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論文答辯注意事項【五篇】

      發布時間:2025-07-11 13:12:37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1在畢業論文答辯時,答辯老師首先要求你簡要敘述你的畢業論文的內容。敘述中要表述清楚你寫這篇論文的構思(提綱),論點、論據,論述方式(方法)。一般約5分鐘左右。2第二步,進行現場答辯。答辯老師向你提出2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文答辯注意事項【五篇】,供大家參考。

      論文答辯注意事項【五篇】

      論文答辯注意事項范文第1篇

      論文答辯注意事項

      答辯步驟

      1在畢業論文答辯時,答辯老師首先要求你簡要敘述你的畢業論文的內容。敘述中要表述清楚你寫這篇論文的構思(提綱),論點、論據,論述方式(方法)。一般約5分鐘左右。

      2第二步,進行現場答辯。答辯老師向你提出2—3個問題后,做即興答辯。其中一個問題一般針對你的論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提出問題,考察學生對引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否準確。第二個問題,一般針對你的論文中所涉及的某一方面的論點,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或專業實務進行講(論)述。第三個問題,根據學生有一定工作經驗,提出專業理論或實務中的問題,引導學生以工作實踐中遇到的案例和實務,研討理論依據。

      3注意問題

      ①自己為什么選擇這個課題?

      ②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和目的是什么?

      ③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結構是如何安排的?

      ④全文的各部分之間邏輯關系如何?

      ⑤在研究本課題的過程中,發現了那些不同見解?對這些不同的意見,自己是怎樣逐步認[本文來自于JyqKw.com]識的?又是如何處理的?

      ⑥論文雖未論及,但與其較密切相關的問題還有哪些?

      ⑦還有哪些問題自己還沒有搞清楚,在論文中論述得不夠透徹?

      ⑧寫作論文時立論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對以上問題應仔細想一想,必要時要用筆記整理出來,寫成發言提綱,在答辯時用。這樣才能做到有備無患,臨陣不慌。

      提示

      1、提前熟悉論文,并將所寫章節的內容在看看,然后總結三分鐘的口述陳述。

      2、著正裝,帶論文、準考證、身份證于11月26日上午8:30到銀川市西夏區學院路300號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1號教學樓1層階梯教室,參加論文答辯。名單附后。

      3、答辯當天,老師點名后到教室后排號,但是答辯時盡量不要去看事先寫好的內容。

      4、進入答辯環節時,會有點名考官叫你進去,答辯老師會示意你坐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站著或坐著,不論怎樣都要說謝謝老師,態度端正。然后老師會說開始,你就按老師的要求闡述你的論文,要條理性清晰,聲音要老師聽得到。闡述完以后老師結合你的論文進行提問。

      另外從答辯準備環節到答辯結束都要有一顆平和的心,不要緊張,不要詞不達意。

      最后祝大家答辯順利。

      答辯自述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的學生XX,文題目是《……》。我當時之所以選擇研究……是因為……,主要表現在:……在著手準備論文寫作的時候,我針對……這個命題,大量閱讀相關方面的各種資料。對……的概況有了大致了解,縷清思路的基礎上確定研究方向,然后與老師商討,確定論文大致思路和研究方向。然后,為了完成論文,本人收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其中主要來自網上的論文期刊、圖書館的書目、學習教材的理論資料。在……導師的耐心指導和幫助下,經過閱讀主要參考資料,擬定提綱,寫開題報告初稿,畢業論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XXXX年X月X日正式定稿。

      具體來說,我的論文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

      第二部分,是在對……進行了詳細論述的基礎上,運用……法對……的深入挖掘。

      第三部分,運用……法對……的深入挖掘。

      第四部分,……

      經過本次論文寫作,我學到了許多有用的東西,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在這期間,我的論文指導老師……教授對我的論文進行了詳細的修改和指正,并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在這里,我對他表示我最真摯的感謝和敬意!

      以上就是我的答辯自述,希望各評委老師認真閱讀論文并給予評價和指正。謝謝!

      成績評定規則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做好2016年國家職業資格全國統一鑒定工作的通知》(人社鑒發[2016]1號)規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一級、二級)全國統一鑒定成績計算方法如下:

      (一)成績計算:

      1、理論成績=職業道德成績+理論知識成績×90%

      2、技能成績=書面技能成績×100%

      3、綜合評審成績=論文內容成績×40%+論文答辯成績×60%

      (二)理論、技能和綜合評審均實行百分制,成績達到60分以上者為合格,三門成績均合格的考生,可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三)單項合格成績保留一年有效,一年期內可任選一次補考機會。補考后仍有單項不合格者,須重新申報原等級全部項目的考試。

      論文評定方法如下:

      1、論文必須由考生獨立完成,字數原則上不少于3000字,侵權、抄襲,或請他人寫作,跑題、偏題,或結論不正確,或論據、數據基本不準確,或邏輯結構嚴重混亂,或語句文字不通順、病句、錯別字太多的論文為不合格論文,不得參加答辯。

      2、論文內容部分和論文答辯部分均實行百分制,按答辯委員會中每位成員評定的成績進行算術平均得出考生論文內容部分的成績,論文內容部分成績合格者(占綜合評審委員會總數2/3以上委員評分合格且平均分合格的),方可參加答辯。

      3、由答辯委員會委員獨立對論文內容進行評定,同時提出相應的答辯問題。

      4、考生論文答辯部分的成績由答辯委員會中每位成員評定的成績進行算術平均得出,2/3以上委員評分合格且平均分合格的為合格。

      論文答辯注意事項范文第2篇

      作為將要參加論文答辯同學,首先而且必須對自己所著的畢業論文內容有比較深刻理解和比較全面的熟悉。這是為回答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就有關畢業論文的深度及相關知識面而可能提出的論文答辯問題所做的準備。所謂“深刻的理解”是對畢業論文有橫向的把握。例如題為《創建名牌產品發展民族產業》的論文,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可能會問“民族品牌”與“名牌”有何關系。盡管畢業論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 參加論文答辯的學生必須對自己的畢業論文有“比較全面的熟悉”和“比較深刻的理解”,否則,就會出現尷尬局面。

      二、論文答辯——圖表穿插

      任何畢業論文,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圖表表達論文觀點的可能,故我認為應該有此準備。圖表不僅是一種直觀的表達觀點的方法,更是一種調節論文答辯會氣氛的手段,特別是對私人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來講,長時間地聽述,聽覺難免會有排斥性,不再對你論述的內容接納吸收,這樣,必然對你的畢業論文答辯成績有所影響。所以,應該在論文答辯過程中適當穿插圖表或類似圖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論文答辯成績。

      三、論文答辯——語流適中

      進行畢業論文答辯的同學一般都是首次。無數事實證明,他們論文答辯時,說話速度往往越來越快,以致畢業答辯委員會成員聽不清楚,影響了畢業答辯成績。故畢業答辯學生一定要注意在論文答辯過程中的語流速度,要有急有緩,有輕有重,不能像連珠炮似地轟向聽眾。

      四、論文答辯——目光移動

      畢業生在論文答辯時,一般可脫稿,也可半脫稿,也可完全不脫稿。但不管哪種方式,都應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時常地瞟向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及會場上的同學們。這是你用目光與聽眾進行心靈的交流,使聽眾對你的論題產生興趣的一種手段。在畢業論文答辯會上,由于聽的時間過長,委員們難免會有分神現象,這時,你用目光的投射會很禮貌地將他們的神“拉”回來,使委員們的思路跟著你的思路走。

      五、論文答辯——體態語輔助

      雖然畢業論文答辯同其它論文答辯一樣以口語為主,但適當的體態語運用會輔助你的論文答辯,使你的論文答辯效果更好。特別是手勢語言的恰當運用會顯得自信、有力、不容辯駁。相反,如果你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始終直挺挺地站著,或者始終如一地低頭俯視,即使你的論文結構再合理、主題再新穎,結論再正確,論文答辯效果也會大受影響。所以在畢業論文答辯時,一定要注意使用體態語。

      六、論文答辯——時間控制

      一般在比較正規的論文答辯會上,都對辯手有答辯時間要求,因此,畢業 論文答辯學生在進行論文答辯時應重視論文答辯時間的掌握。對論文答辯時間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該截止的時間立即結束,這樣,顯得有準備,對內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輕車熟路,容易給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一個良好的印象。故在畢業論文答辯前應該對將要答辯的內容有時間上的估計。當然在畢業論文答辯過程中靈活地減少或增加也是對論文答辯時間控制的一種表現,應該重視。

      七、論文答辯——緊扣主題

      在校園中進行畢業論文答辯,往往辯手較多,因此,對于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來說,他們不可能對每一位的畢業論文內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連畢業論文題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個論文答辯過程中能否圍繞主題進行,能否最后扣題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員們一般也容易就論文題目所涉及的問題進行提問,如界能自始至終地以論文題目為中心展開論述就會使評委思維明朗,對你的畢業論文給予肯定。

      論文答辯注意事項范文第3篇

      1、明確畢業論文答辯的目的

      a. 學校鑒別畢業設計(論文)的真偽;

      b. 評價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c. 考察學生臨場發揮的能力。

      2、了解答辯的基本要求

      a. 成員 答辯之前,院系畢業設計領導機構成立答辯委員會,指導教師可以加入,但不能擔答辯委員會主席的職務,且在自己學生答辯時應回避,不參與意見。

      b. 時間 答辯時間一般為10-20分鐘,是對自己綜合能力、表達能力的挑戰。

      c. 問答 答辯教師提出的問題有一定的方向性,主要分為鑒別論文真實性的問題、識別知識掌握程度的問題,判斷論文研究深度的問題。

      3、心理準備

      a.認真 答辯是學生獲準畢業、取得學位的必經之路,只要認真對待,通過答辯并非難事。

      b.自信 樹立自信心,適當放松心情,不要給自己過大的壓力,積極熱情,泰然處之。只有充滿自信,沉著冷靜,才會在答辯時有良好的表現。

      c.放松 提前練習,努力適應答辯環境,克服恐懼、緊張的心理。

      4、物質準備

      申請資料、論文底稿、答辯PPT、參考資料,答辯提綱,練習講稿

      5、要順利通過答辯,并在答辯時真正發揮出自己的水平,除了在答辯前準備好答辯提綱外,還需要了解和掌握答辯的要領和藝術。

      a.禮儀:著裝整理大方,尊重答辯老師,言行舉止要文明禮貌,目光與老師適當交流,回答完問題后致謝退場。

      b.語言:抓住要害,簡明扼要;客觀全面、辯證留有余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吐詞清晰,聲音適中?;卮鸩怀鰡栴},不可強辯。

      論文答辯注意事項范文第4篇

      (閩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涉外離婚答辯書涉及的語境復雜,因此教師有必要在教學中對學生施以理論和方法上的引導。本研究運用語境順應論,通過分析涉外離婚答辯書翻譯的過程,即比較語境差異與順應譯文語境,提出在翻譯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從語境順應論出發修正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模式和改善教學環境來培養學生的語境順應能力。

      關鍵詞 :語境順應論;
      涉外離婚答辯書;
      翻譯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5)04-0265-03

      基金項目:閩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子項目:語境順應論視閾下的涉外離婚案法律文書的翻譯及其對翻譯教學的啟示(WYXJG10)

      涉外離婚答辯書是涉外離婚訴訟類法律文書的一種已經和涉外離婚起訴書、判決書等一同出現在本科涉外離婚訴訟類法律文書的翻譯教學中。涉外離婚答辯書涉及答辯人對事實的認定或否定及抗辯的理由,對其翻譯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中西語境的差異,本科學生作為翻譯初學者卻缺乏語境順應能力,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這一能力是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語境順應論是研究語言使用過程中語境順應問題的理論,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理論指導。因此,本研究運用語境順應論,通過分析涉外離婚答辯書的翻譯過程,提出教師培養學生語境順應能力的策略。

      一、涉外離婚答辯書翻譯教學中學生語境順應能力欠缺的問題

      翻譯的語境順應能力是指譯者能準確把握原文和譯文的語境差異,并根據翻譯時需要適應的語境,選擇合適的語言的能力。涉外離婚答辯書的原文和譯文語境差異很大,這給翻譯教學帶來了困擾。學生缺乏語境順應能力,使得這一問題更加突出,主要表現為:忽略原文與譯文的語境差異;
      不知如何比較原文和譯文語境;
      不懂得怎樣順應譯文語境。然而,教師卻沒能從理論角度引導并培養學生語境順應能力,具體表現為:在教學理念上往往偏重實踐而忽視理論,或者雖然介紹理論的概念、流派等基本知識,卻忽略引導學生運用理論解決翻譯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在教學模式上,教師以講解為主,學生以練習為主,卻忽視對譯文質量的監控,其中包括譯文的語境順應方面的評價;
      在教學環境上,教師選擇傳統的課堂教學,卻忽視了營造原文與譯文的語境,沒能充分利用文本存在的外部環境。這些問題阻礙了學生語境順應能力的培養,因此下文將在語境順應論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涉外離婚答辯書的翻譯過程,討論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二、語境順應論

      根據Verschuren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書中提出的觀點,語言的使用是“一個不斷選擇語言的過程,無論這種選擇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無論它是出于語言內部還是語言外部的原因”[1]。語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在這一過程做出選擇,是因為語言具備變異性、商討性和順應性。其中語言的順應性是“能夠讓語言使用者從可供選擇的項目中做靈活的變通,有策略地進行選擇,從而滿足交際需要”[1]的特性,“變異性和商討性是條件和基礎,順應性是根本和目的”[2]。從Verschuren的觀點來審視翻譯的過程,不難看出翻譯是語言的連續選擇過程,而且是雙語或多語的多層面、多角度選擇過程。因此,翻譯過程運用這些觀點有助于理解翻譯的實質。Verschuren將語境進行了詳細分類,具體分為語言語境和交際語境兩大類。這樣的分類有利于人們認識各類語境的特征以及找出其中的順應規律,同時為解決翻譯教學中的語境問題提供了方向。

      涉外離婚答辯書翻譯是一種特殊的交際,它是以譯者為橋梁的當事人之間的交際,牽涉到中西兩種語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從語境順應論來解析翻譯的過程以提高學生的語境順應能力。

      三、涉外離婚答辯書的中西語境差異

      答辯書是“民事、刑事或行政案件中的被告或被上訴一方在答辯期內針對原告或上訴一方的指控作出答復和辯駁的書狀”[3]。被告是答辯書的主體,又稱答辯人;
      原告又稱為被答辯人?;诓煌恼Z言特點、社會習俗和規范、法律制度、當事人心理和認知等方面的因素,中西離婚答辯書呈現以下方面的語境差異:

      (一)語言語境差異

      語言語境包括信道和語言上下文。其中后者“主要包括:篇內銜接、篇際制約和線性序列”[4]。由于中西語言不同,語言語境會出現一定的差異。下面分析兩種語言在線性序列上的差異。在線性序列方面,中西都注意語篇上下文的邏輯—語義關系,而中文離婚起訴書往往先說原因,再說結果,而英文離婚起訴書則正好相反。如:

      例1:被告認為:無論原告還是被告都不是×××州的合法居民,也沒有任何共同婚姻財產位于該州,因此該州沒有對本訴訟的管轄權。

      例2:(Defendant) Alleges that the State of ××× has no jurisdiction over the res of the marriage, as the marriage was contracted in Beijing, China, Defendant’s home.

      (二)交際語境差異

      根據Verschuren的觀點,交際語境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中西離婚答辯書的交際語境包括答辯書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法律制度、當事人的心態、傳統習俗、時間和空間等。中西離婚答辯書的被告和原告對交際語境的認知是不等同的,因此翻譯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此進行比較。

      1.心理差異。涉外離婚案中原告和被告的心理主要指他們認知離婚訴訟和表達愿望、訴求及情感傾向等因素。我國歷史上的離婚立法長期以有責主義為指導原則,即使現代已經實行無責主義原則,依然存在答辯人或被答辯人以對方的過錯為解除婚姻或抗辯理由的現象,抗辯雙方有通過指出對方過錯為己方贏得法庭裁決優勢的心理。西方國家上世紀60年代以來開始實行無責離婚主義原則,答辯人和被答辯人不再熱衷于以指出對方的過錯為離婚的理由,而只需提出和證明婚姻是否破裂這一實質性理由。過錯漸漸被視為財產分割、利益補償和監護權判決等方面的依據。加之西方推崇友愛這一倫理原則,離婚雙方的氣氛日漸友好,心理更加平和。這些差異在下例中略見一斑:

      例3:被答辯人在起訴狀中編造“被告為了離婚,惡意轉移、隱匿共同財產”,是賊喊捉賊、血口噴人的說法。

      例4:Defendant denies the allegations in Paragraph 1 of Plaintiff’s Complaint.

      2.社交世界差異。涉外離婚答辯書翻譯的社交世界指的是兩國的法律制度、社會環境以及對原文和譯文的語言選擇產生制約的法律場景,以便對生活困難一方的扶助和配偶撫養費進行對比。根據我國《婚姻法》(修正案)第42條規定:“離婚時,如果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盵5]根據這條規定,離婚案中生活困難的一方可以向另一方請求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這種權利不同于西方對離婚配偶的扶養權,后者包括向離婚配偶支付撫養費或在一定期限內對其提供房屋及財產等其他幫助。因此,當離婚答辯書涉及到一方對另一方的經濟等幫助時,務必要區分是扶助還是扶養,尤其要區分金錢幫助和撫養費兩個概念。如:

      例5:答辯人不同意被答辯人“被告經濟能力強”的說法。相反,答辯人生活困難,懇請法院判令被答辯人支付人民幣三萬元作為離婚以后對答辯人的生活扶助。

      例6:That Defendant further be granted permanent spousal support in the amount of one thousand five hundred ($1, 500) per month…

      3.物理世界差異。涉外離婚答辯書所指的物理世界是時間和空間與原、被告雙方及事件的指稱關系。就空間觀念而言,涉外離婚答辯書一般表現出中國對地域敏感,而西方對權力范圍敏感的特點。我國受長期推行的戶籍制度影響,我國法院和當事人視個人所在地為非常重要的前提信息。答辯人和被答辯人的地址是陳述事件之前的必要信息,通常會出現在中文離婚答辯書的首部。西方的空間觀念往往表現在對權力范圍的界定上,當事人更關注的是受理該案件的法院有無管轄權。因此英文答辯書中,受理法院的名稱位于首部,其次是被答辯人和答辯人姓名。而答辯人的地址常寫在尾部,置于答辯人簽名之后。

      例7:答辯人:×××,女,漢族,19××年××月××日生,××省×××人,住××市××鎮××路××號。身份證號xxxxxxxxxxxxxxxxxx,聯系電話xxxxxxxxxxx。

      被答辯人:×××,男,漢族,19××年××月××日生,××省××市人,××醫院醫生,聯系電話xxxxxxxxxxx。

      ……

      此致

      ××市人民法院

      答辯人:×××

      2009年2月18日

      例8:FIRST JUDICIAL DISTRICT COURT

      THE STATE OF ×××, ×××

      CIVIL DIVISION

      ×××,

      Plaintiff,

      Vs. Answer

      ×××,

      Defendant,

      (The body of the answer is omitted)

      ……

      Date: May 10, 2010

      Signature:×××

      Address: No.×××, ××× Road, ×××, USA

      四、涉外離婚答辯書翻譯時的語境順應

      教學中,教師應依照語境順應論的觀點和方法,引導學生一方面理解原文,一方面根據譯入語和受眾,采用靈活的翻譯方法,對譯文做出語言語境和交際語境的順應(試以漢譯英為例進行說明)。

      (一)語言語境順應

      對涉外離婚答辯書翻譯時,教師需引導學生比較原文和譯文的篇內銜接、篇際制約、線性序列等,以順應譯文的語言特點。如:考究原語文和譯文的遣詞造句的風格、銜接方式和邏輯聯系等因素,使之一一順應譯文。在例1中,教師可根據英文先結果后原因的序列特點指導學生采用語序調整法順應譯文線性序列中的邏輯特點。試譯為:Defendant alleges that the State of ××× has no jurisdiction over the res of the marriage as neither Plaintiff nor Defendant, as husband and wife or otherwise, have ever been a lawful resident of the State of ×××, nor is any community property of the marriage located in the State of ×××.

      (二)交際語境順應

      答辯人和被答辯人對涉外離婚答辯書的交際語境認知是不等同的,因此在翻譯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方面結合譯例分析交際語境的順應。

      1.心理順應。涉外離婚案中,答辯人和被答辯人因為婚前分別所處的文化背景、法律制度、社會環境等不同而形成心理差異。因此教師有必要讓學生將涉外離婚答辯書看作交際載體,選擇適當的語言以順應被答辯人的心理。如例3可以根據西方尊重對方、尊重事實的特點,采用改譯法弱化答辯人與被答辯人雙方的貶斥心理,試譯為:Defendant denies the falsely assertion in Plaintiff’s Complaint that “Defendant has transferred and concealed common property for the purpose of said divorce”.

      2.社交世界順應。中西社交世界差異頗大,因此學生在翻譯涉外離婚答辯書時需要形成社交差異的意識,語言選擇必須符合被答辯人的社交規范。被答辯人很有可能因為缺乏對原語社交世界的認知而存在理解上的困難,那么譯者可以運用增譯法在譯文中加入注解或提示語等,使譯文更好地順應被答辯人的社交世界。如例5,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用增譯法幫助被答辯人理解原文意思。試譯為:Defendant denies the assertion in Plaintiff’s Complaint that “Defendant has good financial capability”. On the contrary, Defendant lives in poor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prays this court to issue an order requiring Plaintiff to pay Defendant subsistence support (§42,Amendment to Chinese Marriage Law) in amount of RMB¥50,000. (括號里的文字幫助被答辯人了解答辯人經濟扶助的請求是依照中國《婚姻法》(修正案)第42條,避免了與被答辯人國家對離婚配偶的扶養費相混淆)。

      3.物理世界順應。翻譯涉外離婚答辯書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從被答辯人對時間與空間的概念及指稱關系方面順應譯文的物理世界。譯者通常需要采用語序調整法、增譯法、減譯法等多種翻譯方法對譯語信息的順序、指稱等等進行調整。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判斷具體語境及其差異,并采用恰當的方法順應譯文語境。

      如例7試譯為:

      People’s Court of ×× City

      ×××,

      Plaintiff,

      Vs. Answer

      ×××,

      Defendant.

      (The body of the answer is omitted.)

      ……

      Date: February 18, 2009

      Signature: ×××

      Address: No.××, ×× Road, ××(town), ××(city) , China

      可見,受理該案的法院名已調整至首部,被答辯人和答辯人姓名按原、被告順序排列,被答辯人地址略去,答辯人地址置于尾部最末,答辯人簽名置于尾部時間下方。這些充分順應了譯文物理世界中的空間關系。

      五、學生語境順應能力培養策略

      要培養學生的語境順應能力,教師不僅要將語境順應理論運用于具體翻譯實踐中,引導學生分析涉外離婚答辯書翻譯中的語境差異并采取合適的翻譯方法做到順應相對應的譯文語境。更重要的是,教師應根據這一理論,在教學中采取修正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模式、改善教學環境等策略來培養學生的語境順應意識。

      (一)修正教學理念

      在涉外離婚答辯書翻譯教學中,教師由于課時限制或主觀上的不重視,分配給翻譯理論的教學時間有限,學生也沒有這方面的探索,只是側重于知識量的積累,這對于提高語境順應能力始終是一個缺陷?!皩W習不是一個獲得知識的過程,而是一個積極建構知識的過程”[6],因此教師要轉變理念,以學習者為中心,引導學生學習和運用語境順應論,通過分析涉外離婚答辯書翻譯的語境順應過程,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反思意識和解決能力。

      (二)優化教學模式

      傳統的翻譯教學模式主要由教與學兩個環節構成,很少涉及到“評”,這種教學模式適應社會交際的需要。翻譯作品走向社會和市場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質量監控,因此翻譯教學模式應設計質量監控這個環節。根據語境順應論,譯文順應譯入語語境是一個重要的質量指標,這點無論教師和學生都不能忽略。建議教師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每份涉外離婚答辯書的翻譯,并且將學生分成小組,根據語境順應論對每份譯文的語境順應范圍和程度進行評價并修改,直至滿意為止。教師也應加入質量監控環節,如引導學生討論譯文評價標準、點評小組推選出的優秀譯文等,以此來幫助學生提高語境順應能力。

      (三)改善教學環境

      當前的法律文書翻譯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這有利于教師條分縷析地講解要點,但是忽略了學生的體驗過程,也不利于營造原文和譯文的語境。根據語境順應論,譯者要重視對語境的理解和區別。所以,如果條件許可,教師不妨帶領學生親臨抗辯現場,體會涉外離婚答辯書產生的語境。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則由教師自己或者學生扮演答辯人、被答辯人、譯者等角色,再現當事人的意思表達和抗辯情景,使學生體會答辯過程,感受原文、譯文存在的語境差異。有了直觀的感受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運用語境順應論分析語境差異背后的深層原因,并找出順應語境的方法等,這有利于學生提高語境敏感度,形成語境順應意識。

      參考文獻:

      〔1〕Versc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56、61.

      〔2〕鐘文.語境順應與語用翻譯[J].學術界,2011,(11):164.

      〔3〕王朝源.現代實用文體寫作[M].成都:巴蜀書社,2008.279.

      〔4〕楊惠英.維索爾倫的語用順應論與翻譯的選擇和順應[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57.

      〔5〕孫國鳴.離婚糾紛法律精解——判例分析與訴訟指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354.

      論文答辯注意事項范文第5篇

      論文答辯小組一般由三至五名教師、有關專家組成,對文章中不清楚、不詳細、不完備、不恰當之處,在答辯會上提出來。

      一般說,教師、專家所提出的問題,僅涉及該文的學術范圍或文章所闡述問題之內,而不是對整個學科的全面知識的考試和考查。

      畢業論文答辯的主要目的,是審查文章的真偽、審查寫作者知識掌握的深度,審查文章是否符合體裁格式,以求進一步提高。學生通過答辯,讓教師、專家進一步了解文章立論的依據,處理課題的實際能力。這是學生可以獲得鍛煉和提高的難得機會,應把它看作,治學的“起點”。

      (一)答辯的準備工作

      學生可以從下列問題(第4~10題)中,根據自己實際,選取二三個問題,作好匯報準備,(第1~3題必選)。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鐘。內容最好爛熟于心中,不看稿紙,語言簡明流暢。

      1.為什么選擇這個課題(或題目),研究、寫作它有什么學術價值或現實意義。

      2.說明這個課題的歷史和現狀,即前人做過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決了哪些問題。

      3.文章的基本觀點和立論的基本依據。

      4.學術界和社會上對某些問題的具體爭論,自己的傾向性觀點。

      5.重要引文的具體出處。

      6.本應涉及或解決但因力不從心而未接觸的問題;
      因認為與本文中心關系不大而未寫入的新見解。

      7.本文提出的見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讀審查新發現的缺陷。

      9.寫作畢業論文(作業)的體會。

      10.本文的優缺點。

      總之,要作好口頭表述的準備。不是宣讀論文,也不是宣讀寫作提綱和朗讀內容提要。

      (二)答辯會程序

      1.學生作說明性匯報。(5~10分鐘)

      2.畢業答辯小組提問。

      3.學生答辯。(一定要正面回答或辯解,一般允許準備10至20分鐘)。

      4.評定成績。(答辯會后答辯小組商定,交系、院學位委員會審定小組審定。)

      (三)學生答辯注意事項

      1.帶上自己的論文、資料和筆記本。

      2.注意開場白、結束語的禮儀。

      3.坦然鎮定,聲音要大而準確,使在場的所有人都能聽到。

      4.聽取答辯小組成員的提問,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時,將提問的問題——記在本上。

      5.對提出的問題,要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出反應,以自信而流暢的語言,肯定的語氣,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個問題。

      6.對提出的疑問,要審慎地回答,對有把握的疑問要回答或辯解、申明理由;
      對拿不準的問題,可不進行辯解,而實事求是地回答,態度要謙虛。

      7.回答問題要注意的幾點:

      (1)正確、準確。正面回答問題,不轉換論題,更不要答非所問。

      (2)重點突出。抓住主題、要領,抓住關鍵詞語,言簡意賅。

      (3)清晰明白。開門見山,直接入題,不繞圈子。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