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牙克石市出生缺陷發生情況,分析其消長因素,為降低出生缺陷發生風險,制定出生缺陷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回顧性調查方式。出生缺陷的診斷依照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0進行。采用EpiData3.01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和SPSS11.5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結果出生缺陷發生率為78.3/萬,其中男孩出生缺陷發生率(100.1/萬)高于女孩出生缺陷發生率(54.6/萬),兩者之間有統計學差異(X2=5.87,P<0.05);低出生體重兒童出生缺陷發生率(436.7/萬)明顯高于體重正常兒童的出生缺陷發生率(68.8/萬),兩者之間有統計學差異(X2=38.96,P<0.05)出生缺陷病種發生前五位順位分別為:先天性心臟病、總唇腭裂、神經管畸形、先天性腦癱、外耳畸形,占總出生缺陷病種的59.4%。結論2005——2011年牙克石市出生人口缺陷發生率低于全國出生缺陷率110.0/萬平均水平。但我市低體重兒的出生缺陷發生率高,應該把降低低體重兒出生加以重點預防。逐步提升出生缺陷干預公共服務能力,降低出生缺陷發生風險。
【關鍵詞】牙克石;2005——2011年度;出生缺陷;調查;分析
為了解牙克石市出生缺陷發生情況,分析其消長因素,降低出生缺陷發生風險,制定出生缺陷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計劃生育服務站技術人員對居住在本市滿一年的2004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出生的8809名兒童進行了回顧性調查,現分析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調查對象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市的所屬5個鎮和7個街道辦事處在本市居住滿一年的0-7歲兒童(2004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包括死胎、死產和七天內死亡的新生兒,以及病理性引產的圍產兒。
1.2調查方法采用當面訪問、全面整群回顧性調查方式。采用統一的調查方法和標準,對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入戶調查并填寫調查表。出生缺陷的診斷按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0進行。調查表經統一審核、編碼后,采用EpiData3.01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和SPSS11.5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調查結果
2.1調查對象基本特征本次共調查了0-7歲8809名兒童,其中男孩4594人(52.15%)、女孩4215人(47.85%);出生體重為(3100±301.3)g、低出生體重(≤2500g)229人,占調查人數的2.60%。
2.2出生缺陷發生情況
2.2.1出生缺陷發生率調查發現出生缺陷疾病69例,出生缺陷發生率78.3/萬。2005——2011年各年度出生缺陷發生率(/萬)為40.8、122.7、132.0、70.4、51.8、52.3、73.5。出生缺陷率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但未顯示統計學上的差異(P>0.05)。
69例缺陷病例中男嬰(46例)出生缺陷發生率(100.1/萬),女嬰(23例)出生缺陷發生率(54.6/萬),兩者之間有統計學差異(X2=5.87,P<0.05);低出生體重兒童10例,出生缺陷發生率436.7/萬,體重正常兒童的出生缺陷發生率68.8/萬,兩者之間有統計學差異(X2=38.96,P<0.05)。
2.2.2出生缺陷病種及順位69例有明確出生缺陷的兒童患有26種出生缺陷疾病,其中發生順位前5位的是先天性心臟病18例、總唇腭裂10例、神經管畸形6例、先天性腦癱4例、外耳畸形3例。出生缺陷病種占總出生缺陷病種的59.4%,發病率為46.5/萬。
3分析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牙克石市2005——2011年度出生人口缺陷發生率為78.3/萬,低于全國出生缺陷率110.0/萬平均水平。7年內出生缺陷率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但未顯示統計學上的差異。從出生缺陷的發生率可見排在前5位分別為先天性心臟病、總唇腭裂、神經管畸形、先天性腦癱、外耳畸形,這與國家人口計生委公布的結果基本一致[1],占總出生缺陷病種的59.4%,提示我們今后應該重點加強對這5種疾病的預防。不同的器官在胎兒發育過程中開始時間不同,妊娠2-3周血液循環開始,8周胎兒頭、唇部形成。先天性心臟病和總唇腭裂是多因素疾病,有研究顯示妊娠期補充葉酸和多種維生素可降低這兩種疾病的發生。
調查結果發現男孩出生缺陷發生率高于女孩,一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近幾年出生嬰兒性別比偏高,男孩的出生率明顯高于女孩;二是由于男孩女孩的性染色體不同(男性為XY、女性為XX),男性缺乏女性性染色體同位基因互補的優勢[2];三是可能由于不同性別的胎兒發育過程不同。
調查發現低出生體重兒童出生缺陷發生率明顯高于體重正常兒童的出生缺陷發生率。應該把降低和預防低體重出生作為預防出生缺陷發生的重點。由于引起低出生體重的因素主要包括早產、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多胎妊娠等,可以通過加強產前檢查、孕期保健和健康教育等預防措施,有效降低低體重兒的出生[3]。
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事關家庭的幸福、民族的興衰和國家的未來。為此建議政府應出臺生育關懷系列惠民政策并作為長效機制落實下去,全面提升出生缺陷干預公共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基層衛生與婦幼保健司,全國婦幼衛生監測辦公室.2001年全國婦幼衛生監測年度報告,2001.
[2]Stewart AK,Chen CI,Howson-Jan K,et al.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II trial ofthalidomide and prednisone maintenance.
[3]屠青,石雁青.孕母情況與低出生體重兒關系的探討,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3,11(6):35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