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微課對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管窺

      發布時間:2025-07-18 15:17:34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摘 要:微課作為微格教學的最終作品,以其短小精悍、主題明確、結構完整、易于學習等特點受到廣大學習者熱捧。為了將“微課”這一新信息化教學模式引進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培訓領域,本文從觀微課、評微課、制微課、探微課以及開微課五個層面闡述了利用微課提升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的策略。

      關鍵詞:新標準教材;中小銜接;教學分析;教學實踐微課;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

      近年來,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微小說、微課題在中國炙手可熱,將中國帶入了微時代,微課就在這種微時代的環境中萌發生長。2013年,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規模開放網絡課程)以其名師魅力、優質資源共享、功能完備的課程平臺、便捷的過程性服務等特點,在中國迎來了慕課元年。中國的傳統教學方式也因此受到了全球范圍內信息技術的沖擊。在此背景下,人們對傳統教育和學習方式的變革產生了熱切渴望,因此,教學時長為5—10分鐘的微課進入人們的生活。在MOOC浪潮的推動下,微課與傳統的教育方式產生廣泛的碰撞,使微課呈現出能對知識進行改進和再創造,能改變傳統教學的模式,以及能滿足非正式學習者需求等特征,從而受到人們的熱捧。王竹立(2013)提出,從近幾年“教育信息化熱”的常態來看,微課熱真正的原因是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視,各種微課大賽推動,還有各地教育部門、中小學校、信息技術協會和刊物以及教育投資與開發商的積極參與。筆者認為,在微課熱的背景下,理智地對其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最大限度的開發,并將其運用到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提升中是英語教育研究者們應該做的。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帶有過渡性質的變革。許多專家也提到技術對教育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但不是所有具體的技術都可以或者都將對教育產生重要作用。王珠珠(2013)發現《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以體制機制和隊伍建設為保障來構建現代化教育和學習型社會。目前我們的微課程應用,其實存在較多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在于能否把握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能否解決學生問題并給予正確的引導。王珠珠(2013)提出,老師往往過于追求豐富的表現卻忽視了學生更深層次的思維發展。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先進的教育技術對教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學情的分析。因此,在微課盛行的大教育環境下,中學英語教師要在了解學生學習水平的前提下,全面的認識和運用微課這一信息化教育模式。

      微課起源及內涵

      陳文生(2013)發現微型課程( Minicourses)這個術語最初出現在美國教育文獻中,是由美國艾奧瓦大學附屬學校于1960年提出的。斯坦福大學則最早開展了微課教學。國外的微課研究主要包括針對成人生活、工作及自我發展的微型課;以及針對學校教育的微型課。國內對微課的研究起步晚,王竹立(2013)發現,微課這個概念最早是由佛山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鐵生老師于2011年提出的,那時作為負責教學資源評比的工作人員,胡鐵生發現專家在評審教師拍攝的課堂教學實錄時,無法逐個看完所有視頻。于是,胡鐵生萌發了讓教師們圍繞一個較小的知識點制作微視頻來參加評比的想法,正是這一從實際出發的設想,促使了微課概念的誕生。

      關于微課的概念,國內已有多位教育技術界的學者對微課進行解釋。張志宏(2013)總結道,這些學者中比較典型的有胡鐵生、焦建利、張一春、黎家厚以及吳秉鍵等。例如,胡鐵生對微課的定義:微課又名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圈。

      筆者根據微課與微格的關系,微課自身的特點,微課制作方法結合學者給出的定義對微課的內涵進行闡述:微課是微格的最終作品,同時也是具有時間短、主題明確、內容精細、結構完整等特點的教學視頻,它以流媒體形式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英語中的某個詞匯、短語、句型、語法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導入、呈現、操練、鞏固、結束等),做一個精心設計的信息化教學課件,通過攝制、錄屏、軟件合成等技術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簡短并且完整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

      微課的核心是“微”,即視頻簡短,一般為5—10分鐘,教學目標單一,教學內容強調深度,而不強調廣度,教學指向更加明確,整體教學過程節奏快而有序。張一春(2013)認為,微課的本質是“課”。即包含與該學習視頻內容相對應的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微反饋、微點評、微反思等。這些元素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某種程度上來說,微課的出現和良好運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無限而學校教學課時有限的問題,能夠起到深化教學改革的作用。

      中學英語教師應具備的教學技能

      教學技能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技能,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教與學的有關知識和經驗,為促進學生的學習、實現目標而采取的教學行為方式。在實施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否熟練應用教學技能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黃聚寶(2012)提出,教師對教學技能的理解必須從狹義的掌握教學行為轉變為廣義的運用已有知識或經驗,來完成教學任務的活動方式,教學技能是多種能力的綜合,包括知識的處理能力、教學組織能力、言語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教育教學研究能力、書寫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制作能力等。

      從理論的角度來看,何玲(2011)將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分成十六個方面,分別是英語課堂導入技能,呈現技能、操練技能、提問技能、反饋技能、課堂糾錯技能,面向全體的教學技能,教學任務設計技能,調控技能,體態語言技能、學法指導技能,激勵的策略、簡筆畫技能、教案設計、板書設計、教學反饋技能等。李箭(2012)從英語教學技能的相關理論知識、備課、說課、聽課、課堂導入、板書設計、簡筆畫、微格教學等八個方面闡述英語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技能。

      從全國中小學英語教學技能大賽考察的內容可知,中學教師要掌握的教學技能主要是宏觀理念、理論修養、教學操作技能和英語語言水平及說課技能等。黃聚寶(2012)根據自己擔任各項英語技能大賽評委的經驗提出英語教師的教師教學設計、片段教學、板書及課件制作等技能需要進一步完善。從中學英語實際教學成效來看,賈秋燕(2013)提出中學英語教師應加強教學反思技能。從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來看,夏曉君(2012)認為英語教師需要提高課堂提問技能、差異化的“分層”教學技能、教學評價技能還有教學設計技能。綜上所述,中學英語教師應具備的教學技能包括理論運用、教學設計、課件制作、教學實踐、板書設計、教學反饋、教學評價、微格教學、教學反思、教學研究能力等。根據相關文獻可知,目前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存在不夠全面或者某項教學技能不夠完善等現狀。一方面,當下英語教育正在經歷一場改革,英語教師出現過剩的現象,尤其是中學英語教師,因此,只有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才能夠在改革的浪潮中揚帆起航。另一方面,為了英語教學能夠有效進行,培養出綜合英語運用能力強的學生,中學英語教師必須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

      利用微課提升中學外語教師技能的優勢

      中學英語教師大部分是英語師范畢業生,其教學技能主要形成于學習期間的微格教學訓練以及實習期間來自指導老師的影響,進入教學崗位后得到的教學技能方面的培訓很少,偶爾有機會去聽優秀教師的公開課,但聽完后缺乏一個提升自我的過程。有很少部分中學英語教師有機會參加中學英語教學技能大賽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大部分中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技能處于停滯狀態。微課最初是專家為了方便評審教師的教學技能而提出的,而教師需要通過微課來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筆者通過對微課內涵及特點的理解,總結出利用微課提升教師教學技能有以下優勢:

      1.操作簡單、資源豐富。觀看微課時,教師不需要太多的信息技術,教師只要會輸入微課平臺網站名比如中國微課網,然后點擊所需要的視頻就可學習。只要擁有接入互聯網的設備,甚至可以足不出戶,就可共享全國中學英語教師的微課資源。

      2.運用靈活、效果顯著。微課打破了學習過程中的時空限制,全天24小時,室內或戶外,拿著聯網的手機就能獲得更多的學習、交流的機會。微課視頻的反復播放功能可供教師仔細推敲某個教學技能,也可在評價窗口與他人交流,使得學習更加深入。

      3.教學相長,技能全面。微課本身是知識的載體,微課的制作是一種教育技術,教師在觀看微課學習技能的同時,可以著手制作微課,這樣一種根據教師自身需求形成的教學相長的過程,有利于教師全面教學技能的形成。

      利用微課提升中學教師教學技能的策略

      在網絡Web 2.0時代,隨著信息與通訊技術快速發展,桂耀榮(2013)認為,“微課”與當下廣泛應用的眾多社會性工具軟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樣,也將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微課堂已經運用到網絡教學技能比賽、教研資源共享、解決疑惑等方面,甚至用到了教師職稱評聘上,由此林永諄(2013)認為,微課堂將具有很好的教育應用前景。微課順應了教育發展的趨勢,有理由相信它將是一種促進外語教師教學技能發展的新模式。筆者從中學英語教師觀微課、評微課、制微課、探微課、開微課五個方面論述利用微課提升中學外語教師技能的策略。

      1.“觀微課”豐富知識、拓寬視野

      隨著近兩年微課的發展,目前我國已有了華東師范大學慕課中心、第九課堂、微課網、中國微課、油菜花網等微課資源交互平臺,各省各高校的教育技術中心也創建了微課平臺,提供了大量的教學視頻。例如,浙江省浦江縣響應《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政策,號召在2014年10月到2014年12月三個月不到的時間里制作并上傳了200余節富有濃郁浦江地方色彩的“特色文化”微課程系列到相關網站。由此可知目前我國的網絡微課正在快速的發展。中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相關微課網站去觀看自己感興趣的,或者有意識地去觀看學習相關教學視頻來彌補自己所欠缺的某些知識,通過觀看這種真實的、典型案例化的教學情景,易于實現對“隱性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從而達到教學理念、技能、風格的模仿、習得和內化,豐富了教師的教學理論和技能知識。此外,英語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到國外的微課網上去觀看微視頻,拓寬自己的視野。

      2.“評微課”提升教學評價及反思能力

      評微課即教師在學習他人微課或者完成微課制作后,對他人微課或自己所做微課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實踐等進行的評價,并做詳細的分析和記錄。評價微課的過程可以使教師對微課有進一步的認識并從中學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會提升教師的教學評價及反思能力。教師只有不斷進行微課反思,總結自己教學中的成功經驗,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

      3.“制微課”訓練教學設計、課件制作、教學實踐技能

      目前,制作微課的方式主要包括攝制式、錄屏式、軟件合成式、混合式等四種。但不管采用哪一種來制作微課,都需要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制作課件,教學實踐等環節。由于微課具有時間短、主題明確、內容精細、結構完整等特點,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教學設計,同時微課是微格教學的最終作品,它的成型必須經過微格教學的實踐、反饋評價、修改教案及課件、重教等環節最終形成新的作品。這個過程對教師的教學設計、課件制作、教學實踐技能進行了嚴格有效的訓練。

      4.“探微課”發展課題研究能力

      探微課,就是對微課進行探究,可以探究微課的制作方式,也可以探究微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和策略。中學英語教師通過對微課教學的研究提高學科教育教學技能,提升自己的專業和學術水平。積極開展微課教學與實驗是提高教師教學技能的重要途徑,同時通過課題研究,還能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鍛煉自己的堅強意志,增強自身教育教學的責任感和幸福感。

      5.“開微課”培養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

      這里所指的開微課,即開設一門以微課為載體的選修課或者校本課程,將微課教學運用到中學課程體系中,這不僅需要教師要具備課程開發能力、英語專業知識能力、教材編寫能力、微課制作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學技能來實施課程,還需要教師具有課程管理能力。因此,在開設微課選修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潛能,通過學習等方式使自己的綜合教學能力得到培養。

      參考文獻

      陳文生.學?!拔⒄n”校本開發的要點[J].新課程,2013,(3):86-87.

      桂耀榮.微課及微課的制作和意義[J].化學教與學,2013,(5):41-42.

      何玲.中學英語教學技能[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黃聚寶.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考評問題及對策[J].英語教師,2012,(2):46-51.

      賈秋燕.反思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技能[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6):158-162.

      李箭.英語教學技能設計指導與訓練[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林永諄.開展微課堂評選活促進教師專業成長[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8):33-34.

      王竹立.微課:課堂還是網絡?[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16-18.

      王珠珠.教育不能迷失在技術浪潮中[N].光明日報,2013.

      夏曉君.淺談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J].學周刊,2012,(15):147.

      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28-31.

      張志宏.微課一種新型的學習資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7):50-51.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