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動產教融合是落實國家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推動教育與產業發展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重要途徑。動態環境下,創新失敗成為企業面臨的常態。由于創新失敗造成企業資源的短缺,因而在此情景下對手頭現有資源的拼湊對企業能否轉敗為勝具有重要意義。但現有研究對企業創新失敗中的資源拼湊行為關注甚少。為此,基于289份新創高技術企業的數據,從失敗正?;褪W習探究企業創新失敗中的資源拼湊機制,并進一步探究創業激情在失敗學習和資源拼湊中的作用。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主要得到以下結論:(1)失敗正?;瘜κW習(單環學習和雙環學習)具有積極影響,失敗學習對資源拼湊具有積極效應,同時,失敗正?;芡ㄟ^促進失敗學習進一步對資源拼湊施加積極效應;
(2)創業激情在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和資源拼湊間發揮著正向調節作用。據此,提出企業要注重對失敗學習時間的反思和學習,失敗管理文化的構建,企業管理者的激情調動等建議,以期為創新失敗中的企業進一步提高資源使用率從而擺脫失敗困境。
[關鍵詞]產教融合;
失敗正?;?;
失敗學習;
創業激情;
資源拼湊
一、 引言
產教融合將高校的教育教學、學生的素質培養、技能實踐和企業生產融為一體,將高校的科研與應用相結合。通過產教融合提升企業參與協同育人體系貢獻度的同時,也將企業自身的優勢與高校教育教學進行聯合,實現智力資源共享。同時,高校通過發揮強大的學科和人才優勢,與企業強強聯合,推動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在企業內的落地轉化,真正實現了校企雙方的資源互補。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以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作為支撐,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1。同時《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中提出把深化產教融合改革作為推進人力人才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基本解決人才供需重大結構性矛盾問題,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2。當前,創新已成為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唯有不斷創新企業才能獲得持續成長。在產教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創新對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及企業新舊動能轉換都產生決定性作用。然而,創新往往伴隨著風險和不確定性,失敗時常發生[1]。大量的企業實踐也表明創新失敗率極高。創新失敗一方面會造成企業資源的短缺,限制企業從事其他活動的資源;
另一方面又會造成企業內“失敗資源”的冗余及資源錯配。所以,在創新失敗中,企業采取何種策略以實現資源的“無中生有”對企業轉敗為勝尤為重要。
資源拼湊被視為企業克服資源短缺的有效手段,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學者們對資源拼湊的前因變量與結果變量都進行了深入的探究[2-3],但現有研究卻忽略了企業創新失敗中的資源拼湊行為。由于創新失敗會造成企業資源的短缺,所以在此情景下企業對手頭現有資源的拼湊對其轉敗為勝從而獲得競爭優勢就變得非常重要。創新過程充滿了對失敗的反思和學習,與一般失敗情景相比,在創新失敗情景下的失敗學習顯得愈加重要。研究表明,創新失敗并非總是壞事,它蘊含著發人深省的知識,為企業提供了獨特的學習機會。通過對失敗的學習,企業能發現手頭資源更多的可能性,突破既有認知,采取新的資源組合,促進資源拼湊的發生,從而有效指導未來的創新方向及資源策略,引領自身從創新失敗走向創新成功。由此可見,失敗學習可能對資源拼湊產生積極效應。
失敗正?;且环N組織接受失敗產生的必然性,視失敗為正常事件的組織文化[4]。由于擁有不同失敗管理文化的組織在面臨失敗時會持有不同的信念,這些信念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組織成員對失敗事件的態度、反思及學習[5]。所以,失敗正?;苡锌赡芡ㄟ^影響組織成員對失敗的學習,進而左右企業的資源拼湊行為。此外,激情是人們對自己喜歡的、重要的活動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強烈傾向[6]。創業激情能激發個體克服各種磨難和考驗,使企業即使遭遇困境其組織成員仍能積極向上,因而創業激情受到創業學者的重視[7-8],但現有研究對創新失敗中的激情問題卻關注甚少。創業激情能夠給予創新失敗企業興奮和能量,驅動企業對失敗進行深入的學習,從而打破原有資源組合重新進行資源配置。所以創業激情可能對失敗學習和資源拼湊間的關系具有強化作用。綜上所述,本研究擬從失敗正?;褪W習視角探究失敗情景中的企業資源拼湊機制,并進一步探究創業激情在失敗學習和資源拼湊中的作用。這不僅能有效彌補現有研究的不足,同時還能為實踐中企業如何應對創新失敗提供有益啟示,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本研究的理論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3點:
首先,拓展和豐富資源拼湊的相關研究。資源拼湊作為企業突破資源束縛的有效手段,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9-10],但現有研究對創新失敗情景下的資源拼湊行為鮮有涉及。Baker等[9]提出容忍失敗、允許試錯的組織氛圍是拼湊行為產生的土壤。本研究從失敗正?;褪W習構建企業創新失敗中的資源拼湊機制,研究發現視失敗為慣常事件的組織文化能夠促進組織成員對失敗的反思和學習,從而跳出現有慣例的束縛,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規范,實現資源的重構和利用。這一發現豐富資源拼湊的應用情景,有效拓展資源拼湊前因變量的相關研究。
其次,探究創業激情在企業從創新失敗轉向創新成功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作為一種重要的積極情感,創業激情對企業突破困境具有重要意義。但現有對創業激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創業過程,而忽略了創新失敗情景下的激情問題。由于創新失敗會給組織成員帶來不同程度的情緒成本,所以組織內創業激情的高低無疑會對組織成員的學習效果產生影響,故探究創新失敗情景下的激情問題對企業如何突破失敗困境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發現創業激情在失敗學習和資源拼湊間發揮著正向調節作用,這一發現有效拓展創業激情的應用場景,豐富創業激情的相關研究。
最后,探究失敗正?;谄髽I創新失敗中的重要作用,豐富失敗管理文化的研究內容。過往對失敗管理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寬容管理,與寬容管理不同,失敗正?;且环N不嘗試失敗就沒有成功、將失敗視為日常事件的文化,它有效打破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固有魔咒,為企業失敗管理提供有益啟示。
二、 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1. 失敗正?;c失敗學習
失敗正?;‵ailure Normalization)是一種將失敗視為正常事件的組織文化,認為失敗是成功的必然階段[11]。擁有失敗正?;慕M織不會割裂成功和失敗的關系,將失敗視為激發成功者的源泉。依據組織學習理論,組織成員面對并糾正失敗是典型的失敗學習過程。在創新失敗中,失敗學習是企業在創新活動效果未達到預期時,反思失敗事件并調整行為規范或方式以求達到預期目標的過程[1]。進一步地,學者們指出失敗學習具有兩種模式:單環學習和雙環學習[12-13]。單環學習(Single-loop Learning)指快速反應、調整組織行為以解決現存問題的學習行為;
雙環學習(Double-loop Learning)則指系統性分析失敗根源,進而對企業戰略目標及核心價值觀提出質疑及反思的深層次學習行為。作為組織成員共享、認同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組織文化塑造了組織成員特定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所以失敗正?;瘜κW習會產生重要影響。
現有研究表明,失敗正?;苡行Ы档推髽I成員在面臨創新失敗時的負面情緒[11],調動組織成員對失敗的反思及探索的熱情。在擁有失敗正?;钠髽I中,組織成員都將失敗視為走向成功所經歷的慣常事件,因而在企業遭受創新失敗時,組織成員能夠坦然面對失敗而不必擔心導致企業的懲罰或他人的非議。企業成員都將失敗視為正常事件從而能夠正視自身不足及工作失誤,積極向他人分享失敗事件與經驗,尋求他人的意見。組織成員通過對失敗問題的共同探討、交流與溝通,形成新知。所以,在失敗正?;钠髽I中,組織擁有正視失敗、分享失敗、探索失敗、“熱愛”失敗的文化氛圍,這不僅能調動組織成員積極調整其行為以解決當前問題,即觸發單環學習;
同時,通過對失敗的公開討論,還有助于企業成員系統、全面地分析導致失敗的根源,及時調整企業的戰略目標,即觸發雙環學習。故失敗正?;瘜κW習具有積極影響。為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1:失敗正?;瘜苇h學習具有積極影響;
H1-2:失敗正?;瘜﹄p環學習具有積極影響。
2. 失敗學習與資源拼湊
資源拼湊是組合手頭資源并即刻行動,以解決新問題或抓住市場機會[9]。資源拼湊不拘泥于資源屬性,從全新視角審視現有資源的價值,通過湊合利用和重新整合,從而“無中生有”地創造出新的資源,為企業解決新問題、抓住新機會提供可能。當前,學者們對資源拼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資源拼湊對企業創新性成長的重要作用也得到學者們的廣泛認同[14-15],但對企業創新失敗中的資源拼湊行為研究甚少。企業創新失敗中的資源拼湊路徑為何?這是一個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及實踐價值的議題,值得我們深入的探究。
失敗學習使企業成員能夠對失敗問題進行深入的反思與理解,進而對企業的創新目標、方法、行動策略及背后的假設產生新的認知。這不僅能促進企業成員對產生失敗深層次原因的理解,同時,還提高了企業成員對問題本質的認識,使企業成員看到手頭資源更多的可能性,提高資源拼湊行為發生的可能性[4]。單環學習通過快速修正行為以解決失敗問題,所以單環學習通過利用現有慣例及其簡單組合,實現手頭資源的湊合利用,從而不必等資源到位后再行動;
雙環學習在提出失敗問題解決方案時,也對失敗根源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從而獲得大量有價值的新知識,使組織成員能突破既有認知,實現資源的重構。此外,無論是單環學習還是雙環學習,都能實現企業知識和經驗的積累,而現有研究表明,企業知識和經驗的積累能更好地促進資源拼湊的發生[16-17]?;谏鲜龇治?,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2-1:單環學習對資源拼湊具有積極影響;
H2-2:雙環學習對資源拼湊具有積極影響。
3. 失敗學習的中介作用
失敗學習通過對失敗事件的反思、消化和學習,形成新認知,使組織成員看到資源利用的更多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企業對待失敗事件的一種組織行為,失敗學習必然會受到組織文化的影響。失敗正?;鳛槠髽I接受失敗產生,視失敗為慣常事件的組織文化,會在組織內形成一種分享失敗、學習失敗的默會信念,這些信念影響著組織成員在面臨創新失敗事件時的行為、態度和結果。所以失敗正?;赡芡ㄟ^左右組織成員的學習行為進而影響企業資源的使用,觸發企業的資源拼湊行為。于曉宇等[4]研究指出,失敗正?;芡ㄟ^促進失敗學習進而對資源拼湊產生積極影響。結合上述分析及假設H1和H2,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3-1:單環學習在失敗正?;唾Y源拼湊間發揮著中介作用;
H3-2:雙環學習在失敗正?;唾Y源拼湊間發揮著中介作用。
4. 創業激情的調節作用
激情是人們對自己喜愛的、重要的活動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強烈傾向[6]。Cardon等[18]在對激情的研究中指出,激情在創業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創業激情是創業者在面臨困難時能夠堅持下去的關鍵動力。當前,創業激情在創業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學者們的廣泛認同[8,19],但是對創新失敗情景中的創業激情問題鮮有涉及。由于創新失敗會不同程度地給組織成員造成壓力或心理成本,所以創業激情的高低無疑會左右企業失敗學習的效果。
雖然創新失敗并非總是壞事,但它的確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困境。面對這一困境,組織成員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心理成本,進而影響對失敗的學習。作為重要的情感特征,創業激情是在困境中堅持的關鍵驅動力[17],所以創業激情的高低會對企業失敗學習的效果產生重要影響。倘若企業內擁有較高的創業激情,那么盡管面臨創新失敗,激情仍能催生出興奮和能量,這一方面促進組織成員對現有知識和慣例進行整合,從而快速修正行為,湊合利用手頭資源以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還會促進組織成員對失敗根源系統性探尋,從而利用資源的新知實現現有資源的重構。與之相反,假如企業內的創業激情較低,那么在面臨創新失敗而進行失敗學習時,組織成員由于“信心”受挫,其學習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創新活動充滿著高度的不確定性,這不僅需要創新者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同時還要求創新者具備獨特的心理特征,擁有不斷探尋的激情,如此方能促使其即使面臨困境仍能堅持前行?;谏鲜龇治?,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4-1:創業激情在單環學習和資源拼湊間發揮著正向調節作用;
H4-2:創業激情在雙環學習和資源拼湊間發揮著正向調節作用。
失敗正?;?、失敗學習、創業激情與資源拼湊的假設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失敗正?;?、失敗學習、創業激情與資源拼湊
三、 研究設計
1. 數據與樣本
動態環境下,企業面臨著較高的不確定性,創新失敗成為常態,尤其是新創高技術企業,其創新失敗率居高不下。為了獲得代表性數據,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新創高科技企業。依據Mcdougall等[20]、Zahra等[21]對新創企業的定義,本文對企業年齡在8年以下的高技術企業進行調研。調研區域為江蘇、安徽和浙江三地,并將有效樣本限定為企業在3年內發生過創新失敗事件。為保證問卷的準確性和易理解性,在正式形成問卷前,研究者對江蘇的19家高技術企業進行了預調研,然后根據預調研的結果對問卷題項進行適應性修改,從而形成正式調研問卷。
正式調研問卷的發放時間為2020年6月至9月,前后歷時3月有余。問卷主要由熟悉并負責企業運營的高層管理者填寫??偣舶l放了600份問卷,實際收回362份,剔除信息不完整、不符合要求的73份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為289份,有效回收率為48.2%。從回收的289份問卷可見,企業年齡在3年以下的有61家,占比20.6%,3年至5年的有132家,占比46.0%,6至8年的有96家,占比33.3%;
從企業規模來看,100人以下的有128家,占比44.4%,100人至500人的有127家,占比43.9%,500人以上的有34家,占比11.6%,由此可見這些新創企業規模都不大。樣本的其他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從表1可知,研究樣本具有多樣性,這有效保證了數據的豐富性。
2. 變量測量
對失敗正?;臏y量本研究參考于曉宇等[4]的測量方式,用3個條目對該變量進行測量,包括“我們公司認為失敗很正?!钡阮}項。對失敗學習的測量,基于學者們對單環學習和雙環學習的研究,采用龐立君等[1]的測量方式,其中單環學習有3個條目,包括“企業能夠提出及時性解決方案”等題項;
雙環學習有3個條目,包括“對失敗根本原因進行深入總結”等題項。對創業激情的測量,基于Cardon等[22]的研究,采用朱秀梅等[6]的測量方式,共計5個條目,包括“搜尋新的產品或服務的理念令我很興奮”等題項。對資源拼湊的測量,參考Senyard等[23]的測量方式,共計8個條目,包括“我們通過整合企業現有資源以應對創新中的新問題或機會”等題項。
對各變量的測量本研究都使用李克特5級量表,從1到5表示從“完全不認同”到“完全認同”。為了使研究結果更具有穩健性,本研究基于現有研究,將企業年齡、企業規模和行業類型作為控制變量,以排除它們對研究結果的影響。
表1 研究樣本的結構性特征
[ 樣本特征 頻數 百分比 樣本特征 頻數 百分比
企業年齡 3年以下 61 21.1% 被調查者工作年限 3年以下 73 25.3% 3—5年 132 45.7% 3—5年 122 42.2% 6—8年 96 33.2% 6—8年 94 32.5%
企業規模 <100人 128 44.3%
行業類型 高技術服務業 104 36.0% 100—500人 127 43.9% 電子信息技術 110 38.1% 500人以上 34 11.8% 生物工程 69 23.8% 先進制造業 6 2.1% ]
四、 實證分析
1. 同源偏差檢驗
對于可能存在的同源偏差問題,本文使用Harman單因子檢驗的方法對其進行檢驗。使用SPSS19.0軟件,將問卷的所有條目放在一起做因子分析,在未旋轉時得到的第一個主成分占載荷量的21.104%,遠小于40%的臨界值,并未占到多數。所以本研究調研數據的同源偏差并不影響研究結果。
2. 信度與效度分析
本文使用SPSS19.0和AMOS17.0軟件對信度和效度進行檢驗。在信度上,本文使用Cronbachs α和CR(組合信度)進行檢驗。檢驗結果顯示,失敗正?;?、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創業激情和資源拼湊的Cronbachs α分別為0.770、0.776、0.801、0.887和0.886,相應的CR分別為0.772、0.781、0.805、0.887和0.886,可見各潛變量在信度上滿足要求。效度可分為聚合效度和區別效度。在聚合效度上本文使用平均提煉方差(AVE)、標準因子載荷及累計解釋方差進行衡量。本文使用SPSS19.0軟件對“失敗正?;边M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結果顯示,KMO為0.689,Bartlett球形度檢驗近似卡為148.295(df=3,p<0.001),這說明適合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照特征值大于1,提取了1個因子,累積方差解釋為68.526%。按照相同的方法,對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創業激情和資源拼湊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各潛變量的KMO和Bartlett球形度檢驗均符合要求,相應的累積方差解釋分別為69.625%、71.709%、68.857%和55.858%。同時,本文使用AMOS17.0軟件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各測量條目的標準化因子載荷均在0.6以上,失敗正?;?、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創業激情和資源拼湊的AVE分別為0.532、0.543、0.581、0.612和0.495。綜上分析可見,各潛變量在聚合效度上滿足要求。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除聚合效度外,各潛變量還應具有一定的區別效度。如表3所示,對角線黑體字是各潛變量平均提煉方差的開方值。由表3可知,對角線上的數值比其所在的行和列的所有相關性系數都大,這說明本研究所使用的變量具有較好的區別效度,滿足要求。此外,由相關系數可知,失敗正?;c單環學習(r2=0.325,p<0.01)和雙環學習(r2=0.472,p<0.01)都顯著正相關;
同時,單環學習(r2=0.204,p<0.01)和雙環學習(r2=0.206,p<0.01)都與資源拼湊顯著正相關。這些初步驗證了本文的研究結論,下面本文使用回歸分析的方法對各假設進行檢驗。
表2 信度和聚合效度分析結果
[變量 測量條目 標準因子載荷 Cronbachs α CR AVE 累積方差解釋(%) 失敗
正?;?FN11
FN12
FN13 0.68
0.81
0.69 0.770 0.772 0.532 68.526 單環學習
雙環學習 SLL11
SLL12
SLL13
DLL21
DLL22
DLL23 0.72
0.75
0.74
0.69
0.77
0.82 0.776
0.801 0.781
0.805 0.543
0.581 69.625
71.709
創業激情 EP1
EP2
EP3
EP4
EP5 0.75
0.81
0.80
0.78
0.77 0.887 0.887 0.612 68.857
資源拼湊 RB1
RB2
RB3
RB4
RB5
RB6
RB7
RB8 0.79
0.78
0.68
0.69
0.65
0.62
0.69
0.71 0.886 0.886 0.495 55.858 ]
表3 相關分析與區別效度
[變量 1 2 3 4 5 6 7 8 企業年齡 1 企業規模 -0.023 1 行業類型 -0.081 0.211*** 1 失敗正?;?0.040 -0.040 -0.144** 0.729 單環學習 -0.039 -0.077 -0.230*** 0.325*** 0.737 雙環學習 0.020 -0.109 -0.190*** 0.472*** 0.369*** 0.762 創業激情 0.050 0.138* 0.010 -0.050 -0.109 -0.010 0.782 資源拼湊 -0.030 -0.135* 0.050 0.106 0.204*** 0.206*** -0.090 0.704 均值 2.130 2.670 1.920 3.940 3.990 3.930 3.570 3.480 標準差 0.725 0.675 0.825 0.620 0.648 0.630 0.656 0.598 ]
注:對角線加粗數字為AVE的平方根;
*、**、***分別表示0.1、0.05和0.01的顯著性水平,下同
3. 回歸分析
本研究采用多元線性回歸的方式檢驗各假設。M2是單環學習對資源拼湊的回歸結果;
M3是雙環學習對資源拼湊的回歸結果;
M4是單環學習和創業激情的交互項對資源拼湊的回歸結果,M5是雙環學習和創業激情的交互項對資源拼湊的回歸結果,在加入交互項前,研究者對交互項進行了去中心化處理,以排除多重共線性的影響,從M4和M5的VIFmax可知,模型的多重共線性很小,并不影響研究結果。M6是自變量失敗正?;瘜苇h學習的回歸結果;
M7是失敗正?;瘜﹄p環學習的回歸結果。從模型M1至模型M7回歸結果的F值可知,除M1外,各模型都具有顯著性。
表4中,M6是對假設H1-1的檢驗,從回歸結果可知,失敗正?;瘜苇h學習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β=0.314,p<0.01),這說明失敗正?;瘜苇h學習具有積極影響,故假設H1-1得到驗證。M7是對假設H1-2的檢驗,從回歸結果可知,失敗正?;瘜﹄p環學習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β=0.46,p<0.01),這說明失敗正?;瘜﹄p環學習具有積極影響,故假設H1-2得到驗證。M2是對假設H2-1的檢驗,從回歸結果可知,單環學習對資源拼湊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β=0.21,p<0.01),這說明單環學習對資源拼湊具有積極的影響,故假設H2-1得到驗證。M3是對假設H2-2的檢驗,從回歸結果可知,雙環學習對資源拼湊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β=0.2,p<0.01),這說明雙環學習對資源拼湊具有積極效應,故假設H2-2得到驗證。M4是對假設H4-1的檢驗,從回歸結果可知,單環學習和創業激情的交互項對資源拼湊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β=0.207,p<0.05),這說明創業激情對單環學習和資源拼湊的關系具有強化作用,故假設H4-1得到驗證。M5是對假設H4-2的檢驗,從回歸結果可知,雙環學習和創業激情的交互項對資源拼湊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β=0.327,p<0.01),這說明創業激情對雙環學習和資源拼湊的關系具有強化作用,故假設H4-2得到驗證。
表4 回歸分析結果
[變量 因變量 資源拼湊 單環學習 雙環學習 M2 M3 M4 M5 M6 M7 公司年齡 -0.011 -0.020 -0.010 -0.010 -0.059 -0.010 (-0.194) (-0.380) (-0.100) (-0.050) (-0.964) (-0.165) 公司規模 -0.129** -0.120* -0.150** -0.130** -0.027 -0.062 (-2.010) (-1.900) (-2.300) (-2.040) (-0.396) (-1.014) 行業類型 0.090* 0.090 0.110** 0.074 -0.144*** -0.089* -1.742 -1.600 -2.020 -1.400 (-2.599) (-1.745) 失敗正?;?/p>
0.314*** 0.460*** -4.354 -6.979 單環學習 0.210***
0.200***
-3.038 -3.030 雙環學習
0.200***
0.140*
-2.960 -1.950 創業激情
-0.050
(-0.700) -0.080 0.207** (-1.270) 單環學習
×創業激情 -1.990
雙環學習
×創業激情 0.327***
0.094 -2.71 R2 0.072 0.070 0.064 0.110 0.144 0.243 調整R2 0.052 0.049 3.130*** 0.081 0.125 0.277 F 3.570*** 3.450*** 1.138 3.750*** 7.742*** 14.767*** VIFmax 1.172 ]
注:括號內為t值
五、 結論與啟示
1. 研究結論
本研究基于289份新創高技術企業的有效樣本,從失敗正?;褪W習探究企業創新失敗中的資源拼湊行為,構建了企業失敗情景中的資源拼湊機制模型。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主要得到以下結論:(1)失敗正?;瘜κW習具有積極影響;
(2)通過對失敗事件的學習(單環學習和雙環學習)能有效促進企業的資源拼湊行為,對企業轉敗為勝具有重要意義;
(3)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在失敗正?;唾Y源拼湊間發揮著完全中介的作用,失敗正?;ㄟ^促進單環學習/雙環學習,能夠進一步促進資源拼湊;
(4)創業激情在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和資源拼湊間發揮著正向調節作用,激情越高,失敗學習對資源拼湊的促進效果越好。
2. 對策建議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我國提出的促進經濟發展的雙引擎,但創新具有高不確定性,失敗率極高。創新失敗成為實踐中企業不得不面臨的現實難題,尤其是對動態環境下的新創高技術企業而言,創新失敗問題更是常態。在此背景下,企業采取何種策略以實現轉敗為勝,就變得尤為重要。創新失敗不僅占據了企業從事其他活動的資源,造成企業資源的短缺,同時,創新失敗還會造成企業“失敗資源”的冗余及資源誤配,所以創造性利用手頭資源,對其進行重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對企業擺脫失敗困境尤為重要。但是現有研究對創新失敗中的資源拼湊問題關注甚少。本研究為創新失敗中企業如何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從而擺脫失敗困境提供了有益啟示。
實踐中,企業要注重對失敗事件的反思和學習,通過對失敗問題的認真分析、溝通和交流從而形成新知,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和資源使用策略,促進現有資源的創造性重組;
同時,企業還要注重失敗管理文化的構建,積極構建分享失敗、將失敗視為正常事件的企業文化,打破固有的“成王敗寇”式的管理文化觀念,從而在企業內營造反思失敗、探尋失敗的學習氛圍,更好地促進企業在資源使用策略上的新知。此外,盡管創新失敗并非總是壞事,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它會給組織成員帶來不同程度的情緒成本和壓力。面對失敗困境,激情就變得非常重要。擁有較高創業激情的企業管理者,即使處于失敗中其也會越挫越勇,對失敗事件充滿探尋和研究的熱情與興奮,從而更好地促進對導致失敗的問題的消化和吸收,形成新知,促進企業對現有資源的創造性應用。所以日常中,能否擁有較高的激情,對企業創新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龐立君,任颋,王向陽.CEO變革型領導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失敗學習的非線性中介作用[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9,31(4):114-126
[2] Sun Y, Du S, Ding 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ack Resources, Resource Bricolage, and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based on Resource Opportunity Perspective[J].Sustainability,2020,12(3):1-25.
[3] Yu X,Li Y,Su Z,et al.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and its Effects on New Venture Growth and Adaptiveness in an Emerging Economy[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9(6):1-23.
[4] 于曉宇,梅晨,陶向明,等.成王敗寇? 失敗正?;瘜π庐a品開發績效的影響機制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9,31(4):127-138.
[5] Cannon M D, Edmondson A C.Confronting Failur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hared Beliefs about Failure in Organizational Work Group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1,22(2):161-177.
[6] 朱秀梅,王天東,林曉玥.知識導向對資源能力一體化的影響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9,31(2):
143-153.
[7] Saif H A A, Ghania U.Need for Achievement as a Predictor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The Mediating Role of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for Founding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rest[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2020,10(1):40-53.
[8] Cardon M S, Post C, Forster W R.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Its Emergence and Influence in New Venture Tea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7,42(2):283-305.
[9] Baker T, Nelson R E. Creating Something from Not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5,50(3):329-366.
[10] 鄧巍,梁巧轉,范培華.創業拼湊研究脈絡梳理與未來展望[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8,30(3):149-160.
[11] Shepherd D A,Patzel H,Wolfe M.Moving Forward from Project Failure:
Negative Emotions, Affective Commitment,and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1,54(6):1229-1259.
[12] Tucker A L, Edmondsona C.Why Hospitals Dont Learn from Failures:
Organiz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Dynamics That Inhibit System Chang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3,45(2):55-72.
[13] 郝喜玲,張玉利,劉依冉,等.慶幸還是后悔:失敗后的反事實思維與創業學習關系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8,21(2):75-87.
[14] Zhao J, Huang Y, Xi X, et al.How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Influences Business Model Design:Mediating Effects of Strategic Learning and Bricolage[J].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20(2):1-31.
[15] Wu L, Liu H, Zhang J. Bricolage Effects on New-product Development Speed and Creativity: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echnological Turbule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7(70):127-135.
[16] Jansen J J P,Simsekz,Cao Q.Ambidexterity and Performance in Multiunit Contexts:Cross‐level Moderating Effects of Structural and Resource Attribut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33(11):1286-1303.
[17] Ferneley E, Bell F.Using Bricolage to Integrate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SMEs[J].Technovation,2006,26(2):232-241.
[18] Cardon M S,Wincent J,Singh J,et al.The Nature and Experience of Entrepreneurial Pas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9,34(3):511-532.
[19] Santos S C,Cardon M S.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and Performance in New Venture Team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9,43(3):475-504.
[20] Mcdougall P,Robibson J R B.New Venture Strategies:An Empirical Identification of Eight ‘Archetypes of Competitive Strategies for En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0,11(6):447-467.
[21] Zahra S A.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as Firm Behavior:
A Critique and Extension[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3,17(4):5-21.
[22] Cardon M S, Kirk C P.Entrepreneurial Passion as Mediator of the Self-efficacy to Persistence Relationship[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5,39(5):1027-1050.
[23] Senyard J M,Baker T,Davidsson P.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Towards Systematic Empirical Testing[J].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2009,29(5):1-15.
基金項目:教育部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一般項目“高職院校思政課‘三元協同·四維融合·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2JDSZK105);
2021年度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三教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21JSJG637);
2021年度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研究課題“基于就業質量跟蹤調研的高職學生核心就業能力提升研究”(項目編號:JCKT-C-20210512)。
作者簡介:李洪昌(1979-),男,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處就業處處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產業發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學生就業指導與管理。
(收稿日期:2022-12-06? 責任編輯:殷 ?。?/p>
猜你喜歡產教融合“產教融合”視角下我國養老產業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對接研究經濟研究導刊(2016年24期)2016-12-12“產教融合,三進三出”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現代營銷·學苑版(2016年10期)2016-12-12教學做一體化改革與產教融合科教導刊(2016年28期)2016-12-12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產教融合之路中國市場(2016年40期)2016-11-28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科教導刊(2016年25期)2016-11-15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計算機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