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新形勢下“臺獨”定位與新變化

      發布時間:2025-07-12 11:01:45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 周天柱

      新形勢下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是落實貫徹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關鍵所在?!芭_獨”分裂是完成祖國完全統一最大障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嚴重禍患。2016年民進黨再度執政后,島內“臺獨”勢力越來越囂張,明目張膽成為兩岸和平統一進程中最大破壞性因素。

      6年多鐵的事實證明,不遺余力推進“新臺獨”的蔡英文比之李登輝鼓吹的“修憲臺獨”、陳水扁硬扛的“制憲臺獨”有過之而無不及。蔡英文的“過之”充分體現在無所不用其極的“順勢而變”“以變謀獨”。為爭取兩岸和平統一前景,有必要對新形勢下“臺獨”定位與新變化作具體剖析。

      眾所周知,40多年兩岸互動政治原則與核心意涵就是一個中國原則。蔡英文推行的種種“臺獨”中,只要踩及兩岸關系紅線,一定是“法理臺獨”。長期以來祖國大陸對“法理臺獨”有著明確的定性定位,用法律語言概述,“法理臺獨”被定位為體現解構一個中國原則,完成臺灣所謂“國家化建構”,“法理臺獨”核心內涵就是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國土疆域”界定為臺、澎、金、馬。

      要精準反對,乃至反制“臺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臺獨”定位,依此準確判斷“法理臺獨”命脈所在。歸結多年分析研究,傳統概念“法理臺獨”大致有以下標準:第一是“制憲”,擅改“國號”,“制定新憲”;
      二是“修憲”,“推翻臺灣憲制性規定第四條關于固有疆域的規定”;
      三是“修憲”,“推翻臺灣憲制性規定第六條關于“‘國旗’的規定”。

      “法理臺獨”三大標準可視為傳統概念“法理臺獨”常規標準。但凡“法理臺獨”均是一個流動變量,絕不會固守傳統三大常規標準不變,而是隨著國際大局不斷動蕩組合。隨著兩岸關系不斷發展變化,針對目前兩岸尚未統一現狀,針對疫情期間島內“臺獨”勢力花樣百出的“臺獨”花招,除了上述三大標準外,還應將臺灣擅自更改具有象征意義的“歌曲、徽章、圖案”等現狀,在美國反華勢力慫恿支持下,臺灣推進含有改變兩岸同屬一中性質和把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的“臺獨公投”,以及在蔡英文一味鼓噪下,民進黨當局不時拋出種種“以變謀獨”圖謀、言行,都劃歸“法理臺獨”新變化組成部分。

      在反對“臺獨”,尤其是堅決反對“法理臺獨”進程中,必須看到民進黨再次執政后的斗爭演變更趨嚴峻復雜,根子在于臺灣政治格局發生巨大變化。民進黨不僅壟斷所有執政權力,立法機構也是“一黨獨大”。從中必須看清兩點:一是當下的民進黨推進“法理臺獨”,相較以往難度要低,“三分之二”已不是屢闖不破的“安全閥”。為此,反“臺獨”工具箱內,要時刻保存更多針對性強的對策工具。二是蔡英文心知肚明,“法理臺獨”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因此,蔡英文善于將“法理臺獨”化整為零,采用進一步退半步,或將“法理臺獨”調低到“準法理臺獨”層次,繞圈子,搞模糊,似是而非地走政治鋼絲。

      2016年5月,蔡英文上臺執政后利用民進黨在立法機構席位首度過半優勢,僅花了一年半時間就通過“公民投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修正案雖將“修憲”“領土變更”等議題排除在“公投”項目之外,但仍為島內“獨”派勢力操作“臺獨公投”留下空間。而“公投”發動及通過門檻大幅降低,亦使借“公投”進行政治動員成為民進黨常態化行為,臺灣社會撕裂、政局動蕩可能性隨之增加。

      2018年1月5日,“公 投 法”修正版正式頒布實施后,迎來一樁“法理臺獨公投”鬧劇。3月23日,由綠營掌控的臺灣“中選會”審核通過“以臺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賽事及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奧運正名公投”,可謂2008年民進黨推動的“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復制品,但政治沖擊力卻遠大于“入聯公投”。據島內媒體揭露,“奧運正名公投”具有極大欺騙性。其一,表面看似由民間團體發動而非民進黨當局發動,但其提案主要成員皆是“臺獨”分子。這種稱謂改頭換面的包裝具有很大欺騙性,可能讓普通民眾認為僅僅只是體育界一種訴求,從而掩蓋了其“臺獨”分裂性質。其二,以“臺灣”名義取代“中華臺北”,具有很大迷惑性。在普通民眾眼中,“臺灣”只是一個“地理名詞”,平時就這樣稱呼自己居住的地方,而不是“臺獨”訴求的“國號”“政治名詞”,因此臺灣民眾無從分辨。這種“類主權正名公投”案就是一種變相的“法理臺獨公投”案。若付諸實踐,將引發極惡劣影響,給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臺海地區和平穩定帶來巨大沖擊。

      民進黨當局迫不及待同意“奧運正名公投”捆綁“九合一”選舉,無非是想利用“公投”進一步炒熱島內民粹,進而以亢奮的民粹為綠營騙取更多選票。更重要的是,這種苦心鉆營、暗藏禍心的變相“法理臺獨公投”,將一不留神的民眾與“法理臺獨”捆綁在一起,嚴重破壞兩岸關系發展。

      國際奧委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及時制止了“臺獨”分子的鬧劇??梢灶A料,今后島內由民進黨當局掌控、策劃、推行的種種“準法理臺獨公投”“法理臺獨公投”只會越來越多。

      臺灣媒體常說蔡英文“愛獨成癖”,“拿手好戲”是持續不斷“以變謀獨”。上臺后6年,尤其是連任后2年多,蔡英文“以變謀獨”劇增,新“獨”的“經典產品”是炮制“新兩國論”與“中華民國臺灣”。

      一、“新兩國論”超越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

      2021年10月10日,蔡 英 文在“雙十演說”中提出了“新兩國論”,宣稱“兩岸互不隸屬”,企圖以此徹底否定“九二共識”。之前的8月31日,蔡英文以視頻錄播形式出席“2021亞太安全對話”,拋出“盼與‘鄰國’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的“鄰國論”。

      蔡英文的“鄰國論”決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新兩國論”必要前奏與鋪墊。李登輝去世,蔡英文徹底繼承了李登輝的衣缽,“鄰國論”用以試探祖國大陸底線,沒過多久,就正式祭出“新兩國論”。這份“政治宣言”直接點出“互不隸屬”,完全踩入了兩岸關系禁區。為迷惑輿論,李登輝在“兩國論”前還特意加上兩個字“特殊”,蔡英文則干脆拋開了遮丑外衣,赤裸裸地亮出“兩岸互不隸屬”政治底牌,要與祖國大陸賭一把。

      二、“中華民國臺灣”是“法理臺獨”新變數

      “中華民國臺灣”,全世界絕無僅有的一個不倫不類政治專有名詞。民進黨當局刻意將“中華民國”與“臺灣”并稱,不是要追求兩岸連接,而是要使臺灣現行體制進一步靠攏“臺獨”,是要把李登輝所謂“中華民國在臺灣”論述進一步推向新階段,是以舊法統煙幕為幌子,暗渡陳倉推進“臺獨”進程。因而,“中華民國臺灣”是蔡英文為邁向“法理臺獨”所作的必要準備。

      民進黨當局之所以炮制出“中華民國臺灣”,是自以為一般民眾難以區分兩者差別,模糊統“獨”的“國家認同”差異,凝聚島內對臺灣定位的“最大公約數”,以期合力維護臺灣“主權”、對抗祖國大陸,鞏固政權、推動“臺獨”。其如意算盤是,通過“中華民國臺灣”,糅合“臺獨”“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維持現狀”等主張,企圖最大程度聚合與祖國大陸抗衡的政治能量,從而強化對“臺灣主權地位”的共識,擠壓主張一中和統一的空間,民進黨和綠營可以更加肆無忌憚推動各種形式“臺獨”。正是基于對“中華民國臺灣”論迷惑性的“自信”和裹挾民意的“鼓舞”,民進黨當局甚至在“修法”“憲改”等觸碰“法理臺獨”紅線的敏感議題上也躍躍欲試。

      尼克松以來的歷任美國總統幾乎都說過“不支持臺獨”之類的話,拜登上臺后也不例外。但是只要美國有意挑戰一中政策,總是可以想盡辦法達到目的。在拜登眼里,幾乎很少花代價的“最佳辦法”就是通過以下途徑,達到突破一中政策,支持“新臺獨”的目的。

      一、拉攏同盟國“反華挺臺”

      與特朗普的“美國偉大”、形單影只的“反華挺臺”有著明顯不同,拜登聯合同盟國共同“助臺反華”可謂駕輕就熟。這是因為美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就開始以打群架的方式制約對手,未來也不可能改變這一模式。

      最近,外部干涉勢力在臺灣問題上出現一種新現象:一方面,美國總統拜登向中國承諾,無意與中國“打新冷戰”,無意將中美“激烈競爭”升級沖突,并聲稱“不鼓勵臺灣獨立”,美國政府在外交言辭上的挑釁開始“退居二線”,不再咄咄逼人,以免被中國抓住口實,但是他們在軍事領域卻加大了對中國的威脅;
      另一方面,日本、英國、立陶宛等國家一些政客卻表現得歇斯底里,認為有美國“保駕”,就一窩蜂地沖到了遏制中國的“第一線”,與美國相互配合和支持,企圖形成“群毆中國”的局面。

      二、軍事領域全面武裝臺灣

      拜登在軍事領域全面武裝臺灣,追求的是四處開花,層層升級。

      六度對臺軍售,升級臺軍硬軟實力。拜登上臺以來,六度對臺軍售總額超23億美元。需要注意的是,這僅僅是一年多的數據;
      在挺臺軍事硬實力方面,拜登政府加快了特朗普時期軍售的武器到位率(美國尚未交付的對臺軍售項目金額累計142億美元)及提前周期,重點加強臺軍抗登陸作戰能力和不對稱作戰能力;
      拜登在加強臺軍軍事硬實力(包括售臺進攻型反艦導彈及空對空導彈)同時,千方百計加強臺軍軍事軟實力(包括在“‘愛國者’項目人員技術協助案”、“‘愛國者’導彈工程勤務案”、提供導彈鑒測等相關設備和服務等方面下功夫)。

      美國軍事顧問入臺協訓臺軍。美國顧問入臺協訓臺軍,重點是臺軍特種部隊和“愛國者”導彈系統,包括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海軍海豹突擊隊與臺灣陸軍特種部隊協訓操演,美軍人員赴臺指導發射“愛國者”導彈等。

      美國軍艦變換方式通過臺灣海峽。美國軍艦通過臺灣海峽,在拜登手里變為按時常態化巡航。自2021年1月拜登上臺后,至今每月1次,從不缺席,此外還有所突破。一是從以往僅海軍軍艦巡航,又增加美國海岸警衛隊艦艇同時巡游;
      二是除美國外,拉“五眼聯盟”等盟國一起壯大聲勢;
      三是巡航方向既有自北向南,也有自南向北;
      四是加強政治和輿論炒作,強調“臺灣海峽是國際水域”,美軍所作所為是為了捍衛所謂“航行自由”和“印太地區和平穩定”。這些都是非常嚴重的政治、軍事挑釁。

      為在臺灣海峽制造緊張局勢,拜登政府頻出新招,妄圖突破一中底線。去年下半年,就有5架美國軍機為執行“任務”降落臺灣機場。今年8月,美軍軍機先后載送包括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帶領的國會參訪團在內的3個美國國會代表團竄訪臺灣,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嚴重沖擊中美關系政治基礎,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

      拜登雖一再申明:美國政府致力于奉行長期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獨”,希望臺海地區保持和平穩定。但事實上拜登政府卻以“以臺制華”作為美臺關系戰略目標重點,慫恿、教唆民進黨當局大搞“新臺獨”,同時為軍事干預臺海做實戰準備。

      為此,中國已經采取而且還將進一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反制美臺勾結、分裂中國的種種政治企圖,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由此產生的一切后果必須由美國和“臺獨”分裂勢力負責。

      猜你喜歡法理臺獨拜登斥“臺獨”狂人大江南北(2022年1期)2022-10-20國土空間規劃的法理和機理建材發展導向(2021年7期)2021-07-16普通人拜登閱讀與作文(英語高中版)(2021年3期)2021-04-19拜登就職南方周末(2021-01-21)2021-01-21我國當代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與相應對策——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的法理分析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1期)2020-11-03刑事缺席審判的法理反思與制度優化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20年6期)2020-07-21“拜登”獻吻拜登環球人物(2017年7期)2017-04-17拜登.你的手……環球人物(2016年10期)2016-04-21認清五大類“臺獨”真面目環球時報(2014-06-17)2014-06-17臺南孫中山銅像被拉倒 國臺辦:“臺獨”不得人心等6則海峽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