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加強和改進公派出國交流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發布時間:2025-07-05 00:02:51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關鍵詞 公派出國 留學 思想政治 教育管理

      作者簡介:胡曉飛,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3.090

      近年來,高校認真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積極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利用各種公派渠道選派出國交流的學生日益增多。北京市于2015年啟動“北京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其中包括選派學生赴國外訪學的“外培計劃”。2016年12月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對新形勢下高校出國交流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強和改進出國交流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為必須重視的現實問題。

      一、公派出國交流學生的特點

      (一)公派出國交流學生的經濟壓力相對緩解

      公派出國交流的學生能得到政府或學校的學費、旅費、生活費等經濟支持。以北京市“外培計劃”為例,出國留學經費采取政府與訪學學生家庭共同承擔的方式,其中北京市全額資助海外高校學費、一次性往返機票費用等。相對自費出國留學生,“雙培計劃”學生的經濟壓力大大緩解。有了充足經費支持,能夠保證學生在不為生活經濟來源擔憂的前提下專心投入學習和科研。

      (二)公派出國交流學生自身素質都較為優秀

      公派出國交流學生在申請時,往往需要學習能力、科研能力、社會實踐等方面的材料審核,有的還需經過選拔考試,因此能夠脫穎而出的學生往往是優秀者?!巴馀嘤媱潯蓖瑯邮窃诟咝U猩^程中或在校本科生中遴選優秀學生,派到海(境)外高校學習專業課程。無論是高考學生還是在校本科生,能夠進入“外培計劃”的,往往都是經過激烈競爭、層層考驗的優秀學生。特別是對于新生,各高校往往都開設針對性的語言、專業類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這些學生的自身素質往往較高,具備較高的學習潛力。

      (三)國(境)的合作交流院校多為國際名校

      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高校的國(境)外合作交流院校數量大幅增加,層次也顯著提升?!巴馀嘤媱潯钡某踔允怯杀本┦袑俑咝Ec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共同培養優秀學生,因此學生留學的學校多為國際知名學府。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為例,2015、2016年該校的“外培計劃”學生分別派往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法國巴黎高翻學院、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等海外境外知名大學,修讀翻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專業。

      (四)公派出國交流的對象國日益豐富

      隨著我國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赴國(境)外交流的本科生、研究生數量增長迅速,在外語類院校,學生派出的語言對象國幾乎遍布世界。這些對象國的經濟制度、政治體制、發展階段、基本國情、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各不相同。不同對象國的留學生回國以后,他們的所見所聞、感受感想、收獲體會等也會差異很大,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增加工作針對性。

      二、公派出國交流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困難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續性和連貫性面臨挑戰

      目前很多高校的學生公派出國交流多采取大二或大三出國一年的留學模式,比如北京市“外培計劃”采取“1+2+1”和“1+3”等培養模式。這樣分段式的留學培養模式,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續性和連貫性帶來挑戰。如何鞏固出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保持出國期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時性,以及回國之后的連貫性,成為派出高校需要思考的現實問題。

      (二)駐外思想政治教育輔導人員缺口變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由具體的人員來負責,但由于缺乏經費、編制等方面的限制,目前高校普遍缺乏駐外思想政治教育輔導人員。國內的思想政治輔導人員,由于時差、網絡環境和個人使用網絡習慣等原因,反饋的時效性以及內容的完整性都會受到影響,導致不能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和思想狀況。如果學生在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無處求解,價值觀念就會容易產生偏頗和動搖。

      (三)黨團班級活動的開展難度增加

      學生出國以后,往往會影響原有的班級、團支部、黨支部等建制,同一個班級的同學被派往不同的專業、學校甚至不同的國家,居住分散、分布廣泛,時間、空間的差異,導致開展集中黨團活動、班級活動的難度加大,活動的頻次難以得到保證,學生們之間的相互交流也自然變少,同學之間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環境受到限制,黨團、班級的凝聚力也受到影響。

      (四)主題教育的同步性難以保證

      近幾年,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的延伸,“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不斷深化,黨內的學習內容越來越豐富。公派出國交流的學生,身在異國他鄉,雖然可以通過網絡、電視等渠道參與到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的學習當中,但是開展深入研討交流、參加專題輔導報告、領取相關學習資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參與主題教育的同步性、及時性難以得到保證,學習的全面性、深入性難免受到影響。

      (五)出國交流學生易受西方價值觀念影響

      了解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是學生出國留學的目的之一,但是由于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處在發展期,因此在學生可以近距離觀察西方社會的各類政治熱點、文化運動、宗教活動等現象的過程中,易受到政治傾向、宗教信仰、利己和個人主義以及生活方式的影響。此外,西方某些國家就把留學生當成了他們進行“意識形態”宣傳滲透的對象,試圖對學生進行西化和分化。這些都給我們開展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更大困難。

      三、加強和改進出國交流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議

      公派出國交流學生思想教育引導的缺失,為學生個人成長和高校人才培養埋下了一定隱患。主要存在的問題有:適應性問題;健康與安全問題;人際關系問題;宗教信仰問題;婚戀交友問題以及其他問題。因此要扎實做好出國前、留學中、歸國后各環節工作,提升公派出國交流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一)出國交流前,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

      1.加強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等教育引導

      要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民主精神、公民道德意識等方面的思想教育,發揮思政類課程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普及教育,只有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才能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加強中國歷史特別是近當代史的教育,只有知道我們的民族、國家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知道我們的民族選擇了我們黨,選擇了現在的發展道路和方向,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才能不斷增強回答和抵御各種別有用心或是誤解歪曲中國現狀的政治問題的勇氣和底氣。

      2.打牢專業和語言學習基礎

      在留學適應期很多同學的專業學習面臨壓力。只有在國內盡可能的打好基礎,培養好獨立的學習能力、掌握科學學習理念和方法,才能使學生在國外比較順利地完成學業。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為例,學校對于“外培計劃”的學生,一方面增加語言考試達標課程,自新生入學之初就開設托??荚囌Z言能力加強班,為出國交流做好語言準備。另一方面增加全英文專業課程,充分利用教師國際化留學背景,發揮教師的語言優勢,開設全英文課程或雙語專業課程,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專業知識背景。此外,以外文教材、網絡視頻、在線慕課、國際同步課堂以及國際專家講座等形式,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水平。

      3.強化安全意識教育和生活指導

      近年來,我國留學生在國外被搶劫、被盜竊甚至被殺害的事件時有發生,疾病、車禍等意外傷害事件也時常見諸報端。因此,提高派出學生的安全意識十分必要和緊迫,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做到未雨綢繆,讓出國留學學生遠離安全隱患。同時,事先做好生活指南,幫助學生減輕焦慮,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和思想的波動。

      4.做好出國留學行前培訓

      行前培訓是對公派出國交流學生在出國之前進行輔導的重要環節,要不斷完善培訓的內容,豐富培訓的形式。在培訓對象方面,不能只培訓學生,也要培訓家長、輔導員、研究生導師,告知學生出國期間他們應做到的關心、幫助和支持。此外,可以在常規的集中講座輔導的形式之外,增加團隊輔導、個體輔導等針對性強的輔導方式,把行前培訓工作落實落細。

      (二)出國留學中,建設“同步”教育氛圍

      1.力爭做到教育活動的“同步”

      一方面各類教育活動要在內容上、形式上做到國內外“同步”。,可以通過網絡等途徑,邀請出國交流學生參與到國內的各類活動,比如參與微黨課講授、微視頻評選等。另一個方面是指導思想的同步,對于在國外校區學習或者整班建制派出的情況,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自發根據所在國所在地的特點開創性地開展活動,但是其指導思想和原則要和學校統一要求保持同步。

      2.配備專門的出國交流學生輔導員

      做好國外交流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強對出國交流學生的管理,離不開一直高素質的留學生輔導員隊伍。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為例,該校積極推進國際化辦學,在法國建立了夏斗湖學院,2017年遴選派出四個專業49名學生到法國留學。為做好這些同學的思想政治工作,該校派出了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輔導員常駐法國,工作在留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線,既第一時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又可以同步國內的思想政治教育安排,保障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時性、針對性和全面性。

      3.發揮出國交流學生骨干作用

      在沒有思政教師的情況下,學生骨干的同輩影響作用是特別重要的,他們也是及時準確反饋學生情況的主要隊伍。對于學生骨干的工作要求要和國內學生保持“同步”,要把他們培養成同輩教育的骨干。所以要和這些學生保持密切的聯系,發揮他們的組織引導作用,同步參與教育管理。

      四、學生回國后,交流總結教育成效

      (一)開展思想狀況調查

      長期在國外學習、生活,學生的價值觀念、思想意識甚至政治信仰,都有可能發生變化。因此,學生在回國后,思政工作者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在適當的時機,以人為本地開展思想狀況調查,采取多種形式做思想上的“體檢”,摸清思想狀況,對發現問題深入分析,采取及時適當的方式處理。

      (二)組織出國留學座談會

      出國學習交流工作具有延續性,隨著學生的歸國,下一屆的學生往往正在申請出國的過程之中。召開出國留學座談會,既為將出國的學生進行經驗介紹,同時也幫助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預先了解即將派出學生關注的問題和焦慮的因素,做到未雨綢繆。座談的過程也是思想碰撞的過程,要引導學生去深入思考將要面臨的挑戰。

      (三)總結思想政治教育經驗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意總結經驗教訓,一方面總結國外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通過座談會、個別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掌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思考如何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對于各個不同國家和項目的一些共通的問題,進行總結提升,形成“攻略”,提供給今后出國留學的學生,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國外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鄒惠.加強和改進高校出國交流學生思想教育.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3).

      [2]劉瑛、劉雙.試論加強高校出國交流學生的思想教育.傳承.2014(1).

      [3]于佳齊.淺談海外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學論壇.2016(7).

      [4]張莉.公派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討.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2015(10).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