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

      發布時間:2025-07-22 10:56:10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對照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急救護理,流程組在此基礎上實施流程管理法,比較兩組患者院前急救時間、急診入院時間以及急救成功率。結果:流程組院前急救時間以及急診入院時間均要短于對照組(P<0.05);流程組急救成功率為98.33%,對照組為88.33%,流程組急救成功率要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護理過程中通過應用流程管理法可縮短院前急救時間、急診入院時間,并進一步提升急救成功率。

      【關鍵詞】 流程管理法;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72-01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發病較急,是造成心臟猝死的主要因素,一旦發病,會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治療效果對時間具有較大的依賴性,愈早得到再灌注治療,急救成功率愈高[1]。為進一步提升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護理效率,我院將流程管理法融入到了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護理當中,效果較優,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2]:所選入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相關診斷標準,且經過心電圖檢查確診?;颊呒覍賹Υ舜窝芯恳呀浿?,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2]:合并腦出血者;存在嚴重精神障礙者;合并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者。

      對2015年1月~2017年12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根據急救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流程組(n=60)以及對照組(n=60)。流程組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為49~74歲,平均年齡為(63.74±4.77)歲;對照組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為51~73歲,平均年齡為(63.51±4.62)歲。流程組與對照組在基本資料如性別、年齡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在急救過程中采取常規護理方法,當院內收到急救電話后,立即派出相關人員開展搶救活動,在醫師指導下完成急救護理。流程組在此基礎上實施流程管理法:(1)指導初步自救。院內護理人員收到患者家屬急救電話后,詳細詢問患者病情狀態、家庭急救藥物情況等,根據患者家屬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家中現存的資源指導其自救。同時通知急救護理人員將搶救設備、藥物等準備好。出車途中與患者家屬保持密切聯系,可利用APP進行精準定位,告知患者家屬達到時間,讓患者家屬候車引導。(2)現場病情評估。當急救護理人員達到現場后協助醫生密切觀察患者病情,進行生命體征監測以及心電圖檢查,將檢查結果快速反饋至醫生,進行初步診斷,對患者病情做出有效評估。(3)現場急救。給予吸氧治療,快速構建靜脈通道,并給予血管擴展、鎮靜等藥物,同時要關注患者用藥后反應以及生命體征變化,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預見性護理,給予患者及其家屬心理安慰。(4)轉運護理。轉運途中繼續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以及病情變化,做好詳細記錄,并將相關信息反饋至院內急診治療科室,提前做好治療準備。(5)院內交接。入院后將患者安全轉移至搶救室,與接診人員進行充分交流,及時告知接診人員患者詳細情況,做好交接工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院前急救時間以及急診入院時間。另外,對比兩組患者急救成功率。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PS 22.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院前急救時間以及急診入院時間比較 流程組院前急救時間以及急診入院時間均要短于對照組(P<0.05),如下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急救成功率比較 流程組急救成功率為98.33%(59/60),對照組為88.33%(53/60),流程組急救成功率要高于對照組(χ2=4.821,P=0.028)。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往往會伴隨嚴重并發癥,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癥狀,可能會導致院外心源性猝死。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院前急救過程是改善預后,降低患者病死率的黃金時間段,高效的院前急救能夠為患者入院后治療提供有力支持。常規急救護理耗時相對較長,針對性不強,可能會耽誤患者急救。

      此次研究當中,流程組采取了流程管理法,結果表明,流程組院前急救時間以及急診入院時間均要短于對照組(P<0.05);流程組急救成功率要高于對照組(P<0.05),與相關報道結果類似[3]。流程管理法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方法,它以流程導向為管理基礎,能夠有效構建適應快速動態變化進程當中的業務流程[4]。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搶救過程中,流程管理法主要分為指導初步自救、現場病情評估、現場急救、轉運護理以及院內交接等階段。每一階段護理側重點有所不同,能夠讓急救護理更具針對性,有利于進一步控制患者病情。在總流程與分流程指引下,可降低各個環節自身及轉換銜接過程中的無效時間消耗,提升急救效率,為患者搶救贏得寶貴時間,有利于提升急救成功率。

      綜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護理過程中通過應用流程管理法可縮短院前急救時間、急診入院時間,提升急救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戴茜,王元功.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85):144.

      [2] 李霏,涂惠,喻華妹.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0):207-208.

      [3] 簡翔晴,張麗娟,彭利敏.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16,29(22):157-158.

      [4] 謝建儀.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全科護理,2016,14(12):1262-1264.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