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輸血前、術前、產前患者感染性疾病標志物篩選及分析

      發布時間:2025-07-19 03:59:13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摘要】 目的 對輸血前、產前、手術前患者感染性疾病標志物檢測,了解感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病情況。方法 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及產婦感染性疾病乙肝、艾滋病、梅毒及丙肝的標志物。結果 4526例患者及產婦感染性標志物總陽性率為12.87%,其中乙肝的感染率最高為9.2%,丙肝的感染率為2.1%、梅毒螺旋體抗體為1.29%、未查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陽性者。結論 在產前、輸血前、手術前作感染性疾病標志物篩檢非常重要,可了解感染性疾病在人群的的發病情況,特別是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最高,同時,也可為日后萬一因輸血發生的醫患糾紛提供依據。

      【關鍵詞】 輸血前;術前;產前;感染性疾??;標志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4526例輸血前、手術患者及產婦4526例,年齡6到82歲之間,平均為43歲。對每位患者及產婦都輸血前一天進行抽取靜脈血5 ml,抽血當天檢測。

      1.2 方法 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螺旋體抗體、丙肝抗體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儀器用北京伯樂生命科學發展有限公司的酶標儀、上海華科實業有限公司的洗衣板,梅毒螺旋體、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陽性者送專業的省級檢驗部門確證。

      1.3 統計學方法 用統計學SPSS軟件分析,計數資料檢驗方法χ2檢驗,P<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感染性指標檢測結果 4526例擬進行產前、輸血前、手術的患者疾病感染指標檢測中陽性率最高的是乙肝表面抗原9.2%、丙肝病毒抗體2.1%、梅毒螺旋體抗體1.29%、未能檢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陽性患者,具體見表1。

      2.2 乙肝表面抗原分布 對本組檢測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病例進行觀察,了解在性別、科室分布并進行統計,具體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輸血在臨床上不僅僅限于搶救患者更重要的成為臨床的一種治療手段,在治療中越來越突出了它的重要性。本次結果顯示,乙肝的發病率為9.2%,比文獻報道的國內一般人群感染乙肝率大約9.75%低,這可能與我國乙肝疫苗近幾年來可免費接種[2]有關,在我們醫院對剛出生的新生兒在醫院出生時就可免費接種第一針乙肝疫苗,第二針、三針才到轄區內的防疫機構接種。但在總的感染疾病中乙肝發病率最高(表1)。

      在手術科室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為67.1%,產科發病率23.8%均明顯高于其他科室的9.1%(表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男性陽性率62.5%明顯高于女性的3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未有測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陽性患者,這并不能完全排除該地區沒有艾滋病患者的可能:a.患者處于艾滋病的窗口期,b.所選患者例數少。根據我國的國情,流動人口數的增多,為感染性疾病的傳播提供了機會,我們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充分了解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從源頭上切斷傳染源。乙肝、梅毒、丙肝及艾滋病感染性疾病檢測結果總感染率12.59%,這說明患者就診前,自身已經感染了傳染病,這就給患者和醫護人員一個提醒保護自身的安全,避免在醫患間傳播。

      綜上所述,醫院實行產前、輸血前及手術前檢測感染性疾病標志物是對醫院規定的完善,也是對經有輸血引起醫患糾紛的一個有力的憑證,這既有益于醫生,防止了醫患間的相互傳播[3],也有有益于患者,使患者早發現,早治療。

      參 考 文 獻

      [1] 張玲霞,曲建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策略.中華醫學雜志,2005,85(17):1153-1155.

      [2] 田茶,馬景臣,韓彩芝,等.實施乙型肝炎疫苗后19年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狀況調查.中國計劃免疫,2011,17(1):4-7.

      [3] 范學工.感染性疾病標志物篩選.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