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昭通市昭陽區燕麥低產原因及高產栽培技術

      發布時間:2025-07-05 14:38:57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摘要 闡述了燕麥的營養價值以及昭陽區燕麥生產現狀,分析了其低產的原因,介紹了燕麥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大力引進新品種、選地整地、適期播種、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等內容,以供參考。

      關鍵詞 燕麥;低產原因;高產;栽培技術;云南昭通;昭陽區

      中圖分類號 S512.6.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1-0070-01

      燕麥屬禾本科燕麥屬植物,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條件。燕麥是我國及昭通市昭陽區高寒地區重要的糧、飼兼用作物,是具有區域特色的糧食作物?,F在燕麥已從當地主食轉化為特色農產品;從農家的小餐桌走進城市的大賓館、大飯店,是世界公認的功能營養保健谷物。

      燕麥氨基酸含量均衡、組成全面,在禾谷類作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蛋白質與脂肪含量是大米、小麥的2倍以上。同時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維生素,又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等,具有降血脂、調節血糖、改善腸胃功能、防癌等食療保健功能。對由高血脂癥引起的中風、腦血栓、心肌梗塞、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有預防和治療作用[1]。由于燕麥產品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是名副其實的健康食品。目前燕麥需求量不斷增加,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市場開發潛力大。

      昭通市昭陽區適宜種植燕麥面積為6 666.67 hm2左右,常年燕麥種植面積1 333.33 hm2左右,總產量近2 800 t,平均產量較低,據調查一般產量僅為1 350~2 250 kg/hm2。只要積極大力引進適宜昭陽區燕麥產區種植的高產、優質、抗性強的燕麥新品種,并改變群眾傳統的種植觀念,推廣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做到科學種植、合理施肥、科學防治病蟲害等,燕麥生產就能增產、穩產,持續、健康發展?,F將昭通市昭陽區燕麥低產原因及其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燕麥低產原因

      長期以來,很多人把燕麥當成一種低產作物。造成燕麥低產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2個方面:一是種植的品種大多為群眾自留種,沿襲至今,且種植多年,缺乏培育、提純,導致品種老化、混雜,豐產性差,產量降低;二是種植觀念傳統,種植管理粗放,廣種薄收。病蟲害預防措施不到位,導致有的地塊黑穗病發生較重,產量受到嚴重影響;施肥方法不當,只注重施用氮肥,不注重氮、磷、鉀肥配合施用;種植(以撒播為主)及管理不當等。

      2 高產栽培技術

      2.1 大力引進燕麥新品種

      品種是作物高產的核心。根據生態條件和生產需求,區鄉技術部門應積極引進適宜昭陽區燕麥產區種植的適應性強、優質、高產、抗病蟲能力強的優質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推廣,逐步替換原有品種。

      2.2 選地整地

      燕麥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黏土、壤土、坡地、灘地均可種植,但宜選擇土壤耕層深厚、地勢平坦、土質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燕麥不宜連作,應選擇前作為馬鈴薯、蔬菜等地塊[2]。精細整地,應立足于早耕、深耕、細耕,在作物收獲后及時進行第1次深耕;在播種前進行第2次淺耕,細耕細耙。

      2.3 適期播種

      適期播種是提高燕麥品質和產量的重要技術環節。昭陽區燕麥的適宜播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最佳播期為雨水節令前后,最遲不要超過驚蟄。播種時不宜撒播,最好采用機械及牛犁點播或條播的方式。一般播種量為150 kg/hm2左右,點播行距15~20 cm、塘距10~15 cm,每塘播種5~6粒;條播行距20~25 cm,播幅10~13 cm;播種深度均以4~6 cm為宜,播種深淺一致、均勻,播后耱地使土壤和種子密切結合[3]。

      2.4 肥水管理

      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是燕麥豐產豐收的基礎。燕麥對氮素反映敏感,增施氮肥可以顯著增產;施用磷肥可形成壯苗;施用鉀肥可增強植株抗倒伏能力。播種時,可根據地塊的肥力情況確定施肥量,一般播種時施氮肥225~300 kg/hm2、磷肥450~600 kg/hm2、鉀肥150~225 kg/hm2,農家肥22.5~30.0 t/hm2。燕麥拔節期,根據苗情,可按照施拔節肥用尿素75~150 kg/hm2的標準追肥[4]。有水澆條件的在撒施后澆水,無水澆條件的應在下雨前直接撒在地里。抽穗期和揚花前用0.5%磷酸二氫鉀對水噴施。如遇干旱,應于燕麥三葉期至分蘗期灌1次水,灌漿期灌1次水[5]。

      2.5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應掌握“鋤早、鋤小、鋤了”的原則[6]。在整個生育期除草2~3次,第1次在三葉期中耕松土除草,要早除、淺除,保全苗。第2次中耕在拔節前期進行,可疏松土壤,消滅田間雜草,且能夠提高燕麥抗逆性。第3次中耕應在拔節后期、封壟前進行[7]。

      2.6 病蟲害防治

      防病治蟲是燕麥高產栽培的一項重中之重的主要措施之一。昭陽區燕麥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黑穗病、粘蟲等。燕麥病蟲害防治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優先使用農業措施、生物措施,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如選擇抗病品種,選擇無菌種子,合理輪作倒茬,病蟲情嚴重的可用化學方防治,做到適時用藥,對癥下藥。藥劑拌種進行早期預防黑穗病,可用拌種雙、甲基托布津、多菌靈或粉銹寧以種子重量0.2%~0.3%的用藥量進行藥劑拌種。要抓住粘蟲3齡期以前,噴施24.5%綠維蟲螨1 000倍液或粘蟲粉37.5~45.0 kg/hm2進行防治[8]。

      2.7 適時收獲

      當麥穗的中上部籽粒進入蠟熟后期時,選擇無露水、晴朗天氣及時收獲。

      3 參考文獻

      [1] 任清,趙世鋒,田益玲.燕麥生產與綜合加工利用[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2] 趙世鋒,王志剛,團長葉,等.張家口市燕麥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綜述[J].河北農業科技,2007(3):50-51.

      [3] 王麗紅,李瓊仙.優質燕麥高產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科技,2012(2):28.

      [4] 徐永娟,李晶,李興江,等.燕麥新品種引進與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雜糧作物,2008,28(2):103-104.

      [5] 楊健康,王韻雪,劉元劍.燕麥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09,25(12):168-169.

      [6] 王顯萍,馬曉崗,任有成,等.青海省裸燕麥高產栽培技術[J].作物雜志,2005(2):51.

      [7] 施建軍,馬玉壽,李青云,等.高寒牧區燕麥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J].草原與草坪,2003(4):39-41.

      [8] 楊富,李蔭藩,王雄,等.晉北地區燕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措施[J].農業科技通訊,2012(5):176-178.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