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產教融合的課程建設與教學實施

      發布時間:2025-07-11 01:06:24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肖瓊 梁君 伍平 李琪

      摘要:產教融合是應用型高校與企業實現資源互補,輸出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1]本文以企業崗位需求為導向,在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共同建設課程資源,以程序語言設計課程為例,從課程現狀,課程建設目標,實施過程以及最終實施效果幾個方面進行課程的建設與實施,并對實施效果進行反思,逐步形成產業公認的人才培養示范課程,培養出符合企業、行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產教融合,課程建設,程序語言設計,教學資源

      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web前端開發技術的人員需求不斷增加,工業4.0時代的到來,在制造業中前端開發工程師已經成為緊需人才。Web前端開發就是創建Web頁面或者App等前端界面呈現給用戶的過程,通過HTML、CSS及JavaScript等衍生出來的各種技術、框架、解決方案,來實現互聯網產品的用戶界面交互。JavaScript程序設計在前端開發中占有關鍵地位,在進行程序設計課程建設中,各大高校都高度關注如何以企業的崗位需求為導向培養能夠直面工作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本文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以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業App開發職位需求為依托,對于程序語言設計進行課程體系的建設,以企業實際項目需求為案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就業機會。[2-3]

      一、本校程序設計課程現狀

      (一)課程內容結構不合理,與企業需求脫軌

      現階段,大部分程序設計語言的課程內容都是基于教材,上課方式以知識點講授為主,以基礎語法講解為主,理論性較強,課堂案例較少,學生實踐參與度低,[4]課程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匹配度低,造成學生學完知識后不知道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去使用,學習興趣缺失。學生為了應付課程考核臨時進行知識點記憶,造成死記硬背的局面,沒有將企業的需求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一味地閉門造車,根據教材讓學生進行案例的練習,真正面對企業需求時,學生不知如何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課程與企業需求脫軌。

      (二)專業不一,學生編程基礎參差不齊

      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是在產業學院的課程體系中,其產業學院學生由各個專業學生選拔出來,這就導致了由于專業培養方案及培養目標的不一致,在基礎課程中,各專業學生接觸到的編程語言不一致,有的專業學習過一門或者多門編程語言,有的專業沒有學習過語言類的編程課程。受專業的限制學生的編程基礎不一,因此在老師同等進度授課的情況下,部分學生無法跟隨老師的思路,課堂上跟不上,導致后續學習興趣的缺失,部分學生無法完成學習目標;
      但若在課上兼顧所有同學的學習進度,又會耽誤整體課程進程,導致授課目標無法實現。

      (三)課時量少,課程任務重

      程序設計語言課程針對大三下的學生開設,這學期各專業學生課程量本身都很大,學生的培養方案中也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整門課程的課時不可能設置太多。由于課程任務較多,因此在課堂中不可能將每個知識點都講解得特別細,在實踐任務時,課上給學生練習的時間也比較緊張。整個課程需要教師進行合理設計,能夠利用有限的學時,完成教學任務,并讓學生能夠得到充足的實踐機會。

      二、企業需求與課程建設目標

      本門課程的主要的就業方向是前端工程師,[5]一般要求具有扎實的前端開發經驗,熟悉ES6語法,具有良好的設計和編碼習慣,有高質量程序的設計和編寫能力等。本課程的建設是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進行相應知識與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將知識與實際項目應用進行結合;
      課程學習后,能夠直面企業需求,進入企業后,也能快速地入手工作,為實現課程目標,并且根據課程的實際情況,在課程建設中需要堅持“線上與線下、課內與課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完善課程體系架構,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溝通與團隊的協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三、課程的建設與實施

      課程的建設與實施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前期的建設組織階段,課程實施階段以及課程建設的總結階段。

      (一)前期的建設組織階段

      首先組建教師團隊,對接企業技術團隊,進行相應的師資培訓以及課程研討,不斷地提高師資力量和教育水平,打造技術過硬的教師團隊。

      其次教師團隊與企業對接,了解企業項目需求,與企業共同商定課程目標,研討課程內容,制定教學大綱。

      課程大綱是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6]教學大綱也更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為學生考慮,學生需要什么,[7]學到的東西進入企業后能否直接上手,實踐項目與項目需求是否匹配。

      在設計課程大綱時,需要通過以下三步:

      第一步是企業與市場調研。學校的教師與企業的技術團隊反復溝通,并向市場發布多方調研,通過企業以及前端開發從業者的反饋,進行數據分析,了解市場需求,根據企業反饋與市場調研結果,提出新課程需求以及研發執行計劃。

      第二步是調研學生的需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基礎,根據學生的基礎以及學習狀態,調整大綱中的執行計劃,修改項目練習難度以及項目練習數量,因材施教。從用戶需求調研,到課程優化迭代,團隊教師需要不斷優化,讓課程大綱既能符合學生們的接受能力,也能滿足企業需求。

      第三步是反復研磨,精益求精?;A課程大綱內容敲定后,由課題組其他的成員老師再從不同維度和角度完善和修正課程大綱。一次集體討論是教師間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會又一次地提升,就會又一次地收獲。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激烈討論之后,才會產出初步成型的課程大綱。

      (二)課程實施階段

      根據教學大綱,制作電子教案和多媒體課件,收集相應的素材、視頻資料,打磨每一堂課程,形成完整的教學資料。

      一是提前預演。根據教學大綱,結合學校的課時分配,制定教學日歷,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課程真正落地課堂之前,授課教師進行提前預演,反復磨課,課題組成員提供授課意見。通過預演,提前排除可能遇到的問題,針對每一個知識點,從切入點到實施點,甚至細化到每一次切屏的展示,保證形成清晰的授課思路,不斷改進為真正授課做準備。

      二是采用“線上與線下、課內與課外、理論與實踐”混合式的教學模式[7]。結合課程的實踐教學環境,針對企業需求以及學生的個人基礎,進一步地深化教學內容,細化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授課中,由于課時少,課程內容多,授課過程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部分,課程的推進合理且具有邏輯性,學生們也能跟上思路。

      課前通過學習通發布預習視頻鏈接以及當堂課的課程重點,讓學生自己通過線上資源提前預習,通過線上的預習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前發現和分析問題,再通過學習通發布的測試,檢驗學生的自學成果;

      在授課過程中,抓住教學重點和難點,深入淺出,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根據學生自學測驗中的問題,重點講解。課堂中設置教學活動,增加學生的討論,結合案例講解,啟發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解決,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優化實踐內容,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鞏固理論知識。從簡單的案例循序漸進到整個企業項目的案例,由老師啟發引導,學生去主導完成,[8]從需求的分析,解決方案的制定以及編碼的設計,編碼的測試,項目交付等幾個方面,逐步培養學生,幫助學生理解企業實際需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際編碼能力。課堂模式采用對分課堂模式,分為三個階段:引導、主體、結尾,四種課堂教學方式:講授法、舉例法、演示法、實踐法。

      課后通過學習通收取學生對課堂的評價以及意見,收集學生的獲得感,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并在學習通中布置課堂知識點的相應任務,課后采用實際的案例驅動,讓學生進行相應的代碼編程練習,鞏固課堂知識,讓學生熟練掌握所學內容。

      其中截取一位同學的獲得感受如下:在這段實踐的時間里,我學了一個作為機械設計專業的學生可能很少會學的課程,在這個課程中我學到了我大學以來第一次接觸的東西——利用網頁平臺完成審批和信息錄入的操作,開拓了自己的眼界、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在為期三個月的學習中對這門課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變化,原感覺枯燥無味的課程在老師的帶領下,難懂的知識也逐漸清晰明白,慢慢產生了興趣,也開始學習自己創建模型及頁面,這些都離不開他們的耐心指導。在課后我也會問同學如何設計頁面,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地發現自己基礎知識的不足并需要加以學習,查缺補漏、避免粗心大意,努力做到實踐出真知。

      通過學生的課堂評價以及獲得感受能夠看出,第一輪的課程設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讓學生豐富了知識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9]

      在整個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也需及時地對各個學生做出評價,評價主要采用過程性評價,評價方式有課前測驗、隨堂測驗、作業、期中期末考試、隨機提問、學生互評、小組討論等,通過課程評價,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進度以及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更加有利于對授課過程進行調整。

      (三)課程總結階段

      本階段將對課程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教學效果主要從學習成果的轉變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兩個方面進行說明。

      首先在學習成果上,通過一輪的授課,分析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學生的成績。從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來看,學生通過程序語言設計課程的學習,能夠掌握web前端開發的基礎知識;
      通過基礎實踐以及web前端綜合項目開發練習,學生能夠根據需求,設計方案,完成相應項目的開發,充分鍛煉到學生的編程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并且能夠通過企業案例實訓項目的練習,理解實際企業需求以及整個設計流程,讓學生對企業項目有了更精準的認識,對未來工作以及學習也有更加明確的方向。

      其次從學習方式的轉變上,學生由原來的老師教,學生學的狀態,轉變為可自主學習,討論,并且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通過線上的學習,學生也掌握了更多查閱資料的方式,為后續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10]

      最后,經過一輪的授課,對授課的內容和方式,授課的效果以及授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對于授課過程的不足進行整理修改,為課程的后續開展打好基礎。根據一輪授課后學生的就業情況以及工作反饋,再進行課程內容的整理,不斷地優化課程結構。

      結語

      本文通過對程序語言課程現狀進行分析,在產教融合的基礎上對課程進行設計,從前期的組織,過程的實施以及課后的總結對課程建設的整體過程進行描述,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程序語言設計課程建設,不僅能夠提升學校的師資水平,更能夠培養出更好地適應行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學生的編碼能力顯著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從實施效果來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更是提高了學生整體的業務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為后續的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學生更好地融入到企業項目中奠定基礎,因此產教融合的課程改革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社會競爭力,也為企業節約了人才培養成本。

      PR

      參考文獻:

      [1]程磊. 基于產教融合的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22,24.

      [2]馬特.弗里斯比.JavaScript高級程序設計(第4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20.

      [3]徐青. JavaScript惡意代碼檢測技術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2014.

      [4]柯政彥.高職院校社會培訓現狀與質量提升路徑[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 2017,30(06).

      [5]鄧丹君. 面向軟件工程師崗位的JavaEE課程體系改革方案[J].軟件導刊,2014, 13(9):
      165-166.

      [6]付淇.《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南昌高專學報期刊,2010,25(04)

      [7]吳敏,高素敏,劉旭明,杭阿芳.基于SPOC的線上線下換合適“金課”教學模式研究[J].機電教育創新,2021.7.

      [8]陸燕青.給學生一個創造的空間[J].教育科研論壇期刊,2009(10).

      [9]任艷霞.基于計算思維的微課案例設計——以《C程序設計》課程為例[M].重慶師范大學,2016.

      [10]盧志翔.基于M-learning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研究[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28(01).

      (責任編輯:姜秀靚)

      猜你喜歡引言課程建設產教融合藥用植物野外實踐體系構建研究科技創新導報(2016年23期)2016-12-23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科教導刊(2016年25期)2016-11-15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計算機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問題探析企業導報(2016年9期)2016-05-26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