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問題與措施

      發布時間:2025-07-11 01:05:43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蘇比亞·阿巴斯

      摘要:黨與國家密切關注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以求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進一步發展與順利成長帶來助力和保障。而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進入全新階段以來,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與問題。受眾學生群體在心理狀態、感恩回饋以及綜合素養等方面出現亟待完善的問題,追本溯源,大多與資助工作弱化了育人環節相關。高校資助工作應當以立德樹人理念為核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完善學生的人格,激發其感恩意識,進而為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支持與幫助。文中從新形勢下做好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闡述了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高校,資助育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思想引領,育人活動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密切關注和重視教育公平,并將其視為教育工作的核心部分,從某種程度上出發,促進了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全面開展。在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開展中,資助體制逐步健全、完備,工作模式也不斷推陳出新,有效保障了廣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發展和就學。新時期針對學生資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隨之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出臺,進一步明確了對高校困難學生的精準資助,并通過大力推進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從而有效地解決學生資助中存在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等問題。在當前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由于存在政策宣傳不到位及解讀不準確的情況,而且更側重于經濟和物質方面的資助,對于情感關懷和思政教育重視不足,資助的補助金在使用過程中也沒有跟蹤,這也導致資助對象的精準性欠缺,資助主體和形式過于單一,資助育人功能的重要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谶@種情況,高校需要在資助育人工作中加大資助政策的宣傳力度,并構建多方位的資助體系,強化對資助資金使用的監管,將資助育人的實效性更好地發揮出來。

      一、新形勢下做好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一)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開展過程中,對于學生而言,通過獲得資助來完成學業和實現自己的理想。對于高校而言,通過采取多樣的資助形式,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滿足學生基本的物質需要,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同時高校還要開展豐富的育人活動,在滿足受助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的同時,還能夠為受助學生人生價值的實現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二)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起到促進作用

      在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中,需要基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求,圍繞育人質量對資助育人工作進行全面規劃設計,以公平和育人作為工作的重點,進一步增強資助育人工作的使命感,促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落實。

      (三)高校思想教育的客觀需要

      高校思想教育是高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資助育人是重要的陣地。特別是針對受助學生的心理問題,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加大重視度,進一步加強教育標準。高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教育幫扶工作給予充分的重視,在資助育人工作中,物質幫扶時要重視人文情懷的有效傳遞,將思想教育融入其中,充分地發揮出教育的實用性,更好地促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提升社會教育的公平性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公平需要以教育公平作為基礎和前提,因此教育事業發展成果需要能夠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通過實現教育公平,以此來促進社會的公平。通過使每一名公民都能夠享受教育的機會和獲得自身發展的能力,這樣才能為社會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開展過程中,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幫助,使其完成學業的基礎上,還要助力于受助學生的成長成才,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公平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權利,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能夠改變自身命運的渠道,進一步彰顯出社會教育的公平性。

      二、當前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認定機制趨于公式化

      高校的資助育人工作在實際開展當中要想保證有章可據,必然要健全一套科學有效的規章制度。當前資助工作者所使用的資助育人機制過度的手段化與機械化,導致了資助育人工作在具體實施中更加注重程序化和效益化,從而導致了認定機制過度公式化。對貧窮學生的認定是整體資助育人工作當中的主要環節,而不僅是助學金或者是助學貸款等,提供給學生的必要前提便是學生必須被確認為是真正需要扶持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但是,由于現階段認定管理機制中很多標準都擁有著籠統模糊的現狀,并且,學生所提交的認定資料也面臨著相當的欠缺性。因此過度公式化的認證制度,可能會造成真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落選。而由于很多院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小組都是由輔導員和學生所組建,所以無論是學生還是輔導員,都并沒有完全了解每位學生的實際狀況,同時在選拔過程中還面臨著部分學生直接依靠學生自身的人際關系展開選舉的不合理行為;
      另外,部分高校由學生本人直接上臺申請理由講述,然后再讓其他學生進行選舉,雖然這些方法確實可以增加公開透明度,不過民主性也相對變弱,所以能夠看出現階段認定標準并沒有合理化以及統一化。[1]

      (二)思想指導得不徹底

      從表層形式上來看,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核心目標是扶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以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們能夠順利完成正常學業,進行正常校園生活,但是到達此步并不代表著資助育人的工作已經完成,而是將會進入全新的一環。在新的環節中,重點要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精神心理方面進行關注,可以通過合理的思想指導,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精神品質與內涵,并以此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們懷揣著感恩之情,通過自身的拼搏和奮斗來回饋祖國。而在現實情況中,學校的資助育人工作往往還僅僅停滯在表面形式階段,而沒有貫徹落實好思想引導工作,這不但會限制學校資助育人工作最終效果的提升,反而還會使該項工作更加缺乏真正的教育意義與價值。

      (三)思想教育方式單一

      在整個高校的學生群體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屬于其中一種特定的組成,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過程當中,定然要注重因材施教,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來講,其與思想教育工作者都是一樣的,其在人性層面上是對等的,并且其都具著主觀能動性,所以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必然會對思想教育的方法存在著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由于每位受思想教育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大不相同,所以自身的實際需要也不相同,在思想教育展開當中所需要采取的教學方式應該是更加多樣化的,并且針對每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具體需要以及情況進行指導,如此才可以促進教育工作的高效進行。在整個高校的資助育人工作中,思想教育貫穿始終,不過在現階段高等學校的思想教育效果并未獲得顯著性地改善,主要原因是教育方法缺乏多樣性,且較為機械且單一。

      (四)育人實效性欠佳

      在當前高校資助工作開展過程中,一些高校并沒有將育人元素融入到資助工作中來,更側重于物質方面的資助,對于思想引領工作重視不足,這也導致資助與育人工作存在脫節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是將資助工作作為簡單性的工作處理,資助工作沒有納入高校思想教育體系中來,對于資助工作的育人本質認識不到位,工作重點往往放在資助政策執行和資助資金按時發放等方面,而對于受助學生思想方面引領投放較少,這也導致資助育人的功能無法有效的顯現出來,無法實現資助育人的預期目標。還有部門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嚴重形式化的情況,在實際工作中往往以考核要求作為出發點,在各種育人活動開展時存在應付的情況,更側重于形式和數量,而對育人活動的內容和質量重視不足,實際育人工作缺乏頂層設計和長期規劃,這也導致資助育人工作過于表面化,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缺乏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對高校資助育人功能的發揮帶來較大的影響。[2]

      三、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完善措施

      (一)展開“精準滴灌”,創新資助認定

      精準資助是準確甄別家庭經濟收入低的前提條件和保證。長期以來,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鑒定與認證一直都是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中的關鍵點。首先,學生生源地地方政府部門所出具的家庭經濟狀況調查表及其貧困證明的真實性很難證實,高校通過短期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消費行為的了解和其他同學的觀察反饋,很難對其實際的家庭經濟情況做出客觀評價。精準資助要求學校用精準滴灌取代傳統大水漫灌的資助模式,精準界定家庭經濟狀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困難層次與認定標準。網絡發展腳步的加速,為資助對象的精準化認定提供了嶄新的思路。首先高??衫么髷祿治鍪占畔?,并根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家庭收入狀況、健康水平、人口數量及其學生自身的日常生活校園卡消費記錄、綜合表現來構建數據庫模式。另外,還需將定量與定性有機融合,加強對資助對象日常生活消費情況的全面考察,并利用個別交流、實地家訪等進行輔助,逐步建立科學、合理且全面的家庭經濟困難評估制度,有效提升對象精準甄別與貧困層次判斷的科學水準,從而做到差異化、精準化的資助幫扶。

      (二)做好思想引導,解決心理難題

      在進行高校學生資助育人的工作當中,學校應更加注重心理教育工作。首先需要更加密切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合理需求。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往往會受外部很多原因的干預和影響,從而使其出現相應的心理問題,因此學校需要定時地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地講解和普及工作,如利用學校廣播定期地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播工作;
      其次,學??梢耘e辦心理健康宣講活動,利用學校專門的心理咨詢教師組建一個咨詢服務團隊,或由輔導員與班級干部為主組成心理健康問題收集隊伍,深入地搜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然后提供信息給學校心理咨詢團隊進行解析和觀察,以便于合理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這不僅可以改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問題,還能夠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健康發展以及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支持與幫助。

      (三)加強思想引領,促進綜合發展

      資助育人工作不僅要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進行正常學習和生活,更應當幫助學生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培養高尚的精神品質,激勵學生的愛國愛校的感恩情懷,積極向上,勤奮勇敢,在不久的將來才能真正把這種愛進行傳遞。

      作為高校輔導員,應當利用主題班會、特殊講座等方式來展開學生的思想指導工作;
      通過國家資助和學院資助評定環節,引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樹立正確的受助觀念;
      通過紅色革命根據地的參觀,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歷的艱難困苦,激勵其產生濃郁強烈的愛國情感;
      同時,彰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黨員干部群體的良好帶頭和引領作用,幫助和影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
      借助“我的未來不是夢”“理想”等經典主題活動,運用好榜樣的力量,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積極奮斗、自強自立;
      充分利用高校的網絡平臺資源,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創造社會實踐契機,以求更有效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四)強化資助的育人功能,提高資助育人的實效性

      在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中,需要強化立德樹人意識的培養,并重視資助與育人的融合度,深入挖掘資助工作中的育人元素,積極對受助學生進行思想引導,激發其情感,重視學生的心理培育和品德的塑造,將資助育人的功能更好的發揮出來。高校還要針對資助育人強化頂層設計,并通過長期規劃,構建更為科學的資助育人體系,針對育人活動內容進行精心設計,避免出現資助育人活動形式化的情況。日常育人活動要保證豐富性和多彩性,積極對受資助學生進行思想和價值等方面的引導。由于受資助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在其成長過程中受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的影響較大,避免不了會存在一些心理上的困擾,一些學生過于自卑和敏感,這也要求在資助育人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維護好受助學生的自尊心,并對其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針對受助學生在學習和就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高校也需要在學業幫助和就業指導等方面給予充分的幫助,引導受助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和下鄉實踐等活動,培養其拼搏精神和感恩意識,幫助學生塑造甘于奉獻和服務社會的良好品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高校在資助育人活動開展過程中,還需要不斷進行總結和反思,積極對育人活動進行優化,以此來推進資助育人工作的有序開展,全面提升資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實施當中,學校有關部門應當強化合作、明確分工,逐漸健全完善資助育人機制,深化育人改革,切實融入到資助育人工作開展中,為社會培養出綜合素質能力較強的人才。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而言,學校不僅要提供物質上的幫扶,還要密切關注其心理狀態,并及時幫助其解決生活以及心理上的困惑。

      (本文系“三全育人”視域下資助育人工作的實踐探索,主辦方: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科,項目編號:XYZY2021KQN005。)

      參考文獻:

      [1]焦瑩瑩.高校大學生資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20.

      [2]張筱茜.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問題及對策[J].大學:研究與管理,2021(10):3.

      (責任編輯:姜秀靚)

      猜你喜歡困難資助育人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困難中遇見團隊瘋狂英語·初中天地(2022年1期)2022-07-07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困難我不怕小學生優秀作文(低年級)(2022年3期)2022-03-29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今日農業(2020年24期)2020-12-15選擇困難癥兒童故事畫報(2017年3期)2017-05-26美國防部資助研發能垂直起降的無人機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2016年6期)2016-05-17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中國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有困難,找警察小說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