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甫 王學淵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一項重大時代課題。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關鍵在于持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的改革。在黨的二十屆二次全體會議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深化新一輪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確了新的任務目標?!饵h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頒布和實施,是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基準,也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治理意涵的基礎。
一、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鮮明特征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全面闡述了新時代持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指導原則、總體思路和改革目標。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建構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職能體系,[1]使黨和國家的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更好地適應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需求。整體而言,此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有三個鮮明的特點。
(一)落實黨對重要工作的全面、系統、整體領導
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2]在新一輪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為了加強對金融、科技、社會工作和港澳工作等重點領域的領導和管理,組建了中央金融委員會、中央科技委員會、中央社會工作部以及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進一步健全了黨對重要工作的全面領導體制,完善了黨對重要工作的系統領導方法,突出了黨對重要工作的整體領導作用。這使黨始終成為穩定發展全局、把控根本方向和凝聚改革力量的核心,為確保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任務得以順利完成、落到實處提供政治上和組織上的保障。
(二)實現黨和國家機構的優化協同高效
優化協同高效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遵循的一項重要原則?!饵h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力圖通過黨政部門的機構優化,實現各機構之間的有序合作、高效運轉。在黨政機構調整方面,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強化黨對科技工作的整體謀劃和科學決策。重新組建后的國家科技部負責貫徹和落實。在政府部門內部調整方面,通過厘清部門職能、調整人員編制、厘清機構權責邊界,提高行政部門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效能,建構更加科學高效的組織體系;
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合并和優化職能相近或職能相互交叉的部門,如不再保留國家外國專家局牌子、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家鄉村振興局、不再保留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等。
(三)重視黨和國家機構的統籌協調
統籌協調有助于強化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統攬全局的優勢。本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涉及范圍之廣,不再局限于黨政體制的改革,還包含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機構。另外,本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更加聚焦重點領域改革的持續深化,對金融等領域改革力度較大。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作為黨中央金融決策議事協調機構;
設立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作為中央金融委員會的辦事機構;
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作為黨中央派出機關,同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合署辦公,進一步優化了黨對金融領域的統籌協調、整體推進機制。在金融監管層面,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化地方監管體制改革,[3]促進中央和地方在金融監管方面的有效配合,提升黨和國家在金融領域的統一領導和監督管理的效能。
二、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發展方向
長期以來,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仍然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如黨政機構存在職能交叉、多頭領導等不合理的現象;
政府機構存在改革任務繁重,政府內部職責分配不清、職能轉變不充分等問題。要破解現有機構中存在的突出困境,就要從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這個關鍵環節入手,為各領域的改革提供體制上的支持與保障。[4]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不是簡單的權力關系的調整和職能的轉變,更深層次的是聚焦我國黨政機構的重點領域所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實現機構職能的調整和職責的優化,建設更為科學高效的職能體系。[5]
(一)穩中求進,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
新一輪改革堅持穩中求進的基本原則,在政府機構改革層面,對國務院直屬機構進行相應調整,但組成部門的總體數量保持不變。在理順和優化現有各機構的職能體系層面,對黨中央機構、全國人大機構、國務院機構、全國政協機構中功能相似的部門進行整合,將職能雷同的機構進行撤銷重組,實現黨的全面領導和全覆蓋管理。由黨中央統籌負責重大工作的總體規劃、系統推進和有效落實,助推各項改革舉措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有機協同。最典型的是金融管理體制的改革。在黨的機構層面,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將其作為黨中央議事決策機構;
設立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將其作為中央金融委員會的辦事機構;
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統一領導。[6]在國務院層面,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負責對金融工作實行統一的監管。這一系列舉措都反映出黨和國家對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視,通過理順體制機制提升金融領域的運行效能。
(二)統籌中央和地方,優化縱向組織體系
針對中央和地方機構設置尚待改進,權力和責任尚未更好匹配等問題,此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明確要求要統籌中央和地方職能配置。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對地方機構配套設置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饵h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提出組建社會工作部,省、市、縣級黨委組建相應的社會工作部門,[7]形成上下貫通的運行機制。組建國家數據局,省級數據管理機構根據各省的具體情況自行組建。深化對金融機構的改革,特別是推進地方金融監管體制的改革,強調地方與中央的金融監管機構設置的對口設置。在統籌中央與地方機構設置上,黨中央把握機構改革的總體方向,各地結合實際情況設置地方機構,為縱向機構設置保留了靈活性空間。
(三)部門職能專業化,優化橫向職能配置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指出,黨和國家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同實現現代化目標還存在不完全適應的情況,[8]要對現有組織結構中的不適應情況進行深入的改革,為全面實現國家現代化目標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此次改革重點聚焦在金融、科技和社會等領域。在金融領域要協調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加快金融領域的改革,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科技領域要破解關鍵核心技術的瓶頸難題,實現科技部與其他機構的“管辦分離”,實現專業化科研攻關。在社會領域要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權利,組建中央工作部加強中央對于民生工作的管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聚焦重點領域突出問題,本著發展所需、問題導向的原則,體現出機構改革的精準性和務實性。
三、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對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影響
任何改革都是對標國家戰略目標,服務于時代發展需求,用于破解機構調整難題。本次機構改革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導向,[9]體現了機構改革對于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過機構改革完善黨和國家機構的運作機制,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治理有效運行的重要保障。此次機構改革緊扣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聚焦重點領域,明確了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
(一)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助推國家治理水平提質增效
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將協同高效體制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的效能優勢。[10]一是發揮黨中央統籌一切的優勢,在黨的全面領導下,將黨政軍群各個領域的組織力量統合起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活力,共商共謀改革思路,確保改革的有效落地。在黨的統一領導下,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有效提升整體性治理水平。二是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跨層級跨部門實現資源共享的優勢,并將其運用到政府治理的工作中,構建便捷高效的數字政府,增強政府數字治理效能。三是通過機構改革建立協調一致的體制機制,實現機構和組織間的協同配合,提升國家協同治理效能。
(二)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要深化對重點領域的機構改革,適應重大發展任務的要求,實現高質量的發展。一是力求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更加重視健全創新性的舉國體制、優化科技創新的全鏈條管理、充分激發科技創新的潛力,促進技術創新和現代化制造業的融合發展。二是金融體制更加完善。本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通過對金融領域機構的調整以及監管體制的優化等措施,進一步增強金融工作運行的規范性和有序性,提供更優良的營商環境,促進金融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三是推進數字服務經濟建設。組建國家數據局,實現國家對數據要素和數據安全的統籌管理,促進數據資源的互通共享,建設全國范圍內的統一的數據要素市場,推動數字服務于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
(三)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組織保障
新時代新征程為我國發展提出新的要求,面對艱巨復雜的國內外局勢,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能為新的發展格局提供組織上的保障。一是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以新安全格局推動新發展格局的精神,加強重點領域如政治、金融、數據等領域的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二是強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由國務院直接領導國家知識產權局,從整體上提升對于知識產權的管理水平,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加快推進新發展格局的形成。三是高度重視科技領域中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堅克難,應對新業態、新技術和新發展可能帶來的不安全的因素。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統籌各類資源、各個領域,加快構建符合新發展格局的新安全格局。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適應新時代有效治理國家和社會,這必然要求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11]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構建完善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支撐國家治理體系運行的組織載體和保障。[12]此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緊扣現代化目標和新發展格局,蘊含豐富治理理念,有助于各項改革任務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勁的前進動力。
基金項目: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治理體系中民事執行現代化研究”(項目編號:20&ZD195)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EB/OL].中國政府網,2023-03-16/2023-03-20.http://yn.people.com.cn/n2/2023/0317/c378440-40339898.html.
[2]習近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4.
[3]中共中央 國務院.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EB/OL].2023-03-17/2023-03-20.http://yn.people.com.cn/n2/2023/0317/c378440-40339898.html.
[4]王峰.充分發揮機構改革對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作用[J].中國機構改革與管理,2019(12):6-7.
[5]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EB/OL].中國政府網,2023-03-16/2023-03-20.http://yn.people.com.cn/n2/2023/0317/c378440-40339898.html.
[6]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EB/OL].中國政府網,2023-03-16/2023-03-20.http://yn.people.com.cn/n2/2023/0317/c378440-40339898.html.
[7]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EB/OL].中國政府網,2023-03-16/2023-03-20.http://yn.people.com.cn/n2/2023/0317/c378440-40339898.html.
[8]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EB/OL].中國政府網,2023-03-16/2023-03-20.http://yn.people.com.cn/n2/2023/0317/c378440-40339898.html.
[9]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EB/OL].中國政府網,2023-03-16/2023-03-20.http://yn.people.com.cn/n2/2023/0317/c378440-40339898.html.
[10]唐皇鳳,徐植.新型舉國體制的科學內涵、獨特優勢與運行機制優化[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1):83-93.
[11]丁薛祥.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J].秘書工作,2018(4):4-8.
[12]王峰.充分發揮機構改革對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作用[J].中國機構改革與管理,2019(12):6-7.
作? 者:郭春甫,西南政法大學教授、管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王學淵,西南政法大學政治學理論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張 波
猜你喜歡改革方案黨和國家職能職能與功能開放教育研究(2020年1期)2020-02-15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共產黨員·下(2018年4期)2018-11-01一圖看懂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黨的生活·青海(2018年4期)2018-08-12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當代陜西(2018年6期)2018-05-22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當代陜西(2018年6期)2018-05-22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當代陜西(2018年6期)2018-05-22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一圖了解)環球時報(2018-03-14)2018-03-14價格認定:職能轉變在路上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守牢黨和國家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中國領導科學(2015年11期)2015-07-01淺談會計職能是否應該進行拓展現代企業(2015年9期)201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