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學引入我國二十余年來,臨床康復醫學及康復醫學教育發展速度迅猛,全國各地康復醫療機構建設如雨后春筍,各級醫院也先后開設康復治療科室,很多醫學院校也紛紛設立康復醫學系、康復治療專業??v觀我國康復醫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康復治療學專業【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參考。
康復治療學專業范文第1篇
關鍵詞:康復治療 學生職業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161-01
康復醫學引入我國二十余年來,臨床康復醫學及康復醫學教育發展速度迅猛,全國各地康復醫療機構建設如雨后春筍,各級醫院也先后開設康復治療科室,很多醫學院校也紛紛設立康復醫學系、康復治療專業??v觀我國康復醫學教育,當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康復醫學教育不能夠滿足當前社會對康復治療的日益增長的需求;
第二,康復治療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臨床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1]。由于我國康復醫學教育起步較晚,相關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配套設備等相對滯后,不能適應康復治療的臨床工作需要,學生在校期間掌握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與臨床工作的標準要求有脫節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結合康復專業臨床工作的實際要求,對教學計劃的制定、課程體系安排、適應性教材的開發、能力培養模式的改革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逐步形成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康復治療專業的教育模式。
1 康復治療專業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1 對職業能力的意義定位不準
職業能力是指從事某種職業必須具備的,并在該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多種能力的綜合?,F在的學生主要表現為對人際溝通能力、學習創新能力、適應能力等方面對職業影響的認識不足,也就說明了學生對“職業能力”的意義,職業能力與選擇就業的關系,職業能力與就業后個人工作潛力的發展認識不夠,不明確康復治療專業對職業能力的要求,以及康復治療技術準入標準,缺乏個人職業生涯規劃[2]。
1.2 缺乏團隊協作工作的意識
康復醫學臨床工作的內容與形式均和其他臨床醫學專業有所不同,在為患者治療中、以康復治療小組的形式開展工作。在校學生在學習階段往往意識不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因此,導致缺乏責任心、奉獻意識、寬容的態度、謙虛的胸懷等。
1.3 缺乏溝通能力
學生面對的患者年齡層次不同、文化層次各異、病情也在不斷變化。學生往往不具備觀察洞悉能力,不能夠發現同病種、不同病人之間的差別,不能區別對待,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溝通能力的缺乏使之不能及時有效的與患者進行溝通,從而難以把握患者心理歷程及心理狀態。
1.4 實訓場所建設落后
調查中,大多數人認為加強實踐教學、技能訓練占據首位,說明這些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屬于薄弱環節,究其原因,大多原因是由于本專業屬于新興學科,生源相對較少,考慮到效益問題,大部分學校對實驗實訓場所的經費投入受到限制,致使實驗實訓場所建設嚴重滯后,不能為學生提供很好的職前崗位實踐訓練。
2 康復治療專業學生加強職業能力培養策略及方法
2.1 選擇有利于職業能力形成的教學模式
我國傳統教學方法是以灌輸知識、培養定向型人才為目的,它嚴重影響了醫學職業教育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制約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行為導向教學法注重實踐性教學環節,對于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起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行為導向教學法主要包括: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大腦風暴法等。通過實際教學的應用,導向教學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方法是:上課前先把臨床病例發給學生,在課前,讓學生根據對病例分析的需要去查找有關知識,調動學生去探索知識,并能夠主動學習。課堂上,模擬病房的工作流程,以臨床病例引導學生逐步分析病例,解決問題,以達到預定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通過課堂討論、爭辯和協作,對臨床病案進行分析,以培養學生具有敢于溝通的勇氣、勤于溝通的意識、善于溝通的能力;
可以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3]。由此可見,行為導向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的意識及能力。
2.2 完善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環節是指為穩固理論教學知識、培養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設置的教學環節。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實踐教學這一重要環節,康復治療專業學生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訓教學環節來培養康復技術應用能力,并通過康復治療技術的操作訓練,模擬康復臨床訓練程序等完成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祻椭委煹膶嵺`性(實驗)教學通常包括以下教學環節。
2.2.1 進行標準化實驗操作演示
為保證康復治療專業的臨床教學質量,在臨床實驗教學中引入臨床模擬病例教學的同時,使用角色扮演法進行教學,由任課教師在現場進行組織和指導。在教師的指導下,按教學計劃實施實驗教學過程,教師在整個實驗教學活動中進行指導,對患者所陳述的病史現場進行點評和補充。教師在課后應進行總結,指出不足之處,提出具體改進辦法,并指導學生說出模擬診療過程中的心得體會,以便在未來工作中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2.2.2 培養學生實驗報告的書寫能力
在實驗教學結束后,實驗室教師應積極督促學生完成實驗報告的書寫。使學生盡快對學習內容進行復習和總結,使之更為透徹地掌握康復治療專業的技能操作流程和重點難點。
總之,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培養的是臨床康復醫學的專業技術治療師,要求在校培養期間,學生能夠掌握各種臨床康復治療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其教學應以臨床應用的各種康復治療技術的操作和康復訓練方法為主,這就要求實踐教學過程必須加強基本康復治療技術的訓練,從而,全面培養康復治療專業學生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堅勇,樊振勇.試論康復醫學教育發展滯后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11):1096-1097.
康復治療學專業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
康復;
中醫康復;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1-0248-02
許多臨床對照實驗已證實傳統康復與現代康復的結合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復[1]。從臨床療效出發,為適應臨床崗位的需要及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我校針對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學生開設了《中醫康復技術》課程。我校將本門課程設為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必修課程,主要學習毫針刺法、艾灸、推拿、拔罐等傳統康復技術,通過課程教學,旨在讓學生掌握上述技能以更好地服務于臨床。
我??祻椭委熂夹g專業學生的學情比較特殊,目前,在校生有兩個年級,每個年級兩個班,其中一個為高考統招班(以下簡稱高招班),另一個為自主單獨招生班(以下簡稱單招班)。單招班學生的整體水平偏差,而且其中有部分學生為社會人士,文化學歷水平較低,高招班情況相對較好,但是由于高考分數普遍不高,整體上水平也偏低。不管是單招班還是高招班的學生,都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學生普遍不愛動腦、貪玩、比較懶惰、缺乏學習主動性。而任何一項技術的學習都首先要求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然后通過勤奮練習才能掌握好。所以,針對實際情況,為培養出能適應臨床崗位的高職技能型人才,現將工作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抓基礎,固基石
“沙上建塔”容易倒塌,學習技術也一樣,沒有牢固的基礎知識支撐就不會有優秀的技術。經絡循行、腧穴定位、主治、操作方法都是中醫康復技術的重要基礎知識,必須牢固掌握。在課堂教學中,多采用多媒體實訓室授課,教師先進行理論講課,利用多媒體進行圖片及重要知識的展示,同時結合臨床案例、趣味故事的引用加深學生的印象,利用模型及真人模特進行經絡循行及腧穴定位展示,讓學生對經絡循行及腧穴的相關內容有全方位的認識。多媒體講授完畢之后,班級分成2大組,由帶教老師以講―點―畫方式進行經絡循行及腧穴定位示范,結束之后,學生2人一組,進行定位練習及記憶。最后,通過隨堂考核的方式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并將隨堂考核成績納入期末考試成績,整個學習氛圍非常緊張,有利地提升了教學效果。
二、勤練習、強技術
要想擁有一項過硬的技術,那就必須多練習。中醫康復技術是一門技術課程,其中的毫針刺法、艾灸、拔罐、刮痧、推拿技術,無一不是要通過勤奮練習才能掌握好的。為了能更好地讓學生掌握相關技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法[2]激發及保持學生學習興趣,培B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以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利用隨堂考核模式營造緊張學習氛圍,利用晚自習及周末開放實訓室給學生提供場地練習以加強操作能力。毫針刺法練習先采用紙墊及棉花團練習法,分別練習指力及持針方法、力度、進針速度、角度、深度等,然后選取常用穴位如曲池、合谷、印堂、天樞、足三里等穴位進行不同針刺方法的分組(2人一組)練習,練習之前均由教師示范操作,人體練習前強調不同位置穴位的進針安全方法及針刺意外的處理,同時要求學生嚴格消毒進行規范化操作。推拿手法練習分基本手法和分部練習兩類。在進行推拿基本手法教學時,教師先進行基本手法動作分解講解,結合視頻及學生身上示范操作,然后學生2人一組進行練習,教師在旁指導及糾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掌握基本手法的要點及操作。在進行分部推拿教學時,以臨床常見病為例進行講解教學,如頸項部推拿以頸椎病為例(或者以學生當中常見的頸項部疼痛為例)進行講解,結合視頻及教師示范操作,然后學生2人一組練習,教師在旁指導及糾正。推拿手法要求學生課后多練習,可相互操作,達到學以致用。艾灸、拔罐、刮痧練習以實訓課練習為主,教師示范,學生相互練習,最后依次隨堂考核過關。
三、加強校企合作,提高教學水平
“校企合作”形式的開展,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臨床實踐機會,提高了學生的臨床實踐水平。在課程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實時安排學生去醫院見習,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中醫康復技術,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對自己所學內容的認識更加清晰。除課程教學安排的見習之外,我們同時與醫院的相關科室進行溝通,為學生爭取周末及寒暑假見習的機會,學生可利用假期自主去醫院進行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優質的課程教學,必須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支撐。除引進人才之外,同時還需對專任教師進行定期的考核及安排臨床實踐。中醫康復技術是一門重技術的臨床操作課程,與臨床聯系緊密。我校為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及業務能力,每年要求教師參加臨床實踐不低于1月的時間。并且,學校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學習進修以提升自我能力。同時,可利用“校企合作”形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從“校企合作”單位聘請教師為學生講授實踐技術知識。
五、嘗試多種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
目前在我校開展的中醫康復技術課程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多媒體教學法、任務驅動法、交流互動法、案例法等等。我校中醫康復技術課程總課時72學時,但是教學內容多,導致課時相對較少,多媒體教學能有效地增加課堂知識容量,減少傳統教學法的耗時缺點[3]。任務驅動法能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交流互動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案例法多采用臨床常見疾病進行舉例,以常見疾病為例進行講解并操作示范能讓學生提前接觸到臨床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今后的教學中,還可嘗試其他有利于激發并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且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如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工作坊模式”,注重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主動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進行培養[4]。
高院校的學生普遍缺乏學習主動性,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并長期保持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是我們的一個大難題。而在給現代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學生進行中醫康復技術教學時,如何讓學生放棄一貫的西醫思維,運用中醫思維解決中醫康復技術當中的相關問題,難度更大。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必須做到讓學生抓基礎、固基石、勤練習、強技藝,加強校企合作,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多管齊下,才能培養出勝任臨床崗位的高職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闖.針灸推拿聯合康復訓練治療腦梗死偏癱的療效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8).
[2]史潔.“任務驅動法”在《中醫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5,(32).
[3]劉榮,馮淑蘭.多媒體教學及網絡平臺在刺法灸法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和評價[J].教育教學論壇,2016,(27).
[4]鄭潔.將工作坊模式應用于康復治療學專業理療學實踐教學的初步探索[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2).
Discussion on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 Teaching of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aking Changsha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CHEN Hong-yan
(Clinical Medical Department,Changsha Health Vocation College,Changsha 410100,China)
康復治療學專業范文第3篇
關鍵詞:康復治療學;
專業課程體系;
四模塊五方向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7-0155-02
康復醫學是一門有關促進殘疾人及患者康復的醫學學科,與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和保健醫學并稱為20世紀“四大醫學”,其治療對象為殘疾人、慢性病人、老年人等??祻椭委煂W專業課程體系是康復治療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好壞[1]。因此,有必要對康復治療學專業課程體系設置進行探索。
一、完善基于工作過程、符合康復五大核心崗位能力的課程體系[2]
在康復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通過長株潭康復市場調研,明確核心崗位能力要求,依據國際PT、OT執業標準、國內康復治療師(士)執照考試大綱,結合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對康復治療整個工作過程進行全面評估,總結出基于“四模塊五方向”康復專業課程體系(圖1):“四模塊”即公共素質、專業基礎、專業核心和專業拓展模塊;
“五方向”即PT、OT、ST、中醫康復及康復護理方向。
二、緊貼行業崗位職業道德標準,加強職業道德培養[3]
將職業人文素質與知識、能力進行一體化設計,按照醫院康復治療師的規范要求,與醫院共同研究制定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內容,將醫學生職業道德培養和臨床實踐緊密銜接,探索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活動課程化,開設學生職業道德活動課程《職業指導》[3]。緊貼行業崗位職業道德標準,設立職業道德階段性培養目標,設計課程化教育活動,服務醫學生職業道德養成,有效解決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學校和醫院不能緊密結合的難題。
三、參照康復治療師(士)職業標準,開發課程標準,設計教學活動[4]
按照康復治療師(士)職位資格標準,與康復臨床專家、康復職教專家一道,制訂《康復評定》、《運動療法》、《作業療法》、《臨床康復》、《言語治療》5門課程的課程標準,研制課程標準和設計教學活動的方法[4]。
四、優質核心課程建設[5]
成立優質核心課程建設小組,實行課程建設責任制,每門課程由骨干教師牽頭,確立課程目標,制定課程標準,重組教學內容,按照工作過程,開發實訓項目,探索實訓教學流程,設計教學活動和考核方法,分期分批進行優質核心課程開發[5]。將院級優質核心課程《康復評定》、《作業療法》、《運動療法》3門課程建設成為省級優質核心課程;
將《人體發育學》、《臨床康復學》、《中醫康復學》、《言語治療》、《理療》5門課程建成院級優質核心課程。
五、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特色課程教材[6]
結合職業標準,分析工作任務,重構教學內容,設計學習情境,開發體現工學結合、教學做合一的具有現代康復理念的特色教材《康復評定》、《運動療法技術學》、《作業治療學》、《康復工程學》、《中醫康復學》等9本,同時配套開發校本輔導教材及多媒體教學資源,形成立體化教材。
六、構建全程性課程考核評價方式[7]
從現場認知、仿真操作、崗位協助到崗位實踐,在學生學習、見習到實習階段引入全程評價方式,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在學習中培養職業知識,在實踐中培養職業素質,采用理論考試、課程考核、見習報告、實習鑒定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對學生的培養能夠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8]。
七、小結
基于四模塊五方向的康復治療學者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符合國家康復行業發展規律,課程設置科學,教學計劃嚴謹,教學實踐合理,結構合理,理論聯系實際,是康復教育人才培養專業核心課程的一種重要探索途徑。
參考文獻:
[1]夏青,張健,閻麗娟,等.高等中醫藥院??祻椭委煂I課程設置的調查研究[J].中醫教育,2014,33(6):14-16.
[2]薛晶晶,肖靈君,燕鐵斌,等.中山大學康復治療專業本科畢業生基本就業狀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4,29(10):953-956.
[3]胡鴻雁.康復治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實踐與研究[J].管理科學文摘,2010,12(36).
[4]周立峰,付青蘭,李海舟.構建基于就業為導向的中醫院??祻椭委熂夹g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4(160):72-73.
[5]吳小平.對康復醫學專業醫師學歷教育的思考[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5,(Z1):98-99.
[6]尹憲明,呂俊峰,蔡小紅等.中醫院??祻椭委煂W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內容設置的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7,22(11).
康復治療學專業范文第4篇
關鍵詞: 三年制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病理學》課程實施課堂教學改革
1.背景
病理學是一門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的科學,其目的是闡明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為防治疾病提供科學的理論和實踐依據,屬基礎醫學。三年制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病理學》的基本要求是學生通過學習有關本專業常見病的形態、機能學變化、病理臨床討論和相關實驗,理解和掌握相關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培養理論聯系實際,形態、機能相結合的科學思維方法,運用病理知識解釋、分析臨床問題的一般能力和嚴謹求實的職業素質??祻蛯I的病理學課時很少,教學重點放在病理學與康復專業有關的總論中和病理學各論的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康復常見疾病的病理特征的學習上。通過學習,學生能獲得本專業病理學的基礎知識和掌握進行病理實驗的基本技能,為學習專業課奠定基礎?!奥殬I性、實用性、服務性”是職業教育的特點。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對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風格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在幾年的職業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深化課程和教學改革,努力建立以培養職業能力為重點的課程體系,對教學內容進行了科學的選擇、有效的整合,力求構建科學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指標體系。根據各專業培養目標、畢業生將來的崗位職能特點,我們系統制訂并編寫了各專業課程標準,且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修改。同時,本著教學內容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強化能力培養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指導思想,我們還對醫學基礎課程進行了精減、融合,增設、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并開設了一些專業特色課程,引進了先進理念。在教學中我們緊緊圍繞相關職能專業崗位目標要求,不斷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以培養“實用型”衛生技術人才(專業知識扎實、技術能力強的知識技能型人才和具有較高素質的衛生服務人員)為目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筆者現以《病理學》為例,就課程實施與課堂教學改革等基本理念問題談點見解和體會。
2.基本理念
2.1課程功能定位。
課程功能要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統一。
2.2課程結構。
課程結構要建立以學生的學習態度、能力培養為主線,精選有利于終身學習與發展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努力體現教學內容的現代化,強調理論聯系實踐,同時提供廣博的科學知識背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2.3課程標準的制定。
課程標準要強調課程對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的價值,注重學生經驗、學科知識和社會發展三方面內容的整合。衛生職業教育既是職業教育的組成部分,又是醫學教育的組成部分。整個醫學教育是以各個學科的教學來體現的,而醫學各學科之間又是密切相關的有機統一體。各學科授課順序的先后安排本著科學的、循序漸進的原則,注重學科間的前后聯系顯得尤為重要。一般前面的學科是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后面的學科打基礎的,可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當后續課程的學習需要運用到相關前期課基礎知識時,由于種種原因(在制訂學期課程授課計劃時,學科之間沒有加強溝通協調,造成相關基礎課程在內容的安排和時間的安排上不合理是原因之一),學科間的這種承前啟后的聯系往往不能很好地體現。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得不抽時間補上相關的知識,這樣做必然會影響到后續課程的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針對上述出現的問題,我們及時進行了補救、矯正,在制訂下一屆學期授課計劃時,加強了學科間的協調溝通,使學科學期授課計劃充分體現了學科教學內容間承前啟后的聯系,提高了教學效果。
2.4課程的實施。
課程實施要探討教學規范的轉型,重建教學、教材、教師與學生的概念,尊重學生的經驗,倡導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應倡導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F代信息技術是課程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我們恰當地選擇和使用現代教學媒體,有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恫±韺W》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形態學科,課程內容多、課時較緊,比較適合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
2.5課程的評價。
課程評價要強調對學生的發展價值和對課程本身的改善價值,應建立發展性的課程評價體系。
2.6課程的管理。
課程管理要科學化、信息化,要建立學院、教務處、系部、教研室、教師、學生為一體的多重管理反饋模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要注重以下幾個轉變:
首先,由過去主要評價教師的“教”向重點評價學生的“學”轉變。因為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學是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過程,是師生和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實現具體發展目標的過程。在教學活動中,主體是學生,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最終都要在學生那里得到體現,我們不考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就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在“評學”問題上,我們要以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在“評教”問題上,我們應著力于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既要關注教師在教學中的行為,又要把評價重點放在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的“學”所起的作用之上。
其次,由過去注重“知識目標”達成的評價,向既注重“知識”和“能力”的形成,又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的發展轉變,立足于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評價。我們應更加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方法和思考,關注學生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培養與形成。
最后,由過去注重教師語言是否清晰流暢,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有序,板書是否工整合理的評價,向注重教師是否有效地組織學生發現、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是否恰當地設計學習活動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是否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轉變。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是帶領學生按照課前設計好的教學過程程序化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僅僅是教材的簡單呈現,學生基本上處于被動的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活動,也是教師事先就設計好了的,為了教師的“教”服務的。
教學評價要更多地關注教師教法的選擇和應用,學習方式的轉變應該被看成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和核心任務,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教師的角色要由重“教”向如何指導學生去“學”轉變,由簡單地呈現教材內容向創造性使用教材轉變。
參考文獻:
康復治療學專業范文第5篇
關鍵詞 特色 課程 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康復治療特色專業目標定位
康復治療是康復醫學的重要內容,康復治療一般是指使病、傷、殘者身心健康與“功能恢復”的重要手段,也是病、傷殘綜合治療的一個組成部分??祻椭委煶Ec藥物療法、手術療法等臨床治療綜合進行??祻歪t學最早是從國外引進,以至于目前我國康復醫學均是西醫化的康復治療教學。
據《管子?入國》記載,我國在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曾在國都設立“養病院”收養殘疾病患者。書中說:凡國都皆有掌養疾,聾盲喑啞跛辟偏枯握遞不耐自生者上收而養之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謂養疾。這樣把殘疾病患者和心理傷殘者收容起來,集中進行調養,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創舉。管仲設立的這種養病院,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康復中心。當時的康復沒有今天的高科技設備的投入,依然達到了康復的目的,因此中國的康復治療更需要突出中國的傳統治療特色。
放眼康復治療的未來趨勢,康復治療技術和手段的完善與健全可以開辟廣闊的就業空間,提高實用型大學的競爭力。而中醫傳統康復治療與西醫康復治療技術的有機結合是完善康復治療技術的有效方法,這便是應用型高??祻椭委煂I的目標定位與特色所在。
2國內康復治療學專業教育的發展與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臨床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及人們對醫療衛生的需求不斷增加,社會對康復治療專業人才的需求缺口大。臨床醫學水平的提高使許多疾病的生存期延長,殘疾的患病率相對增高,各種疾病的恢復期、慢性病、先天性疾病等均需要進一步康復治療。人們對疾病的治療要求亦不再限于生命的延長,更重視功能的恢復、社會參與能力的恢復以及生存質量的提高。綜合性醫院、康復機構、社區醫療機構、特殊教育學校等機構均需求康復治療學專業人才,尤其是較成熟的不同專業方向的康復治療人才。
目前我國康復醫學均是引進西方國家的康復治療技術,主要有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及心理康復治療。在臨床中,康復治療幾乎涉及了醫院的所有科室,無論什么樣的病人或多或少都需要康復治療,所以康復治療應用極為廣泛,這就給康復治療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康復治療特色專業課程設置
基于康復治療技術應用極為廣泛,且目前臨床工作對康復治療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康復治療技術的完善與健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F將中國傳統醫學的治療技術與西醫康復治療技術有機結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康復治療技術,達到特色專業建設的目的,特色專業課程設置具有中醫傳統治療也有西醫現代康復治療。下面筆者以高職高專三年學制逐年課程設置情況作介紹:
一年級:主要以醫學基礎課程和專業導入課程為主,同時專業特色課程要有中醫基礎類理課程。列如:
二年級:主要以治療性課程為主(包括中醫傳統療法和西醫現代康復治療技術)
4加強教學基地建設和師資隊伍培養
教學基地建設和師資隊伍培養是搞好教學的基本條件,要想保證康復治療學這個新專業的教學質量,除了要有教學計劃、教材更重要的還要有一個保證臨床實踐教學的基地,同時還要有能勝任PT、OT專業課教學的師資隊伍,如果既無教學基地又缺乏師資,同時又沒有康復教育的教學經驗,則無法保證教學質量。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是主導、是關鍵、是教學工作的核心。
中醫傳統治療方法設置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中醫傳統治療的具體方法,如:針灸、拔罐、雷公火療、放血療法、水針等傳統治療技術。根據要求設置課程有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針灸學、推拿學、中醫民族傳統療法。當然具體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要結合各高校的學時安排、師資情況以及硬件設施而定。
參考文獻
[1] 陳鳴,王伯華,陳烽.論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