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湘潭市2008—2010年5 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及動態變化趨勢及其相關因素,為制定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對湘潭市2008—2010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結果 3年間嬰兒死亡率為6.69‰,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7.13‰,新生兒及嬰兒死亡占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比例分別34.69%、60.62%,新生兒及嬰兒死因順位均為肺炎、出生窒息、早產及低出生體重,1-4歲兒童死因順位為肺炎、意外及溺水、腹瀉。結論 湘潭市2008—2010年新生兒、嬰兒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是眾多的死亡原因提示我們應重點加強新生兒肺炎的防治,減少新生兒窒息、早產及低出生體重的發生;加大宣傳家長對兒童的安全監護力度,減少意外及溺水的發生;強化健康教育,提高婦幼保健質量和產兒科人員技術水平等措施,以進一步降低死亡率。
【關鍵詞】死亡原因 兒童 肺炎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5-0533-02
引言: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是國際社會公認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人群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標。為掌握湘潭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為政府部門進行婦幼衛生工作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對湘潭市2008—2010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結果進行回顧分析。
一般資料
2008—2010年湘潭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上報的年報、月報、全部死亡報告卡、活產嬰兒花名冊及相關報表。全市妊娠滿28周(如孕周不清楚,參考出生體重達1000g及其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臍帶搏動、隨意肌收縮4項生命指標之一,而后死亡的5歲以下兒童均報告死亡和死因;全市所有5歲以下兒童均為監測對象。每年對出生及死亡漏報情況進行質量控制,接受一次上級質控,確保資料的準確、可靠。
方法
按照《湘潭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方案》要求,對監測人員進行統一專業培訓,由村(社區服務站)、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市以婦幼保健院為中心的三級兒童死亡報告網及相應的監測系統,使用統一的卡表逐級上報。兒童死因按國際疾病分類(ICD-9)進行。
結果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及死亡構成比,3年間共報活產數84892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937例,死亡率為17.13 ‰,其中新生兒死亡325例,死亡率 3.83‰,嬰兒死亡568例,死亡率6.69‰,新生兒死亡占嬰兒死亡的57.22%,占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34.69%,嬰兒死亡占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 60.62 %。見表1。
討論
3年間嬰兒死亡率為6.69‰,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7.13‰,新生兒及嬰兒死亡占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比例分別34.69%、60.62%,新生兒及嬰兒死因順位均為肺炎、出生窒息、早產及低出生體重,1-4歲兒童死因順位為肺炎、意外及溺水、腹瀉。提示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關鍵是降低新生兒死亡,尤其是早期新生兒死亡。因在此期間小兒脫離母體轉而獨立生存,所處的內外環境發生根本的變化,其適應能力尚不完善;另一方面年輕父母對育兒方面缺乏經驗,未能及時發現問題,因此需加大力度,加強訪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同時加強圍生期保健,提高圍生期保健水平和服務質量,及時發現高危孕婦并專案管理,做好產前、產時的胎兒監護,選擇最佳的分娩方式和分娩時間。對高危新生兒加強訪視,發現異常應及早就醫,進行專案、追蹤管理[2]。
死因構成分析:從死亡原因上看湘潭市2008—2010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中,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為,早產低出生體重、先天異常、出生窒息、先心病、肺炎等,要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就要從這幾種死因入手,重點加強對這些疾病的干預。
早產低出生體重是新生兒及嬰兒死亡的一個主要因素,因早產由于各方面未成熟,對社會適應能力較差,因此進一步加強孕期和圍產期保健,實施早期干預是降低早產兒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產科、兒科醫師的密切配合,重癥監護、CPAP、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利用,對早產兒治療帶來根本的變化。
早產低出生體重和出生窒息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2、3位死因,相應的干預措施有識別高危、早產孕婦,提高基層單位的早產兒存活技術;推廣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以及建立快速通暢的新生兒急救綠色通道。
出生窒息也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因素。它與產前產婦合并癥,比如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羊水因素、臍帶因素、產時胎盤早剝、難產史、臍帶脫垂、羊水胎盤污染都有密切關系,我院每年定期進行心肺復蘇培訓及考核對心肺復蘇成功率帶來明顯的變化。前幾年新生兒死亡原因當中新生兒窒息一直占首位,現降到第三位,也是其原因之一。
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對策
抓好孕期、圍產期保健和新生兒期保健,及時篩查與監護高危孕婦,提高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率,從而降低圍產兒死亡率。
強化新生兒窒息的復蘇與培訓,提高新生兒窒息復蘇和新生兒疾病的診治水平,減少高危新生兒的死亡。
加強出生缺陷的三級預防,積極做好孕產婦系統管理,加大優生優育遺傳方面知識的宣傳和教育,開展出生缺陷干預措施,提高產前診斷水平,降低先天異常兒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楊衛平,侯云霞,李巖,等.北京市東城區1990~2001年5歲以下兒童生命監測結果與干預研究.中國婦幼保健,2003,18(7):437
[2]王嬋娟,等.5歲以下兒童生命質量監測及相關因素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1999,14(7):456
[3]馮萍,何軍,謝金華.新生兒肺炎孕期影響因素及干預模式探討.護理研究, 2012,14:13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