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2018年江蘇民生發展報告

      發布時間:2025-07-23 11:20:31   來源:調查報告    點擊:   
      字號:

      按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統一部署,2018年8月,江蘇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聯合南京農業大學,深入全省10個縣(市、區)、20個鄉鎮(街道)、40個村(居),對1200戶常住居民進行民生入戶調查。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江蘇圍繞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有效解決了一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民生福祉得到進一步提升,受訪居民對民生總體滿意度較高,但是受訪居民在部分民生領域中也存在擔憂和焦慮。表明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江蘇民生發展必須圍繞人民群眾的最大關切點,破解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推動人民生活高質量發展。

      一、江蘇民生發展總體情況

      增進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和落腳點。2018年,江蘇堅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著力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

      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大對靈活就業和新就業的支持力度,2018年城鎮新增就業15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和調查失業率分別為2.97%和4.4%。深入推進創新創業行動,出臺《全民創業行動計劃(2017—2020年)》,推動創業擔保貸款等優惠政策落實,激發社會創新創業活力,2018年扶持30.1萬人成功創業,帶動就業121.28萬人。扎實抓好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高校畢業生年末總體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農村勞動力累計轉移率達到70%以上,比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高出近2個和20個百分點。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成立富民增收工作領導小組,圍繞《關于聚焦富民持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若干意見》,提出針對性較強的33條富民政策。2018年全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72萬元和2.08萬元,增長8.2%和8.8%。大力實施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對照“兩不愁、三保障”和江蘇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要求,聚焦重點片區、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群體,著力解決好因病因殘因災致貧返貧問題,67.5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增收脫貧,244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實現達標,低收入人口占比下降到1%以下。

      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出臺了《江蘇省“十三五”時期基本公共服務清單》,修改完善了10個領域87項基本公共服務清單,清單內容和標準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江蘇基層服務功能配置標準化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總體實現度分別達到90%左右和96.3%。2018年全省公共財政用于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占比達75%。學前教育資源供給不斷增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推進,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98%、100%和99.3%,在全國率先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全覆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高等教育事業得到加強,“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建設取得新成效。開展“健康江蘇”建設實踐試點,深化公立醫院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大力推行分級診療,新增醫聯體38個,89%的縣(市、區)開展了遠程醫療服務,縣域就診率接近90%,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增加至55項,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69%,居民健康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加快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持續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2018年建成9000多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4000家農家書屋服務功能得到提升,群眾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認真落實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國家戰略,設立省級大運河文化發展基金,啟動實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推出系列文化精品,打造江南文化、運河文化品牌。新建成體育公園2100多個,新建健身步道1000多公里。完善農村公共交通體系,方便農民群眾出行,全省新建農村公路4838公里、橋梁2874座、農橋6216座,新增88個鄉鎮開通鎮村公交,開通率達到83.7%。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2018年為8萬多名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提供見面費公證服務3萬余件,新建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893個。

      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堅持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原則,積極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努力實現“應保盡?!?,江蘇各類城鄉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均保持在97%以上。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統籌層次不斷提升,出臺《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穩步推進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策統一,促進城鄉居民能夠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權益。不斷擴大藥物報銷范圍,2018年包括17種抗癌藥在內的309個藥品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醫療保險待遇穩步提升?;踞t療保險經辦服務逐步優化,由傳統的線下柜面服務逐步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服務模式,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對象和范圍進一步擴大。穩步提高養老保險待遇水平,2018年度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調整提高5%,其中,企業退休人員人均調整超過5.5%。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連續7年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實現“七連增”,2018年最低標準提高至135元,比2012年增加65元。強化對特殊困難群體救助和保障,全省城鄉低保平均保障標準為每人每月685元、670元,均位列全國各省區前列。困境兒童、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其中全省散居和集中供養孤兒養育標準均達到每人每月1470元和2158元。積極構建多層次、多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滿足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需求,2018年新開工棚戶區(危舊房)改造25.62萬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4.24萬套(戶),發放租賃補貼2.29萬戶。

      社會治理水平穩步提升。完善社會治理制度體系,江蘇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關于加強城市社區治理與服務的意見》《關于加強農村社區治理與服務的意見》《關于提升社區物業服務水平和促進現代物業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不斷提升城鄉社會治理法制化、規范化水平。召開全省城市發展與治理工作現場推進會,為江蘇下一步做好城市治理與服務工作夯實了基礎,指明了工作方向。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全面推進“政社互動”和“社區減負”工作,加快基層政府職能轉變。社會組織有序發展,出臺《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截至2018年10月底,全省共有注冊登記社會組織9萬多家,占全國總數11%左右,總量位居全國第一。大力發展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目前全省約有5.6萬人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位居全國第二。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度,將3268家重點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納入食品安全電子追溯系統,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解決了一批影響群眾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持續推進平安江蘇建設,不斷升級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扎實開展社會矛盾糾紛大化解、大突破專項行動,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創新,保持江蘇社會大局持續穩定,群眾安全感達到97.6%,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