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與課改同行

      發布時間:2025-07-18 08:27:30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暑期有幸去北師大,又一次聆聽眾多專家學者高屋建瓴的理論與鮮活生動的案例,受益匪淺,頗有醍醐灌頂之感。近期,又聽了校內外一些研討課、展示課,我深深感受到,當前教師的教育觀念,學生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的氛圍,教育評價的機制,都有不同程度的轉變;我深深體會到,教師培訓是課改的關鍵,教育理念是課改的基礎,教法、學法改革是課改的重點。

      一.教師培訓是關鍵

      1.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是提高師資素質和教學質量的關鍵。

      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應在自修反思的基礎上,加強案例式分析、參與分享教學診斷、強調合作等工作,使教師在做中學,在實踐中領悟,使老師走上“學習中研討,實踐中總結,總結中提高”的成長道路,切實有效的由新課程的旁觀者,變成新課改的組織者、參與者,投身到新課程的改革中,并在實踐中找出其中最關鍵、最困惑、最有價值的問題。教師應針對自己的實際狀況,制定出階段性學習目標,提出具體的實施步驟,在自修自研的基礎上對照自我發展目標,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總結,并在同學科教師中進行交互式討論、開放式探究,使教師既研究了自己,又分享了別人成長的經驗,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覺調合教與學的行為,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能。

      2.教師要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質,就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參加培訓,更新觀念,增長知識,提高技能。如主動參與教學研究,以教研組為主要載體,營造嚴謹、務實、民主、寬松的教研氛圍,努力改變教師教學研究各自為戰和孤立無助的狀態,有效開展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研究。教師們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做到互相學習、共同切磋、分享經驗、提高教學研究水平。在實際的教研中,還可以打破教研組形式化的傾向,突出校本教研的實效性,以“問題研究”“專題研究”等不同形式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如:明確要求教師要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要善于從教學中、師生交往中產生一些現象、教師個人自我反思、合作研討意見中撲捉有價值的問題,要善于把問題歸納、提升為自己的小課題。教師們在交流時提出了很多困惑的問題:如在英語教學中是注重興趣的培養還是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小組合作學習效率不高,學生不能積極參與;課堂上如何使用評價性語言;課堂氣氛活躍了,“雙基”抓不好怎么辦等等。在教研中教師們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困惑,與同伴合作,加以加以解決。

      3.教育主管部門要為教師學習交流提供平臺。

      學??梢猿浞掷没ヂ摼W,組織教師參與網上論壇,發表教育教學論文、教學設計、心得體會、案例分析、教學反思、隨感等,組織學習、制作個人網頁。

      學校即使在經費極端有限的情況下,也要多方籌措資金,主動創造條件,提供便利,積極選送教師到省、市去參加有關課改的培訓學習。實驗年級的教師均參加了市進修校組織的新教材上崗培訓,堅持“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通過培訓和學習,進一步轉變了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師對新課程的理性認識。

      每學期還可定期組織師德演講、課程改革實踐階段交流等,使階段性學習研究成果得到推廣和運用,實現資源共享。

      這些活動的開展,能夠極大的調動教師參與課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師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教育理念是基礎

      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準與構建新理念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讓每個教師將新一輪課程改革視為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將理論聯系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質結構接受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

      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教師們逐步領會到教學的終極目標不是讓受教育者適應現實,而是改造、創建新的現實,培育出有創造能力的人,從而形成了“實施新課程的成敗在教師,教師的要務在于更新教學觀念”的共識,進一步確立了“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的思想,樹立學生主體觀,貫徹民主教學思想,構建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相信學生都存在發展潛能,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的條件;樹立正確的學生發展觀,將學生的自主、全面、和諧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視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使獲取知識,學會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成為學生豐富情感、完善自我、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的過程。

      加強了教育的開放性,加強了教學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現代科技的聯系。教師在教學中立足課堂而不受其局限,立足學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現代社會、現代科技、其它學科的知識信息和最新成果,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開闊了學生視野,使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始終充滿活力。同時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研究性學習等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了學習、體驗的實際情境,積極創設讓學生動手實踐、創造的現實環境,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拓展到教室以外、學校以外,加強了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密切聯系。

      三.方法改革是重點

      學習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課改的核心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凸現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方法的過程;并積極推進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時教師能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還要注重學習興趣的引導和學習習慣的養成,用激勵的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初一年級有的學生課外認了很多字,能讀淺顯的課文,熟悉很多的廣告……對這樣的同學,老師大加表揚,追問學生怎么知道這么多信息,孩子能說出很多很多,有的孩子說是從電視中認識的,有的說在課堂中學過……這樣,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重視了從生活中挖掘語文教學的資源;教師又號召其他同學向他學習,很多同學都學著去做,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教學中,教師還十分注重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方法的培養,注重引導學生大膽去探索,去創新,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要學知識在生活中有很廣泛的應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也培養了學生收集、選擇和使用信息的素養。

      新課程向傳統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挑戰。教師要走下講臺,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變成學生學習的伙伴、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教學中,教師們努力營造民主、平等、互動、合作的師生關系,在與學生交往互動、合作交流中,與學生心靈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學生人格,完善學生個性,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四.問題與困惑

      1.學生的思維發展了,表現欲強了,但學習不夠扎實,跳躍性大。在學生個性得到發展的同時,需要進一步夯實雙基教學。

      2.教育的起點是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教育的終點是讓孩子各盡其能,但學生中兩級分化卻日趨嚴重。

      3.有時存在課堂教學形式化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流于形式。小組合作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制約了師生交流互動。

      4.如何縮小由于新課程的開放性和彈性而造成的教師之間的差異?如何加強教師的專業精神、專業人格、專業才能的專業化發展?

      總之,教育是學生的教育,課程是學生的課程,教育應向學生生活世界回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幸福的人。升華教育理念,保持與時俱進,為教師的發展而學,為學生的發展而教。我校在課改實驗中鍛煉教師,正逐步建立起與新世紀相適應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與新課程同行,與學生共同成長。

      隨著課改的深入,學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發展,在獲得知識、增加技能的同時,思維活躍了,學習興趣濃了,學習信心增加了,情感態度、健康個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道德情操、人生價值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激情、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緊緊聯系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愿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情不自禁的從心靈深處,流淌出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新課改工作任重道遠,但我們將以飽滿的熱情,堅持不懈地探索、嘗試、提高,以跟上新形勢下的新課改步伐,使我校充滿著新課改的勃勃生機,讓新課程改革的種子在肥沃的田野上開出絢麗之花,結出豐碩之果。

      郭鳳彩,教師,現居江蘇揚中。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