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沒有變化快”等理由隨意變更組織目標,使團隊的目標缺乏剛性。
(二)價值取向重平均主義、輕區別對待。在團隊精神培養中,應對不同能力的團隊成員進行“區別對待”,有效地發揮成員的獨特個性,做到合理配置、優勢互補、以人為本,而不是簡單地同等對待。
(三)建設實踐重形式、輕內容。在企業企業中,傳統的企業習慣依然影響著企業人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如將團隊文化建設等同于職工文體活動建設,將團隊核心價值觀的塑造等同于職工思想政治建設,以為提幾個口號、做幾個方案、搞幾次培訓、來幾次聚會就可以完成團隊建設,塑造一個高效績團隊。
三、企業團隊精神培養的路徑選擇
企業文化建設即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改革發展中,把企業文化建設融入其中,把理念與成果轉變成具體的實踐行動,最終化為企業的良好形象。企業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注重培養員工的團隊精神,激發員工工作的主動性,自愿地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團隊。形成一種真正的企業凝聚力,從而形成企業的價值觀及文化。打造一個高效績團隊。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應該著重從以下方面培養團隊精神:
(一)構建適合企業企業特色的團隊組織文化和激勵機制。有效團隊應時刻有人在扮演不同的角色,發揮不同的作用。只有根據企業自身的“行情”,打破傳統組織模式和管理機制,才打造企業的高效績團隊。一是要積極引入先進的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理念,使企業的組織文化建設從傳統管理向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過渡,實現從靜態向動態、成本向資源、被動向主動、局部向全局轉變,努力發掘員工所具備的現實的和潛在的能力,把人的問題與團隊問題綜合考慮起來,進行人力資源規劃,形成建立在公開、公平、公正基礎之上的組織機制。二是要通過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增強團隊成員的主動性,尊重人的個性,使團隊成員主動而自發地把個人的潛能發揮出來,為企業企業團隊的形成創造良好的組織環境和制度保障。
(二)提升職工參與目標體系的制定和管理的話語權。對目標的認同和共識,是形成堅強團隊、鼓舞團隊成員團結奮進的條件。在傳統的企業團隊建設中,領導干部由于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不僅是團隊目標制定的指導者,也是具體實踐者,他們認為廣大職工是團隊目標制定和管理的受動者,因而往往只按照自身的意愿來建構團隊目標。然而廣大職工同時也是團隊目標實踐的主體力量,他們的客觀需要、價值取向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團隊目標發展變化的方向。企業廣大干部職工參與目標的制定與管理,不僅可以確保目標最終得以實現,而且能夠培養職工的主人翁心態,如果說共同的情感是產生團隊精神的軟件,那么,共同的目標和利益則是產生團隊精神的硬件。職工在參與目標制定和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將自我的利益與團隊的利益聯系在一起,使主人翁的責任意識得以樹立,進而使自己為共同的目標而奮斗的動機得到激發和維持。
(三)鍛造和諧的領導藝術,形成良好的溝通渠道。領導是一個團隊的核心所在,領導者在團隊建設中不僅是平衡外界環境、協調與其他團隊關系的外交家,還是將團隊理念與目標深入到每個隊員心中的宣傳員,更是促進團隊不同意見交流和整合的調解人。領導藝術主要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提升凝聚力。一個領導者的凝聚力,主要體現在思想修養、只是經歷、膽略才干、公正待人、與員工同甘苦等方面。威望的領導者,會提高自己團隊的向心力,把員工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二是要增加感情投資。有人際親和力的領導,離不開感情的投資,這主要體現在:真誠的肯定,實事求是的贊揚,熱情的關懷等。三是要進行適當的授權。團隊領導適當授權,對團隊的向心力有很大影響。適當授權,要以團隊利益為重,信任下屬,因事設人,善于與下屬合作,從而促進團隊向心力的形成。四是要形成良好的溝通渠道。團隊成員之間合作的基礎就是溝通,增強團隊凝聚力也是離不開溝通的,溝通有很多方式。管理者要和員工之間進行溝通,把自己的任務、指示等向員工做出解釋,這樣員工在充分了解該任務后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務目標。管理者還要注重員工的建議和想法,使管理者和員工之間互相了解和信任。員工之間,通過溝通,交流下經驗,從而促進團隊成員的合作。最終提高工作績效。
(四)樹立團隊核心價值觀,鑄造團隊文化的靈魂。團隊核心價值觀是團隊精神培養的核心。
一個團隊從創建時就會形成一個群對的記憶元點,首先,要構建這個元點從而奠定整個團隊精神的基石。這個元點對形成團隊核心價值觀念具有重要意義,而在企業中,該元點就是敬業、自強、奉獻的精神鋪路石。其次,建立團隊成員的信仰體系也是不可或缺的。信仰體系要依托團隊,結合自身的發展過程積累經驗。團隊管理者要在長期的管理過程中結合企業文化的特點,從團隊中提取文化精華形成信仰體系,用于激勵廣大干部職工的同時形成凝聚力和認同感,促使從個人行為到群體的行為,從而實現集體的信仰。三是要塑造團隊性格,使建筑在共同的目標追求和利益追求之上的團隊成員體現一定的共性,鑄造團隊文化管理的靈魂,最終形成一個高效績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