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殷志斌(1975-)男,河南清豐人,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2008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碩士研究生
摘 要:本主要闡述了胡錦濤的法治理念觀與鄧小平法治思想的關系,理清了二者的內在邏輯,即胡錦濤法治理念是鄧小平法治思想的新發展,胡錦濤法治理念是在鄧小平法治思想的基礎的在創新,為我們更好的理解胡錦濤的法治理念觀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關鍵詞:胡錦濤;鄧小平;法治思想;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1)05-0000-02
2005年11月胡錦濤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反思和總結了法治建設的實踐經驗,在深入研究毛澤東法制思想、鄧小平法治思想、江澤民法治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現實和全局出發,借鑒世界法治經驗,對近現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它既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劃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執政黨對中國法治經驗的理論追求和升華,是胡錦濤法治思想的集中體現。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1)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也是鄧小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內容。早在八十年代初期,鄧小平就指出為了保障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而民主的制度化與法律化,從治國方略的高度上說,就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1980年1月,他在中央干部會議上講:“我們堅持發展民主和法制,這是我們黨堅定不移的方針?!蓖甑?2月,他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所作的《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的報告中指出:“要繼承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這是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堅定不移的基本方針,今后也堅決不許有任何動搖?!豹?這都體現了鄧小平堅決實行依法治國的決心和實際行動。在他的領導下制訂了1982年憲法,序言中強調“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边@是他依法治國的最直接的宣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這就奠定了我們今天依法治國方略的理論基礎,是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思想淵源,也是對其法治思想的發展。
(2)服務大局
鄧小平法治思想的一個鮮明特征就是: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看待法治問題。沒有民主和法制,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是鄧小平法治思想的基本觀點出發點,也是鄧小平法治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重大貢獻。1979年,鄧小平同志就指出:“我們的國家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們要在大幅度提高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同時,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發展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和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制?!豹?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作為關系社會主義建設的大局來認識,是鄧小平法治思想的支撐點。1986年,他就關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法治相互關系時指出:“搞四個現代化一定要有兩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謂兩手,即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豹?當時我國的大局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鄧小平將法治建設做為經濟建設的保障來抓,就是為了當時國家的大局服務。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實踐中提出這樣的思想和工作方針,顯示了他過人的智慧和作為政治家敢于突破前人的膽略和創新精神。
當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使命就是保障和服務于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大局。服務大局要求我們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于全面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保持正確的航向,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得彼岸。
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環境,大局是不一樣的,但服務大局的意識是相同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的服務大局的思想是對鄧小平法治思想繼承和發展。
(3)執法為民
政法工作必須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我們國家政權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執法為民就是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本質要求,把實現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政法工作中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執法為民,一心為民。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根本原則。
鄧小平曾說:“我是人民的兒子,我深深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豹?他一生都在踐行自己的共產主義信念,將自己的畢生精力無私的獻給了他熱愛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法治思想處處彰顯執法為民的理念。我國八二年憲法第二十七條明確要求,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努力為人民服務”。鄧小平十分重視法律對人民權利的保護。在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講的《關于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說:“中央將向五屆人大三次會議提出修改憲法的建議,要使我們的憲法更加完備周密準確,能夠切實保證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國家各級組織和各項企業事業的權利,享有充分的公民權利?!?982年12月4日,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頒布了我國新的憲法中的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就是他執法為民的集中體現。隨著我國十一五計劃的完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成,依法治國深入人心,人民司法工作越來越引起人民的關注。我們必須從執政為民的高度,認真解決當今在司法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否則,司法工作就會偏離正確的軌道,這不符合依法治國方略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而且會喪失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是否真正做到執法為民,是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關系到人民合法權益的保護,關系到國家的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政治社會秩序的穩定,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中國目前壓到一切的仍然是穩定。沒有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我國的經濟發展就沒有保障。只有做到執法為民,才能符合人民群眾的愿望,才能正確實現司法機關的職能,才能不辜負人民的期望。為此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鄧小平法治思想,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定的走依法治國的道路,國家定能興旺發達。
(4)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是社會主義法治價值的最高體現,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必然要求。只有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才能真正維護人民的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的發展。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法治建設和政法工作中有著十分重要地位和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社會物質財富總量有了巨大的增長,為實現公平正義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與此同時,伴隨著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不斷發展,廣大人民的法制意識逐漸增強,對社會公平正義的現實要求也迅速增長。伴隨著物質上矛盾的發展變化,人民群眾對平等享有,平等保護,平等參與,平等選擇,平等競爭,平等發展的關注期待越來越強烈。因此,只有在法律制度上充分體現公平正義的理念,從收入分配,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民權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務,政府施政,執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致力于消除各種導致社會不公的矛盾問題和問題,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要求。今年兩會期間溫總理說:“公平正義比太陽更有光輝?!边@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公平正義的新發展。
鄧小平法治思想中始終高度重視立法執法工作中的公平正義問題。他多次強調,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黨員在黨章黨紀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一法規定的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任何人犯了法都不能逍遙法外。1980年,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鄧小平強調指出:“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黨員在黨章和黨紀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規定的平等的權利和義務,誰也不能占便宜,誰也不能犯法。不管誰犯了法,都要由公安機關依法偵查,司法機關依法辦理,任何人都不許干擾法律的實施,任何人犯了法都不能逍遙法外?!豹?1986年1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的講話指出:“高級干部在對待家屬﹑子女違法犯罪的問題上必須有堅決明確毫不含糊的態度,堅決支持查辦部門。不管牽涉到誰,都要按照黨紀國法查處,真正抓緊實干,不能手軟?!豹?他還說:“經濟犯罪特別嚴重的,是國家損失幾百萬,上千萬的國家工作人員,為什么不能按國家規定判處死刑?”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別管你過去為國家作出了多的貢獻,違法犯罪照樣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是公平正義的要求。
(5)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是近代中國社會深刻變遷的進步產物,其領導地位是在長期革命斗爭中逐步形成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一直是由中國共產黨設計并推動的,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果。
鄧小平法治思想也是他領導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一部分。他多次指出:“中國革命,沒有中國共產黨,能夠成功嗎?不可能的?!豹?他在實行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一再強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但堅持黨的領導并不是使黨凌駕于法律之上,而是在黨的領導下,將黨代表人民利益的方針政策上升為國家意志形成法律。黨也必須在法律的范圍內進行活動,而不能超出法律的范圍之外。
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憲法確定的一項基本原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我們必須吸取歷史教訓,在依法治國的道路上堅持黨的領導,否則我們的事業將沒有保證。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指導思想。鄧小平法治思想中的許多觀點奠定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論基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鄧小平法治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因此深入學習鄧小平法治思想并挖掘二者的內在聯系,對于我們正確運用和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注解
①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9。
②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③ 《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154。
④ 石鐘泉.《我觀鄧小平》[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861。
⑤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⑥ 《鄧小平文選》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152。
⑦ 《鄧小平文選》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153。
⑧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