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為學生構建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種結構的方式,它從根本上規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體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它涉及學校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手段等諸要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教師職稱考試試題【五篇】(全文),供大家參考。
教師職稱考試試題范文第1篇
關鍵詞:多層次;專業職稱資格證書;模式;實踐
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為學生構建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種結構的方式,它從根本上規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體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它涉及學校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手段等諸要素。結合地方高校的定位和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提出在我院IT類專業實行以多層次計算機專業職稱資格證書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全面提升IT類人才培養質量。
1新模式內涵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計算機軟硬件應用人才為定位和目標,以100%通過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50%以上通過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為專業特色,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完美結合。
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水平(資格)考試是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和工業與信息產業部共同組織的考試,它將資格考試和水平考試合并,采用水平考試的形式(與國際接軌,報考不限學歷與資歷條件),執行資格考試政策(各用人單位可以從考試合格者中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即學生參加該考試通過后即可獲得由國家人事部頒發的相應職稱資格:初級資格為助理工程師級別,中級資格為工程師級別,高級資格為高級工程師級別。
我院IT類專業的特色是把初職稱資格證作為合格畢業生的條件;以中級職稱資格證帶動各門課程的學習,以50%以上的學生能取得中級職稱資格證作
為努力的目標,深化教學改革,全面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做到了這一點,就使學生掌握了牢固的理論基礎,并具備了較強的實踐能力,使就業能力和就業后的工作能力都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2模式實施的意義
2.1實現學校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零接軌”
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水平(資格)考試是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與信息產業部共同組織的考試,是到目前為止工業與信息產業部實施得非常成熟的崗位或職稱證書,該項考試已于國際接軌,國外IT行業認可,設三個級別層次,共有20種崗位資格考試,高級資格包括: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系統分析師、系統架構設計師;中級資格包括:軟件評測師、軟件設計師、網絡工程師、多媒體應用設計師、嵌入式系統設計師、計算機輔助設計師、電子商務設計師、信息系統監理師、數據庫系統工程師、信息系統管理工程師、信息技術支持工程師;初級資格包括:程序員、網絡管理員、多媒體應用制作技術員、電子商務技術員、信息系統運行管理員、信息處理技術員[1]。這些“以考代評”的專業職稱考試與崗位或崗位群職業能力要求相適應,必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能促使我們的培養方案符合企業人才的需求,使我們的“產品”走出學校就能上崗,縮短了學生的適應期,同時也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培訓成本。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教育研究項目(20070337);黃岡師范學院教學改革項目(2007CE01,2008AE01)。
作者簡介:吳定雪(1971-),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智能圖像處理、模式識別、高教研究。
2.2提高學生專業水平和就業競爭能力
據了解,將相關的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資格證書納入培養方案且由學校組織具體實施的院校很少。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證書的考試內容與IT企業實際工作緊密相關,學生必須通過相關理論課程的學習和實踐環節的鍛煉才能通過考試,獲得相關證書。所以,如能有效實施該模式,必將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能使我們的學生從眾多的就業者中脫穎而出。從我院近幾年的學生就業崗位來看,取得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證書的學生大部分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就業崗位、就業地點好,起薪3000~5000元;取得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證書的學生就業崗位、就業地點較好,起薪在2000~3000元;其余的學生就業崗位一般,有的很難就業。
2.3提高學生起點,為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將資格考試和水平考試合并,采用水平考試的形式,執行資格考試政策(各用人單位可以從考試合格者中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即學生參加該考試通過后即可獲得由國家人事部頒發的相應職稱資格:初級資格為助理工程師級別,中級資格為工程師級別,高級資格為高級工程師級別。
按照國家計算機系列職稱考試規定,大學本科畢業一年后才能獲得助理工程師,獲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需在實際工作崗位工作5年以及達到用人單位另外規定的條件后方可參評工程師職稱。如果學生在校能通過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取得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證書比大學本科畢業后參評助理工程師的時間要提前兩年;在校能通過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取得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證書比大學本科畢業后參評工程師的時間要提前5年,大大縮短學生的入職年限。
3模式實踐
3.1構建教學計劃核心課程
我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三個本科專業和計算機應用技術??茖I,為保證該人才培養新模式的順利實施,我們選擇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水平(資格)考試中級資格中的數據庫系統工程師、網絡工程師、軟件設計師考試內容和考試大綱分別作為三個本科專業教學計劃制定的依據,設計該專業教學計劃中核心課程體系,將初、中級水平(職稱)考試內容嵌入式及課程化。
按照前期趨同,后期分化的集約型、開放型的課程體系的原則,設置平臺――模塊――課程組三級指標課程體系。前兩年按計算機類一級學科打通培養設置課程,主要安排全校性公共必修課、通選課和學科基礎課,包括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基礎、離散數學、數據結構、微機原理與匯編語言、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系統原理、軟件工程、計算機專業英語等。三年級起,根據學科和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自主地、科學合理地選擇專業課程并據此構建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一級指標中設四個平臺課程體系:通識教育平臺、計算機學科基礎核心平臺、各專業主干平臺、實踐教學平臺;二級指標(四個平臺課程體系下)中設五個模塊化課程:公共必修課程模塊、通選課程模塊、學科基礎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實踐教學課程模塊等;三級指標中設四個專業方向課程組等。在構筑該課程體系中有兩點特別值得關注,一是常規教學中的軟件工程課程只是在作為軟件工程專業和計科專業大四學生的選修課程,但在我院IT類專業實行以多層次計算機專業職稱資格證書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中,軟件工程課程是作為這幾個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開設的;二是將計算機專業英語納入了學科基礎課,該課程對學生參加此項考試和閱讀IT技術文章非常有利,我院對此高度重視和關注。
3.2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全面加強創新能力培養
(1) 深化改革,構建實踐教學新體系。首先,將實驗課程按內容分段、分級,建立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提高型實驗、課程設計、IT企業實習見習、專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七層次實踐教學新體系,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地加強其實踐能力的訓練。其次,獨立設置實驗課,整合實驗教學內容[2]。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改革實驗教學內容、方法,改變過去實驗課主要限于驗證理論、單純掌握操作技術、“照方抓藥”的做法,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和自擬題目的實驗內容。其三,創造條件,提供學生參與科研活動、自主實驗課題、畢業論文(設計)實驗等活動場所。
(2) 加強建設,夯實實踐能力培養基地。自2006年以來,我院積極籌措資金加強實驗室、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3]。我院相繼與中軟國際、四川華迪等公司和企業建立了實踐實訓基地,建立了校院兩級實驗室、大學生軟件創新實踐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共計30多個,這些基地每年能夠容納近200余名本??茖W生進駐實習,完全解決了學生的工程實踐瓶頸問題,形成了集實踐教學、科研訓練和社會實踐為一體的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基地。這些基地對培養學生實踐意識,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了解技術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和市場化的基本過程,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 加強管理,強化畢業論文(設計)和能力訓練。加強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管理,一是突出選題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確保綜合訓練的要求。二是做好畢業論文(設計)的規范化指導工作。三是嚴格畢業論文(設計)的答辯,實施院、校二級答辯、審核制度,修訂畢業論文(設計)的評分標準,形成由指導教師、評閱教師和答辯委員會按6:3:1的比例,評定最終成績的制度和考核體系,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和水平。
(4) 搭建平臺,拓展創新人才培養新空間。以探索工學結合[4]為突破口,首先讓骨干教師參與到企業單位實際項目開發過程當中,然后將實際項目開發流程和實現過程帶到課堂分組實踐,建立以實際項目為主導的工學結合培養模式,以教師的實際行動來熏陶和培養學生健康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實踐教學與實際開發項目相結合,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一致,實現了教學過程的開放和職業性。我院在2006年建立了黃岡師范學院軟件創新實踐基地,每年學生在該基地進行公司化管理和訓練,為地方相關部門開發一些管理軟件,如:黃岡網校、黃岡師范學院校友網、黃岡市教育局師資管理系統等,項目教學完全按IT公司工程項目運作,由指導老師和企業工程師共同負責管理和指導,設立項目開發部,項目經理、項目開發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等全部由學生組成,由我院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對學生進行指導,項目完成后聘請企業專家對該項目的質量和功能等進行考評,最后該項目小組對該項目進行展示,接受學院的全體學生的的質疑和Bug尋找的挑戰[5]。
3.3加強師資培養
為了深入實施IT類專業實行以多層次計算機專業職稱資格證書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我院早在2005年初就開始了師資貯備,主要的措施和手段有:一是在35歲以下青年教師中實施“講師+X工程師”雙師型工程,青年教師必須至少取得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水平(資格)考試中級資格中的數據庫系統工程師、網絡工程師、軟件設計師的一種資格,到2006年底35歲以下教師全部達到了上述規定;二是從2006年初開始,我院每年寒暑假安排青年教師到如中軟國際、東軟集團、華為等IT企業參與項目開發達一月之余;三是專人負責輔導學生軟件設計師、網絡工程師、數據庫系統工程師級別的考試工作。
4模式改革的成績及問題與不足
4.1模式改革取得的成績
通過以多層次計算機專業職稱資格證書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我校在教學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學生創新意識得到顯著增強,學生專業水平和就業競爭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取得一些成績。
(1) 近幾年的全國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中我院學生的通過率逐年攀升。在2009年5月的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中,我院一本科學生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系統分析師”級資格(水平)考試。據統計,在開考的十余年間,湖北省全省獲得該資格的在校本科生不足3人。2003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210人中有204人通過了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通過率97%,有38人通過了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通過率19%;2004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163人中有160人通過了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通過率98%,有42人通過了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通過率26%;2005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138人中有136人通過了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通過率98%,有41人通過了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通過率30%。
(2) 極大提高了我院學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從我院近幾年的學生就業崗位來看,取得中級職稱(工程師)考試證書的學生大部分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就業崗位、就業地點好,起薪3000~5000元;取得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考試證書的學生就業崗位、就業地點較好,起薪在2000~3000元;其余的學生就業崗位一般,有的很難就業。
(3) 大學生科研成果豐碩,科研氛圍日趨濃厚。學生參與項目訓練的人數越來越多,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提高,初步統計,學生已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
(4) 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取得了不錯成績。我院連續兩年參加的由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舉辦的“正保教育杯”第四屆、第五屆全國ITAT就業技能大賽中取得不俗成績。我院學生在2008年取得了C、Java語言程序設計組10項國家三等獎,16項優秀獎;2009年取得了C、Java語言程序設計組3項國家二等獎、12項三等獎,15項優秀獎。在2007、2008、2009年我院學生參加的全國數學建模競賽累計榮獲國家二等獎3項,省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
4.2問題與不足
(1) 對以多層次計算機專業職稱資格證書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認識不足。還有不少教師對教學計劃中根據計算機軟件水平(資格)考試資格考試的要求構建教學計劃的核心課程的歸屬性質以及與理論教學的關系認識不一,存在一定的異議,為此對某些
教學任務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2) 對實踐教學的認識不足。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束縛,以及長時間的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的影響,現在還有不少教師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總認為實踐教學僅作為理論認識的驗證而依附于理論教學,片面地認為學生質量主要看理論知識水平,而實踐能力則無足輕重。
(3) 對實踐教學的投入還有待加強。隨著我院新專業的設置、學生人數的增加,教學量越來越大,而教學基礎設施實驗儀器設備不足,實驗教學基地建設滯后,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嚴重不足,給實踐教學開展帶來許多困難。以上這些問題應引起我們足夠重視,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相應措施認真加以改進和解決。
5結語
培養能夠適應21世紀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良好整體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是我們的必然選擇,開展計算機本科應用人才的培養模式的研究是迫切的現實需要。希望多層次計算機專業職稱資格證書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拋磚引玉,對大家有所啟示和幫助。
參考文獻:
[1] 胡圣明,褚華. 軟件設計師考試大綱與培訓指南(2009版)[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 SWEBOK. 2007 Guide to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 [EB/OL]. [2009-10-10]. .
[3] Tony Greening.21世紀計算機教育[M]. 麥中凡,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 李發伸. 20世紀90年代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與思考[C]//教育部中外校長論壇領導小組. 中外校長論壇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2007研究組. 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2008[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raining Pattern of Multi-level Computer Professional Credentials
WU Ding-xue, FAN Wen-ping, FANG Yuan, CHEN Xiao-li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 China)
教師職稱考試試題范文第2篇
論文摘要: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工作面臨較大的困難,其畢業生的素質也受到普遍質疑。本文針對高職院校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話:“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教育”。但是,作為高職院校教學一線的會計教師,心中其實充滿無奈,這句話無形中增加了老師的壓力,不是所有的人接受同劉翔一樣的訓練都能成為世界跨欄冠軍,同樣,同一個老師講課,由于學生的素質差異,導致對老師所講知識的掌握程度不一,能判斷說老師講得不好嗎?還是這個老師,如果他面對的是入學成績普遍很低的高職學生,他該怎么講才能讓學生明白?
高職院校一個普遍的現象是基本都設立了會計專業,并且各個會計專業的招生情況較好、報到率較高。但是,高職院校的會計教學遭遇到很多難題,其中一個最主要的難題就是怎樣講才能讓學生理解,教學的艱難直接影響了畢業生的質量,下面我們對這種情況進行剖析。
1 高職會計教學面臨的主要困境
1.1 學生水平偏低
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雖然是招生較好的專業,學生的素質相較于其他專業并不低,甚至可能還要高。但由于目前高校的大量擴招,高職院校招到的生源本就有限,各高職院校分數可能不一樣,但從整體看學生的入學成績普遍偏低,此外各高職院校每年都有補錄的學生,還有面向本地生源招收的??迫膶W生,這些學生的入學成績可能更低。以河北省為例,2010年??迫目刂品謹稻€,面向河北省招生的???文史類288分,理工類200分;河北省市屬??朴珊颖笔「魇姓猩瘑T會劃定控制分數線,但普通文、理科不低于200分;控制線上完不成招生計劃,經院校申請,可以降分錄取。因此從入學分數看,可以說高職院校的學生理論學習的能力較差,素質較低,盡管有些人認為分數低并不代表其他方面的能力低,但不可否認的是個體的很多能力是相通的,分數在某種程度上能說明一定的問題,代表學生的基本素質。
1.2 會計知識難度加大
隨著經濟業務的日益復雜化,財政部日益出臺更多的會計準則進行規范,2007年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就是其代表,會計的內容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這是會計人員普遍的共識。會計職業可能仍然比較容易入門,但是,要想在會計領域有進一步的造詣,如想通過會計師和注冊會計師考試,仍是相當困難的,換言之,會計不再是任何人都能從事好的職業。
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是會計課程越來越難講,但是,又不能不講。盡管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并不是會計專業的高級人才,而是面向廣大中小企業的應用型人才。但是,當高職畢業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他們面臨的同樣是會計初級職稱、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等的一系列考試,作為提供知識的學校,沒有理由不向自己的學生提供他們需要的知識,因此,會計教學的難度可想而知。
同時各個高職院校由于要貼近“職業”的特點,普遍將較多的學時放置在實踐課上,縮短了理論課的學時,導致教學所需學時的緊張,更造成教學的艱難。
2 解決對策
2.1 策略之一:吸引更好的生源
目前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普遍不夠好,是因為現在社會上普遍有一個觀點,就是能上本科就不上???因此很多家長寧愿選擇收費高昂的三本,也不愿意讓孩子上高職這樣的??坡殬I院校,家長們的這種錯誤認識,主要是源于高職院校宣傳不到位。
其實,職業教育是一種相當具有吸引力的教育形式,被研究較多、證明力最充分的就是德國的職業教育,德國的教育體系十分完備,大體上可分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進修教育四大類。而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學生升學就業的主要渠道。據悉,德國約有75%以上的初中畢業生直接進入企業中的培訓機構接受職業技術培訓,同時進入各類相應的職業學校學習基礎知識。這種相互交叉、有機結合的管理體制,有利于培養出既懂理論又有動手能力的生產和管理人員。
同樣是職業教育,中國目前的高職院校則面臨困難得多的處境,無論會計專業辦得多么火,招到多少學生,無法找到有潛力的優秀人才就是失敗。而以目前高職院校的吸引力,要找到最優秀最聰明的學生確實太難。對于一個成功的會計專業來說,它應該主動地去吸引和留住優秀的學生,而不是坐等隨便什么樣的學生來,這是區分高職院校能不能生存下來的重要標志。
因此,建議各個高職院校下大力氣進行形象的塑造和宣傳,改變家長們的錯誤認識,以吸引更好的生源。
2.2 策略之二:提高教員素質
目前各高職院校的師資從學歷上來說,是比較高的,應該說完全能滿足教學要求。但是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沒有實際工作經驗,講課只能按照課本講理論,無法將課程與會計實際相聯系,就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因此,建議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制定硬性規定:凡是學校剛畢業的學生不能直接應聘到學校工作,學校需要師資,必須從企業招聘。同時,即使是從企業實際引進的具有真正雙師素質的教師,也要求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深入實際。因為企業在不斷地采取新的工藝技術,出現新的經濟業務,只有不斷地深入企業,才能在企業中隨時隨地掌握生產中所需要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業務,從而能更好地從事教學工作。
2.3 策略之三:改革講課的常規模式
會計課程的課時較多,內容較多,而常規的講課方法,是由一位教師將一門課從頭講到尾,這種講課方式,不僅使學生由于總是面對同一位老師容易疲勞,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同時也不利于教師發揮自己所長。
因此,建議改革講課的常規模式,將會計內容分成各個模塊,比如資產模塊、負債模塊、所有者權益模塊、特殊準則模塊等,各會計老師可以選擇自己拿手的內容,即不同的模塊由不同的老師講解,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保障學生聽到最好的講課。
2.4 策略之四:改革會計職稱考試模式
會計職業所需要的職稱考試包括會計從業資格、初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高級會計師考試。自從實行會計職稱考試以來,應該說培養發現了大批的專業人才。
但筆者認為目前的會計職稱考試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偏理論輕實際。會計職稱考試歷年的試題較難,其考題也類似于注冊會計師考試題,就是理論性、有難度的知識較多,而貼近會計實際操作技能的內容少。從2009年開始,注冊會計師考試開始改革,增加了綜合內容,注重考察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能力,會計職稱考試沒有理由不進行改革。
因此,筆者建議會計職稱考試應該取消難度大、實用性不強的內容,增加實際操作和對工作中出現的疑難問題的處理,不能一味地增加難度,應盡量減少理論內容,加強與實際的聯系,做到理論與實際結合,以利于培養實際技能型會計人才。
教師職稱考試試題范文第3篇
一、會計改革和會計行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20 多年來,特別是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后,中國會計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快,會計行業得到了長足發展。1992 年“兩則”、兩制“的,完成了我國會計模式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換;
隨后又并實施了16 項具體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制度》等,初步建立起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會計標準體系;
先后修改和制定了《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等法規,加強了會計法制建設,使會計工作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實施了46 個獨立審計準則項目,基本建立起了中國獨立審計準則體系;
逐步開放會計服務市場,允許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在國內建立合作所和代表處等等。這些都表明中國會計改革和會計行業的發展與開放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
中國加入WTO , 標志著中國將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從而將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的轉換,為中國會計改革和會計行業的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環境,提供難得的發展機遇,從而有助于全面提升中國會計的整體水平。
二、目前我國會計行業的工作性質和會計資質證書
目前我國的會計行業按照嚴格意義上的工作性質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 做會計的”,即從事會計核算、會計信息披露的狹義上的會計人員,全國大約有1200萬人;
第二種是“查會計的”,包括注冊會計師和政府和企業事業單位審計部門的審計人員、資產清算評估人員,全國目前大約有8萬名注冊會計師以及為數不少的單位內部審計人員;
第三種是“ 管會計的”,也就是總會計師,全國大約有3萬人左右。到目前為止,大約有300萬人取得相應的會計資格證書。但由于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僅占47%,因此,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總體上的文化程度和職業水平還比較低,會計職業道德操守也不近如人意。
解決這一問題,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通過認證各級別的會計資格。因此,從90年代開始,我國建立了完備而又嚴格的會計考試制度。而且,除了我國國內自己的各種會計資質證書外,從1993年ACCA(英國特許公會會計師資格認證) 登陸中國大陸開始,至今我國已經批準了若干種國際會計資格認證在中國內地發展他們的注冊學員、會員。
目前,我國國內的會計資質考試可以大體按照難易水平和參加人員的素質分為三個級別。第一是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試;
第二是會計職稱證書考試;
第三是注冊會計師、注冊評估師、注冊稅務師等資格證書考試。
1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
根據國家現有的規定,在我國所有要從事會計行業的人,必須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即俗稱的會計證).考試科目包括: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會計基礎知識、會計實務、初級會計電算化。
2 、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職稱考試)
考試分為初級資格考試(獲取助理會計師證)和中級資格考試(獲取中級會計師證)。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并從事會計職業2年的人,可申請初級資格考試。初級資格考試科目包括:經濟法基礎、初級會計實務??忌仨氃谝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兩個科目的考試,才可以取得助理會計師證書。中級資格考試科目包括:財務管理、經濟法、中級會計實務(一)、中級會計實務(二)[ 2005年將實務(一)和(二)合二為一,中級資格考試成績實行單科累計制,單科合格成績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有效,各科考試成績合格標準均以考試年度當年標準確定。凡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取得以上四個考試科目合格成績者,均可取得中級資格。另外,目前,我國對已取得中級職稱并從事會計工作滿若干年的會計人員,采用評審制來認證其高級會計師職稱。但是申報高級會計師職稱的人員均需在評審前參加《會計實務與法規》的考試,并取得合格成績?!稌媽崉张c法規》考試合格成績有效期為3 年,考試主要考察申報人運用財務管理和會計理論及其相關法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注冊會計師考試(CPA)
凡有高等??埔陨蠈W校畢業的學歷、已取得會計或者相關專業(指審計、統計、經濟)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中國公民都有資格報考??荚嚳颇堪ǎ簩徲?、稅法、會計、經濟法、財務成本管理共五科。依據相關規定,具有會計或相關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包括學校及科研單位中具有會計或相關專業副教授、副研究員以上職稱者),可以申請免試一門專長科目??荚噷嵭袧L動式,從第一門單科合格成績取得之年限算起,五年內必須考完所有科目,才可獲得申請注冊會計師資格。
4 、全國注冊稅務師執業資格考試(CPT)
這是一種類似于注冊會計師,但主要以稅務相關工作為主要內容的會計類資格考試。取得中專以上學歷并從事稅務相關工作規定年限者均可報名參加。
三、現有會計職業準入制度和會計高職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會計職業資格證書形成了我國會計行業的一套職業準入制度。全國統一的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考試和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是職業準入認定的前提,它不僅是對考生接受職業教育和專業知識水平的考核,還是對會計發展趨勢和職業技術要求的導向。因此,這一準入制度不但是確認會計人才的門檻,也是高校會計教育的方向和內容,尤其是會計高職教育。
1 、目前我國的會計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 高職高專、本科、研究生教育三個層次的教育,目標散亂,未能形成共識;
(2) 教師隊伍老、中、青三個層次結構不合理,青黃不接;
(3) 教材陳舊、更新緩慢,不能有效地滿足會計實踐的需要;
(4) 教師主講的傳統模式未能改變,多媒體教學、情景模擬教學、遠程教學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尚未充分運用;
(5) 學生重實務,輕理論的傾向比較嚴重等等。
2 、會計高職教育將主要面臨兩大挑戰加入WTO 后,中國的對外開放將從政策層面上升到體制層面和制度層面,這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環境等各方面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1) 會計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對會計高職教育的挑戰:科技進步,計算機、互聯網使得會計信息取得成本降低,并參與到企業管理信息的集成中;
經濟的全球化、企業的國際化要求會計人員能與不同國家的企業領導和雇員打交道;
新經濟、新業務的不斷出現和日趨復雜,將使會計職業門檻不斷提高。如何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和變化,轉變高職教育的工作思路,培養新型高職會計人才是會計高職教育面臨的一大挑戰。
(2) 國外教育機構的競爭對會計高職教育的沖擊:按照W TO的對等規則,成員國之間相互承認學歷或學位證書,鼓勵在他國辦學,取消政府對教育市場的壟斷。我國會計市場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在這個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并辦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是會計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財政部自1993年頒布《企業會計準則》以來,我國的會計工作就不斷地向國際慣例靠攏,至今已頒布了一系列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隨著我國加入WTO, 我國經濟將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對此,我國將會加快完善會計制度, 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梢灶A見,中國的會計事業將面臨一個大發展,而會計人才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會計教育水平。作為大專層次的會計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適應這一形勢,在課程設置、教材建設、師資隊伍、教學管理和考核評價各方面都要有針對性,使畢業生能夠迅速進入會計行業,成為合格的會計人才。
四、會計人才市場、會計職業資格和會計高職教育目標
會計高職教育如何適應當前的挑戰,也就是說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應當如何定位、專業課程如何設置、教學模式如何選擇。
1 、會計高職教育宏觀層面中的環境決定了目標,這個環境實際上就是會計人才市場。會計職業資格就是會計人才市場這一環境的一個現實表現,但不是全部,因為社會環境是不斷變化的。會計職業資格的變遷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會計教育的取向。
教師職稱考試試題范文第4篇
1.苛刻的準入門檻
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的典型方式是分段接受學校教育與實踐教育,起點是接受了中等教育(例如高中教育)的畢業生。畢業生接受職業培訓或者至少6個月的實踐工作;
第一階段是大學階段,進入大學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學制為4年;
第二階段是預備實習階段,通過第一次國家考試后,進入為期兩年的實習期;
第三階段是國家考試階段,一共有兩次國家考試,經過第二次國家考試,獲取教師資格證書。如此完成一個職教師資的培養過程,才有資格受聘擔任職教師資工作。大學學習階段:在高校培養職教師資一般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本科學習階段:入學者至少有26周的企業實習等工作經歷。二是碩士學習階段:碩士階段不再設置單獨的碩士學位考試,而是將第一次國家考試作為學位考試,通過了第一次國家考試也就意味著獲得了碩士文憑。預備實習階段:大學學習結束后即開始了教師的預備實習,預備實習為期兩年,主要在教師進修學院和職業學校進行。在教師進修學院主要進行師范專業課程學習,由教育學、專業教學等課程組成。在職業學校主要開展實習培訓,采用的是“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教學形式主要有三種:學生旁聽、有教師指導的授課、單獨授課。每周為8至12學時,其中學生每周應旁聽2學時。國家考試階段:第一次國家考試合格者取得見習教師資格方可進入預備見習階段。在教師的預備實習結束之前,新教師須通過第二次國家考試,即取得政府頒發的《教師資格證書》??荚嚨膬热莅ㄎ鍌€方面,即大學學習成績、論文、所學第一專業的試講、所學第二專業的試講、專題座談等。國家考試要求十分嚴格,對于以上五個方面,考生均須達到一定的標準,并且總成績也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否則視為不及格。據德國近年來的統計,有約20%的實習教師無法通過第二次國家教師資格考試。
2.嚴格的在職培訓
按照德國的法律規定,教師參加工作后必須接受師資培訓。每年每位教師有5個工作日可脫產帶薪參加繼續教育,每年至少有2周時間到企業實習。德國職業學校教師是分級分類接受培訓的,包括州、地區和學校三種層次的培訓。全州范圍內的進修由州文化部組織,每個課程培訓時間為一周左右,內容為通識培訓和企業鍛煉兩部分構成。地區性的進修是相鄰學校的聯合培訓,由區政府組織,每個課程時間為一至三天。學校組織的教師培訓則是缺什么補什么。值得一提的是德國非常重視對新入職教師的培訓。此外,高學位課程也為在職教師開設,目的是為他們提供進一步研修的機會。以柏林大學為例,教師可以在任何相關學院注冊博士、碩士學位課程。
二、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特色
1.完善的培養培訓體系
從培養體系看,德國,職教教師是一種獨立的、專門化程度極強的職業,已經形成了系統化的從本科到碩士,甚至是到博士生培養的專業設置。本科階段的學習更注重的是專業理論與專業實踐,而碩士階段的學習更注重的是一般教育理論與教學法的學習。大學階段的學習與兩年的預備實習階段、兩次國家考試相輔相成。整個流程下來學生既學到了相關的理論知識,也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充分保證了預備教師已具備了作為一名職教師資所需的知識與能力,形成大批既懂專業知識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人才。從培訓體系看,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培養培訓渠道多樣化。如:有專門的職業教育教師培訓機構,職業教育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內部成立的教師培訓機構,職教教師聯合會,大學的教育系,學校與學校之間、企業與學校之間聯合的培訓機構等等。
2.高度重視專業教學法
在大學學習中,無論是本科階段還是碩士階段均設置了專業教學法模塊,在碩士階段學生還需進行專業實踐,目的是加強對專業教學法的理解及實踐運用能力。在教師的預備實習階段,實習教師需在教師進修學院學習高達140-280學時的專業教學法。通過專業教學法的學習,教師更加清楚地知道如何才能將專業知識最好的傳授給學生,以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3.注重實踐能力綜合培養
在德國,學生若想進入大學學習職教師資專業,必須具備至少26周的企業實習經驗。并且學生在大學期間也要完成為期26周的企業實習,這樣才有資格參加第二次國家考試。在為期兩年的預備實習階段,在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指導下,基于問題導向去嘗試進行授課。另外,德國政府對于愿意提供教師培訓的企業給予了許多政策上的支持,從而吸引了大批的企業參與到教師的在職培訓中來。
4.考試要求非常嚴格
寬進嚴出。在德國要想成為一名職業學校的教師,需要首先通過本科學位考試、然后先后通過兩次國家考試??荚囉煽荚囄瘑T會按照考試條例進行,委員會由大學教授、職業學校校長、企業專家及有關考試機構的代表組成??荚嚥辉倬窒抻诶碚撝R,同樣重視對考生實踐能力的考察??荚囆问降亩鄻有约翱荚囘^程的嚴格性充分保證了對考生的全面考察,能夠較準確、真實地反映出考生是否具備成為職教師資的能力資格。
5.強有效的法律支持
法律健全使德國職業教育界和企業界都有法可依。德國政府通過了一系列新的職業教育法案,其中影響較大的有《職業訓練法》、《聯邦職業教育保障法》,確保“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正常運行。另外德國對職業教師培訓也有明確的法規——《職業教育培訓師資規定》,還有370多種國家承認的培訓職業的培訓條例,對于職業教育教師的學歷資格、考核、繼續教育等方面都有具體而嚴格的法律規定。
三、德國職業教育教師的高地位
在德國,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師都必須是大學畢業生。他們不但應當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豐富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以及教育和教學的實踐能力,而且應當處處為人師表。
1.公務員的身份
德國職業學校的教師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聯邦政府規定,教師是國家公職人員,與政府官員享有同等的社會地位,不受解雇的威脅,并享有免繳勞動保險費等權利。國家公職人員的工資分三類,中小學和職業學校教師的工資均在第一類中。在德國人眼中,教師職業是一種相當崇高的職業。教師職業受到青睞。每個教師都是國家公務員,只要不犯法就終身不會失業。
2.豐厚的薪酬待遇
德國職業學校的教師享有優厚的工資待遇。無論與歐洲其他國家同行相比,還是同國內其他職業工作者相比,都是比較高的,并超過國內平均水平。職校教師的工資一般相當于工人工資的1.5至2倍,其中工作五年左右的理論課教師6470歐元/月,換算成人民幣約51760元/月(按照1:8匯率計算)。除基本工資外,教師的收入還包括地區補貼、婚姻子女補助、職務補貼和房租補貼等??疾毂砻?,在德國當一名職業學校的教師,可謂是“上大學容易畢業難”,大學生從入校到畢業,平均需要7年,4-5年能畢業的人很少。難度最大的是國家教師資格考試,這大約要花3年左右的時間,德國的制度設置杜絕了“走后門”的陋習,競爭和篩選十分激烈,只有那些真正熱愛教育而又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成為教師,而一旦實現當教師的夢想時,年齡已經在30歲上下了,基于這樣的背景,教師職業備受尊重,教育界人才薈萃。
四、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對我們的啟示
1.緊扣職業熱情主題,加強職業引導工作
在德國考察學習期間,不萊梅大學研究院的Hauschild教授向我們介紹了德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培養的投入與產出成本測算和職業教育的定位。通過調查問卷研究職業熱情、企業熱情和道德熱情對職業定位的影響,經研究發現三者之間職業熱情影響最大。反觀職業教育現狀,如何提升學生對職業的歸宿感和認同感?如何提升職校教師的職業熱情?研究顯示教師的能力、素養直接決定了職業教育學生的選擇和定位是否長久、穩定并充滿激情,而非全部受制于收入的多少來決定職業熱情的高低。教師的職業熱情從根本上影響學生的職業熱情和定位,通過培養教師的職業熱情和歸宿感,最終實現學生的職業熱情和歸宿?;诖?,建議學院從兩個方面,加強職業引導工作。一方面加強對在崗教師的職業引導工作,通過教育、培訓、實踐、考核、待遇、事業等多方途徑,制定教師的成長計劃,培養教師的愛崗敬業、愛校興校、為人師表的職業熱情、企業熱情和道德熱情。另一方面,在人才引進時,一定要考察教師的在職業引導上接受到的教育,加大對教師在職業熱情、企業熱情和道德熱情三方面的考核力度,認真分析其入職擔任教師崗位的工作動機,防止投機教師職業以及不具備為人師表素養的人員混入到教師隊伍中來,為教師隊伍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在人才引進上把好選人的第一道關。
2.緊扣實踐能力主題,加強學歷提升工作
基于學歷層次不高、年輕教師比重較大的現狀,學院要不斷提升教師的學歷層次。但是學歷提升的目的不應該僅僅是拿一個文憑,而應該將重點放在提高自身的專業實踐能力上。在教師學歷提升期間(例如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要對下企業實踐鍛煉提出具體的要求。在職稱評定時,要注重實踐能力的職稱評審制度建設。以往職業院校教師評職稱依據綜合性大學教師升職稱評等級標準實施,沒有體現職業教育的差異性。強化教師以專業實踐能力為導向之升職稱評等級,把“教師到一定的企業事業單位服務的實踐成果”作為評職稱的依據之一。此外,學院引進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要在職稱評審領域給予政策傾向。
3.緊扣產業園區主題,加強各類培訓工作
一是要加強新入職教師的師范素質和教師基本功培訓。德國的職業學校教師,都經過了為期兩年的預備實習。當前我們基本上是直接選用大學畢業生(碩士為主)來擔當職教專業課教師,因此,必須對新教師進行師范專業培訓和專業教學論方面的培訓。對新入職的教師采用集中培訓的方式,聘請校內外的專家進行師范技能的培訓,主要在教學方法、教學程序、教學理念等方面進行標準化的集中訓練,實踐一般為1-2周。培訓結束時要進行達標考核,并將考核的結果和年度考核、職稱晉升等掛鉤,存入個人業務檔案里。二是要加強雙師素質隊伍培訓??梢圆扇∫韵峦緩剑旱谝?,選送新入職專業教師到園區合作企業進行1年的實習,熟悉生產流程、業務流程,掌握實訓設備的操作規程,提高其專業實踐能力,加深對理論的理解。第二,認真組織實施兩年一個周期的專業教師到園區企業、科研單位進行專業實踐。系部結合專業和師資實際情況,了解所從事專業目前生產、技術、工藝、設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在教學中及時補充反映生產現場的新技術、新工藝;
教師帶著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提高推廣和應用新技術開發的能力。第三,依托園區企業進行師資培訓。我們可以借助園區搭臺,主動積極地邀請企業參與到教師培訓中來。園區可以來協調企業和學校在整個職業教育的領域達成協作關系,保障雙方有充分的話語權,能夠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解決具體問題。
4.緊扣國際接軌主題,加強國際項目合作工作
教師職稱考試試題范文第5篇
本刊訊(記者李旭林)8月11日上午,首屆湖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高級培訓班開學典禮在湖南教育報刊社舉行。培訓班由湖南省教育學會學校心理教育專業委員會、湖南教育報刊社聯合主辦,首期培訓班吸引了近70名一線教師參加。
在為期5天的培訓過程里,授課的主要內容包括心理教育基本理論、學校心理教育基本要求、心理教師的素質要求、心理教育課程講授方法、心理咨詢的基本方法、心理測量與常見心理問題、4As心態調適方法、心理課題研究與心理教育工作經驗交流等。
湖南金旺百萬元捐資助推蘇仙區合格學校建設
本刊訊 8月6日上午,“湖南金旺實業有限公司捐贈廖王坪寄宿制學?!被顒觾x式在蘇仙區廖王坪鄉中學校園舉行。蘇仙區區長陳湘安、副區長首小翠、郴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李衛平、金旺公司副總經理吳號生、許珊武以及廖王坪鄉中學部分師生代表參加了捐贈儀式。
儀式由蘇仙區教育局局長劉紹弟主持。儀式上,吳號生代表金旺公司向廖王坪寄宿制學校捐款100萬元。
據悉,為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蘇仙區教育局大力開展城區學校擴容提質、農村合格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建設。湖南金旺公司捐贈的100萬元中,95萬元將用于廖王坪鄉寄宿制學校建市,另5萬元用于設立教育獎勵基金,獎勵該校優秀教師、學生,資助貧困學生。
(曹小剛 廖成清)
益陽市教師職稱評定有新規
本刊訊(記者周程宏)為進一步完善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益陽市教育局于日前制訂了《益陽市2009年中小學教師系列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工作實施方案》,確保教師職稱評審工作公正、公平。該《實施方案》規范了教師職稱評審流程中的三個重點環節:
一是崗位職數計劃一次性分配到位。根據各區縣(市)、市直教育單位職稱結構和所需職數,由市人事局職改辦一次性下達崗位職數計劃。計劃一經下達,不再追補。
二是同步出臺《益陽市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推薦暫行辦法》。該《暫行辦法》從專業化角度明確了教師職評推薦程序、基本條件和量化計分辦法,對教師職稱評定推薦工作進行了細化。
三是首次將教師專業知識水平考試結果與職稱工作掛鉤。規定任期內參加全市教師專業知識水平考試成績未達到60分以上者,不能申報中、高級職稱;
對于符合條件而無故不報名參加全市教師專業知識水平考試或報名后無故不參加考試者,5年內不準申報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寧鄉縣下猛藥整治暑假違規補課
本刊訊 近日,寧鄉縣教育局對全縣暑假違規補課進行專項清查,共撤銷違規培訓班點200多個,敦促退還違規收費150多萬元。
為及早預防教師有償家教、違規補課等行為,早在4月底臨近暑假時,寧鄉縣教育局就出臺《關于禁止教師從事有償家教、違規補課和索拿卡要等行為的實施辦法》,并召開了全系統教師隊伍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大會。
暑假期間,該局紀檢監察、成職教、普教等科室工作人員組成督查組,先后分兩組到各鄉鎮通過察看學校、聽取匯報、座談走訪、接受舉報等方式,專項督查治理了教師有償家教和違規補課等情況,做到了“發現一例,查處一例,追究單位領導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在督查中,某鎮共撤銷各類培訓班點120多個,敦促退還各種有償費款和違規收費100多萬元。
(賀志亮)
我省破獲一起高科技團伙高考作弊案
本刊訊(記者陳文靜) 記者近日從湖南省教育廳考試院獲悉,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湖南省成功破獲婁底市新化縣高考高科技團伙作弊案,抓獲作案人員10余人,依法處理作弊考生14人。
高考期間,王某等5人以社會考生身份參加考試,于考試結束前30分鐘將抄好的試題帶出考場外,由場外等候的劉某等人將試題用手機拍照,以彩信和電子郵件方式發給在賓館等候的相關人員,并迅速組織答題,然后用無線電發送器向考場內以語言信號形式發送答案,參與作弊的考生用無線電接收器、無線電耳機接聽。
臨湘市:
日前,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中小學實效性閱讀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子課題《傳承中華文化經典,重回時代書生形象》落戶臨湘市實驗學校。該課題由實驗學校周治滿老師牽頭,課題組成員共同完成。據了解,為引導青少年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該校2005年初成立《傳承中華文化經典,重塑時代書生形象》課題組,在師生中廣泛開展“誦讀經典,陶冶性情”主題教育,積極推廣“經典進課堂”活動。目前,該課題已經教育部“一十一五”規劃課題組批準同意立項。
(程 何奇文 余祥輝)
桃源縣:
暑假期間,桃源縣財政局、教育局積極籌集資金順利啟動新農村新校同建設工程。按照“建一所,成一所,安全運轉一所”的要求,該縣有茶庵鋪鎮中心學校等7所中小學將按規定的模式興建沼氣系統,改擴建學生廁所,改造食堂灶臺、案板、水池并配套污水處理。此項工程完工后,全縣校園衛生條件將得到進一步改善,校園環境質量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朱連池 向燕蘭)
永順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