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漢字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了我國以及世界的重要文明,因此,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瑰寶。歷經中華文明各個時代的發展,中國的書法也在不斷地發展與進步。近些年來,隨著科技文化的日益發展,電子科技日益進步,中國新一代大學生以及中小學生越來越熱衷于使用電子產品來作為日常生活的重要語言交流方式,忽略了漢字書法的練習,越來越多的學生在漢字的書法練習方面相當薄弱,這是一個不好的發展趨勢。作為中國人,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將漢字以及書法發揚光大,保護以及傳承我們民族的文明。
關鍵詞:中華文明;漢字;書法;傳承
著名美學大師宗白華先生曾經說過,“如果要了解西方藝術,就要抓住建筑,如果要了解中國藝術,就要抓住書法”。書法作為中國漢字的最重要表達方式以及傳播方法,在歷經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之后,變成中國文化的一種重要代表形式。中國歷史各朝各代都出現過很多書法家,著名的有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等。但是就目前來看,中國社會好像越來越少見集大成的書法家,究其原因,隨著21世紀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加快,中國教育投放在漢字書法教育上的力度不夠大,并且學生們大多對漢字書法的興趣不強。
一、中國當今書法的教育現狀
(一)社會的發展導致學生們對于書法的興趣越來越弱
21世紀正在是互聯網興盛的世紀,隨著互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許多傳統的行業包括許多傳統的通訊方式以及教育模式都在逐漸被取代。計算機和手機的廣泛應用導致大多數學生們都變成“鍵盤黨”以及“手機黨”。新科技的應用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它們使我們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快捷,更加更豐富多彩。但是同時,學生們對于漢字書法練習的興趣大大減弱,越來越多的孩子基本上就不懂中國書法,他們寫出來的字越來越失去該有的漢字形體藝術,這對于中國漢字書法文化以及對于學生們的整體素質的發展,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二)書法教育的缺失導致漢字書法傳承陷入困境
中國現代教育的目前狀況是基于我們龐大的人口基數,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學生的晉升渠道只有考試這種方式。我們國家政府一直在強調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可是目前狀況不容樂觀。在對于漢字書法的教育上,除了北京和上海等少數一線城市將書法列入中小學生的必修課之外,其余的大部分地區都是以副科的方式來進行書法教育,很多學校都沒有書法課,這也是我們在當代推行素質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大部分學校以及學生的目標就是中考以及高考,中考和高考在學生的一生中起到重要的關鍵性作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所以,學校把教育的重點全部放在對學生科目知識上的培養,書法一般只作為選修來上。這樣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漢字書法很差,中國的傳統漢字書法文明在新一代的學生身上得不到傳承。
(三)書法教育師資力量薄弱,書法教育獨立性不確定
在中小學以及大學中,關于書法教育的師資力量是很薄弱的,大部分的中小學書法教師,一般是語文老師或者美術老師,可能他們本身的書法水平修養就不算高,而且書法也是作為可有可無的一方面,導致學生們沒有好的書法老師,自然就不會對書法產生興趣。另外,書法教育通常作為一門選修課或者是興趣課,其存在具有不確定性,因為教育方向的問題,各學校以及政府沒有加強對于學生們書法的強制培養,所以,書法教育本身有其矛盾性的存在,很多學校不會把書法教育作為一門單獨的必修課程來進行。因此,書法教育不確定的獨立性也會導致中國漢字書法文化的流失。
(四)學校對于書法教育評價、考核機制不完善,教育理論滯后
當前的各中小學,并沒有完全認真地對待書法教育,他們認為,書法不屬于中高考的課程,所以對待書法教育不夠認真嚴謹。他們不能確切理解書法文化對于我們華夏文明的重要性,以至于忽略對學生的這方面的培養,尤其體現在學校對于書法教育的評價、考核機制落后,教育理論滯后。書法教育也需要考核,學生們不能光以興趣為主導去學習書法,先不講學生有沒有這個時間和興趣,僅僅是學校松散的考核制度就會導致學生的慵懶。另一方面,關于書法的教育理論,各地區學校滯后十分嚴重,明顯達不到系統培養學生的目標,主要表現在教育內容的豐富度匱乏以及時效性不強上面。
二、加強現代書法教育的應對措施
(一)將書法課程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
中國當前教育對于書法教育的不重視是導致書法發展現狀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通常講要推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們全面發展,其中當然必須要包括對于漢字書法的教育。漢字是中國文明的重要體現,書法是漢字的重要表現形式。作為中國的一代新生力量,必須擔負起傳承書法文明的責任,并且盡到將其發揚光大的義務。我們的中小學教育不應當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如果只是這樣,我們的書法藝術將會丟失,這將會是我們教育的損失,而且也不符合我們推行的素質教育。因此,將書法課程納入中小學的必修課程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我們教育人才的最終目標。
(二)學校需要幫助學生提升對于書法的興趣
我們分析過,科技的進步、電腦手機的普及令學生喪失了對于漢字書法的興趣,這對于我們的書法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學校應當培養學生練習書法的興趣,在書法教育課堂上,老師應當在教授書法的同時,講解漢字書法背后的歷史演變。中國漢字背后所具有的歷史意義深遠,這樣的書法教育課堂可以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另外,書法老師應當多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參觀。參觀的對象就是學生中書法寫得好的同學,這樣不但能大大地提升該同學對于書法的熱情,同樣也能提升別的同學對于書法的興趣。因為,誰都想擁有一手好字。通過同學們之間的相互觀賞學習來提高學生們對于漢字書法的興趣是傳承我們書法文明的重要方法。
(三)提高書法教育的師資力量
首先,學校應當把書法教育擺在一個重要的地位,那么提高書法教育的師資力量就變成了一個高效推廣中國漢字書法的重要方法。提高相關方面的師資力量是我們學校應當也必須做的一件事情。就目前來看,國內的中小學關于專門化的教授書法的教師并不多,因為本來書法教師在教育事業就沒有多大的市場。我們的學校應當做的不但是擴充書法教師的力量,還應當通過提高他們的薪資水平來提高書法老師的積極性。同時這樣做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書法教師參與教育工作,而且也為未來的中小學書法教育指明了方向,建設性地穩固了漢字書法教育在整個素質教育中的地位。
(四)教育部或者政府多組織學生書法大賽
比賽競技是一項令學生充滿挑戰自我的信心的活動,政府或者教育部多組織學校之間或者地區之間的聯賽,有助于提升學生們練習書法的積極性。比賽可以擴大范圍,令報名的選手都有機會可以一展自己的風采,并且對于比賽的結果可以劃分出不同的獎項,設置這種獎項激勵制度是推進書法教育的好方法。通過比賽,各個學校各個地區之間,都會為了自己的學校自己的地區而戰。關乎榮譽和獎項,所以,學生們會積極地投入到書法練習當中。另外,組織比賽還有其他的作用,那就是不同學校不同地區之間的學生可以相互觀賞對方的書法作品,相互探討,相互比較,在各式各樣的交流中,都取長補短,豐富了學生們的書法修養。政府或者學校組織的書法比賽,可以引起社會各方的高度關注,這樣的做法可以在全民的范圍中形成漢字書法練習的良好風尚,有助于推動我們漢字書法的傳承以及發揚。
(五)官方編寫書法教材,學校各方嚴謹對待
教育部在通過多方面權威的研究后,應當出版統一的不同級別的書法教材,以供不同年級的中小學生還有大學生學習?,F階段的學校,大部分沒有書法教育的大綱,也沒有特定的課程內容,基本上都是每個學校自己定的書法教育內容,而且大多數屬于選修的類型,對于漢字書法的練習不夠系統,對于書法背后文化的講解不夠全面。因此,教育部應當出版統一的教材,針對不同年級,制定相對應的教學大綱,這樣系統地進行書法教育有利于形成全民學漢字書法的良好風氣,并且加強了對中小學生書法教育的針對性。學校方面在收到正式的教科書以及教學大綱后,也不會茫然無目標地進行書法教育了,校方也會認真嚴謹地對待官方的教學目標,進行努力。通過教育部和政府以及學校的通力合作,我們漢語書法的教育一定能夠實現高效的普及。
三、結語
我們的國家擁有偉大的漢字文化,我們的文字承載著幾千年的文明歷史,我們的書法更是我們民族特有的藝術瑰寶,我們不能丟失我們傳統的文化瑰寶,這也是我們民族的生命力所在。在世界文化這個百花園里,漢語書法獨樹一幟,生命力頑強,我們炎黃子孫的精神寄托于此,是我們華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象征。
習總書記在與外國領導人的談話當中也提到,身為中國的領導人,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與責任,他始終領導中國人民致力于繼承中華的千年文明并且將其繼續發揚光大,推進我們的文化融入到世界的大花園中,作為當代中國學生,更應該牢記使命,堅定我們的大國文化自信。漢語書法作為中華文化的杰出代表,是象征著我們身份的文化標簽。它一脈相承,傳承千年,歷久彌新。當代應大力推行書法教育,使得漢字書法在這個新的科技時代里能夠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參考文獻:
[1]孫富民.當今書法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D].河南大學,2011.
[2]侯雨薇.書法藝術教育在教師素質培養中的作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