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搶抓機遇,突出優勢全力推進旅游名鎮建設

      發布時間:2025-07-27 10:50:05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旅游業是綜合性強、關聯度大、帶動力強的綠色朝陽產業。加快旅游業發展,不僅能夠直接帶動交通運輸、賓館餐飲、商品貿易和文化娛樂的市場繁榮,促進服務業跨越發展,而且對于增加財政收入、促進人民增收、緩解就業壓力以及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都具有重大意義。就漠河縣而言,做大做強旅游業是提升第三產業比重,實施經濟轉型戰略的重要突破口。如何進一步挖掘旅游資源潛力,發揮旅游業對全縣社會、經濟的帶動作用,加快漠河旅游強縣創建步伐,是當前亟待研究和探討的問題。鑒于此,我對漠河旅游業發展狀況進行了調研。

      一、旅游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在省、地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漠河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旅游這一中心工作,依托“神州北極”品牌資源,全力推進北極鎮旅游名鎮建設,通過加快景區建設、加大宣傳促銷、加強行業管理、不斷完善旅游要素,實現了旅游業的跨越式發展。2011年,共接待海內外游客95.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76億元,年均分別增長46.2%和43.5%。

      (一)全面推進景區景點規劃建設。一是高標準推進旅游規劃。先后聘請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英國工程設計院、黑龍江省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等多家知名規劃設計單位,編制完成了《北極村旅游名鎮總體規劃》、《神州北極龍島控制性詳細規劃》、《北極圣誕村修建新詳細規劃》等12個規劃設計,為旅游業的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加快景區景點建設。按照“優先建設標志性景點,優先建設基礎設施”原則,累計投入近19.44億元,大規模推進了北極村老村改造、新村建設和觀音山景區建設,建成了“五·六”火災紀念館、李金鏞祠堂、北極洲、北方民族園、圣誕村、金雞之冠等一批知名標志性旅游景點。

      (二)不斷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建設。一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漠河機場于2008年順利通航;鐵路增開了漠河—大連的列車;漠洛公路、漠北高等級公路、龍島公路建成通車,初步建成了立體交通網絡。全縣接通國電,使景區的深度開發成為現實。北極村供水、道路硬化、排污、綠化等工程扎實推進,水沖式廁所、沿江木棧道、景區內小交通成為新的亮點,景區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二是在完善服務功能上,目前,全縣已有星級以上賓館8家,社會旅館30余家,北極村家庭賓館130家,5幢國內一流的木制別墅建成并投入使用,成為了重要的旅游接待服務中心,全縣日接待能力達5000人。旅行社從無到有發展到20家,出租車數量從260輛增加到480輛,餐飲商業網點從156家增加到267家,導游人員近百名,旅游接待能力和檔次不斷提升。三是在旅游商品和紀念品開發上,通過招商和政策扶持不斷擴大規模,目前已有生產企業5家,經銷店21家。針對游客需求,不斷豐富內涵、創新內容,初步形成了以藍莓、黃金、山產品、木制品為主的特色旅游商品和紀念品。

      (三)大力加強旅游宣傳推介。一是突出節賽推介。精心開展了冰雪汽車越野賽、北極光節、冬至文化節等節賽活動,并通過舉辦中國漠河生態文明建設高層論壇、北方少數民族歌舞服飾展演,在全國產生了良好的宣傳效應。二是強化文化推介。深入挖掘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先后編撰出版了“五大文化”系列旅游叢書,印制了風光畫冊、旅游指南、旅游風光片。發揮中國北極文學創作基地、中國攝影家協會漠河創作基地、書法家漠河創作培訓基地等三大基地的作用,廣邀名家來漠河采風創作。三是注重展會推介。積極參加各種評選活動和旅游交易會,漠河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得到極大提升,先后榮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中國最令人向往的20個地方”、“中國縣域旅游品牌百強”和“中國旅游品牌魅力名縣”、“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等殊榮。

      (四) 進一步規范行業管理。一是優化政府管理體制。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經營、依法管理的發展思路,2011年大興安嶺國林旅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加快了漠河旅游業產業化進程。二是規范市場主體行為。組建了旅游稽查大隊和聯合執法組,面向社會公布了旅游投訴電話,通過明察與暗訪相結合、蹲點跟蹤、受理游客投訴等辦法,對黑社、黑導、黑車、黑店進行了嚴厲打擊,有效規范了旅游市場秩序。三是規范旅游市場價格。對旅店業實行了最高限價管理,北極鄉西瓜、香瓜銷售實行價格備案,全縣旅游商品和收費項目和全部實行明碼標價,執行率達90%。四是提高從業人員素質。通過舉辦出租車駕駛員、賓館服務員、旅游導游員培訓班,深入開展旅游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等活動,引導全民學禮、知禮、懂禮、守禮,公民文明素養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旅游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盡管漠河旅游業取得了較快發展,但發展規模、體制、規劃、營銷等方面與周邊一些先進地區的差距還很大,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旅游產業基礎薄弱,投入水平有待提高。漠河旅游接待人數和收入雖逐年遞增,但旅游產業在全縣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與旅游業較為發達地區仍有很大差距,說明旅游業對全縣經濟的貢獻和帶動作用仍有較大潛力。同時,由于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旅游開發投入水平仍然較低。一是財力緊張無力投入。旅游開發需要直接或配套的一次性投入較大,現在政府財力基本上難以承受;二是民間資本不愿投入。由于對旅游項目包裝、宣傳不夠,民間資本對旅游投入認識不足,對投入回報預期過低,對投資政策信心不足,導致民間旅游投入熱情不高。

      (二)旅游管理體制不順,企業經營有待規范。從管理體制上看,由于現行的內部管理體制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旅游行業一直處于“弱小散”狀態。表現為部門之間對旅游要素的管理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做法,不能較好的形成統一規劃,整合統一資源,凝聚統一合力;旅游主管部門勢單力薄,工作往往陷入常規性的行業管理,對旅游中長遠發展措施力度不夠。從經營機制看,由于旅行社內部管理松散,部分從業人員為追求短期效益,急功近利,對企業的長期發展關心不夠, 造成旅游服務質量的不穩定,旅游市場發展乏力。

      (三)公共服務設施滯后,缺乏統一規劃。漠河缺少專門的旅游咨詢服務中心,缺乏有效的引導。在交通設施方面,縣內的主要公路干線、景區與景區之間,旅游指示牌的數量較少而且樣式單一,沒有地方特色,很難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產品開發方面,特色不突出,大眾化的多,個性化的少,對客源市場的具體定位較為模糊,對市場供需變化反應不及時。少數投資經營者不是靠旅游產品的吸引力和提供優質服務來吸引客源,參與市場競爭,而是靠提供回扣的辦法來爭取客源。這些不規范的競爭方式制約了旅游產品的豐富和完善。

      (四)旅游營銷力度不夠,資源優勢尚未發揮。市場營銷對加快旅游產業的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方面,由于政府財力有限和本地有實力的旅游企業較少,營銷力度不夠,難以形成較為系統、長久和較大規模的體制;另一方面,由于對旅游營銷對象缺乏詳盡了解,對國內外旅游者的不同旅游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產品促銷宣傳活動較少,營銷手段和辦法還比較單一,旅游紀念品開發也嚴重滯后,沒有形成較大規模的定點銷售,限制了旅游整體效益的發揮,直接影響了旅游業的總體收入。

      三、旅游業發展的思路

      北極鎮作為我省重點打造的12個旅游名鎮之一,在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總體框架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們將搶抓發展機遇,突出資源優勢,強化全縣發展旅游、全方位發展旅游、全產業融合旅游的意識,以“高起點、快啟動、早見效”為原則,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推進旅游名鎮建設建設,推動漠河旅游業的大發展和快發展。

      (一)依托神州北極品牌,加快旅游名鎮建設

      一是準確定位旅游名鎮。在建設理念上,充分依托漠河縣在生態、區位、文化、歷史方面的比較優勢,堅持突出重點、體現特色、深度開發、打造精品的建設理念,主打“北”字品牌,強化神州北極、神奇天象、神秘源頭的主體形象,彰顯森林、冰雪、濕地、界江、極光的地域特色,突出原始生態、自然古樸的文化內涵。通過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經營,力爭通過兩年時間,建成1個5A級,2個4A級,5個3A級八大景區,使游客滯留時間延長至3天,年接待游客突破120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億元。二是科學編制名鎮規劃。本著“保護生態、突出特色、提升功能、適度超前、便于操作”的原則,堅持山、水、鎮、林一體相融,規劃建設具有本態自然、功能完善、景致優美的“大北極村”旅游名鎮體系。三是多渠道籌集名鎮建設資金。2012年重點建設的項目20個,總投資18億元。通過制定和完善有關旅游招商政策,以優惠政策和合理的利益分配,吸引外地大企業來漠河投資開發旅游業,引導本地企業介入旅游開發,緩解資金壓力。加強與金融部門溝通協調,準確把握投資動向,爭取得到金融信貸對漠河旅游業的最大支持。搶抓國家設立大小興安嶺林區接續產業專項資金的機遇,加大跑省進京力度,爭取國家資金、政策的扶持和傾斜,力爭北極村、圣誕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的突破。

      (二)完善縣城服務功能,傾力打造游客集散地

      縣城作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為旅游業發展的重要節點,漠河將加快旅游城市建設,不斷提高和完善旅游服務功能。一是提高接待能力。通過開辟新航線,在旅游旺季增開旅游專列等方法,確保日輸送游客能力提高1000人以上,緩解旅游旺季“一票難求”的供需矛盾。加快金馬北極度假村、三星級酒店、哈一大療養院等項目建設,新增床位1000張以上。二是營造優美環境。計劃投入2000萬元,重點用于城鎮綠化、美化和亮化建設,精心打造中華路、潮林路等五條特色街道,并加大出入城口、老街區沿街門面改造力度,使西林吉鎮、北極村達到國家級衛生城鎮的標準。三是完善服務功能。引進戰略投資者,建設大型商場、超市、娛樂設施。鼓勵民間資本高標準建設娛樂場所、旅游紀念品商店。通過這些措施,重點解決游人娛樂活動少、消費能力不強的問題。

      (三)突出辦好節賽活動,加大宣傳推介力度

      繼續加大宣傳造勢力度,通過節賽活動打造漠河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利用中國·漠河北極光節、中國·漠河國際冰雪汽車越野賽、中國·漠河冬至文化節等大型活動,誠邀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和香港《大公報》、《文匯報》等國內主流媒體,集中優勢、集中力量,圍繞打造全省經濟強縣、全國旅游名鎮,重點對漠河旅游文化、生態建設、轉型升級、項目建設等方面進行大規模、深層次、多角度的報道,不斷提高漠河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繼續辦好冰雪汽車拉力賽、冬至文化節等冬季節賽活動,加大冬季旅游推介力度,擴大影響,逐步按市場化、商業化運作,對冠名權、場地廣告、贊助商、指定用品進行招商,逐步減少政府投入。通過到重點客源地做宣傳廣告、與旅行社對接等形式,提高冬季旅游吸引力,進一步推動四季旅游均衡發展。

      (四)突出地方特色,加大旅游商品開發力度

      一是加強旅游紀念品開發。重點研發木制工藝品、樺皮工藝品、山野土特產品、郵政紀念品等地域特色突出的旅游紀念品,豐富產品種類,增加地域文化內涵,提高設計水平、制作工藝和包裝檔次;對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的旅游紀念品給予重點支持,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量和質量,推動旅游紀念品開發向市場化、商品化方向發展。二是挖掘地方餐飲文化。圍繞純天然、綠色、有機食品,開發以野生菌類、冷水魚類、山野菜、山野飲品,以及地產農副產品為主的地方特色美食,鼓勵餐飲行業打造自己的品牌菜肴、品牌食品,使之成為特殊的旅游消費品。三是豐富地方文化活動。以北方民族園和文學創作基地為平臺,聘請專業人士,創作一批能夠反映地方民俗及文化特色的歌曲和文藝作品,制作成便于游客攜帶的光碟、圖冊、折頁等;將地方特色文藝演出與旅游結合,推出鄂倫春民族風情、俄羅斯民族風情、女子管樂隊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讓游客在欣賞表演的同時也能夠參與其中,體驗鄉土風情,感受民俗文化。

      (五)樹立“管理重于建設”理念,優化旅游軟環境

      健全旅游市場監管長效機制,組織聯合執法組、旅游稽查大隊加大旅游市場監管力度,實行旅游市場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重點打擊坑客、宰客現象,把區域旅游形象塑造好。切實規范旅行社等旅游企業經營行為,建立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檔案;完善旅游價格管理,加強價格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價格欺詐行為。通過開展“講誠信、樹形象、建名鎮”等系列活動,把旅游人文環境治理好、公民素養培育好、安全意識樹立好,積極打造全國一流旅游目的地形象。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