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建立辨治規范,促進中醫學成果轉化推廣

      發布時間:2025-07-19 15:02:21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2015年2月8日,教育部“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創新團隊建設中期工作研討會在天津召開。天津中醫藥大學心血管學科奠基人、國醫大師阮士怡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團隊學術指導張伯禮教授,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科研處處長林列,天津中醫藥大學常務副校長高秀梅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馬融教授、黨委書記吳寶新出席研討會。教育部“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創新團隊主要成員及天津中醫藥大學和該校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的科研及醫護人員等80余人參加了會議。開幕式由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團隊骨干張軍平教授主持。

      在此次研討會上,已屆98歲高齡的阮士怡教授結合自身臨床經驗指出,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療效卓著,殷切期望團隊通過科學研究、理論創新等進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張伯禮院士指出,團隊工作要從實際出發,依托冠心病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及多個國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平臺,重點圍繞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進行研究,專注于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切實做到科研為臨床指導和服務。馬融教授指出,醫院目前正處于大發展的好時期,非常支持科研工作。希望團隊抓住機遇,實現團隊與醫院齊發展。

      教育部“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創新團隊帶頭人、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毛靜遠教授主持了研討會的全部議程,并就該創新團隊2013年至2014年的工作進展情況做了詳細的總結報告,還全面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研討會結束后,本刊記者就中醫藥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諸多問題,獨家專訪了毛靜遠教授。

      發揮中醫獨特優勢,

      建設臨床研究基地

      在采訪中,毛靜遠教授首先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嚴重危害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中醫藥治療冠心病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即使在現代醫學防治冠心病的方法、手段日新月異的今天,中醫藥在緩解心絞痛、干預PCI術后再狹窄、防治再灌注后無復流、調節心律失常、改善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死二級預防等方面,仍顯示出了獨特的優勢。

      另據記者了解,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首批通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嚴格審查的冠心病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問及這方面的話題,毛靜遠教授介紹說:“2008年12月,經過嚴格初審、復審、終審及公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確定了全國16家醫院共同承擔11個學科基地的建設工作,其中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列榜首,并由此成為重點研究冠心病、中風病的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p>

      毛靜遠教授說:“在張伯禮院士領導下,我院的冠心病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的‘打基礎、建機制、謀長遠、見成效’總體規劃,經過幾年的努力工作,圓滿且超額完成了原定建設周期內的所有研究任務?!?/p>

      毛靜遠教授詳細介紹說:“在臨床研究方面,我們通過開展冠心病古今文獻數據庫建立與信息挖掘研究、名中醫診療冠心病臨床經驗整理與學術思想傳承研究以及冠心病中醫病因及證候學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總結了冠心病中醫證治規律,詮釋了‘陽微陰弦’病機特征的現代內涵;通過開展芪參益氣滴丸對心肌梗死二級預防應用規范及推廣研究、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醫藥辨治方案臨床評價及推廣研究,顯示了中醫藥防治冠心病不同類型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的獨特療效。在協作研究方面,基于基地研究需要,我們牽頭組建了冠心病中醫臨床研究聯盟。這個聯盟由來自全國的46家臨床、教學、科研及企業單位參加,并開展了多項協作研究,提高了冠心病的中醫臨床研究水平。在團隊建設方面,我們基于多年從事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的臨床和基礎無縫銜接合作研究隊伍,在基地建設過程中進一步密切合作、聯合攻關,成功入圍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成為全國3所中醫藥高等院校僅有的7支團隊之一。在國際合作交流方面,我們與意大利國立衛生研究院合作,承擔了‘植物雌激素類復方中藥對更年期心血管保護作用’的研究任務,入選了歐盟GP-TCM研究團隊、中英科技創新計劃,并與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德國KH Landshut-Achdorf醫院保持著良好的學術合作關系;此外,我們還成功組織召開了‘中醫藥發展國際論壇’,共有來自美國等24個國家和地區的104名專家學者代表參會;2013年11月應邀參加了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舉行的第10屆國際冠心病大會,并在大會上進行了學術交流?!?/p>

      致力搭建學術平臺,

      促進成果轉化推廣

      2014年9月26日至9月28日,第十二次全國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學術會議暨冠心病中醫臨床研究聯盟第四屆學術研討會在天津舉行,毛靜遠教授出任大會執行主席。

      據了解,這次會議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主辦,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冠心病中醫臨床研究聯盟、教育部“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創新團隊承辦。大會以“研究、規范、轉化、推廣”為主題,參會人數達到1600余人,成為迄今“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領域規模最大的全國性學術盛會”。

      據毛靜遠教授介紹,本次會議高朋滿座,學術氛圍濃厚。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學科奠基人、國醫大師阮士怡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名譽會長陳可冀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副會長、解放軍總醫院腎病??漆t院院長陳香美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秘書長穆大偉,天津市科協副主席白景美,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五屆心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吳宗貴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五屆心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范維琥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王階教授,天津心臟學會會長、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萬征教授,天津市醫藥學(協)會管理辦公室熊智主任,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馬融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寶新書記等專家和領導出席了會議?!皶h期間,眾多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分享了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成果,討論了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機制,進一步提高了心血管疾病中西醫結合診療的整體水平?!?/p>

      談及此次盛會,毛靜遠教授進一步解析說:“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中、西醫作為兩種不同的醫學體系,各具特色、各有所長。因此,充分發揮兩者優勢,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廣闊的應用和發展空間。這次會議旨在鼓勵學術研究,建立辨治規范,促進成果轉化,加強技術推廣,充分展現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進展。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這次大會獲得了圓滿成功?!?/p>

      作為本次大會執行主席,毛靜遠教授為會議的順利召開傾注了大量心血。談及此次盛會的“幕后”工作,毛靜遠教授介紹說:“受會議主辦單位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委托,我們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冠心病中醫臨床研究聯盟及教育部‘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創新團隊承辦了此次學術會議。在會議的籌備過程中,我們還得到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天津市中醫藥學會、天津市心臟學會、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市各級多家醫院及企業的通力協助。會議之所以能夠成功召開,應當感謝他們的無私奉獻!”

      毛靜遠教授進一步介紹說:“全國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學術會議是本領域內規模最大的全國性大會,每兩年舉行1次,今年是第12次,會議為期3天。我們不僅邀請了國內知名專家作專題演講,還特設了院士論壇、中西醫診療規范論壇、冠心病論壇、高血壓與心衰論壇、心律失常論壇及繼續醫學教育論壇,圍繞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疾病規范、冠心病、高血壓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領域開展了近100場學術講座,50余位頂尖專家和全國各地1600余名中西醫結合心血管領域臨床醫生參與了會議的討論,集中展現了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病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會人士一致認為,這次會議將對我國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病工作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主筆制定專家共識,

      注重臨床診治規范

      采訪前記者了解到,近些年來,毛靜遠教授在心力衰竭的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執筆起草了《慢性心力衰竭中醫診療專家共識》。

      談及該《專家共識》的出臺背景,毛靜遠教授介紹說:“隨著現代醫學治療心衰手段和技術的不斷發展,其病死率呈現下降趨勢,但死亡總數仍在不斷增加,再住院率仍然較高。臨床實踐顯示,中醫藥防治心衰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但由于中醫診療規范尚未在業界形成共識,制約了中醫藥在心衰治療中的進一步應用與推廣研究?;诖?,慢性心力衰竭中醫診療共識專家組在文獻回顧分析、名老中醫經驗總結、專家咨詢問卷、臨床流行病學調查、常用中藥系統評價等工作基礎上,對心衰基本證候特征、證候演變規律、臨床辨治及用藥規律方面進行了梳理與總結,并面向全國各地知名中醫心血管病專家征詢意見,充分吸收專家們的有益和合理建議,形成了簡明扼要的《慢性心力衰竭中醫診療專家共識》,將心衰中醫證型概括為氣虛血瘀、氣陰兩虛血瘀、陽氣虧虛血瘀三種基本證型?!彼J為,這部《專家共識》極大地方便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辨證治療的規范,也便于指導臨床研究工作的開展。

      據記者了解,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經過60年的積淀,目前已成為以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為特色的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院。在采訪中,身為該院副院長的毛靜遠教授談及該院近年來的發展情況時簡要介紹說:“我們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始建于1954年,其前身是天津市立中醫醫院,當時由郭沫若先生題寫院名,是天津市開設最早、建設規模最大的中醫醫療機構。經過半個世紀的繼承與發展,醫院早已成為首批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同時也是全國百佳醫院、天津中醫醫學中心,在國內外均有一定影響?!?/p>

      提及自己領銜的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科,毛靜遠教授坦陳:“我們心血管科奠基于上世紀50年代,歷經董曉初先生、阮士怡教授、張伯禮教授等幾代中醫、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專家的不懈努力,學科不斷發展、壯大。我們以臨床為基石,科研為動力,教學為保障,團隊為核心,全力促進臨床診療水平的提高,努力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構建了良好的醫患關系,打造出了一支德才兼備的專業隊伍?!?/p>

      話題回到本文開篇介紹的天津中醫藥大學教育部“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創新團隊建設中期工作研討會,毛靜遠教授最后回顧說:“在那次工作研討會上,我們這個團隊的骨干樊官偉博士、王虹博士、曹紅波博士、朱金墻博士分別就組分中藥多途徑、多靶點的心血管保護作用研究、參附注射液舒血管作用及機制研究、防治心血管疾病中藥評價關鍵技術等相關研究作了詳細報告。最后,張伯禮教授作了總結點評,指出通過兩年建設,創新團隊已進行了大量有意義的工作,相關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展開,應進一步深入凝煉相關研究成果,使之更加系統、完善;同時強調,團隊成員之間應進行充分的交流和研討,加強合作,建立協調的管理和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其在學科發展、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p>

      毛靜遠教授充滿信心地說:“這次工作研討會通過報告研討、信息溝通,使團隊成員對彼此的工作進展有了進一步了解,也為團隊下一步的協作研究校準了方向、夯實了基礎。我期待在今后的日子里,全體同仁能夠奮發圖強,精益求精,譜寫出更加輝煌的篇章!”

      專家簡介

      毛靜遠,教授,醫學博士,現任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心血管內科主任,教育部“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冠心病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執行負責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心血管重點學科、重點??茙ь^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天津市中青年名中醫。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介入心臟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介入心臟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心臟學會副會長等職。精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壓、低血壓等的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診療,提出了“中西結合藥動學”系列研究思路并付諸實踐;提出“養血、活血、通絡”防治冠心病PCI術后并發癥及“理氣寬胸活血”法防治心臟X綜合征的方案;構建了中西醫結合冠心病單元診療規范體系,組織了冠心病中醫證候特征的文獻及全國流調研究;作為“十一五”國家支撐計劃項目首席專家,研制了心力衰竭中西結合分期辨治方案,提出并建立了“病證結合、系統分段、多維指標”的中醫臨床效應綜合評價方法;執筆制訂了心力衰竭中醫診療專家共識。先后主持“十一·五”、“十二·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10余項;獲學會及天津市科技獎6項;發表學術論文174篇,譯文4篇,SCI收錄5篇。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