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玲, 陳曉玲, 李賀南, 李 雪
(1. 吉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a. 財務科; b. 大數據中心, 長春 130033; 2. 中國農業大學 長春獸醫研究所, 長春 130118)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 先進的電子支付方式應運而生, 從而改變了傳統的現金支付方式[1-3], 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目前電子支付的規模呈現出快速遞增的趨勢。為了解和掌握其領域的發展現狀和研究熱點, 筆者通過文獻計量方法和科學知識圖譜分析方法對電子支付領域的研究熱點[4-6]進行挖掘, 以揭示其研究工作進展情況, 從而探究電子支付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 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
運用計量工具Excel和可視化軟件CiteSpace5.6.R5進行統計分析和數據挖掘[7-9], 對電子支付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 挖掘了研究熱點主題和發展趨勢, 識別了領域中的主要國家和重要機構以及學科分布[10-12]。以Web of Science(簡稱WOS)核心數據集SCI-EXPANDED(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為研究對象, 檢索策略為:
ts =(“electronic payment” or “e-payment” or “electronic pay” or “electron payment” or “electronic payments” or “electronical payment” or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or “e payment” or “electric payment” or “electro-payment” or “payment by internet” or “payment on line” or “electronic transaction payment” or “electronic payment”) AND 文獻類型:
(Article) AND 時間跨度=2003-2019, 檢索時間為2020年6月16日。經過對重復及不相關數據處理, 最終得到有效數據308條, 并下載全記錄及參考文獻的純文本格式, 即為電子支付領域的研究樣本。
“電子支付”的研究文獻起始于2003年, 2011年文獻量最少, 僅有9篇, 2018年文獻量33篇, 達到峰值, 2003-2019年整體呈波動式的增長態勢(見圖1)。
圖1 電子支付的論文年發文量Fig.1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by e-payment
通過對電子支付論文導入Citespace軟件進行科學知識圖譜分析, 得出論文產出的主要國家有中國(61篇)、 美國(60篇)、 西班牙(24篇)和德國(20篇)。2004年中國開始進行電子支付相關科研, 目前論文主要產出省市是陜西(7篇)、 北京(7篇)、 湖南(4篇)和上海(3篇), 從而加快了整個產業飛速發展。雖然中國的發文量最多, 但中心度不高只有0.16, 中國與韓國、 印度和葡萄牙等國家的合作次數最多;
德國的中心度最高為0.29, 并與瑞典、 法國、 哥倫比亞等國家合作比較密切(見圖2)??梢娭袊窃擃I域的主力軍, 美國、 德國也是該領域的主要研究團隊。
圖2 電子支付研究國家分布Fig.2 Distribution of e-payment research countries
電子支付領域論文的研究機構共643個, 排名前10位核心研究機構(見表1), 共發文51篇, 占論文總數的16.56%, 北京郵電大學發文量居首位, 是該領域的頂尖研究機構, 而我國有6家研究機構上榜, 說明我國在電子支付領域具有很強的研究實力。
表1 電子支付核心研究機構
由表1可看出, 電子支付領域的高產研究機構主要集中于高校研究機構, 并且這些高產機構都擁有相關的電子商務專業或者研究方向。從研究機構類型數量看, 有7所高等院校、 2家銀行機構和1所科研院所, 顯然銀行機構和科研院所的發文量遠比不上高等院校。
按WOS的研究方向分類, 對308篇電子支付論文所屬學科進行統計, 其中有130篇論文(占論文總數的42%)屬于計算機科學領域(見圖3), 商業經濟學領域排名第2, 數據表明電子支付領域的交叉較多的有經濟、 工程、 電信和商業等學科。
圖3 電子支付論文學科分布Fig.3 Subject distribution of e-payment papers
高頻關鍵詞展現了一個研究領域的熱點, 而中心度(>0.1)的關鍵詞代表了一個研究熱點的轉化重點轉化點[13-15]。對數據樣本308篇電子支付論文進行關鍵詞共現分析, 在Citespace界面中, 時間區間選擇2003-2019年, Node types選擇Keyword, 閾值設置為Top 50, thresholding(c,cc,ccv)設置為(2,2,20), 選擇minimum spanning tree算法精簡網絡, 得到關鍵詞聚類圖譜(見表2和圖4), 其中聚類名稱以關鍵詞命名。
表2 高頻關鍵詞的頻次和中心度(頻次大于10)
圖4 “電子支付”關鍵詞聚類圖Fig.4 “E-payment” keyword clustering diagram
由于“電子支付”是筆者建立文獻計量數據庫的主要篩選標準之一, 所以不做統計。從表2的詞頻上看, 安全、 現金、 加密和盲簽名等關鍵詞的出現頻次較高, 數據表明電子支付的安全性、 加密方法、 信用卡都是電子支付學科的熱點研究主題, 從關鍵詞的構成看, 電子支付的研究對象基本覆蓋了包括企業經濟、 金融、 計算機等學科領域, 具有廣泛適用特點。
圖4關鍵詞聚類圖中共形成了6個聚類, 結合每個聚類內文獻進行內容分析, 研究熱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提出很多基于理論研究為電子支付系統設計協議、 身份加密方案, 解決電子支付的安全性、 可操作性、 可驗證性等, 從而預防一些可能被惡意參與利用的攻擊策略和方案, 進一步克服電子支付技術帶來的弊端和弱點;
2) 網上零售的電子支付、 信用卡等應用, 以及整個電子支付系統、 工具的選擇及存在的技術問題, 制定相應的服務策略和機制;
3) 關于城市、 農村的消費者行為, 建立詳細的市場細分和多層次潛在類分析, 解決在線支付和電子支付系統的應用體系和架構;
4) 針對電子支付與現金支付的不同帶來的貨幣流通、 稅收征收、 支付交易等問題的解決方案;
5) 電子支付帶來的電子貨幣、 貨幣需求、 金融融合等金融創新和網絡效應, 如何進行處理和解決。
筆者借助科學知識圖譜方法, 從宏觀到微觀、 從靜態到動態地分析了電子支付領域的內部聯系和內存驅動, 得出結論如下:
1) 電子支付的研究起始于2003年, 近17年來論文產出水平處于緩慢的波動式增長趨勢, 產出最多的年份是2018年33篇;
2) 論文產出最多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中國和美國, 研究貢獻的力量很大;
中心性比較高的國家有德國、 美國、 澳大利亞和英國;
3) 在核心產出機構中表現最突出的是北京郵電大學、 中南大學、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和開南大學, 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相對比較分散;
4) 電子支付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側重于電子支付體系的安全性的理論和實踐應用研究, 找出合理的方案和解決辦法;
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制定不同的電子支付機制;
也有少部分關于電子支付的出現帶來的金融創新和網絡效應。
參考文獻:
[1]張紅艷. 電子支付的安全及發展研究 [J]. 現代營銷(信息版), 2020(1): 223.
ZHANG Hongyan. Research on the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Payment [J]. Modern Marketing (Information Edition), 2020(1): 223.
[2]高瑞含. 淺析電子支付安全問題 [J]. 數字通信世界, 2019(2): 137.
GAO Ruihan. Analysis of Electronic Payment Security Issues [J]. 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 2019(2): 137.
[3]周繼恩, 吳文川, 湯之雄. 虛擬現實的支付研究與設計 [J]. 計算機系統應用, 2018, 27(3): 273-278.
ZHOU Jien, WU Wenchuan, TANG Zhixiong. Payment Research and Design of Virtual Reality [J]. Computer System Application, 2018, 27(3): 273-278.
[4]王龍. 電子商務支付安全技術研究 [J]. 信息與電腦(理論版), 2018(4): 182-184.
WANG Long. Research on E-commerce Payment Security Technology [J].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Theoretical Edition), 2018(4): 182-184.
[5]李冉. 移動電子支付方式消費者使用意愿探析 [J]. 電子測試, 2016(9): 163-164.
LI Ran. Analysis of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Use Mobile Electronic Payment [J]. Electronic Test, 2016(9): 163-164.
[6]薛穎. 電子支付工具的研究與應用 [J]. 中國新通信, 2016, 18(8): 42-43.
XUE Ying. Research and S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Payment Tools [J]. China New Communication, 2016, 18(8): 42-43.
[7]胡波. 信息安全技術在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中的應用 [J].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15(11): 119-121.
HU Bo.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in Electronic Treasury Centralized Payment [J].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5(11): 119-121.
[8]劉洋. 電子支付安全問題與分析 [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5(22): 216.
LIU Yang. Security Issues and Analysis of Electronic Payment [J].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2015(22): 216.
[9]張超. 基于互聯網的電子支付系統 [J]. 電子測試, 2014(3): 54-55.
ZHANG Chao. InternetBased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J]. Electronic Test, 2014(3): 54-55.
[10]楊波, 王育民. 利用電子錢包的公正支付系統 [J]. 計算機學報, 1999(8): 3-5.
YANG Bo, WANG Yumin. FairPayment System Using Electronic Wallet [J]. Acta Computationa Sinica, 1999(8): 3-5.
[11]王濤. 基于多支付通道的融合支付平臺設計 [D]. 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 2018.
WANG Tao. Design of Integrated Payment Platform Based on Multi Payment Channel [D]. Beijing: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18.
[12]梁春麗. 區塊鏈有可能徹底改變傳統的支付體系 [J]. 金融科技時代, 2016(5): 84.
LiANG Chunli. Block Chain is Likely to Completely Change the Traditional Payment System [J]. Financial Technology Era, 2016(5): 84.
[13]黃楚. 移動支付領域安全問題亟待關注 [J]. 金融科技時代, 2014(9): 70.
HUANG Chu. SecurityIssues in the Field of Mobile Payment Need Urgent Attention [J]. Financial Technology Era, 2014(9): 70.
[14]趙文昌. 基于Android平臺的電子支付系統的安全性研究 [D]. 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 2014.
ZHAO Wenchang. Research on Security of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Based on Android Platform [D]. Beijing: School of Comput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14.
[15]尤學智, 陳榮. 電子商務網絡支付的發展研究 [J]. 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10, 28(6): 616-624.
YOU Xuezhi, CHEN Rong.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Network Payment in E-Commerce [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Science Edition), 2010, 28(6): 616-624.
猜你喜歡熱點聚類論文熱點加油站服務指南(2022年6期)2022-07-28基于K-means聚類的車-地無線通信場強研究鐵道通信信號(2019年6期)2019-10-08熱點車迷(2019年10期)2019-06-24結合熱點做演講快樂語文(2018年7期)2018-05-25基于高斯混合聚類的陣列干涉SAR三維成像雷達學報(2017年6期)2017-03-26基于Spark平臺的K-means聚類算法改進及并行化實現互聯網天地(2016年1期)2016-05-04基于改進的遺傳算法的模糊聚類算法智能系統學報(2015年4期)2015-12-27下期論文摘要預登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15年11期)2015-03-01下期論文摘要預登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15年5期)2015-03-01下期論文摘要預登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15年1期)20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