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是在原貴陽市高級技工學校維修電工專業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校內原有實訓設備主要圍繞維修電工職業標準配置,由于高職教育和技工培養在目標、起點、學制的差異,以就業為導向,圍繞專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電控實訓總結【五篇】,供大家參考。
電控實訓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校內實訓基地;
機電一體化;
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是在原貴陽市高級技工學校維修電工專業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校內原有實訓設備主要圍繞維修電工職業標準配置,由于高職教育和技工培養在目標、起點、學制的差異,以就業為導向,圍繞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建好機電一體化校內實訓基地具有重要意義。
一、機電一體化實訓基地定位
通過對30余家大中型企業調研,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訓應以機電設備生產和維護、維修為兩個主要方向,根據企業機電崗位需求,定位為:機、電、氣、液、信息化五位一體,突出電氣控制與信息技術。
二、校內實訓基地概述
1、基地主要實訓室
學院現有機電技術實訓室11間,可完成電工基本技能、電子產品裝調、PLC/單片機應用、常見機床電氣線路檢修、機械裝調等實訓。
2、實訓基地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有實訓室設施設備基本能完成維修電工(高級)及以上培訓及鑒定考核,能滿足機電一體化技術、鐵道機車車輛、鐵道電氣、化工設備維修等專業對電工安全、電氣控制等基礎實訓的要求,但也存在以下問題:
(1)設備數量偏少。學院2011年前僅有4個高、中職專業開設機電類實訓,年實訓人次在600人左右,目前已增加到9個專業28個班約1700人次,由于每個實訓室平均工位不足30個,難以滿足教學要求。
(2)現有設施設備難以滿足高職辦學“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需求?,F有設備從技能培訓方面看,可基本滿足維修電工的培訓,但高職相關專業由于學制為2+1,在校學習時間中又有將近1半為國課、省課,因而難以沿用原中職教育8周以上的集中實訓,根據目前高職教育課改的大趨勢,都以任務驅動的一體化教學為主,這種教學模式對實訓設備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虛擬工廠、仿真實訓等來滿足教學。
(3)現有設施設備系統化、信息化程度不高,難以滿足對各專業差異化實訓教學需求。
三、建設方案
1、建設原則
實訓基地建設遵循以下原則:
(1)基地建設要為專業群建設服務,有利于資源共享,培養學生崗位群職業能力;
(2)基地建設要有利于教學改革,要以融“教、學、做”合一的項目實訓為載體,注重內涵建設;
(3)實訓模塊包括基本實訓模塊(基本技能訓練的內容及設備構成的模塊),項目實訓模塊(崗位項目訓練的內容及設備構成的模塊);
(4)基地要有利于各專業的資源整合;
(5)可供本地區實訓條件不足的學校進行實訓,發揮輻射作用;
(6)基地具備一定生產服務能力,要開展產教結合,直接對外經營服務,讓學生實現近距離就業;
(7)面向社會開展相關專業的就業技能培訓與職業資格認證,建立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針對本區域經濟結構及發展趨勢,把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科研結合在一起。
2、建設內容
根據調研企業機電設備及控制系統現狀和發展趨勢,校內機電實訓基地擬采用工業網絡控制系統,通過工業以太網、工業現場總線、PLC控制系統等,將原來獨立的各個實訓室有機聯系在一起。新建一個總控室,利用組態軟件,將重點企業的典型生產工藝、流程制做成動畫、圖型,將生產工藝、流程等畫面實時顯示在大屏幕上,并可通過網絡系統,與對應的實訓室連接,通過對現有設備的技術改造,實現對設備的控制。學生在實訓中心,首先到總控室對生產工藝、過程進行了解,然后根據工作任務不同,可完成從機械部件組裝調試、電路安裝調試維修到編程、組網、組態等項目的實訓。
(1)總控室
總控室配置2臺工控主機(服務器)、現場總線模塊、主流組態軟件及工業以太網附屬設備。
室內前期可利用投影機作為教學屏幕,根據專業拓展,在開設樓宇智能化、工業自動化等專業方向后,應配置拼接屏,用于安防、視頻監控相關課程實訓。
(2)各功能實訓室
1)電氣自動化實訓室
該實訓室以現有設備為主補充現場總線網絡模塊,根據專業需求,定制機車控制系統、過程控制等部分實訓掛板,完成考核實訓任務。
2)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實訓室
該實訓室利用現有部分設備,補充網絡、組態、伺服、步進、傳感、檢測等功能模塊,增加常見機構拆裝臺架,根據開磷集團礦山運輸線、化肥生產線,輪胎股份公司輪胎生產線、雪花啤酒生產線等實際工作任務,搭建項目實訓平臺。
該平臺除滿足教學實訓外,可為企業科研、培訓提供服務。
3)電液綜合控制實訓室
該實訓室利用現有部分液壓氣動實訓臺架,以工程機械液壓系統維護為工作任務,增加液壓拆裝、仿真挖掘機、挖掘機電控系統和現場總線網絡功能模塊,搭建實訓平臺。
4)數控機床裝調實訓室
利用現有數控裝調、維修設備,針對主流數控操作系統,進行經濟型數控機床裝調實訓。增設帶現場總線網絡功能的DCS控制系統模塊、DDC控制模塊,為復雜控制系統、智能控制系統等方面的實訓、科研服務。
(3)仿真實訓
1)電工電力拖動仿真軟件
可滿足學生對電氣元件結構、作用、安裝、接線、電路分析的多媒體教學和熟悉電氣控制線路的虛擬接線實訓及應知考核測試功能
2)PLC類仿真軟件:
PLC仿真系統包括PLC仿真軟件與仿真模塊。通過仿真軟件可以真實地改變PLC輸入點的狀態,完全真實地展示出PLC的工作過程。
3)氣動液壓仿真軟件
該仿真軟件包含液壓和氣動兩部分,提供了各種氣動和液壓元件的實物圖片、工作原理剖視圖和詳細的功能描述。逼真地模擬這些元件的工作過程及原理。
四、結語
不斷改進校內機電實訓基地的設施設備,營造學習和工作一體化的情境,開發“教、學、做”一體的項目化課程,打造集教學、培訓、科研、技能鑒定、社會服務五位一體的機電實訓基地,可大大提高機電大類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等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電控實訓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實驗實訓室 電源總控臺 安全防護
如何管理好不斷增加的實驗實訓設備,使其充分發揮良好的教學效果,是職業院校管理者和教師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在職業院校實驗實訓室建設中,電源總控臺的設計是建設中的難題,因為一般實驗實訓設備制造廠不提供電源總控臺,然而,電源總控臺在實驗實訓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是安全、有效實施教學的重要保障。
據調查,目前職業院校的電源總控臺大致分兩種情況:一是沒有專門的電源總控臺,以裝在實驗實訓室墻上的配電箱代替,只起到電源引入作用,教師難以監控學生在實驗實訓操作臺上的用電情況,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觸電事故時有發生。二是部分學校實驗實訓室雖然裝有獨立的電源總控臺,但沒有對實驗實訓操作臺進行單獨控制或分路控制,沒有對線路的短路、過載、漏電等原因引起的故障進行綜合保護,保護系統很不完善。下面筆者根據實際經驗,設計一款安全可靠的實驗實訓室總控臺,供同行分享。
一、設計技術要求
學校電工電子實訓中心新建一個電氣控制綜合實訓室,已從某教儀公司購買實訓操作設備28臺,56個操作工位,但無電源總控制臺,技術參數要求如下。
1.電源輸入
三相五線供電AC 380V ±10% 50Hz,最大進線電流:60A(阻性負載)。
2.電源輸出
每路輸出為三相五線供電AC 380V ±10% 50Hz,共28路,每路最大出線電流:2A(阻性負載)。
二、設計方案
1.設計思路
首先要考慮供電電壓,本實訓操作臺有的設備需要220V供電,而有的需要380V供電,另一方面還要考慮電源負荷大小,這是電源接線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以免影響儀器設備的正常使用。另外,在設計上必須考慮到安全可靠、工作穩定、操作方便、交互性強。所以本設計采用三相五線制供電,保護接零可靠,有急停保護開關,短路保護,欠壓、失壓保護,漏電保護等多功能保護系統,及時監控實驗實訓中的送電和用電情況,采用橋架走線,為避免不同負載之間的互相干擾,電源線分管敷設??刂坡窋狄紤]設計余量,根據需要增加到30路。
2.控制線路設計
基于上述設計理念和技術要求,線路如圖1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
(1)供電控制。該電源控制平臺只要有380V電壓進入,則三個電壓表就會顯示進來的電壓值,如果三相壓正常,則允許送電。合上電源總開關ZRCD1,則整個系統可以啟動,按下啟動按鈕SB2,則控制整個系統工作的交流接觸器KM得電吸合并自鎖,此時三相電源指示燈HL1、HL2和HL3點亮;
合上控制系統控制電源總漏電保護開關ZRCD2,單相電源指示燈HL4點亮,控制30路工作臺允許接通電路。此時,若1號工作臺需要供電,則旋轉SA1處“開”狀態,交流接器KM1得電吸合,KM1主觸點閉合,將電源送到1號工作臺,同時紅色發光二極管點亮,代表送電正常,如果1號工作臺要用電,則推上1號工作臺上的漏電開關FZCD1即可,此時,綠色發光二極管點亮,代表1號工作臺已經合上FZCD1了,表明1號工作臺正在用電。其余29路工作原理與此相同。
(2)斷電及保護控制。當需要切斷1號工作臺的電源時,只要在電源總控臺上將旋鈕SA1處“斷”狀態,交流接器KM1失電釋放,KM1主觸點斷開,1號工作臺斷電,同時紅色發光二極管熄滅,代表停止送電,其余29路原理相同。當某工作臺上用電出現故障,則可以直接按下急停開關,交流接觸器KM失電釋放,所有的工作臺斷電,從而保護設備和人身安全。當電壓不吸或然后停電時,接觸器KM則斷電釋放,可以起到欠壓和失壓保護。本電源總控臺裝有總的漏電保護開關,當某工作臺上發生短路、觸電或其他漏電情況,萬一工作臺上的漏電開關拒動,則總的漏電開關ZRCD1自動跳開,防止短路、觸電事故的發生,可起到后備保護,如果總控臺上單相控制電路發生短路、觸電或其他漏電情況,則單相漏電開關ZRCD2自動跳開,同樣可防止短路、觸電事故的發生。
3.控制臺面板設計
本實驗實訓室總控臺使用了30個旋鈕,30個紅色發光二極管,30個綠色發光二極管,2個漏電保護器,4個電源指示燈,3個電壓表,1個啟動按鈕,1個急停按鈕,本控制臺面板布置框圖,如圖2所示。
4.控制臺側面板設計
為方便連接多媒體等設備,進行設備測試和檢修,在控制臺的側面還裝有三個單相三孔插座,一個三相四孔插座,如圖3所示。
5.保護接地(零)系統的設計
實驗實訓室的接地一般分為工作接地、保護接地(保護接零)、防雷接地和防靜電接地四種。工作接地是指保證供電系統穩定工作以及交流和直流電源系統提供的接地,要求三相變壓器輸出繞組接成星形接法,其中性點直接接地來實現;
保護接地(或接零)是為保障人身及設備安全而設置的接地或接零,在絕緣損壞或漏電等故障條件下才發生作用,要求實驗實訓設備或電源總控臺的金屬外殼與接地樁或保護零線有良好的電氣連接,如果與專用接地樁連接叫保護接地,與保護零線連接叫保護接零,三相五線制供電有專用保護零線;
防雷接地是為保證建筑物防雷裝置可靠工作而設置的接地;
防靜電接地是為防護靜電、防護電磁干擾等的接電。根據《科學實驗室建筑設計規范》和本實驗實訓控制臺設計技術要求,本設計應重點關注在保護接零的設計和施工上,要確保每一個工作臺上設備和電源總控臺的接地電阻小于4Ω,采用TN-S配電方式,分別設置零線和保護接地的匯流排,即零排和地排,并標志清晰,各工作臺的保護接零線要并聯連接于地排上,并要求專用保護零線(PE線)與地排必須可靠相聯,導線采用黃綠相間的多股銅芯線,線徑一般要求與相線一致,壓接線要采用“O”形的接線鼻子,以防脫落,排列整齊,連接牢固。
6.主要元器件規格選擇
參照《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GB14048.5-2008)等相關技術標準,結合市場產品的可靠性和性價比,選擇本電源總控臺的主要元器件,主要元器件的型號和規格見表1。
三、效果評價
1.主要優點
(1)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采用三相五線制供電,緊急停止控制、具有短路保護,欠壓、失壓保護,漏電保護。采用轉換開關進行各工作臺控制,并帶有送電指示和用電指示,交互性強。
(2)安裝簡單、維護方便,采用交流接觸器集中遠程控制,設置端子排,引出線接線簡單、檢查容易。
(3)監視清晰、觀察方便,采用三個電壓表對供電線路的三相電壓分別進行測量,能夠分別對各電路的電壓進行觀測。
(4)性能穩定、抗干擾強,采用1.5mm、2截面以上銅導線直接連接到工作臺,沒有弱電部分,不會產生誤動作。
(5)按需連接、靈活組合,由多組分控臺組合,各組分控臺與總電源控制組采用航空行連接,適合實驗室使用。
2.缺點及改進思路
本電源總控制臺只適用于教師在講授時都切斷學生實驗實訓臺的電源,當學生連好電路經教師檢查無誤才給學生實驗實訓臺供電情況。但是當教師指導學生人數較多時,則難以有效組織,教師不得不頻繁往返于學生實驗臺和總控臺之間,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今后考慮用遠程遙控和智能集成控制的設計加以完善。
經過筆者單位三年的使用證明,這是一款安全可靠的多功能實驗實訓室電源總控臺,非常適用各類學校、特別是職業院校的實驗實訓操作臺的電源總控制及保護,也適用于企業有多個操作臺的電源總控與保護。
參考文獻:
[1]賴珍明.關于職業學校實驗室電源控制改造方案[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12(8).
電控實訓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模擬器;
模擬訓練;
故障模擬
中圖分類號:TM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34-0191-02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training needs of a certain type of naval gun weapon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semi physical simulation and virtual modeling, the training simulator is developed. The general design idea of the training simulator is introduced. The func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simulator and 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the operation training and fault elimin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simulator can meet the needs of training posts competencies of students in assignment education academy. And it has a strong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quipment training simulator.
Key words:
simulator;
simulation training;
fault simulation
1 概述
由于受到裝備、場地、經費、維護保養等條件的限制,某型艦炮武器系統實裝聯動及故障排除訓練很難開展,尤其是實裝不可能隨意產生各種故障現象,裝備故障分析排除的訓練更是難以開展,而模擬訓練以安全、經濟、不受氣候條件和場地限制、能實現“全任務”訓練、大批量訓練等獨特優勢,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主要途徑。
模擬訓練是計算機技術和仿真技術融合的產物,已經成為軍事領域重要的訓練手段。本文通過實裝仿真和虛擬場景相結合的方式,設計了具備操作訓練和故障排除訓練功能的某型艦炮武器系統模擬器,能較好地滿足任職教育院校培養學員崗位任職能力的需求,能有效促進裝備技術保障能力的形成。
2 總體方案
模擬器由導控臺、射擊指揮模擬臺、跟蹤雷達模擬臺、艦炮監控模擬臺、艦炮虛擬臺、艦炮監控模擬臺、大屏幕投影及音效系統等組成??梢詫崿F系統管理、操作訓練、故障排除訓練、考核評估、理論學習等功能(如圖1)。
2.1 臺位組成
導控臺由一臺電腦和網絡設備組成,主要用來對系統進行綜合指揮控制,模擬產生目標、我艦姿態、氣象參數、操作場景等信息,綜合處理各模擬臺位之間的信息交換,設置并故障、管理訓練人員信息等。
艦炮虛擬臺由一臺電腦組成,安裝艦炮三維模型。艦炮的機械和電氣機構復雜,用實物模擬實現難度太大,并且成本高昂,實用意義不大,可采取全虛擬模擬,從整體外觀到具體零部件建立三維模型,模擬艦炮的實戰場景、內部各部件的動作過程及配合關系、各種故障現象等,并能接收火控模擬臺和艦炮監控模擬臺的命令,演示艦炮相應的動作。
艦炮監控模擬臺、火控模擬臺、跟蹤雷達模擬臺和射擊指揮臺主要包括電腦、操控面板、指示燈面板、各種電路板和外殼等(部分臺位如圖2),能模擬各臺位的各項操作和相應的頁面顯示,并能通過導控臺在各臺位之間交換信息。各模擬臺內部的電路板不需要具備實裝電路板的功能,但要能模擬各種故障現象,如各種指示燈的狀態,各測量孔的測量值等,電路板通過單片機系統與模擬臺的電腦相連,傳送各種數據。
2.2 系統功能
系統管理可以實現用戶管理、訓練信息管理、目標環境管理、兵力信息管理、訓練科目管理、故障代碼管理等。
操作訓練可以實現艦炮、火控、跟蹤雷達的單機訓練、戰位訓練、武器系統操作訓練等三類科目的訓練。實時在虛擬臺上演示操作相關的動作引起機械動作、電路動作等。
故障排除訓練可以在訓練時能夠根據導控臺設置的故障在系統的各設備中產生相應的故障現象,根據故障現象操作人員可以確定故障設備,進一步進行故障排除。對于電氣故障,主要通過實裝模擬臺位,進行故障電路板的定位、拆卸、換板、安裝、調試及檢測等模擬故障排除訓練;
對于機械故障,主要通過虛擬臺位,進行機械部件的檢測、拆裝、更換,在訓練結束時對排除故障過程進行記錄和上報。
考核評估可以實現對艦炮武器系統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維修技能的考核評估。
理論學習可以實現對艦炮武器系統裝備結構、工作過程、操作方法、維修方法、日常保養方法等知識的學習。
3 技術實現
3.1 三維建模
利用Solidworks軟件進行艦炮三維建模,艦炮零部件模型為主要部分,包括炮身、炮閂、開關閂機構、供彈機構、擊發機構、反后坐機構、隨動系統、冷卻機構、炮架等。另外,為了逼真表現艦炮的運行環境,也要建立艦船場景、艦炮射擊場景等模型。利用PostEngineer軟件組合各模型,完成艦炮射擊前準備、艦炮的瞄準、艦炮射擊動作、內部各零部件間的動作(包括開關閂動作、裝卸彈動作、退殼動作、后坐復進動作、彈鼓動作、冷卻裝置動作、反后坐裝置動作、隨動系統動作等)、零部件的分解結合、機械故障現象等。
3.2 人機交互的實現
人機交互是模擬器模擬的重點,主要包括各種信號的輸入和輸出兩個方面。輸入信號包括數字信號、模擬按鍵或開關輸入兩種,輸出信號包括各種顯示頁面、指示燈和數碼管等。數字輸入信號和各種頁面的顯示可以利用軟件編程實現,模擬按鍵或開關輸入以及指示燈和數碼管的顯示可以采用單片機電路控制實現,實現過程如圖3所示。通過對輸入輸出信號的控制,可以模擬艦炮武器系統的操作、操作結果的顯示及各種故障現象的顯示。
3.2 故障排除的實現
艦炮武器系統故障排除主要包括艦炮機械部件故障和各臺位電氣故障兩部分。
機械故障在艦炮虛擬臺上通過三維模型虛擬實現,包括射擊不過火故障、卡彈故障、退殼故障、供彈故障等,預先設置好這類故障發生時機、故障現象、排除過程等,可以在艦炮虛擬臺上以單個項目的形式進行故障排除訓練和考核,也可以在武器全系統中以總體項目的形式進行故障排除訓練和考核。
各臺位電氣故障主要模擬臺位內部數十塊電路板發生的故障,這類故障發生后,要根據故障現象及監控頁面,檢查相應電路板指示燈顯示,測量電路板測量孔信號,在定位故障電路板之后更換故障電路板,最后進行調試,直至故障排除。故障排除的主要手段是通過分析檢查找到發生故障的電路板并進行更換,所以模擬臺位上的電路板要能夠通過單片機控制,實現各指示燈的顯示、測量孔信號的輸出,并且判斷電路板的拆卸、安裝及更換。
4 結束語
該型艦炮武器系統模擬器的開發能有效解決訓練部門因缺少裝備而無法進行操作訓練的問題,在模擬器監控系統下進行操作和維修訓練能有效監控訓練內容,有利于規范操作過程,提高訓練效果,同時也為執掌裝備人員提供了各種條件下的訓練平臺。該型模擬器的成功運行也能為其他新型艦炮武器系統模擬器的開發提供方法和依據。
參考文獻:
[1] 王桂芹,劉海光,張永. 某大型訓練模擬器的設計與實現[J].四川兵工學報,2012,33(8):10-11.
[2] 金烈元. 標準實施的兩種模式[J]. 軍用標準化,2007(6).
[3] 王彤,盧世超,武智暉. 訓練模擬器總體設計技術及應用[J].國防技術基礎,2010(4):43-46.
[4] 張磊,冀海燕,盧文忠. 模擬器測試與維修訓練應用仿真研究[J].現代防御技術,2011,39(1):153-156.
[5] 楊文兵,朱元昌,邸彥強,等.基于本體技術的分布式模擬訓練系統操作監控平臺[J].指揮控制與仿真,2014,36(2):136-139.
電控實訓總結范文第4篇
關鍵詞:用電信息采集;
實訓系統;
終端模擬
作者簡介:張長營(1968-),男,江蘇宿遷人,江蘇省電力公司職業技能訓練基地,高級工程師;
王曉紅(1969-),女,江蘇宿遷人,江蘇省電力公司職業技能訓練基地綜合管理部,助理工程師。(江蘇 連云港 222069)
中圖分類號:TM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7-0206-02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建設的總體要求,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建設要實現“全覆蓋、全采集、全費控”的總體目標,為了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國家電網公司于2009年制定了智能電表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的技術規范,規范明確了系統建設的總體技術框架和技術指標,同時給出了系統建設的技術路線圖。隨著國家電網公司對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全面推廣,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建設步伐越來越快,未來五年內即可實現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的“全覆蓋、全采集”目標。
目前,隨著系統建設的持續開展,全國各地大量的電能量數據采集終端設備陸續投入運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設備運行、維護工作也被提上議事日程?,F階段大部分對系統的運行和維護工作皆由電能計量人員完成,由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所涉及的設備多、技術復雜,運維工作量大,與傳統的電能計量裝置運維工作迥然不同,對運維人員的技術技能水平都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參與系統運維工作的人員亟需通過培訓來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以滿足現場工作的需要,而現場真實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由于工作和安全條件所限,不能對技術人員進行在線培訓。用電信息采集模擬實訓系統可以通過模擬現場設備的運行工況,最大限度地滿足用電信息采集人員的技能培訓需求,提高其業務技能和工作效率,從而加快電力營銷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一、實訓系統構建的基本思想和建設目標
用電信息采集模擬實訓系統的建設框架是按照電力企業關于電能計量系統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的最新規范標準設計,應用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依據國家電網最新行業標準,采用分層、分布、開放型結構構造理念兼平臺一體化設計思想,最大程度模擬現場實際情況,并結合培訓教學的實際需要進行構建。構建的模擬實訓系統不僅涵蓋配電和用電中電能計量設備的實際應用,而且涵蓋主站系統的數據采集、網上售電和線損管理等眾多功能模擬。實訓系統建設的目標是培訓學員掌握電力系統用電信息計量設備、采集設備的安裝使用及常見故障處理;
掌握電能計量系統常用工具的使用、整個系統工作流程;
掌握主站采集系統、線損管理系統和網上售電系統的應用。通過本實訓系統的培訓,學員能夠掌握電力系統中電能計量的全面知識和熟練使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走向工作崗位后可實現技術技能無縫銜接。
二、實訓系統構建的基本原則
用電信息采集模擬實訓系統將模擬現場的安裝運行環境,滿足專變大用戶信息采集仿真模擬系統、公用配變監測仿真模擬系統、集中抄表仿真模擬系統、用電信息采集實訓系統等,同時可實現采集系統運行過程管理的演示功能。系統構建原則如下:
1.先進性和可靠性相結合原則
實訓系統設計時采用國內最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依據最新的國家電網建設標準,并且從結構、技術措施、設備選型、設備性能、設備容錯、系統管理、廠商技術支持及維修能力等方面著手,確保項目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達到最大的平均無故障時間,使每個故障點對整個系統的影響盡可能的小,并提供快速的故障恢復手段以及資料備份手段,以保證資料的安全和系統的正常運行。
2.開放性和擴展性相結合的原則
實訓系統在遵循統一的國際標準和工業標準的前提下,采用標準的軟件平臺和系統、計算機設備,采用規范的網絡結構,并遵守相關的接口標準。堅持標準化原則,選擇符合開放性和國際標準化的產品和技術;
系統的設計在軟件上采用模塊化設計,以確保系統擴展應用時具備靈活性、可靠性,不影響系統核心業務執行。
3.兼容性和安全性相結合的原則
實訓系統建設充分考慮兼容性,具備靈活、規范的數據接口,可兼容符合統一標準的系統和終端表計產品,還可兼容現場正在運行的其他非國網標準的協議,確保數據信息的共享和統一管理。采用切實有效的安全手段,分層次、全方位保證系統信息傳輸的安全。
4.完整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實訓系統設計時嚴格按照“全覆蓋、全采集”原則,從系統模塊功能到產品覆蓋面,涵蓋所有需要計量和采集的場合,保證了系統的完整性。系統具備靈活性,如系統擴展、產品更新時,不影響系統本身的正常運行,可完全保證用電信息采集的實時性和完整性。
5.虛擬性和仿真性相結合的原則
實訓系統設計時嚴格按照現場培訓教學實際情況,最大程度模擬系統應用現場的運行工況,最大限度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員積極進行系統及終端表計的研究和學習。
三、實訓系統的基本構成及其功能
用電信息采集模擬實訓系統總體包含專變大用戶用電信息采集模擬子系統、公用配變模擬子系統及集中抄表模擬子系統、用電信息采集實訓主控軟件。
1.用電信息采集專變大用戶終端模擬實訓系統構成及其功能
用電信息采集專變大用戶模擬實訓裝置采用臺體式機柜設計,由2臺專變大用戶模擬柜組成,模擬不同計量方式專變用戶,包括高供低計三相四線用戶(3×220V)、高供高計三相三線(3×100V)用戶,系統通過加載智能模擬電源,給專變采集終端和三相智能電能表提供模擬負荷,通過隔離互感器到表尾,通過仿真智能電能表模擬總分表關系,正面兩塊表中1塊仿真表,1塊真實表,兩塊表為并列關系,背面兩塊表為前面1塊表的分表。
專變大用戶模擬部分:智能電能表與專變采集終端通過485方式進行通訊,專變采集終端通過以太網、230MHz方式實現數據上傳到主站系統。
加載系統:包括虛負荷電壓電流源、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加載控制系統等。加載系統控制通過主控計算機控制實現。
負荷控制模擬部分:通過模擬高低壓出線柜控制開關,去掉原來繼電器模擬方式,采用交流接觸器模擬合閘、分閘控制及狀態,接觸器通過12V低電壓控制,合閘、分閘按鈕及狀態指示燈采用與真實開關柜一樣的外形,其中一路負荷控制輸出通過交流接觸器接入室內后面控制,控制空調的電源。
故障模擬部分:每塊電能表都可以通過計算機設置電能表交采回路的故障,表計故障模擬部分可以實現計量回路常見的電壓錯線序(abc,bac,acb)、電流錯接相(abc,cba)電壓斷線(斷A、斷B、斷C)、電流開路、電流短路、電流極性反接等常見故障??梢阅M表計與終端485通訊故障(包括斷A,斷B,A、B互換),可以模擬三相仿真智能電能表內部計量故障,包括電壓、電流采集與顯示故障。在故障設置中可通過調節電壓輸出模擬低電壓供電通信不可靠故障。
1號專變柜柜體第一、第二表位配置為三相三線,其中一塊為三相三線智能電表,另一塊為三相三線仿真智能電表,三相智能仿真電表可以通過計算機對表內部的各種參數進行設置讀取。這兩塊表計為并列關系,共用一個聯合接線盒,背面兩塊配置為三相四線智能電表。
2號專變柜柜體第一、第二表位配置為三相四線,其中一塊為三相四線智能電表,另一塊為三相四線仿真智能電表,三相智能仿真電表可以通過計算機對表內部的各種參數進行設置讀取。這兩塊表計為并列關系,共用一個聯合接線盒,背面兩塊配置為三相四線智能電表。
柜體將負荷控制管理終端和正面兩塊電能表作為總表,背面兩塊三相四線電能表作為分表,通過回路遙控可以控制各個分表的電流,分表電流變化,總表與負荷控制管理終端會進行相應的減少,柜體用第一回路控制制背面的第一塊電能表,第二回路控制背面的第二塊電能表,第三回路為預留,第四回路可以通過引接線引接控制實訓時空調用電。
實訓裝置可以通過軟件在短時間內模擬用戶一天的負荷曲線,負荷曲線圖可以手動繪制,也可以通過軟件隨機產生,軟件設置完成后會按照所設置的負荷曲線控制虛負荷電源的電流。
2.用電信息采集公配變終端模擬實訓系統構成及其功能
用電信息采集公配變模擬實訓裝置采用臺體式機柜設計,由2臺公配變模擬柜組成,模擬不同計量方式公配變用戶,包括三相四線(3×220V)、單相散戶(220V)模擬,系統通過加載智能模擬電源,給公配變采集終端和三相智能電能表提供模擬負荷,通過隔離互感器連接到表尾。
公變模擬部分:智能電能表與II型采集器通過485方式進行通訊,II型采集器與集中器通過載波方式通訊,集中器通過以太網(光纖)方式實現數據上傳到主站系統。
加載系統和故障模擬部分同專變大用戶終端模擬實訓系統。
在模擬電源中加入諧波輸出功能,諧波數據可以通過軟件設置故障的方式輸出,模擬載波抄表時的諧波干擾,軟件中最多可以設置19次諧波電壓或者電流諧波,一戶一表用戶多配置1塊采集器,模擬故障采集器運行,可進行比對。
實訓裝置可以通過軟件在短時間內模擬用戶一天的負荷曲線,負荷曲線圖可以手動繪制,也能通過軟件隨機產生,軟件設置完成后會按照所設置的負荷曲線控制虛負荷電源的電流。
3.用電信息采集低壓集抄終端模擬實訓系統構成及其功能
用電信息采集公配變模擬實訓裝置采用臺體式機柜設計,由1臺低壓集抄模擬柜組成,模擬低壓用戶,包括三相四線(3×220V)用戶模擬、單相(220V)用戶模擬,系統通過加載智能模擬電源,給集中器和三相智能電能表、單相智能表提供模擬負荷,通過隔離互感器連接到表尾。
低壓集抄用戶模擬部分:智能電能表與采集器通過485方式進行通訊,集中器通過以太網(光纖)方式實現數據上傳到主站系統。
加載系統和故障模擬部分同專變大用戶終端模擬實訓系統。
柜體中掛接一個II型集中器,此集中器通過RS485抄取其他表位的電能表數據,II型集中器通過以太網通訊方式將數據上傳服務器。
實訓裝置可以通過軟件在短時間內模擬用戶一天的負荷曲線,負荷曲線圖可以手動繪制,也能通過軟件隨機產生,軟件設置完成后會按照所設置的負荷曲線控制虛負荷電源的電流。
4.系統實訓軟件構成及其功能
(1)模擬虛擬負荷。實訓系統通過PC主機控制虛擬負荷功率源的啟動與停止,產生各種工況下所需的電壓、電流,用于電能表及采集終端、集中器、采集器使用,實現電能表的正常走字運行,保持與真實計量現場的一致性。
(2)培訓管理。
1)學員管理??梢蕴峁W員信息的增加、刪除、修改、職稱分類等功能。
2)題庫的管理??梢灾С诸}庫的更新維護并能夠按照試題類型進行檢索來創建考試電子試卷。
3)在線理論考試??梢噪S機抽取各類型試題形成試卷并提供考生在線答題,考生提交后根據答案自動生成考試分數。
4)理論成績查詢??梢灾С挚忌煽兇鎯?、在線查詢。
(3)系統管理。
1)通信管理。實現終端接入管理和終端實時在線的鏈路保持,并提供實訓軟件操作接口管理。采取系統應用層與通信層交互的通信信道配置。
2)系統接入設置。要提供與上級采集測試主站系統接入設置功能,包括系統位置、接入方式、數據交換配置等設置功能??杀O測與測試主站系統的接入情況。
3)參數、數據庫、故障庫管理。
參數管理:對通訊參數、終端基本參數、控制參數、無功投切參數設置、存儲參數等修改,進行模板設置等管理。
數據庫管理:提供數據庫修改單,可針對性地對數據進行EXCEL導出、修改、EXCEL導入。
故障庫管理:添加新的故障組合(系統設置的所有故障進行選擇組合)、刪除舊有故障組合、修改原有故障組合。在模擬故障時,只需調用故障庫中的故障類型,便可觸發故障模擬。
4)系統用戶管理與權限配置。能夠自定義用戶角色、操作權限。
5)操作日志管理。要存儲操作日志并能夠通過時間段查詢。
(4)主站系統功能。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主站由系統操作軟件和主站控制器構成。操作軟件功能滿足Q/GDW 376.1-2009《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通信協議:主站與采集終端通信協議》規定。由PC機通過主站軟件控制終端模擬裝置,以移動230MHz無線專網、光纖網為主要通信載體,通過多種通信方式實現系統主站和現場終端之間的數據通信,對終端進行初始工作參數設置、數據召測及指令下發等操作,實現“三遙”以及各種管理功能。主站與終端模擬裝置可以構成獨立運行的信息交換鏈,組成模擬的負荷管理系統,用于對電能管理人員的培訓技能考核及系統工作演示等工作。
電控實訓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裝置;理實一體化教學;項目化教學;模塊化教學
中圖法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0)01-254-03
Application of the Opto-Mechatronics Practice Training Equipment in Course Teaching of Mechanical Specialty
FANG Gui-sheng, SUN Ping
(Zhejia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llege,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equipment is mainly used to verific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t is deficient to foster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creativity. The opto-mechatronics practice training equipment which adopts open architecture and modular structure, applies various technologies, such as mechanical technology, elect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PLC technology, pneumatic technology, sensing technology to trai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this paper basic structure and main functions of the opto-mechatronics practice training equipment are introduced. Some course modules and course projects of mechanical specialty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equipment. Finally, by making an example in the electrical control and PLC course teaching, the teaching method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is described.
Key words: opto-mechatronics; practice training equipment; teaching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project teaching; modular teaching
1 概述
職業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是專業理論課和實訓課分開進行,其弊端是理論和實踐相分離,重理論而輕實踐,教師教學缺乏新意,上課枯燥乏味,學生聽課不感興趣,上課昏昏欲睡,這樣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培養的學生動手能力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差,課程教學難以達到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解決該問題的關鍵是適當引入實訓設備,探索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理實一體化教學作為職業院校專業教學中探索創新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將理論學習和實際訓練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求學校建立專業教室,配備相應的專業設備和計算機輔助教學設施,將有關專業設備和教學設備同置一室,將專業理論課和生產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安排在專業教室中進行教學[1-2]。
高職高專機電類課程教學大多需要實驗實訓設備的支撐。傳統的教學儀器設備主要為了滿足某門課程驗證性實驗的需要,缺乏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裝置融合了機械、電氣、PLC、氣動、傳感等多種技術,采用了開放式和模塊式結構,可滿足《電氣控制與PLC》、《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與維護》等多門課程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需要。正是基于以上考慮,我校在省財政的支持下,面向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電氣自動化等專業課程教學的需要,引入了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裝置和模塊化生產線等設備,并積極探索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社會競爭力。
2 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裝置的基本構成
2.1 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裝置的總體結構
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裝置由型材導軌式實訓臺、典型機電一體化設備機械部件、PLC模塊、變頻器模塊、按鈕模塊、電源模塊、低壓電器模塊、模擬生產設備實訓模塊(包含上料機構、搬運機械手、皮帶輸送線、物件分揀等)、接線端子排、各種傳感器、警示燈和氣動電磁閥等組成。整體結構采用開放式和拆裝式設計,學生可以組裝、接線、編程和調試由上料機構、搬運機械手機構、皮帶輸送線和物料分揀組成的光機電一體化設備。裝置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2.2 裝置主要模塊的基本組成
1) PLC主機:采用了CPU226 AC/DC/晶體管(24路數字量輸入/16路晶體管輸出)、兩個RS-485通信口、EM222(8路數字量輸出),在PLC的每個輸入端均有開關,PLC主機的輸入/輸出接口均已連到面板上,方便用戶使用。
2) 變頻器模塊:采用西門子MM420變頻器,三相380V供電,輸出功率0.75KW。集成RS-485通訊接口,提供BOP操作面板;集成3路數字量輸入/1路繼電器輸出,1路模擬量輸入/1路模擬量輸出;具備過電壓、欠電壓保護,電機過熱保護,短路保護等。提供調速電位器,所有接口均采用安全插連接。
3) 電機模塊:包括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步進電機和步進電機驅動器等。
4) 低壓電器模塊:配備了交流接觸器、熱繼電器、電子式時間繼電器、中間繼電器、變壓器、整流電路、能耗制動電阻、帶燈按鈕、斷路器、熔斷器、行程開關、組合開關、轉換開關、速度繼電器、磁性開關、急停按鈕、復位按鈕、自鎖按鈕等低壓電器。
5) 氣動模塊:包括了靜音氣泵、單桿氣缸、雙桿氣缸、氣動手爪、單控電磁閥、雙控電磁閥、旋轉氣缸等。
6) 傳感器模塊:具備了電感傳感器、漫反射式光電傳感器、對射式光電傳感器、光纖傳感器,可區分金屬物料和非金屬物料、不同顏色的物料。
7) 觸摸屏與組態模塊:配備了深圳步科EVIEW MT4200工業觸摸屏和EV5000組態編程軟件。
2.3 裝置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3]
1) 機械手搬運機構
當存放料臺檢測光電傳感器檢測物料到位后,機械手手臂前伸,手臂伸出限位傳感器檢測到位后,延時0.5秒,手爪氣缸下降,手爪下降限位傳感器檢測到位后,延時0.5秒,氣動手爪抓取物料,手爪夾緊限位傳感器檢測到夾緊信號后;延時0.5秒,手爪氣缸上升,手爪提升限位傳感器檢測到位后,手臂氣缸縮回,手臂縮回限位傳感器檢測到位后;手臂向右旋轉,手臂旋轉一定角度后,手臂前伸,手臂伸出限位傳感器檢測到位后,手爪氣缸下降,手爪下降限位傳感器檢測到位后,延時0.5秒,氣動手爪放開物料,手爪氣缸上升,手爪提升限位傳感器檢測到位后,手臂氣缸縮回,手臂縮回限位傳感器檢測到位后,手臂向左旋轉,等待下一個物料到位,重復上面的動作。在分揀氣缸完成分揀后,再將物料放入輸送線上。
2) 物料分揀機構
當入料口光電傳感器檢測到物料時,變頻器接收啟動信號,三相交流異步電機以30HZ的頻率正轉運行,皮帶開始輸送工件,當料槽一到位檢測傳感器檢測到金屬物料時,推料一氣缸動作,將金屬物料推入一號料槽,料槽檢測傳感器檢測到有工件經過時,電動機停止;當料槽二檢測傳感器檢測到白色物料時,旋轉氣缸動作,將白色物料導入二號料槽,料槽檢測傳感器檢測到有工件經過時,旋轉氣缸轉回原位,同時電動機停止;當物料為黑色物料直接導入三號料槽,料槽檢測傳感器檢測到有工件經過時,電動機停止。
3 基于實訓裝置的課程模塊與項目設計
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裝置融合了機械、電氣、電動機、PLC、氣動、傳感等多項技術,并面向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采用了開放式和拆裝式結構,可根據課程內容需要選用不同的模塊組合,滿足《電氣控制與PLC》、《液壓與氣動控制》、《變頻調速技術》、《檢測與傳感技術》、《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與維護》等多門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需要。表1為利用該實訓裝置開發的課程模塊和教學項目。
4 基于實訓裝置的理實一體化教學
4.1 理實一體化教學場地安排
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開進行,造成理論與實踐分離,而且實驗實訓室功能單一,設備利用率低。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突出職業教育的實踐性,我校引入了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裝置,并根據現場化教學的需要,將教學環境設計為現場教學模式, 建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專業教室,融教室、實訓、實驗、考工于一體, 使專業教室具有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實物展示、演練實訓、考工強化訓練和考工等多種功能, 營造出良好的職業氛圍和環境。整個一體化實訓室面積達150m2,室內配備了九臺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裝置,一套MPS模塊化生產線實訓裝置,以及46臺電腦和投影、音響教學設備,配備了統一的實驗桌椅、黑板、儀器柜等,可滿足單班課程現場化教學的需要,實現課程教學做于一體,教學場地布置如圖2所示。
電腦與操作臺區屬于基礎教學部分,主要用于知識講解、課程討論、軟件編程、低壓電器實訓等。實驗桌上安裝了網孔板,既用于液晶顯示器的保護,又可固定常用的低壓電器,作電工實訓用。光機電一體化實訓區屬于應用部分,既可用于單門課程的實訓需要,也可滿足課程綜合教學的需要,如PLC實訓、變頻調速實訓、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操作等。模塊化生產線區屬于高級擴展部分,配備了自動傳輸、立體倉庫、三坐標測量、模擬加工等八個模塊,模塊與模塊之間采用了以太網和現場總線進行相互連接,側重于生產線的總體控制實訓等。
4.2 《電氣控制與PLC》理實一體化教學思路
我校的《電氣控制與PLC》課程在2005年被確定為省級精品課程,四年來項目組老師根據我校學生的特點探索了多種現代化教學方法,其中效果最顯著的當屬基于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裝置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以下為實施該教學模式而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
1) 課前根據實訓裝置的特點,合理設計教學項目,編寫教學講義,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和仿真動畫,以提高課程教學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這部分工作是關鍵所在,直接關系到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否順利進行。
2) 在課程教學之初,組織學生到校工程訓練中心進行參觀,增加感性知識,了解普通車床、銑床、鉆床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以及實際的電氣控制電路;了解常用低壓電器、PLC在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電梯控制系統中的應用等。
3) 在講解電氣控制部分時,每個實驗桌上放一套常用的低壓電器和電工工具,方便學生了解各種低壓電器的結構,學習基本控制電路的安裝、調試方法等。
4) 在講解PLC基礎部分時,每個實驗桌上放一個PLC和一套常用的低壓電器,方便學生了解PLC的結構、接線方法等;方便學生自己動手設計、調試基于PLC的電機控制電路等。
5) 根據學生的特點,實行分類教學,充分發揮學生間的傳、幫、帶作用。對于平時表現優秀的學生,給與較高的要求,安排較難的設計任務,并要求不光自己學會設計和操作,還需要幫助組內的同學完成設計任務。對于平時表現一般的學生,需要加強引導和督促,適當加以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對于平時表現較差的學生,則需要給予較多的關注,必要時采用強制措施,迫使他們掌握本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6) 加強中間過程考核和期末實踐考核,增添答辯環節,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強化學生綜合技能的培養。對教學過程中的每個項目組織考核,并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打分,計入平時成績。在期末再安排一次實踐考核,隨機抽取平時訓練過的項目任務,并給予評分,計入總評成績。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一招對平時不太愛學習的學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5 結束語
將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裝置引入課程教學,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動手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整個實訓裝置包括了機械、電氣、PLC、組態設計、氣壓、傳感器等多項知識,不僅要求教師要有過硬的理論知識,更重要是具備綜合運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時解決學生在操作中碰到的各種問題。另外新的實訓設備引入,也需要教師根據實訓裝置編寫合適的講義,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這樣對教師個人能力的培養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