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長期以來都極為重視環境保護,倡導節能經濟,但是建筑業的高耗能低效率都是居高不下。特別是建筑材料的使用上,由于低效率使用,造成了極大的浪費。這就需要在建筑設計中,制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案,同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建筑規劃論文【五篇】(精選文檔),供大家參考。
建筑規劃論文范文第1篇
雖然中國長期以來都極為重視環境保護,倡導節能經濟,但是建筑業的高耗能低效率都是居高不下。特別是建筑材料的使用上,由于低效率使用,造成了極大的浪費。這就需要在建筑設計中,制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案,同時將水、電、暖氣等等的能源節約元素納入其中,以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價值。此外,還要控制好能耗,即在建筑設計中,要嘗試選擇新技術,運用新能源,并制定相應的節能措施,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耗。比如,煤炭作為不可再生自然資源,現在已經接近枯竭。那么在能源的使用上,最好是選擇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諸如太陽能、風能等等,不僅提高了自然資源的使用效率,而且還促進了建筑與自然生態的和諧。
2建筑節能設計的實踐應用
2.1建筑規劃設計對于建筑室內環境具有直接影響力的是太陽和空氣。太陽對建筑物的影響為太陽輻射,要對建筑物規劃節能,就要降低太陽輻射。良好的空氣質量是居室設計效果的關鍵。因此,要促進居住房屋的通風效果。在建筑設計中,要從這兩點出發,合理地設計建筑的朝向、間距,并安排好建筑組合。設計建筑的朝向時,要因地制宜,通常要與夏季風向一致。建筑群的風口要充分地利用自然風,以提高舒適度。在建筑物的排列上,要遵循北大南小的原則,最好是南北通透的房屋是最為適宜的。建筑的間距要能夠滿足房屋日照,不僅可以起到節能的作用,而且還促進了居住小區內的空氣流通,加快建筑物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的速度,降低能耗。建筑物組合的合理安排是降低能耗的關鍵。通過建筑物的遮擋,在確保滿足日照的前提下,降低太陽輻射對建筑物的影響。
2.2采用新型建筑材料進行建筑設計新型的材料是基于環保理念設計的,科技含量較高,不僅能起到保溫節能的效果,而且還能夠發揮裝飾效果。以墻體材料為例。目前所研制出來的墻體材料為新型板材設計,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審美取向,而且還具有保溫隔熱的功能,同時還改善了房屋使用質量。與傳統材料相比,新型材料質地輕,因此可以使建筑物的自重有所降低。
2.3采用建筑節能新技術進行建筑設計太陽能是目前廣為利用的新型能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太陽輻射能,將其轉化為熱能,以緩解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在生活建筑物中,太陽能熱水器是較為普遍使用的,而大型的公共場所,則應用更為廣泛,包括采暖、游泳館以及畜禽養殖場等等,都可以利用太陽能提供熱能。
2.4建筑外部結構的節能設計從建筑規劃的角度而言,建筑物的外部的設計要能夠達到整體效果,就要從審美的角度出發,進行裝飾設計。但是在建筑墻體的立面設計上,還要發揮其節能的效果,即取締花樣設計,降低墻體能耗,以通過減少傳熱面積提高建筑的保溫性。除了建筑墻體設計之外,屋頂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建筑屋頂的設計沒有考慮到當地的氣候,就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不方便。比如,冬天建筑屋頂會出現返霜導致屋內寒冷,夏天屋頂灼熱,且會長期接受太陽輻射,從而導致屋頂頻繁修復,大量地消耗建筑材料,造成了資源浪費。對于建筑屋頂進行降低能耗設計,需要選擇低吸水率的材料以及憎水性的材料,以避免由于雨雪或者潮濕而出現滲漏現象。此外,屋頂的材料選擇要以質優輕便為主,最宜選擇密度相對較小的材料,以降低建筑物的承載力。
3結論
建筑規劃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區位性;
庭院空間;
傳統空間
Abstract:BydesigningandcarryingouttheplanoftheHuaiHuaCitysocialwelfareinstitutebuilding,thegloriousyard,containingtheHuaiHuaCitycivilserviceintegralmovingproject,discuss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thewelfarecharacterbuildings,havecertaineffectondrawinglessonstothesamekindarchitecturaldesign.
Keywords:areaplacenature:courtyardspace:traditionspace
2006年3月,筆者代表湖南建設集團建筑規劃設計院參加懷化市社會福利院、光榮院(含懷化市民政局整體搬遷項目)的規劃、建筑設計競標,該項目位于懷化市河西開發區,神龍路與沿河路之間,占地總面積約140畝,總建筑面積近50000m2。分二期建設,一期建設范圍為民政局機關辦公區及社會福利院,二期建設范圍為老年公寓;
該項目是懷化市2006年的重點建設項目。
1概念立意:“愛心”——“紐帶”
1.1背景分析
2006年全國老齡辦了《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這是全國老齡辦首次關于人口老齡化的報告?!秷蟾妗分赋?,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老齡社會。目前我國老年人口達到1.44億人,平均每年增長200萬人,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11%。
同時,目前世界上生活著5億殘疾人;
在我國有5千萬殘疾人。由于遺傳、事故、疾病等難以避免的原因,我國殘疾人口以每年70~80萬的速度增長,就是說,每天都要增加2000多名殘疾人,每40秒鐘左右就增加1名殘疾人。福利院性質建筑的建設正在成為國際和國內的共同課題。
1.2“愛心”——“紐帶”
政府、企業、個人、志愿者四級主體以“愛心”為“紐帶”,緊密聯系團結在一起,對社會弱勢群體給予力所能及的關愛,形成真正和諧社會,使老有所養,幼有所愛,共同發展。
1.3愛心廣場及庭園設計
考慮到將來有可能舉辦大型公益活動,整體規劃中,把老年公寓區和福利院區的集中綠化在構圖上進行融合設計,以便極大限度地容納人流。福利院入口廣場同時形成為愛心廣場,主體雕塑“愛心紐帶”位于中間,突出表達福利院的公益慈善性質。
設計師在研究分析的過程中,意見一致,最終確定以“愛心紐帶”為規劃概念起點,以抽象的紐帶形式,打破城市道路對用地的局限,貫穿整個用地,形成強烈的統一感,寓意整個社會以愛心為紐帶,突破原有的局限,緊密聯系致力中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的發展。
2規劃設計
該場地由城市道路分割為三塊地,本次規劃設計作為整體統一考慮,依功能要求分區布置。擬分二期建設,一期建設范圍為民政局機關辦公區及社會福利院,二期建設范圍為老年公寓。根據地形條件,本方案在總體結構上考慮劃分為三級結構模式。
第一級——整個用地范圍,強調全局考慮,整體協調;
第二級——三個地塊內的建筑布局,交通組織,強調承上啟下,向上服從整體,向下考慮細部節點的深入;
第三級——建筑單體間的協調與組織。強調對細部空間雕琢,追求創造宜人的具有親和力的細部空間與居留環境。
2.1整體布局:系統化與組織化
社會福利制度的完善,慈善文化廣泛傳播,企業的社會責任普遍增強以及公民普遍認同并參與福利慈善事業,基本形成慈善事業高尚的社會氛圍并促成福利性質建筑的蓬勃發展。在設計上,整體布局將“愛心符號”作為強化概念,融合為一個整體的系統空間,在道路交通、綠化景觀等各個方面均作為一個整體考慮,設計以半圍合為主,結合廣場、庭院綠地及辦公樓、宅間空間,使之渾然一體,建筑嚴格按概念性自然棟劃分,有組織地將它進行限定。對整個空間進行引導與總結。
2.2建筑布局:區位性、標志性、統一性
通過對地段的詳細分析,充分考慮現狀與先天條件,結合功能要求進行合理布置:南面地塊安排一棟辦公樓和附屬四棟住宅,構成民政局辦公區;
北面東部地塊包括兒童福利院、老年福利院、光榮院和三院辦公樓,以入口愛心主題廣場、中心景觀廣場及多個庭院進行圍合劃分,構成安靜、祥和、便于管理、相對開放又半封閉的福利院區;
北面西部地塊以老年公寓為主,構成具有政府引導的開發性質老年社區。
福利院區的設計在總平面布局上,重點表達與辦公區、老年社區的銜接與協調,包括主要軸線的處理和愛心紐帶的引用。在布局上根據各單體建筑特點,兒童福利院的位置應該在老年福利院和老年公寓之間,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修養情緒,更好地達到療養效果,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到每個角落。福利院部分單體建筑全部采用封閉外廊,有利于中央空調的安裝使用;
外廊每隔一段設置節點空間——交談區,方便交流。庭院的組合也是本次設計的重點,通過紐帶式的布局自然形成庭院序列空間,滿足療養條件的日照前提下,布置庭園景觀,達到步移景異效果。
三個地塊通過道路劃分相對獨立,又通過景觀軸線及抽象的“愛心符號”互相聯系;
建筑造型各有特點,又通過外墻材料、色彩以及屋頂形式強調空間統一性。
2.3綠化及環境設計:系統性和層次感
設計綜合各種因素,采用景觀節點景觀組團景觀片景觀區的方式將各中心綠地,建筑間綠地以及城市預留綠地進行系統化考慮,使之成為一個既具有明顯層次又相互聯系緊密的系統綠化環境,各種幾何形綠化與其自然游園式宅間綠化相互映襯,顯得豐富多彩,通過步行、游憩、入口廣場系統的分隔與串聯,步移景異、曲徑通幽,“景”則串聯各種空間,“擋”則創造幽靜的情趣空間。綠化布置以集中、開放型綠地為主,帶狀、組團狀結合,以最貼近建筑的方式布置,提高綠地的觀賞與使用效果,輔以雕塑、花壇、臺階、庭院燈具、彩色鋪地、淺水游魚、健身步道、游戲設施、康體器械,形成四季有花,豐富而生動的室外活動,結合局部架空底層的建筑以及連廊,又提供了足夠的雨天活動場所,使得環境成為生活藝術化的最好體現。
2.4道路交通:科學安全和閑逸,符合時代特征的交通手段和理念
努力營造流暢、方便的道路交通系統和充足的停車用地特色,同時保證人的步行活動不受、少受干擾,使人車最大限度的分流,同時滿足消防必須?;赜玫嘏c周邊除接入點外,有綠化帶隔離,具有天然的屏障作用使之與城市干道不存在太多人車交匯,安全度大大加強。
2.4.1動態交通:結合用地特點,三塊基地內分別設有兩個出入口。民政局辦公區前有大的停車廣場,后有環道,便捷安全并創造豐富的景觀環境。
福利院區主入口小型愛心廣場,對外可供出租車臨時???,對內緩沖車流,并適當起到舒緩人流的作用。區內道路滿足救護車直通各棟建筑入口。
老年社區通過入口廣場分流和環行車道的設置,既滿足人車分流,又滿足救護車直通各棟建筑入口。
2.4.2靜態交通:相對于動態交通而言,靜態交通可分為室外及地下兩部分,室外利用車行道路邊緣地帶布置適量停車位,方便各區建筑使用,而另一方面利用辦公區較大面積的人防工程,采用平戰結合方式停放小汽車,而一些不甚好用的邊角余地則可以考慮非機動車或摩托車停放。
2.5空間塑造——宜人的尺度與傳統空間理論的發展
傳統院落及圍合作為改變單純的行列式布局的一種模式,卻不可避免的帶來封閉,而適當地圍合符合尺度的院落則成為一種營造多變空間的有效手段。我們利用愛心符號強化的各種庭院空間是一種半圍合半封閉的空間,既有開放性又具有私密性,這種形態本身就符合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把平屋頂的兒童福利院放在主入口,在空間形態上活躍了入口氛圍,并與老年區的坡屋頂構成變化的空間。
2.6適應動態的時代變化與入住者需求
時代變化與入住者需求作為動態的兩個層面,對設計分別提出要求,設計一方面應通過建設標準的差異形成多樣化的供方市場,以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居住要求,另一方面應通過靈活多樣,功能合理的戶型設計,盡可能滿足空間的適應性,滿足入住者不同要求而具有靈活多樣的可能。
建筑規劃論文范文第3篇
建筑規劃主要是統一有效的規劃建筑物整體,如設計建筑風格協調建筑風格以及規劃建筑的使用價值等。通過建筑規劃,來將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給充分發揮出來,同時有效協調各項功能。建筑設計則是結合建筑規劃的內容,科學的設計,用差異化的設計方案來表達業主的要求,這樣建筑使用人員的各項需求就可以得到滿足。建筑設計將建筑物的最終表現形式給確定了下來,只有借助于建筑設計,方可以實現建筑功能和使用效果。
2建筑規劃和建筑設計之間的協調性
不同類型的建筑物,在特點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建筑設計和規劃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使用需求,來對建筑的實際功能科學確定,同時,采取有效的方式來表達不同的功能,并且實現于設計過程中。如果使用者的需求無法通過建筑規劃和建筑設計來滿足,那么建筑質量就無法得到保證,建筑功能無法發揮出來,浪費了較多的資源,因此,就需要有效協調建筑設計和建筑規劃。具體來講,主要要歐這些方面會影響到建筑規劃和建筑設計之間的協調性:一是建筑使用者沒有參與到建筑設計過程中:在設計建筑物的過程中,擬定建筑設計任務書的過程中,沒有溝通和協調建筑使用者,無法了解建筑使用者的需求,這樣建筑設計出來,使用者也無法認同。完成了建筑施工之后,建筑使用者就不滿意建筑設計質量,對于建筑建設的正常進行,也會帶來直接的影響。二是建筑設計不夠創新:建筑設計除了要促使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外,還需要有效協調建筑整體,提升建筑的美觀程度,同時,建筑也是城市景觀的主要組成,那么通過設計,要將建筑自身的風格和特點給充分體現出來,這樣建筑水平方可以得到提升。很多設計人員采用的都是一致的建筑設計方法,有著基本相同的表現效果。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建筑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設計就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因此,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就需要創新風格,對自身的建筑特色科學調整,這樣人們的各項需求方可以得到滿足。三是建筑規劃工作由建筑設計人員來開展:規劃設計是建筑設計工作的首個步驟,那么設計人員在初步設計的過程中,就需要了解到有較大的差異存在于建筑設計和建筑規劃之間,并且建筑設計人員要在設計環節中集中更多的精力。此外,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使用者的需求,也會影響到設計效果。
3建筑設計和建筑規劃協調發展的策略研究
一是對建筑規劃的基礎作用進行強化:在建筑規劃過程中,工作人員不能夠僅僅關注現狀,還需要考慮長遠,不僅要將目前的需求給納入考慮范圍,還需要充分考慮建筑物以后的使用功能,將相應的空間留設出來,以便日后可以順利完善。在建筑規劃過程中,在功能方面,前瞻性和拓展性也是需要具備的,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和分析,然后結合具體情況,將針對性的策略給應用過來。要結合建筑規劃的內容,開展建筑設計工作,將掌握到的建筑設計和專業知識給應用過來,以便有效結合建筑設計和建筑規劃,避免有矛盾和問題出現,這樣建筑物質量和水平就可以得到提升,將自己特色給體現出來。二是對建筑設計的載體作用進行強化:建筑設計和建筑規劃需要有效體現建筑物實體的使用功能,建筑物使用功能就是通過建筑物實體實現的。布局設計是建筑設計和建筑規劃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布局設計中,需要采用一系列先進的技術方法來簡單的規劃建筑物功能,整合相關資源,這樣可以更好的完善建筑物形體。三是交叉建筑設計和建筑規劃:建筑設計和建筑規劃是互相聯系的,有交叉關系存在,不能夠分開。一方面,它們會互相滲透,另外一個方面,所需知識相互交叉滲透。將其互相滲透于設計過程中,主要是有效解決建筑問題,因此實際設計中,需要嚴格貫徹相關的設計標準,與建筑物整體規劃情況所符合,這樣建筑物整體質量和水平方可以得到提升。四是充分利用和保護自然環境因素:在建筑設計和建筑規劃過程中,需要將自然環境因素給充分納入考慮范圍,將其合理利用起來,并且采取一系列的保護措施,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的而破壞和不利影響。同時,在將自然環境因素利用起來時,需要科學的分析建筑設計和建筑規劃,促使兩者能夠同步進行,建設出來的環境,與人類的需求能夠符合,以便將建筑設計和建筑規劃的價值給充分體現出來。五是建筑規劃制定建筑設計:建筑設計工作在一個房間內,需要規劃房間環境和周圍環境,那么設計人員在開展設計工作時,就需要綜合考慮建筑物周邊的環境,以便有效結合建筑物和周邊環境,除了將建筑物使用功能給充分發揮出來,還需要保護周邊的環境。建筑設計需要將建筑規劃的功能給體現出來,建筑物的應用性能和社會性能都是需要建筑設計所體現的,因此,通過建筑設計,不僅需要對內部各個環節進行協調,還需要對建筑物和外部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處理。建筑設計要綜合考慮建筑物的施工建筑物料以及建筑材料等多方面的因素,促使一般規劃功能得到實現。此外,建筑設計還需要將建筑物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時代特色給體現出來,借助于建筑設計,將當地的區域風俗和民族特色展現給人們。
4結語
建筑規劃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建筑設計 城市規劃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b)-0044-01
近些年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加之人們對城市生活的要求提高,城市建筑設計以及城市規劃的要求更加嚴格。如何在滿足基本建設情況的要求下建設一個適合現代人類居住的城市,并建設城市的標志性建筑或者是建筑群成為了當前城市規劃工作的重點。而建設過程中就需要考慮城市建筑個體(即建筑單體)與建筑整體(城市整體格局)之間的合理協調關系,通過合理的設置兩者之間的關系成為了當前城市規劃的新理念。
1 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
1.1 城市規劃
針對城市在對應期限內的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發展規律,以城市的土地利用、建筑空間布局以及其他各項綜合部署為主要內容,對之進行整體設計,屬于對城市空間的整體分析與經營。從本質上講是對城市人的活動區域空間以及與之相關的空間區域之間的協調關系進行設計,進而動態的解決城市建筑之間的關系和形象,營造出一個和諧的城市生態形象。在現代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從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出發,對城市發展歷史予以延續,對城市未來的發展加以展望,從宏觀角度對空間及地域加以營造,形成一種所謂的“實體環境規劃”。
1.2 建筑設計
如果說城市規劃是從宏觀的角度對城市空間的利用,那么建筑設計就是從微觀的具體角度來對城市空間進行打造和落實,是從空間的具體使用、經濟、美觀的根本要求來對建筑的外形進行設計。在現代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在滿足建筑外部形體要求的基礎上,在滿足對應的時代特征與風格要求的前提下,應該盡量與城市的歷史氛圍、周邊環境以及城市對應的控制規劃想協調,形成最終的建筑設計方案。從這個角度來看,建筑設計是微觀層次對空間低于的規劃,其重點關注的對象是建筑單體,從個體出發論述建筑群落的形成。
2 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間的關系
2.1 建筑設計限制城市規劃的場地選擇
從城市規劃的整體角度出發,建筑設計不僅只是對單體建筑的設計,同時還涉及到場地的具體設計。為了滿足建筑項目用地的具體需求,場地設計過程中除了要滿足場地法律法規的現狀同時,還應該積極的組織與場地相關的各個要素之間的設計活動與因素。其最為重要的目的在于通過設計方式使得場地中的各個要素能夠和諧相融。其中,場地設計的核心內容就是要使得建筑能夠與其他的要素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具體的體現:從具體的工作內容看,場地設計應該包括除建筑單體設計之外的其他所有建筑設計內容,包括:建筑物、交通道路設計、綠化景園設計、場地工程設計與總體安排等詳細的工程設計。
2.2 建筑設計影響到城市規劃
建筑設計才取得迅速發展的同時,建筑作品的創作不斷繁榮,但是這個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建筑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往往會對建筑所表現的人文關懷予以足夠的重視,但是對建筑環境的關注程度還較為欠缺。在建筑設計過中存在著過于追求“新、奇、特”的現象,沒有對建筑物所處的具體環境加以考慮,這給城市的整體規劃帶來了負面影響。以北京的長安街為例,其中的每一棟單體建筑都采用了最好的設計院以及最優秀建筑師的作品,但是其還是成為了建筑行業人士批評的焦點,其最終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周圍的環境,忽視了建筑單體對城市整體規劃氛圍的影響,導致個體不能很好的融入其中,造成個體過于鮮明和突出,不但不能達到很好的建筑效果,反而影響到了城市規劃的整體格局與氛圍。
2.3 建筑設計城市規劃的基礎
作為城市規劃的基礎,建筑在整個規劃的過程中起著直接的引導作用,通過合理的規劃和設計可以將建筑直接組合成為有機的建筑整體空間,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下面這樣幾個方面。
(1)與環境相融合。
建筑設計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城市區域性質的規劃,從這一點出發金陵將城市的整體設計與周圍的大環境相結合。同時,在設計建筑的外形輪廓時,還應該和周圍的其他建筑相互呼應,盡量做到與其他立面形成虛實對比、色彩相融以及環境格調和諧的局面,最終達到符合環境氛圍的整體肌理。從人的情感出發,對建筑部的小環境進行細致構造,滿足其中人的生理與心理需求。
(2)建筑造型處理。
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堅持建筑自身的設計風格,突出對應的整體性,在簡單的設計方案中突出復雜性,在不變中體現出變化的特征,這就需要對建筑外形構造材料加以合適選擇。
(3)理性規劃。
進行城市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要以城市歷史發展脈絡為基礎,采用抽象化的方式和手段來保證歷史文化得以繼承、歷史痕跡的得以保存。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設計的重點集中于人們視覺范圍之內進行考慮,對這部分內容進行重點考慮和分析。尤其是對那些高層建筑的頂部結構,對建筑屋頂的視線處理應該盡可能的簡潔有序,這樣可以很好的滿足人們的俯瞰效果。同時,應該從局部層高以及墻面傾斜等方面來對人的視線加以控制。例如,利用曲面玻璃將天空反射到地面,使得局部低層以及鏤空層可以獲取陽光。
3 提高建筑設計與規劃之間吻合程度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3.1 將自然綠化融入到建筑與群體當中
隨著人們對生存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綠化的關注不斷提高,尤其是在新工廠、學校以及其他公共建筑的設計時,建筑環境周圍綠地的建設成為了建筑設計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這種綠地設計還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以廣東的中山市為例,近些年在該地區建造了很多花園式的工廠,且在選擇所種植的綠地植物時也多加注意,尤其是植物種類方面都符合當地的種植環境,在具有優秀的空氣凈化能力的同時還具有很好的美觀效果。而2002年在杭州建成的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也屬于一個園林化的學校,擁有充足綠地環境的校園將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專業學習。
3.2 盡量利用現有的有利自然環境因素
我國的傳統文化對“土、木、風、水、光、氣、材”等各個方面加以充分的完全利用,尤其是在建筑理論方面強調所謂的“風水”,這與西方的建筑理論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但是,傳統的建筑理論更多的是注重我國具體的地理位置及環境,從自身的具體環境出發,在堅持發揚自身傳統優勢的同時,要從西方的建筑理論中吸取營養,形成符合自身特征的先進設計理論。以“鳥巢”為例,該設計方案的結構及造型都力求與自然的結合,在“光、氣、風、木”等方面的應用都有明顯的優勢。
4 結語
本文對建筑設計和規劃的定義進行了論述,分析了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之間的關系,最后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了加強建筑設計與規劃之間吻合程度的策略。
參考文獻
[1] 柯雄斌.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筑設計之間關系的分析[J].中國房地產業,2011(6):265.
建筑規劃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專業市場,規劃,文獻綜述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cademic circles to professional marke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result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relevant foreign business circle theory, comparison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the professional market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time, summarized marketing professional market demand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influence, and professional market for the future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professional market, planning, literature review
中圖分類號:F11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國外專業市場經濟理論
《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引用了英國皇家營銷權利和稅收委員會《最終報告》(1891)中的集貿市場定義,即“得到當局批準的、商品買家和賣家在某個特定時間相聚、或多或少受到嚴格限制或規定的公共場所”,經濟學界習慣于把專業市場視為集貿市場中的一種。
關于商業的研究,國外比較早也比較多,有關理論的研究集中在國外,商圈分析模型及理論:主要有雷利法則、哈佛模型等。商圈研究專業市場規劃的重要因素,商圈的確定無論在微觀經濟還是在宏觀經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理論對于商品市場劃定商圈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市場選址的重要依據,被大多數國家所運用。
歐美、日本等等地的批發市場發展比較發達,日本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非常健全,包括市場建設的法律法規、布局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市場主體培育、管理和交易方式等各方面的發展程度都很高,對我國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二、國外規劃和建筑設計理論對專業市場的影響
國外城市規劃理論有著名的《雅典》和《馬丘比》。其中,《雅黃》是1933年8月,國際現代建筑協會在希臘雅典召開會議時提出的。該大綱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城市的四大功能,提出“居住、工作、游息與交通四大活動是研究及分析現代城市設計時最基本的分類”。大綱認為,“每個城市都應該有一個城市規劃方案,與區域計劃、國家計劃整個地配合起來”,并且“必須制定必要的法律以保證其實現”?!恶R丘比》是1977年12月,以《雅典》為出發點進行了討論。這個涵蓋了《雅典》所包含的各項概念,又增加了對諸如城市增長、自然資源與環境污染、工業技術、設計與實踐等問題的分析與論述。在城市與區域方面,認為規劃過程應包括經濟計劃、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還提出了“區域與城市規劃是個動態過程”的觀念,并在城市與建筑設計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堆诺洹泛汀恶R丘比》并沒有直接表達專業市場的規劃,但專業市場作為城市空間規劃的一部分,研究城市規劃是其適應于城市的規劃,專業市場自身的發展也從一個側面推動著城市規劃的發展。特別是專業市場對城市環境、交通的影響。
二次世界大戰巴克等人建立的行為場所理論的興起,是行為科學在環境設計中取得的重要進展。認為建筑環境的物質形態是由一組不同性質的界面構成,而由界面圍合而成的空間則是包含了行為流線的活動系統,行為場所就是活動和環境的穩定結合,常常需要進行各種分隔來限定和保障正常的活動進行。十九世紀后期歐美形成的功能主義建筑理論,突出強調建筑的功能作用,對建筑界有深遠的影響,作為商業建筑的分支,專業市場的設計也受到了這些理論的影響。
日本從1889年開始研究建筑策劃,代表性文獻是下田菊太朗發表的的《建筑計劃論》。1941年西山卯三發表《建筑策劃的方法論》,書中提出住宅水準依據自然條件、社會條件、人類生活等確定。吉武泰水在繼續了西山卯三的基礎上,其調查方法更細致更科學化,在分析手法、預測手法上更客觀化,更現代化。其研究對象從住宅逐漸擴展到了公共建筑。美國對建筑策劃的研究較早,其中David Canter的《設計方法論》蘊涵建筑策劃的基本思想。美國卡內基.梅龍大學建筑系與工程設計研究中心從1996年開始聯合開發了支持建筑規劃的計算機軟件,它支持各種建筑規劃模式。專業市場建筑策劃是商業建筑策劃的重要應用領域,與其它商業建筑或住宅建筑相比,專業市場建筑投資規模大、風險大,經營成功回報也大。商業建筑策劃,對專業市場項目的成功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
由此可見,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對大型專業市場的選址、規劃、建筑設計理論都比較成熟和完善,這對其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
三、國內經濟理論和政策理論對專業市場影響
專業市場是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政策推動下而出現的一個新生事物,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此后的二十余年在我獨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指導下突飛猛進的發展。這正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地方政府在改革實踐中對專業市場作用的高度概括。
在我國,不同領域學者從各自研究的角度出發給予專業市場不同的定義。孫家賢結合我國專業市場的成長歷史,提出了專業市場的定義:“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形成的以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為主要經營者以一種(類)或幾種(類)有連帶性的商品為主要文易對象以批發為主要經營方式按照市場規律運行的商品交易場所?!绷_衛東認為“專業市場是由多個主要以批發為主經營單一種類商品的主體(攤位、店鋪)聚集在一塊相對固定的場地內而形成的大型市場” 。以上研究從不同角度對專業市場的概念進行了闡述,但是隨著專業市場的發展,其內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以發展的觀點對專業市場的合理定義可以是:專業市場是在一定區域內由眾多經營者交易某一類或若干類具有某種邏輯關系的商品,以批發為主或批零兼營,按照市場規律運行的有形或有形無形相結合的現貨商品交易場所。
在社會專業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政策的出臺和更新對專業市場起到推動、保護、規范其發展的作用。1992年鄧小平南巡談話,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召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蛾P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議》指出:“改革現有的商品流通體系,進一步發展商品市場,在重要的產地、銷地或集散地、建立大宗農產品、工業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的批發市場?!?至此,培育市場體系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核心內容,我國批發市場進入一個數量型擴張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國批發市場的法律建設也開始起步,先后制訂了《批發市場管理辦法》、《全國商品市場規劃綱要》等法規?,F階段專業市場在我國的商品流通領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各地政府對其極為重視,紛紛進行研究和規范管理,廣州市政府就出臺了《廣州市大中型批發市場規劃》,對專業市場的健康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持。
四、國內專業市場規劃和建筑設計研究和實踐應用
梁之堅、周國平的《大型市場建筑設計淺論》認為市場建筑是一種特殊的商業建筑,除去商業建筑的一般特點之外,市場建筑有其自身規律。通過一些工程實例,對該類建筑的平面布置方式,消防設計難點進行探索與研究。何鵬的《南方專業市場建筑功能布局的探索性研究》認為近年來,隨著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的極大繁榮,我國的專業市場在各地掀起了新一輪的建設高潮。由于目前國內規劃建筑界對這類商業建筑的關注與研究極為有限,理論研究與現實建設的錯位導致了專業市場的建設存在自發、盲目、無序等不合理現象,嚴重影響了專業市場的健康發展,并給城市的長遠發展留下了隱患。文娟的《中國南方專業批發市場選址及建筑空間形態研究》表示專業市場已成為我國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通過總結了近幾年專業批發市場規劃和建筑設計的實踐經驗,探討了專業批發市場的發展演變過程及其影響因素,并對我國專業批發市場的發展趨勢作出大膽的預測。以上學者從不同的層面對專業市場的規劃、選址、建筑布局、空間設計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提出了有建設性研究成果,對于當今相當多數的專業市場規劃設計啟到良好的指導作用。
縱觀以上國內專家外學者從經濟、建筑設計等不同角度對專業市場有影響的的文獻,并結合專業市場經營模式和其特有商業建筑規劃設計特點進行了深入研,不難發展,限于各種原因,能將兩者結合的專業市場規劃建筑設計研究卻不多。專業市場的發展和建設不是靜止的,而是世界和國家經濟變化和建筑技術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如何在貿易自由化、國際化背景下規劃建設我國專業市場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但是,前人所從事的研究,無疑會拓展后人在相關領域的研究視野,并且在許多方面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西山卯三.すまい考今學現代日本住宅史.東京:彰國社,1989:12-63
[2]徐柏園,李蓉著.農產品批發市場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01-06
[3]何鵬.南方專業市場建筑功能布局的探索性研究[碩士學位論文]. 湖南:湖南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