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心力衰竭論文【五篇】

      發布時間:2025-07-11 02:58:31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老年人心衰的特點和治療。方法通過對45例老年人心力衰竭進行分析、治療。結果單用藥物對癥治療難以奏效。采用白蛋白和1,6-二磷酸果糖可使心功能明顯改善,全身狀況明顯好轉?!続bstra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力衰竭論文【五篇】,供大家參考。

      心力衰竭論文【五篇】

      心力衰竭論文范文第1篇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老年人心衰的特點和治療。方法通過對45例老年人心力衰竭進行分析、治療。結果單用藥物對癥治療難以奏效。采用白蛋白和1,6-二磷酸果糖可使心功能明顯改善,全身狀況明顯好轉。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characteristicandtreatmentofagedpeoplewithcardiafailure.Method45agedpatientswasanalyzedandtreated.ResultItisdifficulttohavetheintendedeffectonlybysymptomatictreatmentwithdrugs.Albuminandfructose-1,6-diphosphatecanimproveheartfunctionmarkedly.Theresultsshowedthatsystemicstatusfunctionwasamelioratedobviously.

      【Keywords】Cardiafailure;
      Agedpeople

      就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月的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例進行分析。探討老年人心衰的特點和治療,以供參考。

      1臨床資料

      1.1病例選擇45例均為住院病人。男性24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68.8歲。心衰類型及功能分級:左心衰28例,右心衰9例,全心衰8例。心功能(NYHA標準):II級21例,III級18例,IV級6例。

      1.2基礎疾病冠心病23例,肺心病10例,高血壓病6例,風濕性病心臟病2例,心肌病2例,其他2例。

      1.3臨床表現咳嗽咯粘液痰,肺部濕性啰音21例,心悸、氣促乏力,拍胸片提示:胸腔積液4例,腹脹、惡心、納差、顏面、雙下肢浮腫或腰骶部浮腫10例,心律失常(早搏、心動過速、心房顫動等)8例,神志異常2例。

      1.4實驗室檢查心電圖異常44例(97.7%),其中竇性心動過速11例,心房顫動8例,頻發房早10例,頻發室早6例pt-fvl:-004mm·S18例;
      合并心肌勞損24例(54.5%),血尿素≥9.2mmol/L30例(66.6%),低鉀21例(46.6%),低鈉8例(18%),二氧化碳結合力≤20mmol/L11例(25%)。

      1.5治療及轉歸臨床癥狀緩解出院者34例(77%),無效死亡10例(22%)。

      2分析討論

      2.1臨床特點①癥狀不典型:由于年齡大,感知遲鈍,合并癥多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組以咳嗽、咯痰誤診肺部感染等10例(22.2%)后經胸片檢查呈心臟擴大,肺淤血確診心衰。由于老年人有腦動脈硬化,故心力衰竭時容易出現腦缺血癥狀,表現為神志異常,嗜睡甚至昏迷本組有2例(4.4%),不同尋常地出虛汗(顏面及頸部),甚至大汗淋漓,可以是老年人心力衰竭時,惡心、嘔吐、腹痛等消化道癥狀較突出,本文有9例(21.1%)。有竇房結退行性病變的老年人,發生心力衰竭時心率增快可不顯著,患者可首先表現為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的癥狀,如果問診及體格檢查不仔細,很容易造成誤診和漏診。②氮質血癥多:本組血尿素氮9.2-25mmol/L57例(63.3%),≥26mmol/L3例。③病死率高:本組病死率60-90歲為41.8%,70-90歲為52%,≥80歲為82.1%。

      2.2治療體會除常規治療外①對于感染為誘因的心衰本組41例(45.5%)及時性選用廣譜抗生素,靜點抗生素,靜點抗菌藥時限制鹽水入量,防止水、鈉潴留加重心衰。②適當選用利尿劑,中度以上浮腫19例(21.1%)均選用速尿20-40mg靜注。注意電解質平衡。③小劑量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可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改善心功能。本組常規用卡托普利6.25-12.5mg,2-3次/日,85%有效。④在沒有β-受體阻滯劑禁忌癥時,可從小劑量開始應用。因此藥物可減慢心率,降低血壓,減低心肌收縮力和氧耗量,并能增加運動耐量,降低運動時血流動反應,使在同一運動量水平上心肌耗氧量減少,從而使心功能改善。⑤加強支持療法。心衰落時由于全身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易發生并發癥等均可加重心衰,形成惡性循環,故單用藥物對癥治療難以奏效。采用白蛋白和1,6-二磷酸果糖可使心功能明顯改善,全身狀況明顯好轉。

      心力衰竭論文范文第2篇

      論文關鍵詞: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預見性護理

       

      心力衰竭患者大多由于心臟本身疾病、勞累、感染導致心排血量明顯下降,以致不能滿足組織器官代謝的需要,從而表現出心悸、氣短、呼吸困難和淤血、腫脹等一些列癥狀。目前發病率占心臟病的20%,但死亡率高達40%。因此,其預見性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F對15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我院從2005―2009年收住心力衰竭的患者150例。男性81例,女性71例,年齡58―70歲,平均年齡64歲,其中心力衰竭61例,左心衰竭58例,全心衰竭33例。

      2 病情觀察

      2.1癥狀觀察 150例患者有61例明顯表現出疲乏、頭暈、失眠、嚴重的呼吸困難、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左心衰的癥狀。58例患者均有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肝脾腫大、尿少、雙下肢浮腫等右心衰竭癥狀。另外33例患者均有上述左心衰竭的癥狀。

      2.2誘因分析 發生心衰的患者有誘因者達90%,如能及時識別這些誘因,及早加以預防控制,可減少心衰的發生,延緩病情的發展,改善預后。

      2.2.1 感染 體力勞動與情緒激動,冠脈供血不足,心率增快或心律不齊,肺栓塞,均有可能發生心力衰竭。如不及時控制肺部感染,很有可能導致肺水腫而發生死亡。

      2.2.2 鈉鹽攝入過多,電解質紊亂與酸堿平衡失調,停用洋地黃使用過量,均有可能導致心力衰竭的發生。另外,治療配合不當,如親屬不能細心照料,漏服藥和中斷用藥,體力活動未限制,這些因素也可能誘發心力衰竭。

      3 護理對策

      3.1一般護理 緩解呼吸困難,幫助患者采取半臥位及氧氣吸入。氧流量2―4L/min,肺源性心臟病者1―2L/min,心衰I°和心衰II°患者增加臥床休息時間,減少活動中國論文網。心衰III°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作肢體的被動運動,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當病情好轉恢復起床活動時,活動應循序漸進護理論文護理論文,如果出現胸悶、心悸、氣短、心率加快等不能耐受征象時,應立即臥床休息,并抬高床頭。

      3.2飲食護理 應給低熱量、低鈉、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不脹氣飲食,如水果、蔬菜、牛奶、瘦肉、魚等。根據血鉀水平調整飲食中鉀的含量,保持大便通暢,用力排便時,可增加心臟負荷和誘發心律失常,飲食可增加粗纖維食物。必要時,給緩瀉劑或肛塞開塞露,避免用力并增加心電監護。

      4 藥物治療的觀察及護理

      4.1洋地黃藥物 可增加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增加心排血量,其治療和中毒量很接近,且用藥的個體差異較大。護士要嚴格掌握用藥劑量、方法、時間,用藥前后監測心率、心律。給藥前詢問患者有無惡心、嘔吐、乏力、色視等聽心率、心律,若心率過快、過慢,節律變為不規則或規則心律突然變為規則,為洋地黃中毒表現。應立即做心電圖檢查,并報告醫師處理,不宜與奎尼丁、心痛定、抗甲狀腺藥物合用,以免增加毒性,定期測定血中地高辛濃度,靜脈推注速度要慢。

      4.2利尿藥物 能抑制鈉水的重吸收,使體內過多液體排出,減輕或消除水腫,減少回心血量,改善心功能。用藥期間要觀察利尿劑不良反映,查血電解質注意脈搏和血壓變化,及時發現低鈉、低鉀、低鎂的臨床表現,報告醫師處理。

      4.3血管擴張藥物可減輕心臟前后復合,改善心功能。用硝普鈉時須用微量泵,且避光,嚴格控制輸入速度、濃度并監測血壓及心率,避免低血壓發生。

      5加強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導 使患者全面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誘因、臨床表現和治療護理的有關內容。強調合理用藥,合理飲食,勞逸結合的重要性,保持情緒與健康的關系。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刺激,氣候變化時要注意增減衣服,以免冷刺激引發心臟病的發生。

      心力衰竭論文范文第3篇

      1.1一般資料

      從2001年~2009年本院共收治了7例低血糖合并左心力衰竭,男3例,女4例,年齡64~75歲;
      本組的7例患者均有糖尿病史8~20年;
      為5例口服降糖藥物所致,注射胰島素所致1例,注射并口服降糖藥所致1例。合并高血壓性心臟病3例,冠心病有3例,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1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腎病4例。

      1.2癥狀及體征

      本組的7例患者在臨床上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癥狀,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呼吸急促及端坐呼吸等病癥。7例患者中3例表現為煩躁不安,3例表現為意識朦朧,1例患者昏迷;
      7例患者的血壓均有增高,3.37~2.95/2.08~1.65mmHg,5例患者的心率明顯變快,105~142次/min,2例患者心率增快不明顯80~92次/min,肺部聽診有干、濕啰音。

      1.3輔助檢查

      6例患者便攜血糖儀測毛細血管葡萄糖濃度(毛糖)均低于3.0mmol/L,同時抽靜脈血實驗室檢查血漿葡萄糖濃度(血糖)在(1.5±0.6)mmol/L,另外1例患者主要是在抗心力衰竭治療療效不明顯之后才檢測毛糖。白細胞(15.3±5.0)×109/L,血鉀(4.5±0.9)mmol/L,尿素氮(17.7±9.8)mmol/L,肌酐(266±132)μmol/L,心電圖均顯示心肌勞損、左心室肥厚。

      1.4治療和轉歸

      本組的7例患者,當確診為低血糖誘發急性左心力衰竭,囑給患者半坐臥位,高流量鼻管給氧,立即給患者靜脈滴注50%的葡萄糖溶液60~80ml,靜脈推注20mg的呋塞米、0.2~0.4的毛花甙丙,10~20mg的地塞米松等藥物,并靜脈滴注5%或者是10%的500ml葡萄糖溶液維持,硝酸甘油微泵減輕心臟負荷。同時積極控制感染,補充能量,維護水、電解質、酸堿平衡。

      2結果

      7例患者經以上治療均在1~3h后血糖升高到(8.8±1.5)mmol/L,神志很快轉清,心力衰竭癥狀逐漸緩解。1例患者經過積極的抗心力衰竭治療2h之后,心力衰竭沒有明顯的好轉、意識障礙也有所加重,在檢測毛糖之后,及時糾正低血糖,心力衰竭逐漸緩解。

      心力衰竭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 ICU病房;

      無創正壓通氣;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統的一種嚴重功能障礙疾病,因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障礙,從而導致患者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進而引起一系列相關的生理和代謝方面的紊亂[1-2]。ICU病房的本類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功能檢查多表現不良預后,因此對其進行輔助呼吸干預,是十分必要的治療措施[3]。本次研究針對應用無創呼吸機的無創正壓通氣以及低流量持續吸氧在臨床效果上的比較,取得一定的成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012年于本院ICU病房治療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患者37例實施常規藥物治療加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對照組患者41例實施常規藥物治療加低流量持續吸氧治療。觀察組男24例,女13例,年齡49~68歲,平均(61.42±5.71)歲。對照組男24例,女17例,年齡50~71歲,平均(63.14±6.33)歲。所選患者入院原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擴張、肺水腫、肺纖維化等引起的肺部急、慢性呼吸衰竭合并冠心病、肺心病等引起的心力衰竭。進入ICU病房前對患者的呼吸、心率以及pH、PaO2、PaCO2等血氣結果進行檢測。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檢查結果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2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藥物治療加低流量持續吸氧治療。藥物治療同觀察組,持續低流量鼻飼吸氧,設定氧流量約2.5 L/min。

      3 討論

      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統的一種嚴重功能障礙疾病,因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障礙,從而導致患者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進而引起一系列相關的生理和代謝方面的紊亂。臨床上,有呼吸衰竭常常誘發心力衰竭,尤其是合并有冠心病等嚴重心臟功能疾病的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處較高水平。發病的機制在于氧含量的降低,使心臟代償性的增加心率和心搏量,血壓隨之升高[7]。隨著時間推移,心臟的負擔持續加重,加之二氧化碳潴留帶來的冠狀動脈血管血運的影響,逐漸引發心力衰竭[8]。

      ICU病房的本類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功能檢查多表現不良預后,因此對其進行輔助呼吸干預,是十分必要的治療措施。本次研究針對應用無創呼吸機的無創正壓通氣以及低流量持續吸氧的比較,結果發現觀察組在緩解癥狀和改善呼吸、心率方面效果更為迅速,且療效更佳。另外,治療前后的血氣分析發現,無創正壓通氣在升高血液pH值、增強血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方面,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改善的效果更佳明顯[9]。統計治療后2周時間內的死亡率和插管率,觀察組患者死亡率8.11%、氣管插管率13.51%,遠低于對照組的14.63%和21.95%,觀察組的對比優勢明顯[10]。但實際操作中同樣發現不少問題,包括面罩部位的皮膚壓傷、腹脹、分泌物排除困難加重等,可以通過其他方面的措施加以預防和改善。

      綜上所述,ICU病房應用無創呼吸機治療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以有效地減少死亡率、氣管插管率,在心衰和呼吸衰竭的其他比較中,同樣優勢明顯。

      參考文獻

      [1]劉軼.無創呼吸機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救治中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1,32(30):6332.

      [2]張耀民.無創機械通氣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11):1036.

      [3]李建杰,顧旭,石志堅,等.無創機械通氣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2012,7(11):1355-1356.

      [4]潘峰,李文碧,李海東,等.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療效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0,39(8):1044-1045.

      [5]宋瑞玲.無創機械通氣輔助治療急性左心衰竭的臨床觀察[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1,17(1):55,62.

      [6]劉志成,宋秀梅,徐翔,等.淺談簡易無創呼吸機在急救中的臨床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28):896-897.

      [7] Scala R, Bartolucci S, Naldi M, et al. Co-morbidity and acute decompensations of COPD requiring 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J].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04,30(9):1203-1208.

      [8]周宏偉,曾紅,陸建芳,等.無創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J].內科,2012,7(4):347-348.

      [9]支海娟,李娟.基層醫院慢阻肺合并呼衰、心衰的機械通氣治療的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0):127.

      心力衰竭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
      臨床治療;
      探究療效

      慢性心力衰竭與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有一定的區別,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比例近年來有所上升[1]。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很多老年患者的心功能已經到達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心肌梗死發生的次數也與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生有很大關系[2]?,F代臨床認為左心室射血分數的高低反應了一個人的心功能的狀態,慢性心力衰竭常以左心衰竭為主[3],病情嚴重的發展為全心衰竭。下文就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7月~2013年10月來我院治療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50例使用的是規范化治療為對照組,另外50例采用非規范化治療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60±1.6)歲,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為(60±1.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構成、病程、住院次數無明顯差異,性別構成如下表1,平均年齡見表2。

      表1,采用χ2檢驗,=3.6732,P=0.078,P>0.05,結果無明顯差異,表明兩組患者男女患者比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表2,采用t檢驗,t=1.2764,p=0.0645,P>0.05,結果無明顯差異,說明兩組患者在年齡上區別不大,在研究上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的是規范化治療為,觀察組采用非規范化治療,規范化治療是按照慢性心力衰竭治療指南進行,包括A、B、C、D四個階段。非規范化治療是根據患者的癥狀及病情進行評估,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所用藥物的類型,患者的生存率及死亡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7.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 t檢驗;
      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生存率為84%,死亡率為16%,觀察組的生存率為為86%,死亡率為14%,χ2=6.9362,P=0.0632,結果無明顯差異(見表3)。

      表3,采用χ2檢驗,χ2=6.4162,P=0.083,P>0.05,結果無明顯差異。表明兩組患者在生存率上無明顯差異,無論是使用規范化治療還是非規范化治療,兩組患者生存率差異不大。

      3 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首先是治療病因和誘因,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見病因是高血壓、二尖瓣關閉不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等。

      誘因有呼吸道的感染,心律失常,過度勞累等等。合理使用藥物,在臨床上常使用的藥物有ARB、ACEI、利尿劑、加強心肌的藥物、血管擴張劑等。ACEI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關鍵,在慢性心力衰竭指南中屬于首類藥物,ACEI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壓患者血壓,改善患者心功能;
      ARB藥物適用于對ACEI藥物不適合的患者,有些患者對ACEI藥物療效不明顯,或者對ACEI藥物產生過敏現象;
      利尿劑有很多種類,比如噻嗪類、袢利尿劑、保鉀利尿劑等,臨床上最常見的是速尿和螺內酯的聯合使用。血管擴張劑的使用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血管擴張劑有小動脈擴張劑、靜脈擴張劑、動脈及靜脈擴張劑,臨床上經常使用的有硝酸甘油,硝普鈉等;
      根據患者情況決定是否使用加強心肌收縮的藥物。其他治療有給予吸氧、休息、控制鈉鹽的攝入等。每個患者并不是要使用上述所有藥物,有相關研究表明利尿劑的使用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并不是很明顯。

      4 結論

      本次研究與以往研究的不同之處在于觀察組采用了非規范化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與采用規范化治療的患者進行比較,這樣結果具有可比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臨床上比較多見,臨床上主要會表現左心衰竭的癥狀。在研究中發現,使用非規范化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要比使用規范化治療的對照組緩解的快,是因為非規范化治療評估分析了患者的病情,根據患者癥狀選擇了臨床藥物。由于很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心肌梗死的病史,在臨床用藥時要治療原發病。

      參考文獻:

      [1]云娟娟.12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及預后的調查分析[D].昆明醫科大學,2013.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