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書面表達是語言運用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是通過文字傳遞信息和表達思想的一種交際活動。本文針對學習者缺乏創新運用閱讀過的經典范文強化寫作技能的意識與能力的現狀,結合英語寫作課教學設計實例,闡明英語寫作教學需要幫助學生厘清三大認知問題,即引導學生運用有聲思維策略融“閱讀范文、集體賞析、形成書面個人見解”于一體。學生通過學以致用有效提升英語表達技能的同時,培養關鍵的人才素質和必備的個人特質。
關鍵詞: 書面表達技能 有聲思維策略 閱讀范文 集體賞析 書面個人見解
一、引言
書面表達是語言運用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是通過文字傳遞信息和表達思想的一種交際活動。學生中考、高考等試卷中的書面表達題,以及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申請或面試中的限時自我介紹,都比較重視考查學生在特定語境中綜合運用英語進行書面或口頭表達的能力,名企、名校還會從申請者的各項書面表述內容中評定應聘者或申請人的諸如參與意識、創新意識、進取精神等關鍵的職場人才素質,以及“積極人格”、“親和力”、“幽默”等必備的個人特質。
筆者近幾年在高中書面表達教學觀摩活動和大專英語寫作教學實踐中注意到,盡管學生清楚寫作技能在升學和就業中的重要性,寫作課教學中有認真聽講、理解范文內容,但一些學生對寫作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缺乏應有的認知,導致某類話題的范文閱讀得不少,但再次就該話題獨立寫作時缺乏借鑒意識與能力,語篇整體質量和表達效果較差。這樣的寫作教學結果不僅讓學生體驗不到書面表達教學的成就感,教師認真講授和批改作文的教學熱情也很受打擊。
本文針對學習者缺乏創新運用閱讀過的經典范文強化寫作技能的意識與能力的現狀,結合英語寫作課教學設計實例,闡明英語寫作教學需要幫助學生厘清“我需要提升寫作技能嗎”、“我需要怎樣做才能提升寫作技能”、“我寫作課上需要學會什么呢”三大認知方面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有聲思維策略融“閱讀范文、集體賞析、形成書面個人見解”于一體。學生通過學以致用有效提高英語表達技能的同時,培養關鍵的人才素質和必備的個人特質。
二、比較方知不足,需求激發動機
英語寫作教學首先需要引導和幫助學生厘清的問題是“我需要提升寫作技能嗎?”“粗略地說,只要能識字、能寫字的人就該會寫作。所謂寫作,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從外面得來的見聞知識,從里面發出的意思情感,都是寫作的材料”(任蘇民,2004)。事實上,一些學生對自己的寫作表達能力過于自信,意識不到自身寫作技能的欠缺,不但對“Planning a composition, Writing the first draft, Revising the first draft, Making the final copy”等作文寫作步驟缺少了解,部分學生即使了解寫作步驟之后,還是習慣性地只完成一稿的寫作,一些學生寫完后自己也懶得去看第二遍,對于教師批閱過的作文懶得細究,對相應的范文內容滿足于簡單的理解,閱讀經典范文時不求形成書面個人見解以提升自己的表達品位?!澳男┎牧现档脤?,哪些材料不值得寫,得下一番選剔的工夫。材料既選定,用什么形式表現它才合適,用什么形式表現它就不合式,得下一番斟酌的工夫”(任蘇民,2004)。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需要抓住契機,閱讀范文時引導學生運用有聲思維比較、評估書面表達內容讓其知不足,教會學生撰寫文章的要求或賞析文章的量規,讓其內心提升表達技能的需求成為提升寫作技能的動機。
案例一:
幼兒園招聘英語教師,學歷要求大專及以上,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測試為“應聘者用英語作5分鐘的自我介紹”。在某校的面試室,系科組織100多名英語專業大專畢業生觀摩招聘,無論班主任如何鼓勵學生上臺練練膽氣,學生都以“準備考本科”或“不想去幼兒園工作”為由掩蓋膽怯。筆者當時對學生的消極表現深感納悶,后來從其中一位畢業生用QQ發給筆者幫其修改的5分鐘的“自我介紹”電子文稿中找到原因(原文見附錄)。
筆者抓住教學契機,通過以下三項活動讓學生在評估同伴寫作的同時,清楚自己英語書面表達技能方面之不足。
活動一:筆者將該生原文中敏感信息省略掉,作為Proofreading材料復印給2014級大專一年級學生,限時3分鐘獨立修改,然后運用有聲思維教學法集體討論修改,學生就字母的大小寫、拼寫錯誤、句子碎片、頁面設置等問題做了修改。接著筆者提問供小組討論:
If you were an HR recruiter, would you give the interviewee the job chance working as an English teacher? Why or why not?
師生討論后給出的結論是不會給這位應聘者就業機會,主要理由如下:
短短5分鐘的自我介紹,竟然有從網上下載的痕跡,應聘者對網絡的過度依賴與治學態度讓人質疑。
英語專業能力較弱。格式和排版問題、大小寫問題、標點符號問題、無主句等寫作技能性錯誤(Technical mistakes)太多。
活動二:筆者指出這是一篇口頭自我介紹,面試官通常聽不出大家剛才指出的問題。如果將其中的技能性錯誤都改正,請大家幫助該畢業生回答面試官的直接提問:“你剛才的自我介紹中有哪些優勢或個人特質會讓你認為我們應該把英語教師的崗位留給你而不是給其他應聘者呢?”要求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并記錄理由。
Improved Version: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It’s an honor for me to be given the chance for an interview. My name is... and I come from.... I am majoring in primary English education in... Normal College and I will graduate in June this year. I have passed CET 4 and I once worked as an intern teaching English for 2 months in a primary school. I hope I can have a chance to work with you.
學生3分鐘的集體討論之后,筆者進一步要求學生按照求職信“言簡意賅、強化優勢、彰顯個性、必備信息”作進一步陳述。學生很快意識到,該應聘者準備的自我介紹既無優勢可言,又看不到個性特質,必備信息更是缺乏。
活動三:筆者要求學生以招聘主管的身份審查自己準備好的要求圍繞“個性特征和待人處事態度”撰寫的“課前5分鐘自我介紹”,關注自己是如何強化優勢、彰顯個性的。筆者要求學生將沒有說服力的信息刪掉,按照“必備信息”將上節課學過的4篇“Job Application”中較具說服力的信息借鑒進來,但不允許翻開教材抄寫任何內容。
筆者在布置學生寫本節課的“課前5分鐘自我介紹”的家庭作業之前,課堂上有選擇性地運用傳統講授法集體學習過4篇“Job Application”,要求學生課后努力借鑒到“Self-Introduction”中。很明顯,學生上節課學過的內容,因為課內外都沒有積極思維記憶,自然無法閉卷提取相關表達語充實自我介紹,學生再次體味“學過但沒學會”的窘迫感。
師生通過上述3項活動就如何提升寫作技能達成了如下共識:
學習者寫作技能的提升首先需要通過閱讀范文逐步提高信息選剔與斟酌能力。寫作課的經典范文是挑選出來的,它的寫作技能當然有可取之處;閱讀的時候看出那些可取之處,對于選剔與斟酌就漸漸有了較深的識力;寫作時候憑著那種識力來選剔與斟酌,漸漸訓練成較精的技能。學生寫作要在文章的“可讀性”上下功夫,堅決摒棄湊字數“想到啥寫啥”的陋習,要努力根據寫作目的和讀者對象選用信息、詞語或措辭進行寫作。
書面表達的最高境界是向社會或職場成功推銷自己。作文的語言文字展現作者的英語專業素養,同時讓讀者透過文字看到作者關鍵的職場人才素養和個性特質。
外語學習需要運用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有聲思維學習策略,追求“學過了且學會了”的學習效果,督促自己向強者看齊。唯有學會,才能靈活借鑒寫作課上用作范文閱讀的經典簡歷、推薦信、求職信、招聘條件等相關表述,恰如其分地推銷自己。有不少善于學習的人,在欣賞他人求職信中的優勢、個性特質等時深受啟發,進而明確了學歷發展目標、能力發展目標、考證要求、個人特質要求等,激發了奮發圖強做優做強自己的學習動機,利用在校學習時間根據名企、名校的招聘、招生條件不斷完善自我。
無論是賞析范文,還是做類似于同伴評估的Proofreading練習,教師平時寫作課上需要提供且教會學生相應的寫作基礎知識和書面表達評判標準。比如,個人簡歷的撰寫要求及核心組成部分、一般作文的三大組成部分、段落的三個基本特征、常見的寫作同伴評估量規(高旭陽,2009)或學習者自主修改一稿的Checklist(丁往道、吳冰,2011)、Correction Symbols(英文批改/校對符號)和寫作錯誤統計表(丁往道,吳冰,2011)、撰寫商務函電時要遵守的7C原則及十個點(10 points)(樊紅霞,2016)等,讓學生對于高品質的書面表達的撰寫和修改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培養學生自覺提升英語表達能力的意識和能力。
學生進一步理解“寫作使人準確”的內涵。對于英語書面表達所學重點內容,筆者時常告知學生“先充分利用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復誦,做到脫口而出,不會說的內容一般沒有抄寫下來的必要”??陬^表達是書面表達的前提條件,書面表達是提高口語表達準確性和說服力的最有效舉措,二者互為基礎、相輔相成。
三、思維決定效果,學會方有借鑒
英語寫作教學其次要幫助學生厘清的問題是“怎樣提升寫作技能”。有聲思維策略有利于教師幫助學生發展思維的自我監控能力(郭念鋒,2012),更好地履行陪練、示范、點撥等主導職能。有聲思維策略更是學習者理解、內化、吸收和創新運用所學文本言意的外語學習得法途徑,需要貫穿寫作教學的全過程、各細節,學生在教師的陪練與關注下“學中用、用中學”,促成新知識的學習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語音純正、語用地道、借鑒有望”的學習效果。因此,寫作課“閱讀范文”環節需要讓學生體驗并比較兩種學習思維狀態產生的學習效果,引導學生運用有聲思維法進行“集體討論”,以便形成書面個人見解供借鑒。
案例二:
筆者在上述寫作課開始的“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環節,擬邀請一名學生將課前準備好的圍繞“個性特征和待人處事態度”進行的5分鐘的Self-Introduction作展示。筆者看到躍躍欲試的學生較多,就改要求為脫稿做自我介紹。學生雖然感覺沒啥意外,但不少人選擇了膽怯退縮,教師以點名方式讓英語學得較好的一位學生上臺展示。
說實話,作為上節課的家庭作業布置的要求學生借鑒所學4篇求職申請范文準備的5分鐘的自我介紹,學生事先有充足的時間認真完成。毋庸置疑,學生課內外運用有聲思維策略學習會很辛苦,學生平時課堂教學中也時不時地想“享受放松愉快的教學方式”,筆者偶爾順著學生意愿,上節課師生就選擇性地運用以往的“聽講、做做筆記”方式學習這4篇求職申請信,要求學生課后借鑒相關表達語充實自我介紹。筆者在日常教學中進行的“即時聽寫、滿分給予額外加分”的做法多次讓學生體驗到: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學英語的人要練就“該出口時就成章”的語用本領。為了讓學生不經意間體驗、比較兩種思維狀態的學習效果,說服并激發學生創新使用有聲思維策略學習外語,筆者經常會在新課開始的作業檢測環節、范文質疑釋疑后、范文集體賞析后等,通過集體聽寫、即時的會話式提問、生生間的口筆頭互測、以Journal形式閉卷寫下當堂課學會的詞句或課文小結(summary)等,讓學生體驗到學有所得的樂趣,也讓部分學生深刻體驗到“放松聽講、做做筆記”卻較少開口嘗試說英語的消極被動的學習方式所產生的低效學習問題。
該課前冷不丁地讓學生脫稿做“自我介紹”,不僅是檢測學生上節課該部分內容學習的效果和課后的自主學習態度,更是檢測學生的表達技能。遺憾的是,與之前兩次課堂教學課前展示的兩位學生的“自我介紹”一樣,該生不具個性特質的泛泛而談的自我介紹表明其對內容的適宜性明顯缺乏考慮,更無借鑒所學內容的痕跡。
于是,筆者讓學生再用數分鐘重新溫習4篇求職申請范文,學生這次學習顯得特別專注,80%的學生很快找出并說出(而非讀出)范文中可供借鑒的4個表述句:
I am a fourth year student at..., majoring in Primary Education. I speak and write good Chinese and English.
I am good at using computer and have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t college, I work hard and take part in various activities from which I have learned a lot. In my spare time, I do some part-time jobs, such as tutoring primary school pupils or waiting on tables in restaurants.
I am confident that my combination of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and soli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has prepared me for making an immediate contribution to your company.
有比較才有說服力。與上節課教師主講、學生放松聽講的課堂教學相比,滲透有聲思維策略的教學活動,學習者享有更多的心理安全感、更充分的自主講說空間,教師的全程陪練、呵護、點撥、指導等,確保不會有哄笑、窘迫、被嘲笑、無助的現象發生。學習者注意力高度集中,以所學文本里的重點信息(以句子或詞塊為表述單位)為抓手,通過個性化的反復誦讀,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以口筆頭形式展示學習效果,形成書面個人見解供今后借鑒。
需要指出的是,筆者所講的“個性化復誦法”是有聲思維的重要表現形式。這里的“個性化復誦”,是指學習者自主復誦時聲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重復的次數等均由學習者自主決定,目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促進對話語向獨白語發展、情境語向連貫語發展,因為獨白語與連貫語的發展是學習者外語語用能力發展的標志(郭念鋒,2012)。因此,寫作課運用有聲思維教學策略,實質是通過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技能從而有效提升書面表達技能。
四、明確課時目標,提升寫作品位
英語寫作教學要幫助學生厘清的第三個問題是“我寫作課上需要學會什么呢?”教材或試卷提供的寫作范文,所用詞匯通常以普通詞匯(Common Words)、具體詞匯(Specific Words)居多,所表達信息或思想觀點形象具體、通俗易懂、邏輯性強、有說服力,但大多數學生停留于淺層次理解(而非掌握)范文大體內容,看不到自己所表達觀點的片面性、主觀性、缺乏邏輯性,意識不到其使用的概括性詞匯(General Words)留給讀者的含糊、晦澀、令人質疑的感覺。還有一類范文篇幅相對較長,理解段落大意及文章主旨是多數學生的學習難點,且范文中使用了一定量的專業詞匯(Formal and Technical Words),學生理解此類范文后通常的做法是“敬而遠之”不主動借鑒。由于學生對范文閱讀缺乏應有的重視,學過了范文但學無所得便成為常態。
要解決上述問題,教師需要通過學案給學生展示該節課的教學目標,告訴學生寫作課要從自身英語語用能力的實際和認知水平出發,確定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的學習目標,運用最適當的外語學習方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達標,使“閱讀范文——集體賞析——形成書面個人見解”的寫作教學過程一體化、個性化、收獲最大化,課后及時復習鞏固、強化記憶,將每節課形成的書面個人見解存儲于長時記憶中供必要時借鑒。
寫作課“閱讀范文”環節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是:學生在教師傾聽與關注下示范讀或自讀范文,確保語音、語調、語感規范,理解段落大意及文章主旨,主動認知范文中存在的可能造成理解障礙的生詞和句型。
寫作課“集體賞析”環節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首先,在理解基礎上整體掌握文本主旨內容和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及寫作目的,即師生運用有聲思維法朗讀、問答、討論、復誦等,說出(找出——讀出——復誦至脫口而出)段落主題句和一兩個對主題句進行闡釋和說明的支持句,說出段落結尾的用來總結描述觀點、重新闡述主題句或添加作者個人看法的結論句。其次,掌握內容、結構、句子、措辭等必要細節。比如:關注難句;賞析作者如何遣詞造句;文本提供的信息或所有句子都與主題相關;文中有作者的情感參與;文章開頭和結尾完整;句子的類型和長短富于變化;過渡詞的運用使得銜接流暢自如;文章的Manuscript Form規范等。筆者認為,學生集體賞析范文時對上述目標內容耳濡目染、熟能生巧,撰寫范文時自然會運用上述規則指導自己的書面表達。
寫作課“形成書面個人見解”環節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是:教師一方面提供機會讓學生限時閉卷以“Journal”形式寫出感悟較深的信息(以詞塊或句子為單位)或范文的Summary,大班化教學建議以“聽寫詞塊或句子”形式檢測學生達標情況,供學生課后自主完善,供教師對下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做反思性調整。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該課內基本實現的教學目標延伸到課外自主寫作中,通過布置相關的寫作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借鑒,保證學生有高品質文章出品。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個環節的目標,教師要關注全體、尊重個體差異,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上述目標范圍內確定符合各自“最近發展區”標準的學習目標,通過“學中用、用中學”的有聲思維學習策略全力以赴達標。
五、結語
教師通過書面表達教學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技能,關鍵在于引導學生明確寫作課的學習目標,運用有聲思維策略閱讀、賞析范文,提高選剔和斟酌的識力,讓范文賞析成為學習者充實書面表達內容的源頭活水。學生的寫作技能是靠每節課的記憶積累逐步提升的,只有平時引導學生重視寫作素材的積累,學生書面表達能力才可快速提高。
參考文獻:
[1]丁往道,吳冰.英語寫作基礎教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樊紅霞.英文外貿函電(第二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3]高旭陽.外語寫作中同伴評估量規的開發和研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9(2):31-35.
[4]郭念鋒.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5]任蘇民.教育與人生:葉圣陶教育論著選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