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中國當代民間信仰

      發布時間:2025-07-14 06:50:47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摘 要:當今中國正處在多元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的時代,人們的信仰也呈現多元化特點,除了主流的宗教信仰之外,還廣泛存在著諸多民間信仰。我們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民間信仰本身,還應該正確認識民間信仰在當今現實生活中的地位,把民間信仰放在當代生活中加以研究。學者李亦園把民間信仰定義為“普化宗教”,其信仰儀式及宗教活動都與平時生活密切混合,而擴散為平時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其教義也與日常生活相關聯,也就缺少了有系統的經典,更沒有具體組織的教會系統。

      關鍵詞:民間信仰;文化特點;現實意義

      傳統的民間信仰仍然興盛,新的民間信仰也在不斷涌現?!懊耖g信仰”從1930年開始成為穩定的術語?!爸袊拿耖g信仰似一片汪洋大海,極其龐大神靈隊伍駐守在村鎮城鄉的各色神廟,深入各行各業,千家萬戶,普通百姓時時與神靈同在,與無形的神秘力量同在?!?/p>

      民間信仰在中國有著悠久的發展和演變歷史,對中國基層社會產生了深遠持久的影響,同時民間信仰也得到了帝王將相的重視。

      一、民間信仰的典型特征:

      (1)民間信仰目的的功利性:學者哈維蘭認為:“所有宗教都是為了滿足那些社會與人類心理上的需求?!泵耖g信仰也是為了某些世俗化的需求,具有功利性的特點。例如明萬歷二十一年王錫爵《東岳碧霞宮碑》碑文:“元君能為眾生造福如其愿。貧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歲,賈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為親愿,弟為兄愿,親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誠弗應?!睆倪@段碑文中可以看出,正是這種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的心理需求讓民間信仰有了深厚的根基。這也是民間信仰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2)民間信仰對象的廣泛性和隨意性:民間信仰的對象來源十分廣泛,有的是自然事物,比如山河,日月等;有的是神話傳說人物,比如女媧,媽祖,碧霞元君等;有的是歷史著名人物,比如關羽,秦瓊,魯班等。我們還應該看到,信仰對象的范圍還在不斷擴大,一方面的原因是不斷涌現出新的民間信仰對象,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被淹沒在歷史長河里的民間信仰在當代又被重新挖掘出來,再一次被民眾所信仰。同時民間信仰具有隨意性和變化性的特點,民間信仰的對象常會隨著民眾心理需求的變化而改變。

      (3)民間信仰的區域性特點:受自然環境,經濟生活條件,文化教育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民間信仰呈現出極具特色的區域性特色。例如泰山周圍的人們信仰泰山老奶奶,以求驅邪避災,祈福保佑;沿海居民則信仰和崇拜媽祖龍王。山東沿海居民把鯨魚作為崇拜對象,福建地區的漁民視媽祖為萬能之神,以求風調雨順,生活幸福安康。這種區域性特點異常明顯,這恰好滿足了不同區域民眾的多元化信仰的實際需求,是不同地區的多元化需求造成了民間信仰的區域性多元化特點。

      (4)民間信仰的行業性差異特點:當今社會行業分工十分明顯,很多民間行業都有自己獨特的信仰對象,換句話說,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祖師爺,這些祖師爺經過歷史的沉淀,逐漸成為各自行業的保護神和供奉的神明。比如建筑業崇拜魯班;釀酒業崇拜杜康;中藥界供奉孫思邈;造紙業崇拜蔡倫;制茶業崇拜陸羽。各個行業的祖師爺都對本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后世從業者對其信仰和崇拜,祈求保佑,構成了中國民間信仰的一個鮮明特色。

      二、中國當代民間信仰復興現象及原因簡論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曾經遭到毀壞的民間廟宇得到重建或重修,這是一個全國現象。據2002年福建省政協的調查報告“根據九市政協調研材料統計全省形成規模的民間信仰活動場所25102座”。在甘肅隴中地區,各個村落遍布廟宇,到處盛行濃重的民間儀式。在云南省僅大理州就有信仰人數多達100余萬的白族本土崇拜,彝族土著崇拜等民間宗教信仰,民間廟宇3711處,民間信仰正在復興。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眾多:其中一些廟宇等民間信仰實體和從業人員的出現喚起了民眾內心深處潛藏已久的信仰慣力,民間信仰復興催生了相關利益群體,他們運用現代化的經營運作手段對民間信仰的復興和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為民間信仰活動的恢復提供了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和法律制度保障;一些地方政府的“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發展理念也直接促進了民間信仰的復興,更重要的原因是當代中國社會客觀存在巨大的信仰需求,社會快速發展的來諸多社會問題,很多民眾無法理智的對問題進行理解和解決,這樣就使很多民眾把目光轉移到民間神靈那里尋求精神慰藉。正是各種因素構成的合力導致民間信仰的復興。

      三、正確看待當代民間信仰,尋找民間信仰的合理定位

      (1) 民間信仰本質是一種世俗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的部分,民間信仰中蘊含著傳統文化的基因,不能正確認識民間信仰,也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和價值?!泵耖g信仰出于社會底層,使它在民間基層有很強的親和力,粘合力,教化民眾,公共服務等作用”正如張新鷹教授對民間信仰與傳統文化的關系所做的論述:“真正形象地徹底地表明了儒道釋三家殊途同歸的歷史走向所述,造成了三家在實踐和理論上的全面合流,是下層民眾出于現實的宗教撫慰需求而逐漸確立起來的民間宗教信仰——民間宗教是在不斷吸收?!比遽尩赖木窈诵脑诿耖g信仰那里有機結合在一起,展示她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品格。

      (2)民間信仰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宗教,但是它具備宗教的很多特質,可以稱之為“準宗教”,它同樣是宗教文化生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信仰同宗教一樣發揮著自身的價值和作用。民間信仰具備社會教化功能,在當代社會發揮著宣揚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作用,豐富的宗教性質的道德倫理說教十分通俗易懂宣揚各種神靈的靈驗法力,很多民間信仰都被編成傳奇故事,不斷的培養民眾的信仰之心,這些信仰給了信眾精神支撐,使很多難以解決的現實問題訴諸于靈魂感召,降低了使用極端手段進行發泄的可能性,對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李亦園 文化的圖像(下卷)[M] 臺北: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2.180

      [2]姜義鎮 臺灣的民間信仰 [M] 武陵出版社 2001

      [3]陳思炎 何燕生 迷信與俗信 開放時代 1998(3)

      作者簡介

      崔增峰(1988-),男,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15級研究生,專業為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方向為民國史。

      秦榮花(1992-),女,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16級研究生,專業為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方向為晚清中外關系史。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原创文章写作
      原创文章写作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