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經濟發展共同發展的健康意識逐漸普及,作為地方經濟作物的油茶的健康栽植逐漸成為地方經濟發展關注重點。為研究油茶如何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提高品質,本文在傳統油茶栽植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實踐栽種方式,進行對油茶盛產時期的合理延長,同時克服抗逆性差的特點,加強實際應用效益。本文采取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及實踐經驗綜合分析的方法進行闡述。
【關鍵詞】油茶栽植;豐產;栽培技術
作為我國南方優質的經濟林木,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由于油茶具有良好的抗性及耐受性,并且所產種子榨出的茶樹油極受市場喜愛及人們的認可,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食品,經過二次加工及其對其副產品進行加工,是許多產品的原產品,包括糠醛、活性炭、茶皂素等,對其進行合理開發,經濟潛力及其巨大。因此對油茶的豐產栽培技術的研究意義十分明顯。
1.油茶豐產栽植技術環節
1.1選擇合理的林地
對油茶栽植環境的選擇是特別重要的,雖然油茶的抗逆性特別強,并且也是經濟物種,因此對環境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結合種植當地的環境進行合理的物種分配是必須的,在合適的海拔高度、適宜的溫度及土壤環境、甚至包括一定的物種干擾的原因,因此要進行認真分析。
1.2整地待植
種植油茶的過程,在整地的過程是需要技術性極強的環節。通過合理的整地,進行土壤肥力的提升,改良土壤厚度、改良土壤能力,創造良好的植株生長環境。再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后對林地進行整地模式的合理選擇,在全部開墾、帶狀開墾、穴式開墾等,進行合理的選擇,進行利弊分析后,進行有利的模式選擇。全部開墾是適合于平地,對林地地面進行統一全面的清理,進行大規模的種植時是比較合理的。帶狀開墾屬于按環狀進行復雜地形時使用的開墾方式。穴式開墾主要是以一定規格的尺寸進行一定的開墾,進行比較規整的栽植時使用。其次在此基礎上,必須進行一定密度的栽植,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基肥的鋪墊。為提高油茶的產量,合理密植是一定的方式,這樣可以使其提前進入豐產期。在合理的使用農家肥進行坑式回填,對豐產具有一定效果。
1.3選擇造林時間
在選擇造林時間上是根據當地情況適宜的選擇合理的造林時間,由于地區差異不同,所具有的溫度及各種影響因素是必須因地制宜的考慮。個別地區比較適合為春、冬兩季進行栽培,合理的栽培時間的選擇,有助于植株的成活率。對后期的管理是一種良性的保證。
1.4進行種苗選育
種苗的選擇,主要是依據優勝劣汰的原則進行選育,選擇枝葉上都不具有任何病蟲害的幼苗進行培養,選擇健碩的幼苗進行培養。在種苗選擇中對幼苗的資質必須進行合理的控制。該栽培環節是對將來是否真正高產,具有一定的影響,對優質產品的輸出具有毀滅性的打擊。在幼苗的選擇時,應對幼苗進行一定選擇,嫁接苗是進行選育的優先選擇,這樣在抗逆性上具有一定的保障。
1.5栽植方法選擇
所謂栽植方法,主要是考慮同種油茶栽植的密植程度,以及不同物種間的間植栽植。所謂油茶的密植程度是對豐產的保障,并且也是充分利用土地的表現。對其他物種的合理混種是對物種間的協作能力的培養,是物種多遠化的體現,有助于物種的抗逆性,有助于優質產品的輸出。在栽植過程中,栽植的方式也是極其重要的,目前主要是進行幼苗根部保濕法進行栽植,該種方式進行栽植,對成活率是一定的保證,自從該種種植方式的出現,植物的成活率具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進行混種的時候,需要注意進行帶狀混種的模式進行栽植。這樣有助于方便搭配,以便于發現更好的搭配方式。
1.6造林后的合理維護
所謂造林,尤其是經濟林建設,對栽植后的管理與維護是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也是豐產必須采取的方式。對新林必須進行一定周期的除草與施肥,在樹體管理上必須進行合理的標記及修整,在果實采摘時必須進行一定規則的制定。
2.油茶豐產栽植后的管理
2.1幼林的土壤管理
對油茶樹的栽培后的管理,由于油茶的本身具有的抗逆性強的特點,對其的管理,主要是在幼林時期的管理。對幼林的土壤管理是必要的,因此要將土壤及水分保持方面引起重視。首先對幼林地進行合理的開墾及保護,對其土地面貌進行合理的設計。其次再逐步開展松土、除草、除雜物、培土、澆水等基礎工作。最后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水土流失的防護工作,以及防水蓄水工程的建設。
2.2幼林的補植處理
在茶樹的幼林管理期間,對幼林地出現缺植株的情況要進行及時的補種,發現病株進行及時的更換,進行對幼林的合理養護,主要是進行精壯的幼苗進行栽植,為幼苗的合理生長給予一定良好的環境。
2.3幼林的整形修剪
在幼苗的生長期間,對幼林的合理剪枝是對樹苗未來優良發展的保障。對長樹枝進行剪除,對樹枝長度進行控制,為其生根進行一定的促進,主要進行其主側枝葉的生長,進行低矮栽植,為今后管理及合理密植進行基礎保證。有助于產量的提升。
2.4幼林的間種施肥
在幼林的施肥是必須的,幼苗是需要一定的養分的,在幼苗期間,進行一些綠葉植物、藥材以及豆類植物的栽植,進行肥沃土地的功效,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的肥料投放,最好是進行農家肥的利用,這樣會更環?!,F如今的幼林施肥主要是以間種為主,利用林間空間,即能進行土地的肥沃,又能有一定的生態固沙的效益,在經濟上會產生一定的回報。因此要在間種問題上進行一定的重視。
3.病蟲害防治
所謂病蟲害的防治是植物栽培中首要關注的問題,病蟲害對植物生長產生極大的影響,對優質作物產量干擾極大,因此必須對植物病蟲害的干擾予以一定的打擊。在油茶的栽植過程中對其產生干擾的病蟲害主要有炭疽病、煙煤病、茶梢蛾等,對以上的幾種病蟲害要進行認真的防治。鑒于此,必須為防止該病蟲害對植物的枝、葉、花、果實進行影響,在某種程度上要予以一定的農藥噴灑,進行一定的預防與治理,進而進行一定的枝葉的修剪進行病蟲的防治。做好病蟲害的防治是做好管理維護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對油茶樹的豐產及其優質產品出產的保障。
4.低產林的改造工程
對低產林的改造工程是提高油茶建設面積及其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對低產林的改造,充分考慮當地實際情況,將油茶樹建設成優勢物種,在經濟效益上以及生態效益上均會產生客觀的收益。低產林改造工程的實施需要將每一步驟做好,首先進行林地清理,進行土壤復墾,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林地雜物的清除工作,將林地的老弱病殘樹木及物種及時予以淘汰。其次是做好林地改造的過程中的工作,進行階梯式的開溝進行合理的蓄水保障,通過改變地貌進行合理的適應性培養。之后進行一定的土地肥力的提升,通過合理的施肥及物種引進進行土壤肥力的提高。再次通過生態學的知識進行合理的密植栽培,對經濟效益是一定的促進。最后是進行栽植改造后的工作,將不合理的或者影響其他植物生長的植株予以淘汰,進行合理的修剪,對樹形進行合理的優化,有助于產量的提升及美學效應的施展。再次就是在改造工程之后的合理經營和勤加管理了。
綜上所述,茶樹的豐產栽培技術的發展是十分具有前景的,并且這一基礎的、專業性強的、需要耐性極高的工作,必須使植物栽培研究及維護工作者十分認真、耐心的對待。在進行油茶豐產栽植這一漫長的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及其認真的對當地情況深刻分析,在豐產栽培的過程中的每一環節必須認真踏實的對待。這樣才能對高產、優質進行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舒廣州.優良油茶苗木繁育及豐產栽培技術[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4,(3):232-232.
[2]何慎,李恂,何贊波等.油茶豐產栽培技術[J].湖南林業科技,2014,(2):52-55.
[3]邵鵬岳.優良油茶苗木繁育及豐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13):262-264.
[4]湯文高,解詩和.油茶林豐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1,4(17):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