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經濟文化水平的飛速發展,素質教育的話題越來越深入,小學英語教學的方式與內容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急需改善與提高,如何讓小學英語教學在新課標要求下符合時代的需要,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是教育部門關注的重點。本文通過對小學教育的特點進行介紹,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要在遵循課堂教學設計原則的基礎上加強教學改革。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看法
一、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
1、小學英語教學的性質。小學英語教學具有英語教育和小學教育兩種性質,是兩種學科的交叉,英語作為現在社會廣泛需要的一門語言,具有人文性和實用性,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也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這兩種性質。
2、小學英語教學的教育目標。小學英語教學是在社會素質化教育的呼聲下日益得到重視的學科,其教育目標主要在于引導小學生在學習基礎英語知識的基礎上發展個性,同時也是滿足社會對于綜合性知識人才的需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語言基礎應用能力,發展獨立的個性。
3、小學英語教學的對象。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對象就是小學生,在學習一門新的語言上小學生具備一定的優勢,這一時期的記憶力都比較好,盡管對于英語的需求還沒有明顯的體現出來,但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潛力,如果教學方式多樣化、有吸引力,就會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4、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學特征。小學英語的教學特征在于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并非嚴格要求小學生必須達到什么水平,更多的是語感、語調的訓練與提高,讓小學生形成基礎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在教學中的課程內容要結合生活,盡可能的通過游戲、情景模式等多樣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從多方面發展英語教學。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改變不深,流于形式。小學英語教學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如火如荼的進行,大多數的小學學校都將其加入了教學內容中,但是對于英語教學觀念的改變不夠深刻,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比如在小學英語教學內容中采用多樣化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積極性,往往在課堂中教師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踴躍參加,但是實際上,大多數的教師并沒有將教學內容很好的融入在活動中,學生學到的內容也較少,不具有實效性。
2、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缺乏教學理論支持。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教師的專業素質不夠高,一般在小學任教的教師都是沒有太多經歷的畢業生,學習經驗的方式主要是聽老教師講課,然后自己在課堂中摸索。小學時期的英語學習比較重視的是口語發音、基礎音標的學習,這對于以后進一步學習英語具有重要影響,但是實際中小學教師自己的發音都不一定標準,就會誤導學生。
3、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不夠科學。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在教學設計上忽視對學生思維和創造力的培養,缺乏足夠的科學性;另外,教學中只關注最后的成績和教學水平,在教學實際上缺乏技術性,隨意性比較大。
三、小學英語教學課堂設計應該遵循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小學英語教學作為小學生對英語的最初認知方式,在課堂教學設計上首先應該遵循的是科學性原則,在符合新課標要求的前提下結合教學目的,制定出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符合客觀事實以及教育語言學方面要求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學中的活動要切合實際,在安全的環境中開展。
2、整體性原則。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所有的教育教學中都會受到英語教學方式及內容的影響,各門學科都是有交叉相融合的部分,因此在設計英語課堂教學方式時要把握整體性原則,全面客觀地對待小學英語教學的認識,從而使得整個教學體系成為一個嚴密的整體。
3、交際性原則。小學英語教學對口語化的要求較高,在設計課堂教學模式時注意交際性的原則,重視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英語的學習是為了今后在社會上更好地交流,所以在課堂中應該加強模擬對話練習,讓小學生能夠體會到真實的英語應用環境,將英語能夠真正的應用到生活中。
4、趣味性原則。小學英語教學要遵循的原則還應包括趣味性教學,小學生的好奇心都很重,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較強,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情景對話等模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措施
1、提高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新課程理念的認知。小學時期是培養學生行為習慣和道德素質的重要階段,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改善對英語教學的觀念認識。在教學中加強小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注重對小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小學英語語言知識和基礎理論是最基本的內容,要建立促進小學生語言能力、情感態度和素質水平整體提高的教學體系,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除此之外,還要重視學生個性發展的差異,結合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尊重其知識學習能力和人格發展,采取適合科學的教學方式。
2、制定合理的課堂教學目標。小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學?;蛘呓處煹臉I績,而是重在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知識的水平,在制定課堂教學內容時應當嚴格把握這一要求,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結合教材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小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將知識技能的學習、英語學習過程和方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三方面結合起來,把握好小學英語教學的初衷和價值,有目的的進行教學,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
3、提高教師的素質,優化教學設計方案。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參與者除了學生還有教師,由于是對接受能力較強的小學生來說,更需要具有專業素質的教師來進行教學工作,教師本身應該具備專業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思想水平比較先進,能夠跟上時代的要求來及時改善教學內容與方式,不斷充實自己。具備一定的心理研究能力,根據小學生的性格和學習態度優化教學方案,調整教學策略;以嚴格的要求規范自身行為,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并不斷對教學方式和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進行反思,爭當研究型教師。
五、結語
小學英語教學作為當今我國素質教育改革過程中的一大要點,需要相關教育部門以及學校教師的極大重視,在教學中遵循科學、實用的原則,通過將新課標中對小學英語的教學要求落實到位,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此來增強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及信心,培養其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面向現代化社會的需要發展。
參考文獻
[1] 溫滿玉.蘇劍芳.小學英語課程實施與案例分析[J].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08-12.
[2] 袁昌寰.新課程小學英語優秀課堂教學設計[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07-02.
[3] 楊藝.談新課程標準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J].鎮江高專學報.2005-05-23.
[4] 魯子問.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