的比例進行施肥。在油茶樹生產期為了能夠滿足結果和樹體營養生長的需要,施肥的種類主要包括:純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施肥比例為10∶6∶8。增施有機肥對改善土壤性狀、延長化肥肥效和促進結果具有重要作用。葉面施肥種類主要包括磷酸二氫鉀、尿素等,施肥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早晨和傍晚。
3.4.3修剪枝葉
修剪枝葉的時間主要是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動前進行,春稍是結果枝的主要來源,需要將重疊交叉枝和病蟲害比較嚴重的枝葉修剪掉,保留內膛結果枝。油茶樹在結果幾年后,枝葉會出現嚴重的衰老現象,應及時進行修剪,確保營養生長,及時補充營養。對于樹型出現過分郁蔽現象,需要減去枝徑的2~4 cm,提高內膛結果能力。
3.4.4授粉
油茶授粉主要是通過昆蟲來實現,以野生土蜂授粉為主要授粉方式。需要在林地周圍放養蜜蜂,以便能夠隨時滿足油茶授粉需求,提高油茶結實率。
4病蟲害防治
4.1病害
油茶的常見病害主要包括軟腐病、白絹病、炭疽病和煙煤病等,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以防治為主,需要確保種植地環境清潔、加大對園區的經營管理,確保園內具有良好的通風,降低園內的濕度。在油茶發病期間不宜施氮肥,需要以施鉀肥和磷肥為主,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在早春新梢生長后,需要噴1.0%的波爾多液進行保護,在發病初期用50%的托布津可視性粉劑0.125%~0.2%的溶液進行病害防治。
4.2蟲害
油茶的主要蟲害包括茶袋蛾、油茶蛀莖蟲、油茶藍翅天牛、油茶尺蠖、茶毒蛾、象甲等,蟲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包括滅幼蟲、夏鏟冬墾滅蛹、燈光誘蛾招引益鳥捕食害蟲和人工捕捉等。藥物防治措施主要包括蘇云金桿菌和白僵菌等,但是藥物防治輕易不使用,只有在病蟲害大面積發生時才可使用[7]。
5油茶作物發展前景
5.1油茶產業發展較完善
油茶是在20世紀60、70年代在我國南方地區開始種植的,是我國南方地區的重要經濟作物,對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多年來的發展,油茶作物的種植技術不斷完善,成為當地一項重要的產業構成,并且隨著內在原動力的增強,商品市場拉動的影響和政府政策的扶持,給油茶作物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渠道。相關專家曾對油茶作物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在未來油茶價格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各地已經意識到了油茶的經濟價值,紛紛創建油茶深加工企業,促進了產業鏈條的加長和完善,促使油茶種植手段不斷向集約化方向發展。
5.2油茶產業社會價值大
油茶作為一種優質的食用油,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非常有益,該種食用油具有不易變質和便于儲存等特點,不會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對促進身體健康,助消化具有重要作用。嬰幼兒、孕婦和老人均可食用,對降血壓、養目、抗衰老和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油茶具有廣泛的用途,除了可以作為食用油之外,在醫藥和機械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在醫藥中的主要功能包括淡化妊娠紋、確保皮膚濕潤、防止皺紋、祛除色斑和痘瘡,防止毛孔粗大,具由防曬效果。加工后的油茶殘渣也具有廣泛的用途,殘渣內部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粗蛋白等營養物質,更有溶血作用的皂角苷素,對水生生物有殺滅作用,被廣泛應用于水產養殖中,是防止魚蝦病害的有效藥物[8]。
6結語
油茶種植產業發展逐漸完善,具有較大的社會價值和發展前景。掌握正確的油茶種植技術,能夠促進油茶增收,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需要加大對油茶種植技術的研究,不斷完善種植技術,為油茶種植提供理論指導。
收稿日期:20170113
作者簡介:吳衛勇(1975—),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技術推廣應用工作。
參考文獻:
[1]王浩,劉芳.農戶對不同屬性技術的需求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廣東省油茶種植業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12(1):53~64.
[2]陳麗芳.油茶的發展前景及其種植技術要點研究[J].中國林業產業,2016(11):130.
[3]李子龍.油茶的培育技術和種植技術探究[J].農技服務,2016(8):53.
[4]袁德梽.重慶生態油茶產業化現狀及發展策略[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1):188~191.
[5]何建標.大埔縣油茶種植技術探析[J].農技服務,2016(3):91.
[6]黎韻,鄧杰.油茶種植的管理技術研究[J].農技服務,2016(6):51.
[7]柯建攀,楊高祖,王冠華.油茶種植中育苗技術與后期管理[J].現代園藝,2014(24):56.
[8]王美丹,周成樓,曾繁華.探討油茶種植技術[J].科技與企業,2013(20):314. 2017年2月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