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初中數學個人研修總結【五篇】

      發布時間:2025-07-12 09:14:27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初中數學個人研修總結范文第1篇【關鍵詞】學習心理;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興趣調查問卷;初中生1問題提出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習的重要變量,它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渴望接近、嘗試、探究和掌握知識,積極參與學習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數學個人研修總結【五篇】,供大家參考。

      初中數學個人研修總結【五篇】

      初中數學個人研修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學習心理;
      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興趣調查問卷;
      初中生

      1 問題提出

      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習的重要變量,它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渴望接近、嘗試、探究和掌握知識,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并能提高學習效率的心理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習活動的最佳動力,有著學習興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1]。近年來,學習興趣這一古老的話題在西方教育心理學界不斷走向復興,也成為了我國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課題之一[2]。根據國家三級課程政策的基本精神,結合中學生存在的明顯厭學傾向和興趣分化特征,許多中學根據自身條件分別以“任選課程”的方式對初中學生開設了校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展學生的個性。為了對中學校本課程的開設進行有效的評估,同時使學校和教師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習興趣的特點,并根據學生的興趣特征,從實際出發更好地完善中學校本課程的開發,特組織和實施了中學生學習興趣發展研究。

      2 對象與方法

      2.1 被試的選擇 借助相關研究和中學教學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本研究被試來自南京市4所普通中學初一、初二和初三3個年級的學生。從初一隨機抽取了122人,初二隨機抽取了151人,初三隨機抽取了159人進行問卷調查。最后共收回有效問卷383份,各年級分別為100份、140份和143份,其中男生有效問卷為186份,女生有效問卷為197份。

      2.2 工具 在與4所學校有關領導、老師及部分同學進行訪談的基礎上,對學生學習興趣的特點得到了初步的了解,然后結合朱智賢教授指導的青少年理想、動機、興趣研究協作組在國內10省市開展的“在校青少年理想、動機和興趣的研究”時所采取的興趣組試題[3],編制了《中學生學習興趣調查問卷》。

      為了得到學生在學習興趣上更豐富的信息和觀點,該問卷由客觀性選擇題和主觀性開放題兩部分組成,共含試題33個,其中選擇題29個,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的實際情況在每題的若干答案中任選一個作為回答,它既包括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傾向性、穩定性、廣度、效能等興趣特點的調查[4,5],也包括對學生學習興趣與學校課程設置之間的關系調查;
      開放題4個,要求學生能夠充分地展現自己在學習興趣發展過程中的體驗以及學生對學校在培養他們學習興趣的過程中的滿意度等。

      2.3 資料的處理 對于選擇題部分,以個人在問卷上的分數為基礎,在對數據質量進行審核的基礎上,按照年級和男女學生通過SPSS 10.0版本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同時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父母的職業類型等信息,作為研究分析的參考。對于開放題部分,則主要根據學生的作答內容,提煉出他們所要表達的主要思想,并對每一類思想進行統計并求出百分比。

      3 結 果

      3.1 學生學習興趣的傾向性

      3.1.1 學生學習興趣的傾向性是指學生對哪一門或者哪幾門課程發生興趣。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發現,93.6%的初一學生、97.6%的初二學生和97.3%的初二學生能夠明確地指出他們“最喜歡的必修課程”與“最不喜歡的必修課程”,94.8%的初一學生、96.4%的初二學生和97.3%的初三學生能夠明確地指出他們“最喜歡的選修課程”與“最不喜歡的選修課程”,這說明初一和初二學生無論對必修課程的學習興趣,還是對選修課程的學習興趣都有了很明顯的分化,而且學習興趣的分化在課程類別、性別以及年級等方面都無明顯差異。

      3.1.2 在初一學生中,他們最喜歡的必修課程是外語(占總人數的20%),其次是語文(占總人數的19%),他們最不喜歡的必修課程是地理(占總人數的19%);
      在初二學生中,他們最喜歡的必修課程是語文(占總人數的28.6%),其次是體育(占總人數的12.9%),他們最不喜歡的必修課程是外語(占總人數的20%);
      在初三學生中,他們最喜歡的必修課程是體育(占總人數的28.0%),其次是語文和音樂(都分別占總人數的13.3%),他們最不喜歡的必修課程是政治(占總人數的22.4%),見表1。

      3.1.3 初中各年級學生最喜歡和最不喜歡某一必修課的原因具有高度一致性(見表2)。最喜歡某一必修課程的首要原因都是“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獲得一種樂趣”(占總人數的51.0%),其次是“喜歡這門學科的老師/老師講得好”;
      最不喜歡某一必修課程的首要原因是“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獲得一種學習的樂趣”,其次是“基礎不好,很難取得很好的成績”。

      由此可見,學生對某一課程的喜歡與否主要取決于學生自己是否能夠感受到學習該課程所帶來的樂趣這一主要因素,其次才是教師的因素。升學和就業這一被人們看作非?,F實的因素對初中生的課程興趣并無顯著影響。

      3.2 學生學習興趣的穩定性 學習興趣的穩定性是指學生對某一門學科喜好的持久性程度。學生對所學課程的穩定性對學習都有重大的意義,學生對某一門或者幾門課程有了穩定的興趣,才能經過長期的鉆研,獲得系統而深刻的知識。研究發現(見表3和表4),初中各年級絕大多數學生學習興趣穩定性較高,年級差異不顯著([WTBX]P[WT]=0.440)。

      表2 最喜歡與最不喜歡某一必修課程的原因比較(%)

      統計分析發現,初中生認為自己學科興趣產生在“五年級和五年級以前”占總人數的66.3%,其中初一、初二和初三各年級學生中認為自己的學科興趣在該時期產生的分別占77.0%、65.0%和60.2%。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學生學科興趣產生的重要時期或者說關鍵期是在小學五年級。

      3.3 學生學習興趣的廣泛性 學習興趣的廣泛性是指學生學習興趣的范圍。研究發現,大多數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比較廣泛,且性別差異不明顯,但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另外,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在喜歡的課程較多或很多的3個年級的學生大多數都把興趣廣泛性和他們最喜歡的課程之間的關系界定為“很密切”或者是“較密切”。由此可見,學習興趣廣泛的學生在興趣的廣度和中心興趣之間的關系認識是正確的。對于樂于學習的課程很少的學生,

      初一、初二的學生認為主要的原因是“覺得自己沒有精力去學習更多的課程”(分別占34.4%和32.3%),其次是“使自己喜歡的老師較少”(占21.9%和25.8%);
      而初三學生認為主要原因是“自己在很多課程學習中的基礎很差”(占44.4%),其次則是“覺得自己沒有精力去學習更多的課程”(占24.1%)。

      3.4 學生學習興趣的效能性 學習興趣的效能性是指學習興趣在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力量。如,當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效能性時,他們通常會積極參與學校組織與自己最喜歡的課程有關的活動。在所調查的學生中,當學校組織與他們最喜歡的課程有關的活動時,能“很積極參加”的初一、初二、初三的學生分別占53.0%、52.1%和31.5%;
      能夠“較積極參加”的各年級學生分別占32.0%、35.7%和44.1%。由此可見,初中生對某一課程的興趣基本具有較高的效能性。

      3.5 學科學習的興趣與教師之間的關系 通過對所調查學生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見表5),學生最感興趣學習的學科與最喜歡的教師之間存在極顯著的相關(P=0.000),但隨著年級的增高其相關程度有所下降;
      從總體上看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上課最好的老師之間也存在顯著相關,其中初一和初二學生在這方面的表現非常明顯;
      過去我們可能認為學生感興趣的學科一定與班主任之間存在顯著關系,但從本研究看來,學生感興趣的學科與班主任之間并不存在顯著相關,也就是說,班主任并沒有影響學生對學習興趣科目的選擇,體現了初中生在興趣選擇上的自主性。而且從年級差異上不難看出,年級越高的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的選擇越自主,受相關教師影響越小。

      4 討 論

      4.1 初中生在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課程上存在驚人的差異。初一學生最喜歡的是外語,其次是語文,最不喜歡的是地理;
      初二學生最喜歡的是語文,其次是體育,最不喜歡的是外語;
      初三學生最喜歡的是體育,其次是語文,最不喜歡的是政治。這似乎反映了學生興趣變化的一定連續性,對語文的興趣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而對外語的興趣卻在下降,對體育的興趣卻明顯上升。這其間的變化很值得中學學科教學與管理人員思考再加以思考,如外語,對于初一學生而言,它是最喜歡的學科,而初二學生就認為是最不喜歡的了,初三學生也把它看作是僅次于政治的最不喜歡的學科。

      4.2 以往研究認為,中學生對某一學科最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環境(教師和學校)的影響,對某一學科最不感興趣的原因是基礎不好。然而,本研究卻發現,初中生最喜歡或者最不喜歡某一學科的原因并非源于外部因素,而取決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否獲得一種樂趣”。同時,從調查結果中發現一組矛盾,即教師、家長與學生之間的矛盾。從教師、家長看來,當然希望學生感興趣學習的學科是能有利于未來的升學與就業,而學生卻以學習樂趣為標準認定自己最感興趣的學科,這必然帶來教師、家長對學生希望與學生實際選擇之間的矛盾。因此,學校教學應該讓學生在學習那些教師、家長認為有利于未來就業與升學的學科上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協調這一矛盾,達到兩者的統一。

      4.3 從調查研究的結果看來,中學生學科興趣的產生集中在五年級和五年級以前。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學生學科興趣產生的重要時期甚至可以說關鍵期是在小學五年級。但我們不能因此結論而認為中學教學對學生興趣沒影響,一方面畢竟該結論的正確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另一方面即使學生學科興趣的傾向在那時已基本定性,但我們可以從興趣的程度上去改變他們,特別是象外語、物理、化學等新增設的學科,我們還可以憑借學生對學科的新奇性而影響他們興趣的傾向性,從而激發和改變他們的興趣。

      4.4 在學生學習興趣的分析中發現,學生最感興趣學習的學科與最喜歡的教師之間存在極顯著的相關([WTBX]P[WT]=0.000),但隨著年級的增高其相關程度有所下降;
      從總體上看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上課最好的老師之間也存在顯著相關,其中初一和初二學生在這方面的表現非常明顯;
      過去我們可能認為學生感興趣的學科一定與班主任之間存在顯著關系,但從本次調查看來,學生感興趣的學科與班主任之間并不存在顯著相關。由此可見,班主任對學生學習興趣科目的選擇影響不大,也就是說,初中生在興趣選擇上的自主性較高。

      初中數學個人研修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 會計 信息質量 評價方法 研究

      會計信息質量評價方法是指評價人員如何根據已設立的評價指標對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狀況進行分析判斷并確定質量的好壞的技巧。評價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方法兩種。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專業人員個人分析法,專業人員集體分析法和調查分析法。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模糊評價法、功效系數法等。但是如果單獨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對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進行評價,都無法全面地進行評價。因為用于評價會計信息的指標有些可以量化,而有些只能定性的分析。只有將兩者有機的結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一、單一指標綜合評價模型

      單一指標綜合評價模型是最基礎的評價模型,在這個模型中,首先應對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的每項評價指標均進行單一評價,并根據其質量為其評分,從而得出關于會計信息質量的單一指標的分值,然后把這些分值進行加總,可以得出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總體分值,最后可以根據這個總體分值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綜合評價。

      設U1,U2,……,U0分別代表會計信息質量的評價指標,其中0?燮U0?燮100,Q代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總評值,且0?燮Q?燮100,則有:Q=(U1+U2+……+Un)/n,利用這個公式很容易計算出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分值,進而評價會計信息質量的好壞。

      二、單項指標加權平均評價模型

      以單一指標綜合評價模型為基礎,加以改動而來。同理:設U1,U2,……,Un分別代表會計信息質量的八個單項評價指標,其中0?燮U0?燮100,Q代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總評分,0?燮Q?燮100,和上一種評價模型不同的是,在這里為U1,U2,……,Un分別按其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程度的不同賦予了不同的權重a1,a2,……,an,同時規定0?燮an?燮1,且 ∑an=1,然后得出:Q=a1U1+a2U2+……+anUn。

      可以看出,這一評價模型為會計信息質量單項評價指標賦予了不同的權重,可以減少非主要因素對評價結果的影響,更有利于評價結果的準確。

      三、模糊評價法模型

      模糊集理論是L.A.Zadeh(扎得)1965年提出的一種數學理論,它是處理事物的屬性,如好壞、大小、長短等概念處于模糊性的問題。評價人員在會計信息質量評價時,由于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因素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為了能夠使這些模糊的因素量化,可以將模糊數學應用于此,建立模糊評價模型。通過建立模糊評價,可以使得那些性質、內容等不一致的影響因素歸為單一指標,從而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做出科學的評價。

      第一步,建立因素集。把所有影響會計信息質量量化的因素分成S個子集,記為U1,U2,U3,……,Us,并滿足條件 U={U1,U2,U3,……,Us},Ui∩Uj=?I(i≠j),對于每一個子集 Ui又可以由它的下一級評價指標子集Uin來評價,即可以表示為Ui={Ui1,Ui2,……,Uin},i=1,2,……,s,其中:Ui表示第i個影響因素;
      n表示Ui總共有n個影響因素。通常這些選取的因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第二步,建立權重集。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因素眾多,但是一般來說,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不一樣。為了充分體現客觀性,依據個影響的實際影響,對他們分別賦予一定的權重。

      A={A1,A2,……,As},(其中:i=1,2,……,s)

      其中,Ai表示第i個影響因素的權重,S為總的會計信息質量影響因素。

      第三步,建立評價集。評價集是依據信息質量評價人員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各種可能評估結果所組成的集合??梢员硎緸椋篤={V1,V2,……,Vm},(其中:j=1,2,……,m)

      其中,Vj表示第j個評價結果,m為總的評價結果數。

      第四步,單因素評價。單獨對每一個因素進行評價,以確定會計信息質量隸屬于評價集中個元素的隸屬程度。取因素集U中的第i個因素Ui進行評價,對評價集V中第 j個元素Vj的隸屬度為Yij,則對Ui的單因素評價可以得出評價的模糊集Ri={ri1,ri2,……,rim},(其中:i=1,2,……,s)

      對所有的因素分別進行單因素評價后,可以得到綜合評價矩陣R為:

      R=R1…Rn=ri1 ri2 … rim… …… …rn1 rn2 … rnm

      第五步,進行綜合評價。綜合評價矩陣就是將各個影響因素都按評價集元素進行了評價,但未考慮各個因素的權重。要進行綜合評價必須考慮各個因素的權重,建立數學模型如下:B=A×R=(b1,b2,b3,b4……,bm)式中:bj=∨(ai∧rij)

      將ai與rij比較,取較小值,再從幾個較小值中取最大值作bj。若計算出的綜合評價模型B中各元素相加不等于1,采用“歸一化”處理。此時,B集合仍是一個m維向量,需要再依據評價集上給定的標準向量C,則質量評估的結果將是一個明確的代數值。

      Q=B×C

      根據Q值的大小認為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的等級,并可對多個企業的Q值進行排隊,進行比較分析。

      四、功效系數法

      功效系數法是指根據多目標規劃原理,把所要評價的各項指標分別對照各自的標準,并根據各項指標的權數,通過功效函數轉化為可以度量的評價分數,再對各項指標的單項評價分數進行加總,求得綜合評價分數的方法。功效系數評價過程包括初步評價和基本評價兩個環節。

      1、初步評價計分

      第一步,計算指標實際值。根據評價企業年度對外報告的財務報告所反映的數據,按照本文第三部分提供的各項指標計算公式,計算出各項評價指標的實際值。

      第二步,確定指標的標準值。對于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的各項指標沒有具體的標準值。對此,財政部門可以在評價之前,請相關的專家或者學者進行研究,確定各指標的標準值。

      第三步,確定指標值檔次。根據選用的標準值,確定各項指標所處的檔次,即是處于優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較低值和較差值等各檔標準值的哪個檔次。

      第四步,確定標準系數。標準系數是用于計量指標評價得分的計算的。當判斷出實際值在標準值中所處的檔次后,即可確定應選用的標準系數。

      第五步,確定計算公式。

      公式為:本檔基礎分+[(指標實際值-本檔標準值)/(上檔標準值-本檔標準值)](上檔基礎分-本檔基礎分)。

      第六步,計算指標分數。每個指標分數由基礎分和調整分構成。首先求基礎分,即本檔基礎分,是指對某項指標按照本檔標準值計算求得的分數。

      計算公式為:本檔基礎分=指標權數×本檔標準系數

      公式中的指標權數,是指在一個特定的指標集合體中,每項指標占有的權重。一個指標體系的總權數通常為100,其中每項指標的權重,可根據各指標在整個體系中的重要程度,運用層次分析法在總權數范圍內分配或請從事有關實際工作和理論研究方面的專家,獨立將100分總權數分配給各項指標,然后綜合分析專家的意見,確定每項指標的權重。然后求調整分,是指某指標實際值在某標準值檔次內,超過本檔標準值部分應得的分數。

      計算公式為:功效系數×(上檔基礎分-本檔基礎分),其中,功效系數=(指標實際值-本檔標準值)/(上檔標準值-本檔標準值)。

      最后,將各單項基本指標初步評價得分相加,求出基本指標總分。

      2、基本評價計分

      基本評價是指在初步評價的基礎上,利用修正指標,采用功效系數法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初步評價結果所做的進一步調整和完善,使計量指標評價結果更接近于實際的質量實際。

      首先,確定各項修正指標的單項修正系數。單項修正系數是指每個修正指標對初步評價結論的修正比例。由基本修正系數和調整修正系數兩部分構成。

      (1)基本修正系數的計算

      以初步評價得分為基礎,按照規定的劃分方法確定修正指標應處的區段,再根據修正指標的實際值,按照規定的劃分方法確定修正指標實際值所處的區段,而后,按規定的公式計算如下:

      基本修正系數=[1+(修正指標所處區段-修正指標應處區段)×0.1]

      公式中應處區段和所處區段是一種對比修正關系。當二者相同時,則修正指標不對其所屬部分的初步評價得分進行修正,基本修正系數為1;
      當二者不同時,則用所處區段與應處區段進行比較,每高出一個區段,基本修正系數就依次遞增0.1,相反每低一個區段,基本修正系數依次遞減0.1。

      (2)調整修正系數的計算

      按功效系數法計算,修正區間定為0.1,則調整修正系數=功效系數×0.1。其次,確定綜合修正系數。綜合修正系數是指修正指標對其所屬部分基本指標得分進行綜合修正的比率,可根據單項修正系數和各項修正指標的權數進行計算。由于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的不同部分的修正指標與其他部分的基本指標相關性不是很強,修正意義不是很大,因而,把單項修正系數轉化為綜合修正系數,使得每項修正指標只對與其相關性很強的本部分基本指標得分進行修正。

      第一步,某指標綜合修正系數的計算。由其單項修正系數乘以該指標在本部分的權重求得,即:某指標綜合修正系數=某指標的單項修正系數×該指標的權重,其中,該指標的權重=該指標的權數/該指標所在部分的權數總和。

      第二步,某部分綜合修正系數的計算。是該部分各項修正指標的綜合修正系數之和。

      第三步,最后修正總分的計算。首先計算每部分修正后得分,等于該部分綜合修正系數與該部分初步評價得分的乘積。

      第四步,對四部分修正后的得分加總,求出最后修正總分。

      五、綜合評價法

      評價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需要采用功效系數法和專家打分法進行綜合評價,即綜合評價法。綜合評價法的主要由三個步驟構成:定量指標評價、定性指標評價和計算綜合得分。

      1、定量指標評價過程

      第一步,計算指標實際值。根據評價企業年度對外報告的財務報告所反映的數據,按照各指標的計算公式,計算出各項評價指標的實際值。

      第二步,確定指標的評分標準。指標評分標準的建立可以由有關的評價部門請專家、學者討論建立。

      第三步,確定標準系數。標準系數是對各項指標進行評價時,依據偏離標準值的幅度的大小進行確定,偏離的越大,標準系數越大。該標準系數用于計量指標評價得分。當判斷出實際值在標準值中所處的檔次后,即可確定應選用的標準系數。

      第四步,計算單項指標分數。單項指標得分=本指標的總分-調整分其中:調整分=實際失真率/失真率基準點×標準系數×本指標的總分。

      第五步,計算基本指標的總分?;局笜说目偡?∑單項指標得分。

      2、定性指標的評價

      第一步,確定單項評議指標的等級。對會計信息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中定性指標,根據他們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輕重分別給與一定的權數,同時給出各項指標的等級。

      第二步,計算單項評議指標得分。單項評議指標分數=∑(單項評議指標權數×各項評議員給定的等級參數/評議人員數。

      第三步,定性指標總的得分計算。評議指標總分=∑單項評價指標的分。

      第四步,綜合得分。綜合評價得分=基本指標總分×權重1+評議指標得分×權重。

      【參考文獻】

      [1] 蔣瑜峰、袁建國: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綜述與展望[J].財會通訊,2010(2).

      [2] 王躍堂、張祖國:財務報告質量評價觀及信息披露監管[J].會計研究,2011(10).

      初中數學個人研修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140007

      “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是初中數學教師的理論素養、教學水平、科研能力不斷提高和完善的過程.所以研究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對于初中數學教師理論素養、個人素質及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建設一支“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的初中數學教師隊伍,必須加強初中數學教師理論素養、教學水平、科研能力的發展.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廣大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還未得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還十分落后.

      1.農村初中教師對教材的掌握程度不夠系統

      從2012年開始,初中數學學科又進行新一輪教材改革.教材從內容到結構都發生了全新的變化,所以,有些教師難以適應新教材的要求.幾年來,教材的頻繁變化,使學科教師很難對整個初中數學教學內容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大部分學科教師只能熟悉一兩個年級的內容,例如,人教版的初中數學教材中,關于“梯形”的內容,舊教材對這部分內容介紹得很詳細,但改版后,這部分內容被刪除了.這樣不利于學科教師從整體上把握教材體系.

      2.農村初中數學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還需不斷提高

      很多農村初中數學教師仍然擺脫不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大多仍采用講授式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只是依據教材的內容,就教材照本宣科.根本不顧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不顧教法和學法的指導.只注重教師的“教”而不注重學生的“學”.教師高高在上,沒有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能力太差.例如初中數學的幾何部分內容,都需要教師要有較高的使用幾何畫板軟件和利用電腦制作課件的能力.這是很多初中農村數學教師所不具備的.總之,主要原因還是農村初中數學教師駕馭課堂能力比較差.

      3.農村初中教師教育教學科研能力還需努力提高

      長期以來,很多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對教育教學理論研究存在誤區,認為搞教育科研是那些“脫離實踐”的專家的事情,與教學一線的教師無關,使得很多好的教育教學經驗得不到總結,多種教育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從而導致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緩慢.調查表明,很多農村初中學校沒有一個專業教師,缺少學科帶頭人,很難開展校內的學科教研科研活動.加之數學學科教材變化速度快,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極大的不便,教師很難潛下心來鉆研教材,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教師的進取心,他們對教育教學科研沒有多大興趣,能不寫盡量不寫教研文章,更不用說專注于某一方面的課題研究了.上述這些因素導致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加強個人專業發展的積極性降低,學科教師隊伍專業發展停滯不前.

      二、解決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問題的對策

      針對廣大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結合教師專業發展趨勢,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加強學習和培訓是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21世紀是信息化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終身學習對教師的生存和發展極為重要.“管用一生的一次性教育”,已被“貫穿一生的終身教育”所代替,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也就是說教師必須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把課教好教活.所以教師必須在慷慨“給予”的同時努力“汲取”,變“教”為“學”,變階段性“充電”為全程學習、終身學習.廣大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數學專業及相關學科的學習和教育理論、心理科學、信息科學的研修,還要利用假期參加高一級的學歷、學位教育和崗位培訓.例如參加新課程教材培訓班,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每次教材修訂的變化,及時調整教法與學法.除此之外,還應參加本科函授、研究生課程班進修、攻讀教育碩士、參加骨干教師培訓班等.

      2.加強教師之間相互觀摩和相互交流是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學記》說得好,“相觀而善之謂摩”,它倡導的是一種互相學習切磋,而各有補益的思想.廣大農村初中數學教師要通過學校教師之間的相互觀摩和相互交流來取之所長,而補己所短.這主要體現在平時學校舉行的教研課、公開課等教研活動中.例如本人參加本學期教研組課題為“正方形的判定”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中,各個教師就在教學質疑與講臺上下智慧互動,使大家都取得很大的收獲.當然,還可以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廣泛參加各級數學教學研討會、數學學術報告會或講座、數學學會與數學教學研究會等專業組織的有關主題活動,與學科同行及有關人員切磋交流獲得提高.

      3.加強教學反思和教學研究是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教學日志、教學反思是實現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最好方法.教師只有通過各種方式實現自我完善,才能推進自己的專業發展.而在眾多自我完善的方式中,教學反思無疑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在教師個人反思的基礎上,還應引入“學生反思”.學生是教師教學效果好壞的最有發言權的評判者.他們受到教師最長期直接的影響,他們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往往比一些“臨時聽課”的專家的看法更加全面和細致.反思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有助于教師全面總結教學方式、教學理念,不斷提高專業發展水平.同時,教師應改變教研觀念,善于把平時的教學日志、教學反思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心得、案例撰寫成論文,并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工作.不斷總結,不斷提升,對自身專業迅速發展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面對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我們只有正視這些問題,認真學習,努力探索,勤于實踐,善于思考,才能有效地促進農村初中教師專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定偉. 試論邊遠山區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對策――以興文縣初中數學教師培訓為例[J]. 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8(11).

      [2]葉瀾.新世紀教師專業素養初探[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1).

      [3]胡志堅.專業特征和專業標準的研究與教師專業化[J].師資培訓研究,2003(1).

      初中數學個人研修總結范文第4篇

      關鍵詞:汽車維修;
      人力資源;
      現狀分析;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23-0115-02

      根據甘肅省交通警察總隊和甘肅省道路運輸管理局提供的統計資料,截止2015年底,甘肅省汽車保有量達到2720978輛,被許可的汽車維修企業8 505戶,其中一類企業167戶、二類企業1 292戶、三類企業7 046戶,4S特約維修站351家,未辦理行業許可的路邊汽修店約有7 000多戶,行業從業人數達到13萬人(含路邊店從業人員),汽車維修持證上崗的從業人員42 777人,全省汽車維修行業年完成工作量12 920 463輛次。針對行業從業人員的現狀,課題組于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抽樣調查、問卷調查、電話調查、走訪調查的方式對全省范圍內的354家汽車維修企業人力資源情況進行了調研,并對調研結果進行了分析。

      1 從業人員的學歷結構

      課題組對甘肅省汽車維修行業從業人員的學歷統計,采集到了兩個樣本。一是以甘肅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統計的持有從業資格證書的42777人為統計樣本;
      二是以課題組調研企業從業人員為統計樣本,得到不同學歷人數及其在總人數中的占比,兩個樣本的統計結果,見表1。

      樣本一中的人員要么是單位推薦參加行業管理機構組織的從業資格培訓的員工,要么是自我進步意識較強的員工,他們的文化程度相對較高;
      樣本二是課題組調研企業的從業人員,由于調研條件的局限性,課題組選擇的調研企業是蘭州市和地級市的企業,縣市及鄉鎮的企業沒有統計,因此,樣本二中的人員相對整個行業的實際情況,文化程度也是比較高的。通過行業專家討論分析,確定行業從業人員的學歷結構比例,如圖1所示,本科及以上占1.50%,高職和大專占17.31%,高中占12.21%,中專占23.80%,中技占22.76%,初中及以下占22.42%。

      2006年,甘肅省汽車維修企業從業人員中,大學學歷占 0.12%,大專學歷占0.36 %,中專和中技占1.53%,高中學歷占3.22%,初中學歷占96.2%,小學學歷占0.09%,大學(包括大專)與中學(包括中專、技校、高中、初中)與小學的比例為=5/ 1 097/1[1]。與10年前相比較,在行業現狀中,大學學歷比例略有增加,初中及以下學歷所占比例明顯下降,高職??茖W歷明顯增加。根據課題組統計分析得到的結果可計算出:(本科及以上)/(高職??疲?(高中及相當于高中)/(初中及以下)=1/12/39/15,從而可以看出接受過職業教育的中高職畢業生成為行業的主要從業人員,從業人員的學歷結構趨向合理,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不夠理想。日本、德國、美國在10年前就對汽車維修從業人員提出,學歷要求最低為高中,而且還必須通過相關考試,并取得證書,才能進入行業工作,技術員必須是大?;蚵殬I技術學校(相當于大專層次)以上的畢業生[1]。目前,甘肅省汽車維修從業人員中,本科及以上和高職??频谋壤云?,初中及以下的比例仍偏高,說明甘肅省汽車維修行業從業人員文化程度有待提高,高職??茖哟蔚娜瞬判枨缶哂泻艽罂臻g。

      2 從業人員的年齡結構

      甘肅省汽車維修行業從業人員年齡結構,如圖2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21~30歲之間的從業人員占比達到42.74%,31~41歲之間的占29.43%,41歲以上只占7.52%,行業從業人員以年輕人為主。

      課題組調研企業從業人員的年齡結構時,發現民營企業50歲以上的人員非常少,這個年齡段的員工幾乎都在國營或由國營改制的企業中。

      3 從業人員持證情況

      3.1 概 況

      在統計樣本范圍內,相關技能證書持有情況,如圖3所示。

      根據省運管局的統計,全省汽車維修行業從業人員大約13萬,持有行業從業資格證書人員42 777人,占比32.91%;
      課題組調研企業354家,從業人員9 558人,持證人數3 067人,占比32.09%,其中持有行業從業資格證書人員1 813人,占總人數的18.97%,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2 076人,占總人數的21.72%,持雙證以上的人員有2 014人,占總人數的21.07%。行業從業人員的持證率較低,說明對從業人員的培訓有待加強。

      各種證書持有人在總持證人數中的占比,如圖4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計算機等級證和駕駛證的持有人比較多,駕駛證是從業者的工作需要和生活所需。計算機等級證書較多是因為,職業高中、技校、中專學校和高職??圃盒W生均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

      3.2 技術等級證書情況

      持有技術等級證書的2 076人中,高級技師11人,技師56人,高級工556人,中級工964人,初級工489人,各級技術等級人員分布情況,如圖5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高級技師和技師的占比合計僅有3.23%,說明高技能人才的持證比例很低。

      3.3 技術職稱情況

      在調查樣本中,高級職稱人數11人,中級職稱126人,初級職稱188人,職稱情況分布,如圖5所示。各職稱人員在調查樣本中的占比,如圖6所示。

      調研發現具有職稱的人員絕大部分在國營或由國營改制的企業中,說明民營企業對員工職稱評定不重視。

      4 高職??飘厴I生從業崗位情況

      課題組以高職??茖W歷人員為調查對象,以工作崗位為類別,對高職??茖W歷的人員進行統計。高職??茖W歷人員在各崗位從業的占比,如圖7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有12%的高職??飘厴I生擔任企業廠級領導,22%的人員為部門負責人,36%的人員負責企業的技術管理工作,只有30%的人員從事具體的維修技術工作。而在2006年,大多數中專畢業生擔任較重要的領導工作(其中廠級47%、部門級33%)[1],這說明目前高職??飘厴I生已逐漸成長為企業的中層負責人和技術管理人員,并開始進入企業的領導層,成為汽車維修企業的主要人才。

      高職畢業生的滿意度調查結果,如圖8所示。

      5 用人單位對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

      汽車維修企業對從業人員基本條件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①技術工人的學歷最合適的是高職,管理人員的學歷還是本科比較好。

      ②企業最想聘用的員工年齡段為23~35歲之間。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是,人品第一,然后依次是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的能力、專業知識、團隊協作能力、個人綜合能力,最后才是學歷。這說明行業認為從業人員的學歷和現有知識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人品和學習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③課題組綜合分析認為,甘肅省汽車維修行業從業人員學歷結構、年齡結構趨向合理,但仍存在著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工人文化程度偏低、工人技術水平偏低這“三低”情況[2]。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私家小汽車在不斷增多,對汽車維修行業的要求也隨之不斷提高[3]。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汽車售后服務行業對人才需求量是很大的[4],特別是高職??茖哟蔚漠厴I生深受行業歡迎。因此做好高職汽車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為解決社會就業和行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一斐.甘肅汽車維修業人力資源現狀簡析及相關對策[J].甘肅科技,

      2006,(3).

      [2] 范趙.汽車維修企業人才需求與中職汽運專業教育改革探討[J].新課 程研究,2011,(5).

      [3] 甄懷寧.現代汽車維修業的發展與職業教育開展策略探討[J].才智,

      初中數學個人研修總結范文第5篇

      醫學論文是傳播精神文明,推進科學發展的載體,是醫學科研和臨床的書面總結、交流和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的重要工具。具體來說醫學論文是醫藥衛生科研工作人員通過科學思維運用書面語言,準確概括醫學科研過程,客觀表達科學實驗或臨床觀測結果的論證文章。醫學論文寫作時作者對其學術成果與科技信息運用文字、數據、符號、圖表等加以表達的創造性思維活動,同時對其進行概括并上升為理論性的文章。醫學論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科研成果的價值和水平,也是科研工作者能力和作風的具體反應,因此撰寫醫學論文是醫學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也是醫學科研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醫學論文屬于科技論文的一種,由于醫學專業的特點,醫學論文寫作有其慣用格式和特點。文章將就常見的醫學論文寫作的有關問題進行簡單的闡述。

      一、準備資料

      資料的準備包括直接和間接資料的收集、資料的整理以及資料的評價與取舍等方面。直接資料的來源主要有①現有的醫藥衛生工作記錄文件,如病案、健康查體記錄、專業防治機構的記錄;
      ②經常性的統計報表如疫情報告表、醫院工作年報表、職業病報告卡、出生與死亡登記;
      ③專門試驗研究或進行特殊檢查所得的資料;
      ④實際調查所得的資料如流行病、地方病、職業病的調查等。間接資料的來源有①參考書

      包括各種醫學教科書、專注學術會議論文集;
      ②期刊;
      ③工具書醫學辭典、醫學百科全書、年鑒、文獻索引、主題索引等。而資料收集的方法主要有:①進行相關的調查;
      ②對研究對象進行持續客觀的觀察;
      ③進行相關的實驗研究,以及④文獻檢索扥更,其中較為重要的文獻檢索部分,因為必須對本課題研究的國內外學術動態及相關資料由全面的了解,才能為論文的撰寫開拓思路,提供理論依據。具體的做法是根據研究課題選擇檢索工具,確定檢索方法,查閱原始文獻,檢索過程中應特別注意這幾方面的內容:在方法上沿用前人研究結論與已不同需要加以說明的,前人對本文所研究的問題存在爭議和正在探討的。資料的整理過程是對資料進行科學綜合以及加工過程,整理原始資料時,要重點保存那些能闡明正式研究涉及中提出的假設或觀點部分,是原始資料得以系統化、條理化,其中包括對統計數據的檢查審核,分組涉及,歸納匯總,以及圖表的應用等。在科研實踐中,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收集到的資料難免有失偏頗,這就需要對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分析和比較,以求去蕪存菁,去偽存真。對于資料的評價和取舍,一般會出現三種情況:資料可以說明說明研究結果的;
      資料基本完整,但不夠充分的;
      與原研究結果基本相悖的。對于最后一種情況需認真對待,應仔細尋找原因,檢查設計是否考慮周詳,實驗方法是否妥當,數據是否可靠,若都不存在,則需要改變思路,建立新

      的假設,切不可為片面追求符合研究結果而隨意丟棄原始數據,主觀臆造,因為這種情況往往提示可能有新的發現孕育其中。

      二、文章布局

      構思是對整個文章的結構思維。主要考慮三個方面:文章從何處說起才能切題,有吸引力;
      闡述推理等實質性文題如何展開才能全面準確簡明地說明問題,具有說服力;
      文章在何處以何種方式的語言表達最為適宜。

      三、制定提綱

      提綱是全文的骨架,擬定提綱可以幫助作者從全局著眼,明確層次和重點,將作者的構思觀點用文字規定下來,做到目標明確,主次分明,因此提綱的擬定要盡可能詳細。一般多采用標題式和摘要式兩種寫法。標題式提綱是以簡要的詞語標出某部分和段落的主要內容,引出所要討論的內容,這種寫法簡潔扼要,便于記憶。摘要式提綱是把標題或提綱中每一內容的要點展開,對論文內容進行大致描述,這種寫法具體明確,實際上是文章的縮寫。提綱的寫法并無定則,選用哪種提綱可根據自己的習慣來擬定,其目的在于啟發寫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實際寫作過程中作者應做到既有綱可循,但又不拘泥于提綱,盡可能拓寬思路,才能寫出好的論文。

      四、擬寫初稿

      擬寫初稿方法有多種,食鹽研究論文的擬定多采用順序寫作法,即按照醫學論文的規范體例或提綱順序闡述觀點,分析實驗數據。也可采用分段寫作法,這種寫作法多時作者對論文的中心論點已經明確或提綱已形成,先寫好已經成熟的段落內容,而對于某一層次內容病區把握而采取分段寫作的方法,最后依次組合而形成初稿。初稿的寫作過程中不要作過多的修改,所用的材料盡可能多,不要急于山區被認為不重要俄材料,可以在清稿之后一并再作修改。同時注意你好標題和分標題,注清飲用文獻資料,便于定稿時形成刊物中規定的格式。

      五、進一步修改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