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海洋環境監測【五篇】

      發布時間:2025-07-18 04:38:17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海洋經濟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海洋經濟的迅猛發展,也導致了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了尋求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平衡發展,我們必須加強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我國海洋環境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洋環境監測【五篇】,供大家參考。

      海洋環境監測【五篇】

      海洋環境監測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海洋環境監測;
      環境治理;
      對策;
      方案

      引言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海洋經濟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海洋經濟的迅猛發展,也導致了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了尋求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 保護平衡發展,我們必須加強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已取獲得了一系列的優異成就,但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監測人員的技術和能力也急需增強,監測網絡與資金投入存在很大的難題,這就限制海洋環境監測的進一步發展和進一步成長??吹竭@些現狀,我們也需要對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進行探討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促進中國海洋經濟特別是南海沿岸城市經濟和海洋生態環境平衡和諧的發展,從而不斷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提升。

      1.南海海洋環境監測的現狀

      伴隨著我國海洋視野的不斷發展,我國南海海洋環境監測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然而,仍然在一些方面亟待提升,我們也就南海海洋環境監測的現狀進行分析,更加全方位地考慮情況。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是一種具體性的系統工程,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和治理系統,唯有不斷規范治理體系,才能夠確保南海海洋監測的進一步發展。然而,我國現今海洋監測管理體系還有待提高,針對這一現狀,我們也需要不斷建立健全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從而促進海洋監測的提升和發展,堅持規范海洋環境監測的進一步提升,促進海洋環境的進一步監管,不斷促進海洋事故和海洋污染等災害的評估與發現。

      1.2監測人員專業技能有限

      當今我國的海洋監測環境仍然處于一種不穩定的情況,而且具有較大的監測成本,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資金困擾。面臨這些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南海海洋環境監測人員專業技能方面還有待提升,監測人才的團隊建設不足,仍然有相當一部分的監測人員沒有管理的技能和經驗,工作能力不強。

      1.3技術支撐不足

      在當今階段,我國海洋監測環境的技術仍然有一定的問題,需要建立一套發展的機制。在近些年來的發展過程中,仍然有各種技術問題,技術支撐不足。以網絡組織開展的監測工作也呈弱化態勢,這種情況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全監測網絡的發展要求。

      2.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發展對策

      2.1全面構建海洋的管理制度

      面臨國家海洋環境監測的一系列問題,我國海洋監測也需要不斷提升管理制度,國家也應當統籌兼顧,不斷提升法制建設,促進管理制度的提升和發展,不斷加強海洋管理的調理和法案,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相關法制舉措,在執法力度上做好監測作用。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不斷重視海洋監測的管理和監測系統,促進海洋方面的統籌兼顧和全面發展,在國家的大政方針之下,按照規定的方式,建立“層次清晰、相互銜接、協調一致、互相呼應”的管理模式,建立并健全各項關于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制度,促進海洋的進一步發展。

      2.2加大人才培養的關鍵力度

      面對我國海洋的專業人才不足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專業技能不扎實、不過硬,人才的知識儲備不足等情況,會帶來管理制度上的不穩定和不完善,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也需要不斷加強對于人才力量的培養,看到促進人才發展的方式和方法,把握好南海海洋領域管理問題所涉及到的生物、物理、化學、地理、數學等一系列的專業化問題,打造出一支專業經驗過硬的高素質團隊。

      在做好人才建設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對于人才的進一步發展做好相應的補貼,在一些政策上不斷提升監測人員的薪酬待遇,為他們提供更多深造的機遇,與此同時,我們還應當不斷從國外引進,向國外輸送更多的精英人才,不斷促進知識與人才的交流,通過長期的交流和培訓,促進監測人員的工作水平及效率的進步和提升,為適應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

      2.3加大質量控制與管理力度

      良好的制度是取得良好管理效果的前提,故首先要完善各種質量管理體制。我們需要不斷促進對于管理者的培育和培養,加大各級組織對于質量的監控力度,實現制度的一體化,促進一系列的實踐工作的有效開展,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國家海洋環境工作的制度化和優質化,不斷促進質量管理和水平掌控,為南海海洋環境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3.結語

      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是一項具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的重c工程,我們需要不斷更新自身的技能,提升服務能力,在與時俱進的今天,不斷促進海洋環境監測資料的共享,促進數據的管理和利用,不斷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我國南海海洋環境監測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不斷正視自身的問題,看到解決的途徑和路徑,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推動我國海洋事業的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海洋環境監測范文第2篇

      關鍵詞 海洋環境;
      環境監測;
      數據庫設計

      中圖分類號:P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3)021-065-01

      當今海洋資源被我們廣泛所利用,隨之而來的是海洋的污染及其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為了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對海洋環境的現狀進行有效的監測管理,才能更好的保護海洋資源環境。海洋環境監測是海洋環境保護的“哨兵”和“耳目”,是關系到海洋環境保護事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防止和消除海洋環境污染,減少損害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對個海洋區域維權的開展,漁業,石油等生產活動的不斷擴大,長期的,實時的檢測海洋環境數據,合理的統計數據分析,將為我國開展可持續發展戰略,解決海洋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等活動提供可靠有效地數據基礎,為海洋區域的災害預防,解讀海洋水文氣象變化,監測氣象服務提供重要的依據。

      1 系統組成及數據庫設計

      1.1 海洋環境監測系統組成

      海洋環境檢測系統主要由海洋環境監測站、數據中心、業務應用平臺三部分組成。安裝在海洋沿岸及其附屬平臺上的海洋環境監測站,包含一系列數據采集、接收、保存的計算機終端,可以實時檢測海洋環境觀測數據,這些計算機終端通過海洋岸站與區域中心之間的數據專線或者無線傳輸網絡將數據發送至中心數據庫。經過業務應用系統的處理,不同用戶可以通過web瀏覽器交互查詢調閱單個或多個、實時的或歷史的監測資料以及統計數據,業務平臺管理人員還可以通過基礎應用平臺對設備進行監控,對業務型用戶進行授權管理。

      1.2 數據庫選型

      海洋環境監測系統以數據服務和數據分析為主要業務,因此合理高效的數據庫設計是系統建設成功的關鍵之一。穩定,高效,二次開發友好,安全是超大數據量數據庫選型的關鍵點。

      中心數據庫擬采用Oracle數據庫。Oracle數據庫屬于關系型數據庫,能在所有主流平臺上運行,并完全支持所有的工業標準,采用完全開放策略,并提供了基于角色(ROLE)分工的安全保密管理,在數據庫管理功能、完整性檢查、安全性、一致性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現。Oracle提供了與第三代高級語言的接口軟件PRO*系列,能在C,C++等主語言中嵌入SQL語句及過程化(PL/SQL)語句,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操縱,加上它有許多優秀的前臺開發工具如 POWER BUILD、SQL*FORMS、VISIA BASIC 等,可以快速開發生成基于客戶端PC 平臺的應用程序,并具有良好的移植性。

      Oracle提供了新的分布式數據庫能力,可通過網絡較方便地讀寫遠端數據庫里的數據,并有對稱復制的技術。能夠有效應對災難,快速恢復生產能力。

      1.3 數據庫模塊劃分

      海洋環境檢測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用戶模塊,權限管理模塊,系統設置模塊,日志模塊,數據檢測模塊和預警通知模塊。

      1.4 數據庫表設計

      1.4.1 數據檢測模塊

      數據監測模塊為海洋環境監測系統的核心模塊,存儲了該系統核心的數據,是系統業務的基石。本模塊主要包括實時數據表,日記錄表,其相關聯的表包括監測站信息表,監測要素信息表,監測項目表等,各表關系及詳細信息。

      1.4.2 系統設置模塊

      系統設置模塊主要用來設定系統運行時的基礎數據,包括站點信息表,監測設置表,系統參數設置表等。站點信息表保存各區域中監測站的序號,地理位置,檢測項目,風速風向儀高度等資料數據,每個監測站可監測多個項目。監測設置表保存各站點監測的個性化設置,如監測人員,維修人員,監測時段等等。系統參數設置表保存整個海洋環境監測系統的參數,如訪問時間,最大使用內存,最大連接數,日志文件大小等。

      1.4.3 日志模塊

      日志模塊用來記錄系統運行狀況,包括各監測站點運行日志和業務系統運行日志兩個部分。監測站點日志包括站點運行日志表和站點維護信息表,其中站點日志表主要記錄站點運行狀態,如站點實際開始監測時間,實際結束監測時間,運行狀況,終端良好率等,站點維護信息表主要記錄站點維護信息,如維護人員,維護時間,維護內容,維護費用等。業務系統日志包括Web應用服務器日志和系統運行錯誤日志。前者可以通過配置Web應用服務器自身日志模塊來實現,無需將能大量日志記錄保存到數據庫中。后者即系統運行錯誤表主要記錄系統運行發生的錯誤信息,錯誤堆棧,錯誤時間等,為系統維護人員排除錯誤提供決策信息。該表信息簡單,不再詳述。

      1.4.4 預警通知模塊

      預警通知模塊用來對需要通知用戶或者管理員的業務邏輯進行監控,促進用戶在合理的時間完成各項任務,并可以對可能發生的不良情況提前預料和反饋。

      基于上述流程,該模塊包括通知表,預警規則表,郵件表。其中通知表和郵件表用來保存發送到用戶的通知或郵件,而這相對簡單,不再詳述。

      預警表主要字段包括rule_id,rule_name,rule_desc,rule_type,interval_date,weekend_include_flag,status,start_date,weekend_include_flag,status,start_date,end_date,WHO。

      1.4.5 用戶管理模塊

      用戶管理模塊主要記錄所用系統的使用用戶信息。該模塊包括用戶信息表,系統部門表和用戶部門分配表,表間關系和表詳細信息

      2 結束語

      海洋環境監測數據庫及WEB 應用平臺設計界面友好明了、操作簡單通用、數據全面豐富、特別是動態潮汐、風況等要素演變曲線,能極大方便預報員的日常預報及工程設計管理人員使用,不但可以拓寬資料的應用范圍,而且能實現多站數據集中,多單位共享,滿足了用戶的不同需求,在海洋環境預報,及防災減災等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海洋環境監測范文第3篇

       

      引言

       

      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海洋資源極為豐富??茖W、合理地開發海洋資源,是我國發展經濟,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任務內容。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建設海洋強國為目標,積極推動海洋資源開發建設,取得了極為顯著的效果,在搞活沿海地區經濟方面發揮出巨大的積極作用。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前提是要精準掌握海洋環境動態變化情況及相關內在規律。這正是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職責。我國海洋監測工作起步于建國初期,與共和國同步成長,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日臻成熟,已經成為我國環境監測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 當前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五十多年來,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實現了長足的進步,在國家經濟建設、環境資源開發與保護和抵御自然災害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但在實際工作中,在體制機制、技術措施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限制了海洋環境監測工作質量的提高。具體存在如下幾方面問題。

       

      1.1 管理體制有待完善

       

      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是一項跨領域的綜合性學科,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技術性和綜合性。由于涉及范圍廣,影響因素多,運用資源巨大,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科學、完善、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當前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管理體制尚未完善,在具體工作中還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對高效順暢開展海洋監測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是我國海洋監測事業面臨的一項關鍵性工作,對于海洋監測事業今后的健康發展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深遠影響。管理體制的建立,需要堅實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在職能明確、人員考核、監測網絡建設、海洋災害及海洋污染事故損害評估方面亟待完善和規范。

       

      1.2 監測人員業務素質有待加強

       

      海洋環境監測是一項技術性要求極高的工作。海洋環境監測主要是對海水、水文、地質、大氣等進行監測,收集、整理并分析相關信息,以供相關工作決策參考。具體工作中需要使用大量現代化高科技監測設備,對于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要求較高。此外,海洋監測工作費用較多,工作容錯率較低,進一步提高了對業務人員的技能水平要求。當前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環境惡劣,工作經費緊張,不僅影響了監測設備及時更新換代,更對培養技術人才,打造穩定的監測人員隊伍十分不利。許多監測工作人員沒有經歷過系統的專業培訓,業務水平不高,對于監測手段、設備不熟悉,影響了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高效開展。

       

      1.3 技術手段有待加強

       

      海洋環境監測屬于綜合性應用學科,各種監視、勘測工作都依賴于科學的技術方法和先進的監測設備才能得以順利進行。幾年來,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技術研發工作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例如容量總量控制區監測技術、病蟲害檢測技術、難降解有機物分析技術、生理與遺傳學指標監測技術、赤潮毒素與貝毒監測技術等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但總體而言,和不斷提升的工作需求相比,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技術還存在很大差距。特別是我國海洋監測機構工作經費、研發經費缺乏,嚴重滯緩了我國海洋監測技術的發展。許多技術尚處于開發階段,短期內不能正視投入使用,發揮應有效用。

       

      1.4 監測網絡需要進一步拓展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特別是海洋經濟建設工作的深入推進,海洋監測工作需求日益增加,但海洋監測網絡建設工作相對滯后,整個海洋監測網絡發展水平甚至呈現出逐年下降勢頭。這和海洋資源開發建設事業大局正相違背。目前,我國沿海各大城市已經開始逐漸建立、完善海洋環境監測機構,重組全海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2 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發展對策

       

      2.1 堅持依法治國方針,推動海洋環境監測制度體系建設

       

      各級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制度體系建設。國家海洋局、環境保護部等海洋管理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管理部門的行政職能,牢固樹立依法治國理念,從源頭著手,通過立法的方式,完善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通過法律的手段為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順暢開展夯實制度保障。要依法明確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職能和地位,切實落實國家關于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辦法、措施。依法規范海洋環境監測行為,確保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和諧有序開展。要建立全國性的海洋環境監測管理體系,將各地區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納入國家的統一管理之下。管理部門要加大管理、監督、引導、協調力度,各地區的海洋環境監測機構和管理單位要在國家海洋管理部門的調度和管理下積極配合,協調運作,形成工作合力,以提高各地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效率,避免重復工作、浪費資源或監測缺位情況的出現,營造和諧的海洋環境監測秩序。在具體細節上,要不斷完善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執行細則和辦法等相關配套制度,比如海洋監測報告制度、海洋監測人員持證上崗制度、海洋環境監測有償服務制度等,以此不斷完善,形成科學完善、切實高效的海洋環境監測制度體系。

       

      2.2 打造一支作風優良、技術過硬的海洋環境監測人才隊伍

       

      針對我國目前海洋環境監測人員業務素質水平不高,隊伍穩定性差的情況,要下大力氣抓好監測人才隊伍建設。首先要對現有監測人員加大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力度,根據監測工作的具體需求,系統開展相關學科的培訓、教育工作。同時,通過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措施引進一些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形成梯隊建設,推動我國海洋環境監測隊伍的良性發展。要加強海洋環境監測隊伍間橫向的交流和學習,利用各自技術優勢實現互補,從而提高我國海洋環境監測隊伍的整體技術水平。

       

      2.3 落實監測工作質量控制措施

       

      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加強海洋環境監管工作質量管理。相關監測工作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對海洋環境監測的重視程度,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強化監測工作管理力度,提高監測工作質量。通過完善制度體系建設,把質量控制的理念貫徹到各地海洋環境監測中去,融入到監測工作的具體執行過程中去,形成監測工作質量控制常態化管理,實現持續提高監測工作質量的目的。

       

      3 結束語

       

      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任重道遠。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海洋資源開發與管理在國家建設體系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各級政府和管理部門應充分認識到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大深層次原因的分析探究,制定、實施針對性解決措施,不斷完善監測工作制度體系建設,加大資源投入,推動海洋環境監測技術的升級換代,做好監測人員隊伍建設,從而推動我國海洋開發與利用工作的不斷前進。

      海洋環境監測范文第4篇

      一、大力推進了海洋環境監測站的建設步伐,海洋環境監測、預報能力穩步提高

      2004年青島市在海洋環境監測站的建設方面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工作:一是進一步推進了機構建設。為了進一步明確海洋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海洋環境監測和預報的職能,今年,我市在原來海洋環境監測站的基礎上成立了青島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該中心的建立使我市的海洋環境監測、預報職能以及海洋環境質量公報的職能得到進一步明確。二是大力提高了能力建設。為了保證我市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今年,我局在進行了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咨詢有關專家,制定了實驗室建設方案,對已有實驗室進行了改造裝修,并將實驗室建設面積擴大到400多平方米,目前青島市的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在技術設備上已建立六個實驗室,擁有430多萬元的儀器設備。為了提高現有科技人員的工作能力,選派了8名技術人員參加了技術培訓,人員培訓率達57%。

      二、進一步加大了海洋環保經費的投入,確保海洋環保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

      2004年青島市用于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的經費累計達到1043.2萬元。其中,奧帆賽區的海洋浮標系統建設投入573.2萬元,海洋環境監測儀器設備投入350萬元,海洋環境監測經費投入120萬元。海洋浮標系統主要包括三套浮標系統、一套波流測量系統和一套常規單要素監測系統。監測儀器設備上添置了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精密儀器。在監測上主要的投入為:海洋環境監測經費38.5萬元,漁業環境監測經費11.5萬元,奧帆賽區海洋水文、水質監測預報系統建設可行性研究前期經費35萬元,青島文昌魚水生野生動物市級自然保護區建區監測、調查經費10萬元,海洋環境執法檢查和巡視以及“白泥”污染治理前期調研的經費5萬元,各區(市)海洋及漁業環境監測經費約20萬元。

      三、我市開展的環保工作

      (一)制定了地方性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制度、規劃、標準并做到了嚴格執行

      1、進一步完善了青島市海洋環境保護法規

      為保護和改善我市海洋生態環境,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推動我市海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健康發展,今年我市完善了一系列青島市地方性海洋環保法制法規。起草并送審了《青島市無居民海島利用與保護管理辦法(草案)》;
      按照市政府的立法工作計劃,完成了《青島市海洋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立法調研和草案的編寫工作、完成了《青島市漁業資源增殖管理辦法》、《青島市膠州灣海域管理規定》的起草工作。

      2、以制度和規劃來規范和指導海洋環保工作的開展

      為了促進我市海洋環保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施行,制定了《海洋與漁業系統實施〈行政許可法〉辦法》;
      結合青島市海洋環保工作的實際需要,開展了海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的前期調研,在青島市編制的《海洋功能區劃》的基礎上,委托中國海洋大學擬定了《青島市海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方案》。準備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以實現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海洋生態保護為重點,以海域環境容量控制陸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入??偭繛槭侄?,進行《青島海洋環境保護規劃》及海洋環境管理的對策研究,為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實現海洋經濟和區域經濟的健康、持續、和諧發展。

      3、制定了標準并做到了嚴格執行

      為了推廣生態養殖,減少因養殖而造成的海洋環境污染損害,2004年青島市重點制定了《青島市無公害食品日本對蝦生態養殖技術規范》、《青島市無公害食品刺參池塘養殖技術規范》、《青島市無公害食品菲律賓蛤仔底播增養殖技術規范》等10個技術標準,并嚴格執行了已有的現行標準。

      (二)認真組織落實海洋環境監測預報、海洋信息、海洋工程、保護區等方面的工作

      1、建設了海洋水文、水質監測暨預報系統,準確提供了海洋環境預報信息

      為了保證2008年奧帆賽的順利舉辦,滿足國際帆聯關于奧帆賽對海洋水文的專業需求和對水質的要求,青島市積極組織開展奧帆賽區海洋環境監測預報系統建設工作,完成了海洋水文數據通信系統改造擴容和“波浪騎士”浮標的電池更新改造工作,初步完成了小麥島海洋環境監測站的技術改造,進行了通訊試驗。自2004年8月1日起每天小麥島監測站的部分海洋環境監測信息,并應奧帆委的要求,在雅典奧運會期間和殘奧會期間同步向奧帆委提供小麥島監測站逐時海洋環境監測信息。

      2、海洋環境保護信息工作全面加強

      為了提高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對政府、公眾等各方面的服務作用,今年海洋環境保護的信息工作得到長足發展。主要工作有:為了讓公眾及時了解海水浴場的海洋環境狀況,暑期在新聞媒體、浴場顯示屏上每天了海水浴場的現場監測數據;
      向國家海洋局、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省海洋與漁業廳等部門報送了12篇海洋環保信息;
      籌建了青島市海洋與漁業網海洋環保專欄,專欄內將定期有關海洋環境保護的各類信息,目前該網站已投入試運行,市民可以上網查看;
      在各類報紙上了20多篇青島市的海洋環保信息;
      在中央電視臺、青島電視臺、廣播電臺等新聞媒體上了青島市人民政府與國家海洋局共同開展奧運會帆船賽場海洋環境保護合作安排等內容的大量海洋環保工作信息。

      3、強化了對海洋、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

      隨著海洋環保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以及《膠州灣及鄰近海岸帶功能區劃》的實施,青島對涉海工程項目的管理已逐步完善。今年對7項涉海工程項目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的初審、審批,對在建涉海工程項目進行了跟蹤檢查,開展了施工期監測,實施了對涉海工程的全過程管理。

      4、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開展

      2004年,青島文昌魚水生野生動物市級自然保護區獲市政府批準建立,該保護區的建立推動了我市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開展了大公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工作,聯合有關部門加強了對保護區海域的執法檢查,及時發現、制止各種違法行為,有效地保護了保護區的環境和資源。開展對保護區的資源環境調查,在綜合調研的基礎上開始選劃長吻蟲珍稀動物保護區和膠州灣特別保護區。

      5、海洋標準計量工作

      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關于海洋方面的標準,根據國家標準公布青島市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總體狀況。

      (三)開展海洋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依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1、進一步強化了海洋執法監督和巡查力度

      加強了海上執法隊伍的建設,加大海上執法的力度,認真貫徹《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對涉海工程項目實行嚴格控制和監督檢查,建立起了海洋與漁業環境監視舉報信息網和聯動共管機制,重點打擊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及海洋資源的違法行為。我們今年開展了保護海洋國土“藍箭專項執法行動”,有效地保護了我市近岸海域的生態環境。在“海盾2004”專項執法行動中,查出了多起圍填海和海洋污染案件,并對相關責任人給予處罰。

      開展海域使用、海洋生態保護執法檢查,查處沿海一線的亂圈、亂占等違法養殖行為,對與青島市海洋功能區劃相抵觸和違規破壞海岸自然景觀的海水養殖建設項目堅決予以打擊,爆破清理了在青島前海一線非法筑造的3000余平方米鮑(參)池。通過執法行動維護了法律的尊嚴,規范了海域使用秩序,樹立了海洋執法部門依法管海的權威,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嚴厲打擊了非法采挖海砂行為,保護了我市的海洋資源和海洋生物棲息地。在海砂執法檢查中,我們堅持長期檢查和階段性突擊檢查相結合,專項執法與聯合執法相結合,做到常抓不懈,從嚴打擊。自開展示范工作以來,共查處了多起船舶非法采砂行為。

      2、強化了海洋赤潮防災減災工作

      我們開展了赤潮防災減災和應急監測工作,編制并實施了《青島市赤潮監控方案》,建立了青島市赤潮監視信息網,成立了全市海洋赤潮防災減災領導小組。為避免赤潮對2008年奧帆賽帶來不利影響,我市編制并開始實施了《青島奧帆賽場及鄰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動項目建設方案》。主要內容包括赤潮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應急反應預案等內容。

      3、進一步強化了海洋環境監視監測工作力度

      我市已經建立了青島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新建了常規、微生物、病毒及生化等實驗室,先后開展了近岸海域養殖區的環境監測和水產品產地環境監測與評價工作、養殖產品藥殘監測和貝類殘毒監控等工作,初步發揮了監測機構為奧帆賽區服務的職能。制定并實施《2004年青島市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方案》,開展了近岸海域海洋環境污染現狀與趨勢監測,海水浴場泳期環境監測預報、膠州灣底部重點底播養殖功能區等海域海洋環境監測和小麥島污水處理廠、青島堿廠、團島污水處理廠排污口監視性監測及鄰近海域環境狀況監測,重點加強對奧運帆船賽區的監測,目前,各項監測已按計劃要求完成任務?!?004年青島市近岸重點海域海洋環境監測評價報告》也已編制完成。

      4、如期了青島海洋環境質量公報

      今年上半年,按照國家海洋局的要求,以2003年青島市海洋環境監測結果為依據,對海洋環境質量狀況進行了綜合分析和評價,完成了2003年青島市海洋環境質量公報的編制工作,并進行了,同時將質量公報上報了市政府、國家海洋局等上級部門和相關單位,為社會各界和廣大公眾進一步了解海洋環境質量狀況提供了保證。

      5、開展監測機構計量認證

      青島市的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在技術設備上已建立了六個實驗室,擁有430多萬元的儀器設備,其中2名技術人員獲得了省技術監督局實驗室內審員資質,并組織多人參加了培訓;
      我市的海洋環境監測與預報中心與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和北海監測中心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實行邊監測邊建設邊發展的原則,目前主要工作依托北海分局預報中心和監測中心來開展。與省計量認證委員會簽訂了計量認證咨詢合同,由對方指導進行計量認證申請工作,正在積極申請進行我市海洋環境檢測、漁業養殖水質的監(檢)測和水產品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監控能力的計量認證資質,

      (四)開展海洋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

      為了提高全社會海洋與漁業法律意識,保護海洋環境。在“兩會”召開之際和“海洋節”開幕前夕,我們通過青島日報、招商周刊等新聞媒體,以“提高海洋綜合管理水平,履行海洋行政管理職能”、“大力發展高效漁業、加快漁業現代化進程”等為標題,分別以6個整版的篇幅進行報道,宣傳效果明顯。我們采取多種形式,利用重大節慶活動和深入基層召開環保知識宣講現場會等廣泛宣傳環保知識。利用電視、報刊等新聞媒介,對嚴重的違規行為予以曝光。我們還多次在開展海洋和漁業環境監測時,邀請記者進行現場采訪,向群眾直觀、詳細地介紹監測的方法、過程,以及環境監測對海水養殖的重要作用,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提高了全民海洋與漁業生態環保意識。

      (五)積極開拓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的新領域

      1、開展了我市首例海洋生態污染損害整治恢復工程項目

      根據歷年對膠州灣東岸青島堿業公司排污口附近海域的監測結果,在征求我市海洋環境保護咨詢委員會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治理膠州灣東部海域“白泥”污染的方案》,提出在政府的扶持下,由污染單位進行“白泥”污染治理的建議,力求通過“白泥”污染治理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市實際的海洋生態恢復的路子。目前,市政府正在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該建議的可行性進行論證。

      2、建立了我市范圍內的第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文昌魚自然保護區

      自去年開始籌建青島文昌魚水生野生動物市級自然保護區以來,我局開展了一系列文昌魚自然保護區的申報工作。委托海洋大學編制了《青島文昌魚水生野生動物市級自然保護區論證報告》;
      組織專家對論證報告進行了評審,并通過了評審;
      協調了市環保局、市規劃局、青島海事局、部隊等有關單位的意見,并獲得了相關單位的支持;
      將建立該自然保護區的建議提報了市長辦公會,并獲得了市領導的支持;
      今年又按照《自然保護區條例》中“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需經省政府批準”的要求,將建立該自然保護區的建議提報了省政府及省海洋與漁業廳、省環保局等相關單位,獲得了省政府及有關單位的支持。8月10日青島市政府正式批復同意建立青島文昌魚水生野生動物市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為野生動物類型,保護區面積61.81平方公里。文昌魚保護區的建立標志著該保護區申報工作的完成,建設、管理工作的開始,成為我市范圍內(包括陸地)建立的第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

      四、我市積極開展開創性工作

      1、推進了部級海洋環境監控區建設

      為做好奧帆賽區海洋環境保障工作,青島市政府和國家海洋局積極磋商,于今年7月8日,在青島國際新聞中心簽署了《共同開展奧運帆船賽場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合作安排》。通過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加大奧帆賽場及附近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監督和整治,為使青島承辦一屆最出色的奧帆賽,實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總體目標將產生積極作用。這是全國沿海地方政府首次與國家海洋局合作共同開展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協議簽署后,為保證該項合作的順利開展,我局又會同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就合作具體方案進行了認真地論證,編制并上報了《奧帆賽場及鄰近海域部級海洋環境監控區實施方案》,準備在國家海洋局和青島市政府同意后,盡早組織實施。

      2、在國內首次開展了大面積赤潮的監測、科研及防治項目

      為從根本上改善我市前海海域環境質量,杜絕赤潮的發生,根據青島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我局會同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科研單位編制和上報了《青島奧帆賽場及鄰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動項目建設方案》,準備在前段赤潮研究和監控的基礎上,整合和優化我市赤潮研究、監控資源和力量,聯合開展“奧帆賽場及鄰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動項目”,該項目目前已經立項。

      我們針對目前青島近海赤潮發生特點和發展趨勢,在奧帆賽場及鄰近海域布設37個站位,進行了大面積的監測,監測項目包括水環境、沉積物環境、生物環境指標。據此,我們編制了《青島奧運帆船賽區及鄰近海域海洋環境質量狀況》和《浮山灣海洋環境質量狀況》專題報告。

      另外,我們還強化了海洋赤潮的日常監督監視工作,組織項目承擔單位不定期地對奧帆賽區的重點區域實施了不間斷的監視和監測,并對近岸海域發生的兩起赤潮現象進行了應急跟蹤監測監視,對赤潮可能發生的概率和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預測。

      3、開展青島奧帆賽區海洋監測預報系統建設項目,建成我國近海岸最先進的海洋環境監測和預報系統

      我市正在積極開展奧帆賽區的海洋水文、水質監測系統建設,主要建設內容:浮標站建設、高頻測流站(地波雷達)建設、移動監測車和監測船定制、信息網絡系統建設、海洋預報中心建設、前期海洋環境基礎調查。該系統將成為我國目前近海岸最先進的海洋環境監測和預報系統。

      海洋環境監測范文第5篇

      【關鍵詞】通信技術;
      近海環境監測;
      海洋保護;
      應用

      1前言

      當前海洋環境監測技術正朝向持續化、現代化、自動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拓展了海洋環境監測的空間。我國的數據通信技術中,一直采取水上移動通信技術、無線電臺傳播技術、衛星通信技術等,雖然起到了一定的監測效果,但是也存在很多缺陷:首先,使用移動載體浮標,受到其吃水深度、風浪等影響,導致監測數據不精確;
      其次,大多以單點監測模式為主,限制了監測的范圍;
      再有,對底層海洋環境的掌握不足。針對這些問題,當前發展較快的水聲通信技術取代了原有通信技術的地位,憑借其效率高、可靠性強等特征,更具應用價值,并且水聲通信技術設置了海面觀測平臺和海底觀測平臺,減少海況因素的影響,同時融合水聲通信技術、水上移動通信技術等,從過去單一的海上觀測站轉變為“鏈條式”的觀測模式。通過應用全新通信技術,使得近海環境監測范圍擴大、數據質量提高,在海面或者海底監測并獲取數據之后,將其傳輸至陸地信息網絡中,實現信息實時傳輸及資源共享,更好發揮通信技術在近海環境監測中的作用。

      2水聲通信技術概述

      2.1水上移動網絡通信技術

      在近海環境監測中應用的通信系統,從最初的GSM(2G)、GPRS(2.5G)一直發展到WCDMA(3G)、TD-SCDMA(3G),并且隨著移動網絡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正在嘗試使用最新的TD-LTE-advanced(4G)通信技術。在最初應用的GSM技術中,通過發送短信息的方式,雙向傳播簡短的數據,使用多個GSM模塊發送或接收短信息。但是受到短信息篇幅的限制,如果需要傳遞大量信息,增加了繁瑣性,并且傳輸成本偏高,實用價值偏低;
      隨后應用的GPRS技術中,融合現代化的物聯網技術,提高了信息傳播的便捷性,進一步擴展了信息傳播的速度與傳播的類型;
      在應用GPRS技術的基礎上,引入WCDMA技術和TD-SCDMA技術,其傳播速率提升到幾百kb/s,并且發揮了無縫漫游技術的重要作用,實現了移動網絡與互聯網信息共享,能夠傳播多樣化的信息。

      2.2水下水聲通信技術

      水下水聲通信技術主要應用于海洋底部的環境監測,是重要的信息傳播技術。首先,在海洋不同深度、底部不同位置放置傳感器和浮標,實時監控海洋環境的相關信息,通過數字、圖像、聲音等形式,利用換能器將信息轉換為類似聲波的聲信號;
      在海洋中,聲信號的傳播順暢,輸入海洋表面的接收換能器中,聲信號再次轉變為電信號,通過移動網絡傳輸到監控終端,監控終端破譯電信號后,獲得相應的數字、圖像及聲音等重要信息。

      3通信技術在近海環境監測中應用特征

      3.1水上無線通信技術特征

      水上無線通信技術采用現代移動網絡通信技術,取代了傳統的電臺廣播通信技術和衛星傳播通信技術,并且隨著3G移動網絡、4G移動網絡通信技術的應用,極大提高了數據傳輸的速度和質量。該種技術的優勢較為明顯,如經濟成本低、傳播距離遠、信號強、不易受干擾等。

      3.2水下無線通信技術特征

      水下無線通信技術采用水聲調制解調通信技術,取代了傳統的電磁波脈沖通信技術和水下光纖通信技術。該種技術充分運用了聲波信號,符合水下信息傳播的實際情況,并且在水下信息傳輸媒介中引入了聲納系統,提高水下信息遠程傳播的穩定性、可靠性。

      3.3監測信息收集技術特征

      信息收集與信息傳輸,是近海環境監測工作的關鍵,其最終目標在于提供真實、完整的海洋信息數據。在海洋環境監測信息收集系統中,主要通過設置在海洋底部的信息傳感器及海洋表面的特制浮標,實時收集有關海洋環境的相關信息。與傳統的單一海洋底部信號傳感器或者船舶、潛標等單站監測方式相比,全新信息收集技術更具立體化、專業化、精確化優勢,可監控范圍廣泛;
      在海洋表面、底部以及不同深度區域安裝傳感器,可在陸地操控,以隨時獲得近海環境監測數據,實現了多采樣點監控數據的要求。

      4通信技術在近海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4.1海洋應急監測中的應用

      海洋應急監測主要針對海洋中突發性、破壞性的事件進行監控,監測范圍幾乎覆蓋整個海域。海洋環境中的突發事件較多,如海面溢油、海嘯、污染、海洋災害等,這些都離不開監測的作用。利用近海環境監測系統實時收集海洋環境信息,便于海洋管理部門掌握海洋變動信息,由相關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對數據分析,制定應急處理方案。

      4.2定點連續監測中的應用

      在近海中存在很多特殊地點,需要長期、連續性跟蹤監測,如海洋洋盆與大陸架連接區域、架設石油鉆井平臺區域等,這些位置一旦發生變化將對海洋環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應用定點連續監測就是在關鍵位置安裝海洋浮標或者傳感器,通過移動網絡通信技術將監測數據實時輸送給監控中心,達到連續監測海洋環境的作用。當關鍵點的海洋環境發生變動時,能夠及時根據信息制定應對措施。本文結合近海環境監測的要求,主要分析了當前兩種常用的通信技術——水上移動通信技術及水聲通信技術?;诤Q蟓h境監測的作用與特征,應用移動通信技術及水聲通信技術作為傳播信息的載體,非常必要。配合設置浮標、海床基等,設置海洋環境信息監測系統,用于監測海洋環境情況,通過聲音、圖像、數字等形式傳播給陸地監控終端,達到終端數據異地可視化目標;
      應用多樣化的監測終端傳感器,能夠實現大范圍、全領域的監測作用,提高了監測的效率,合理控制運行成本,具有廣泛應用價值。

      總之,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通訊技術及物聯網技術等全面發展,給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未來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必將使用無線通信網絡模式,大范圍內獲取海洋信息,實現快速、精確的信息傳遞與管理,在保護海洋環境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悅.無線傳感器網絡在近海環境監測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4.

      [2]郭海軍.海洋水環境監測系統中無線傳感網絡的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0.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