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合作社 2020 年工作總結及 2021 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供銷社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433”發展戰略和全市“三農”工作大局,結合中央、省、市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文件精神,按照“一網一園區”的工作思路,在組織體系、服務體系、經營體系、管理體制上奮力作為,積極構建聯合社機關主導的行業指導體系和社有企業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實現了供銷社改革新突破、面貌新改變、發展新跨越。2019 年,共有基層社 91 個,社屬企業 4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 115 個,村級綜合服務社 x 個,各類市場 12 處,從業人員 x 余人;總資產 3.13 億元,其中:固定資產 x 億元,流動資產 x 億元。全系統商品總購進 x 億元,同比增長 x%;農副產品收購 x 億元,同比增長 11.9%;完成商品銷售 x 億元,同比增長 x%;實現利潤 x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2 %。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開展具有供銷合作社特色的電商服務,拓展為農服
務范圍
1.供銷電商發展成果顯著。2019 年 3 月中華全國總社監事會副主任王韓民一行 3 人代表中央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領導小組來我市調研供銷社綜合改革情況,對我市供銷改革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尤其在供銷社發展電商、參與脫貧攻堅方面給予了高度評價。調研結束后,王韓民主任親自指導撰寫了題為“供銷電商助力 xx 脫貧攻堅”的亮點材料作為總社2019 年第三期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簡報內容并上報中央深改辦,隨后于 2019 年 5 月 28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印發《改革情況交流》第 26 期《供銷電商助力 xx 脫貧攻堅》,下發全國供銷系統,得到了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王嘉義的重要批示及市委書記孫雪濤、市委副書記、市長崔景瑜、市委副書記劉永升、市委組織部長楊郃同志的重要批示。今以來年,市供銷系統按照“互聯網+供銷社”的發展模式,結合“打造‘網上供銷社’、開展電商扶貧”的工作思路,市縣供銷社成立電商公司 7 家,打造具備展示展銷、現場購買、網絡銷售等功能的電商實體店 5 個,在天貓、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開設網店40 個,選擇橄欖油、木耳、中藥材等 5 款名優產品進駐全國供銷總社“供銷 e 家”和甘肅供銷電商網絡商城,通過開展“節假日/周末特惠”、“年中鉅惠”、“雙十一”、“年貨節”等
活動,加大 xx 農特產品銷售力度。由市社直屬企業 xx 市供銷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牽頭,組織全系統 20 余家企業相繼參加“2019 中國(青島)國際優質農產品展示交易會”、“奧帆中心端午節農產品展銷節”、 “城陽市民節”、 2019·甘肅(xx)·茶文化旅游節、第二十五屆蘭洽會、2019 年中國(青島)國際品牌農產品博覽會暨鄉村振興洽談會等展銷活動,進一步拓寬 xx 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截止目前,全市供銷電商通過網絡平臺帶動銷售農特產品 3862 萬元,線下銷售 7338 萬元,切實為“隴貨出山”做出了積極貢獻。
2.供銷電商產業園區項目推進有序。在市委、市政府,武都區委、區政府和市、區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xx 市供銷電商產業園區建設項目獲市委、市政府批準并列入 2019年市級領導包抓重點項目。園區占地 100 畝,其中,電子商務示范園 40 畝(主要功能為冷鏈物流、倉儲、智能分揀、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持續推進電子商務“xx 模式”);農特產品深加工 20 畝(形成農產品收購、加工、包裝、線上線下交易產業鏈);油橄欖產業園區 40 畝(其中油橄欖特級初榨生產線一條,預留油橄欖特級初榨生產線一條,花椒籽油、核桃油等農產品萃取生產線一條);總投資約 1.25 億元。(資金來源:1.爭取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省社項目支持;2.爭取省市重點項目資金支持;3.引進戰略
合作方投資)。目前,供銷電商產業園區概念設計工作已完成,征地拆遷已完成,現正在進行可研編制工作。
3.縣域物流試點探索有效。啟動縣域物流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打造“電商+物流+同城”的現代流通新模式,帶動鄉村物流體系建設。西和縣打造了“西和供銷電商快遞孵化園”,園區主要開展電商運營、培訓及快遞孵化入駐,目前已累計培訓 46 人次,入駐快遞企業 5 家;在淘寶網開設店鋪 4 家,同時運營供銷 e 家、建行善融商城、抖音等網絡平臺,主要經營西和麻紙、土蜂蜜、花椒等農特產品,線上線下銷售總額達 800 萬余元;投資研發“西和同城”手機 APP,開展集外賣跑腿、快遞取件、信息發布、社交論壇、生活服務等綜合服務,目前該平臺入駐商家 559 戶,注冊會員近 4 萬人,服務輻射縣城周邊 5 公里,提供就業崗位 9 個,銷售額 320萬元,創收 54 萬余元;同時,西和縣供銷電商公司成功中標“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之西和電子商務三級物流體系建設”項目,獲得項目資金 274.8 萬元,項目建成后,將形成縣級服務中心與19個鄉鎮服務站、197個村級服務點、縣鄉村全覆蓋的物流體系,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悼h供銷社 2018 年注冊成立了康縣廣聯供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 500 萬元,正式運行后網上銷售達 130 萬余元。長壩惠農專業合作社的“核桃館”2018 年正
式入駐“云筑商場”、“青島利群平臺”、“農產品追溯平臺”等電商平臺,當年網上銷售達 120 多萬元,特別是今年“雙11”僅一天時間網上銷售達到 48 萬元,2019 年線上銷售累計達到 300 余萬元,2019 年線下銷售 1200 萬元左右,幫助貧困農產品 70 萬元,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 4 個行政村157 戶穩定脫貧。被市電商局確定為“xx 市電商扶貧服務點”,被康縣委、縣政府評選為電子商務先進企業;康縣陽壩天麻專業社成立了康縣陽壩鎮電商服務中心,被列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成縣打造了“成縣電子商務營銷中心”,委托甘肅紫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研發供銷樂惠購商城平臺 OTO,同步開設“成縣供銷樂惠購”手機 APP,建成了集網上交易、實體經營、終端配送為一體的縣域電子商務銷售服務網絡,實現了城區范圍內米、面、油、蔬菜、日用百貨等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武都區打造了“江南農產品配送中心”,涵蓋電商中心、青島海產品展銷館和土雞交易配送中心三大板塊,總面積 1800 ㎡,建成了縣域電子商務銷售配送服務網絡。兩當縣供銷社在土產公司、站兒巷供銷社、西坡供銷社建成3個電商中心,9個村級服務社的電商網點。土產公司電商中心完成了與供銷 e 家的平臺對接,銷售收入累計 500 多萬元;站兒巷供銷社電商中心吸納當地 3 名殘疾人和 11 戶貧困戶就業,累計銷售收入 300 多萬元?;湛h供銷社建成徽縣農副產品電子商務展示中心,在阿里巴巴注冊
了“隴供天下”網上交易平臺,發展電商網店 10 個,線上線下交易總額約 200 多萬元。禮縣供銷社今年成立了禮縣燕河供銷電子商務公司,在部分鄉鎮設立了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各項業務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目前,宕昌、文縣供銷社都在積極籌備組建電商公司。
?。ǘ┓e極發揮行業優勢,投身脫貧攻堅行動
1.持續參與油橄欖產業發展。為確保完成對全市油橄欖鮮果的兜底收購,市社抽調人員積極配合市林草部門用時一個月,對武都區油橄欖的面積、產量、品種進行了全面摸底。由市供銷社牽頭,安排金紐帶油橄欖公司聯合 5 個專業合作社組成 60 余人的專業收購團隊,從 10 月中旬開始深入村社農戶開展鮮果收購,目前已收購橄欖果 800 余噸,預計收購總量達到 2000 噸,委托田園、時光兩家加工企業生產橄欖油 260 噸。同時,通過外出洽談、上門推介、網絡營銷、實體銷售等方式,繼續做大做強“金紐帶”橄欖油品牌,擴大產品外銷力度。截止目前,已累計銷售橄欖油 120 余噸,銷售收入 1370 多萬元。
2.積極開展消費扶貧。中央消費扶貧政策出臺以來,市供銷社搶抓機遇,主動作為,進一步加大以 xx 橄欖油為主的
特色農產品宣傳推介和產銷對接力度,由社領導班子帶隊累計用時 180 余天赴北京、上海、廣東、東莞、青島等地開展了 30 批次的高密度產銷對接活動,簽訂了 600 噸橄欖油的合作協議;與 30 余家省外大型國有、民營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商會組織、教育機構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與廣州市、東莞市供銷系統深度合作,xx 農產品已進入兩市供銷系統超市進行銷售。截至目前,消費扶貧共采購“金紐帶”橄欖油70 噸,銷售額達 850 多萬元;采購香菇、木耳、蜂蜜、花椒等農產品以及黃芪、當歸、黨參、天麻等中藥材 20 余噸,銷售額達 420 多萬元,切實為 xx 脫貧攻堅作出了積極貢獻。
3.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市社依托市供銷電商公司領辦了康縣隴菌園羊肚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 33 戶,在康縣豆壩鎮楊李村流轉租賃貧困戶土地 100 畝,建成了羊肚菌標準化種植示范扶貧基地一處,直接帶動貧困人口 20余人,帶動農民工勞務 186 人(次),預計人均年增收 2400元以上。西和縣供銷社建成楊莊、五里、青龍三個刺繡、草編扶貧車間,帶動貧困戶 50 余戶,打造的艾心小墊扶貧車間,累計銷售出小墊 3000 多個,中藥包 2 萬包創收 70 余萬元。通過建立回收、分揀、加工利用一體化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集中開展農藥廢棄包裝物、農膜統一回收和集中處理,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兩當縣供銷社
盤活城關供銷社資產,建成了兩當縣一級煤炭交易市場,與縣農業農村局投資建成 1000 平方米冷庫 1 座;在魚池鄉組建兩當縣梓合蘆筍專業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蘆筍種植基地 600 畝;籌資 150 萬元,組建兩當縣紅蝠地農業綜合開發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現代化食用油榨油廠??悼h供銷社爭取到縣域“三變”改革試點村 1 個,由長壩惠農核桃農民專業合作社牽頭,采取“專業合作社+村級綜合服務社+農戶”模式,前期為農戶分紅 600 元/戶。利用平洛供銷社地盤引進外資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打造物美價廉的供銷扶貧超市 1 個,總面積 1400 平方米,解決貧困戶 22 人就業,服務全鎮 15個行政村,11000 多人口,旨在讓老百姓在商品消費中得到扶貧,共幫扶全鎮 15 個行政村貧困戶 443 戶??悼h供銷社控股遠東購物中心,年銷售額 1800 萬元,實現利潤 110 萬元,解決就業人數 35 人,帶動貧困戶 40 余戶?;湛h組建了富民特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徽縣銀杏供銷生態牧草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毛驢養殖基地為依托,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爭取產業扶貧資金為馬莊村村集體和 1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配股 20 萬元,帶動發展毛驢特色養殖產業,助農增收脫貧。武都區通過組建養殖聯合社,將村委會量化到戶的扶貧產業資金直接投向聯合社,由聯合社按 1 年10%的比例分紅到戶,按入股資金向貧困戶發放雞苗進行散養,出欄時按市場價統一收購活雞,總計發放雞苗 7.2 萬只,
帶動貧困戶 1500 多戶、6300 余人。成縣供銷社在“三夏”生產和秋收過程中,出動六臺收割機,通過上門服務、降價服務,直接為農民節省費用近 60 余萬元,間接節省費用 900余萬元,平抑了全縣農機服務市場價格,受到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成縣供銷社蔬香門第超市年銷售額 790 萬元,實現利潤 20 余萬元,解決就業人數 30 人,帶動貧困戶 100 余戶,基層社合作金融覆蓋率 30%;禮縣供銷社通過招商引資投資250 萬元,盤活基層社資產,新建了占地 1320 平方米的大型綜合超市 1 處、超市扶貧車間 1 個,解決當地 12 戶貧困戶就業。
4.扎實做好幫扶工作。全系統共派出幫扶干部 83 人,聯系鄉鎮 9 個,貧困村 12 個,結對幫扶貧困戶 225 戶;自投資金 210 余萬元,在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村領辦種養殖類帶貧合作社 10 個、打造村級綜合服務社 35 個、建成供銷扶貧車間 8 個,解決了當地 300 余名貧困戶的就業難題。市社通過溝通協調,爭取資金 10 萬元,為定點幫扶村街道安裝路燈80 盞,徹底解決了該村夜晚出行照明問題,受到了當地政府和該村群眾的高度贊譽。
5.全面推進東西扶貧協作。2017 年以來,由市社主要領導帶隊,先后多次赴青島市深度落實《東西扶貧協作框架協
議》。青島市供銷系統高度重視對口協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落實《框架協議》。西海岸新區供銷社經過實地考察后,在武都成立了 xx 市益聯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為西海岸供銷集團直屬公司,注冊資本 1000 萬元;并與武都區供銷社簽訂了 3 個項目合作協議,涉及資金 1300 萬元。截至目前,西海岸供銷集團幫扶銷售“金紐帶”橄欖油 13 萬元,香菇、木耳等其他農特產品 97 萬元,實現消費扶貧 110 萬元;向西海岸人民醫院、學校教職員工推銷節日“特產禮包”達 150萬元;西海岸供銷集團旗下超市專門設立了 xx 農產品專柜,達到了宣傳 xx、推介產品的目的。市供銷社于今年 2 月份從xx 市商務局接手 xx(青島)電商體驗館(以下簡稱電商館),交由 xx 供銷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運營。自接手以來,市供銷電商公司扎實開展產銷對接及隴貨入青工作,先后與青島鑫江房產集團、青特集團、西海岸供銷社集團、青島中澤集團等 12 家企業及青島工會達成合作,銷售以橄欖油為主的農特產品 240 萬,與交運集團等 8 家企業簽訂 800 萬元農產品采購協議,已完成采購 160 余萬元。
6.切實發揮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緊密結合全市農業生產需要,堅持早計劃、早安排的原則,依托各縣農資公司、莊稼醫院、村級綜合服務社等,以低于市場價的方式,通過供應農資、提供農業技術服務等方式,為農業產前、產中、
產后各環節提供服務。截止 11 月底,全系統供應化肥 127850噸,農用地膜 300 噸,各種農藥 125 噸,調運中小農機具125860 件(套);成縣在“三夏”生產和秋收過程中,出動六臺收割機,通過上門服務、降價服務,直接為農民節省費用近 30 萬元,間接節省費用 700 多萬元,平抑了全縣農機服務市場價格,受到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三)基層組織服務能力持續增強,與農民利益聯結更加密切
1.基層社恢復重建成效顯著。通過盤活資產、項目扶持、招商引資、企業帶動、村社共建等途徑,因地制宜推進基層社分類改造,進一步強化基層社服務功能和合作經濟組織屬性,切實將基層社建設成為以農民為主體的綜合性合作社。截至11 月底,全市系統恢復重建基層社 10 個,改造提升 8 個,基層社總數達 91 個。
2.村級綜合服務社服務功能不斷完善。按照“示范帶動、逐步推進”的工作思路,采取基層社自建、社有企業新建、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建、吸納社會力量加盟等多種方式,建成具備日用消費品銷售、農資供應、費用代收代繳、電子商務、便民金融服務、快遞物流配送、鄉村旅游等功能的綜合
性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 110 個。其中,由各縣區供銷社與 xx市供銷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在全市旅游景區打造村級綜合服務社 10 個,在其內部設立 xx 農特產品銷售專柜,同步開通網店,為游客及周邊群眾提供 xx 農產品的線上線下購買服務。
3.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快速發展。
學習借鑒“宕昌模式”,制定了《2018-2020 年 xx 市供銷社系統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計劃》,以現有經營業務為基礎,廣泛吸納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基層社或社有企業員工領辦農民合作社;進一步加強合作社規范化建設,通過積極落實惠農強農政策、開展電商進合作社行動、依托龍頭企業帶動等方式,著力打造“合作社+電商”、“公司+合作社”的運營機制,著力提升合作社運行質量和經營實力,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截至 11 月底,全系統創辦加盟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 25 家、組建聯合社 5 家,累計合作社總數達 115 家、聯合社 11 家。同時,積極配合農業農村局等單位開展“清理整頓空殼社專項行動”,全系統共清理空殼社 8 個,恢復經營業務 5 個,改造提升 5 個。
?。ㄋ模┎粩鄤撔逻\行模式,著力構建雙線運行機制
1.積極組建社有企業。按照“政企分開、社企分開”的原則,九縣區供銷社籌集資金 1.1 億元,組建縣區控股、參股企業 10 戶。按照自愿互利原則,廣泛吸收不同形式、不同類型的合作組織加盟和入社,大力提升供銷社企業的競爭力,擴大供銷社系統的影響力,壯大供銷社系統為農服務、助農增收的實力。截至目前,共加盟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 20 余家。
2.逐步恢復“三會”制度。按照政事分開、社企分開的的原則,進一步理順聯合社與企業關系,逐步恢復和建立健全供銷合作社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制度。我社主要領導積極向市委、市委組織部匯報溝通,并向市編辦報送了《xx市供銷合作社黨組關于市供銷社機構改革的報告》,市編辦下發《中共 xx 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核定市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理事會監事會領導職數的通知》(隴編委發﹝2019﹞28 號)予以批復。通知下發后,我社黨組及時擬定《xx 市供銷合作社黨組關于推薦理事會監事會主任人選的請示》(隴社黨組發﹝2019﹞25 號)上報中共 xx 市委組織部,正在等待批復。按照《中華供銷合作總社章程》,草擬了《xx 市供銷合作社監事會章程(草案)》,并提前著手準備召開市社社員代表大會前期相關工作,待“三會”制度恢復后將及時召開社員代表大會。
(五)堅持黨建引領,機關作風建設不斷加強
1.全面推進系統內黨的建設。全市供銷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全面從嚴治黨新部署、新要求,把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實,嚴格靠實黨組、支部及各支委工作責任,通過健全工作機制、完善工作制度、明確工作任務、豐富活動內容等方式,推進黨建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圍繞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戰略,在抓好機關黨建各項工作落實的同時,加強對系統內黨建工作的指導,補齊工作短板,用黨建工作助推供銷改革實現新突破。
2.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按照“一把手負總責,領導班子負全責,分管領導各負其責,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職能科室誰主管誰負責”的工作格局,形成了班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制定印發了《xx 市供銷合作社黨組 2019 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安排意見》;黨組書記和黨組成員、分管領導與分管科室負責人分別簽訂了2019 年《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和《黨風廉政建設承諾書》;黨組先后召開 4 次專題會議,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重點安排部署全面從嚴治黨、落實“一崗雙責”工作,切實把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和班子成員
“一崗雙責”責任扛在了肩上、抓在了手里、落到了實處。
3、全面抓好學習教育。制定《xx 市供銷社機關黨支部學習計劃》、《xx 市供銷合作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計劃》,全力抓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繼續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全年共組織全體職工集體學習 50 次,黨員集體學習 26 次,其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學習 26 次,專題討論 3 次,講授黨課 6 次,專題輔導 3 次,開展固定黨日活動 1 次,深入基層調研 13 次,每人撰寫心得體會 3 篇、記錄學習筆記 2 萬字以上。組織全體黨員及時下載“學習強國”、“甘肅黨建”手機 APP,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切實提升了黨員干部理論素養和知識水平。
4.著力加強黨員日常教育。定期聽取黨員工作情況匯報,定期對黨員進行約談,教育引導每名黨員健康成長。全年共開展黨員集體約談 1 次,教育鞭策 3 人次,約談提醒 2 人次;加強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自覺繳納黨費教育,嚴格執行每月繳納制度,上半年共繳納黨費 5720 元;等活動。組織機關黨員和全體干部職工相繼參加了全市“慶五一、千名職工登山及健康奉獻主題黨日活動”、“慶七一職工運動會”、“8 月 8 日環江跑”、“迎國慶登山”及城區環境衛生大整治
主題黨日活動,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目的。
二、存在問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社綜合改革工作中也存在著不少困難和不足,主要表現為:一是個別縣基層基礎還比較薄弱。一方面武都、宕昌等供銷社在前幾輪改革中,資產已基本處置完畢,基層經營網點基本消亡。另一方面由于基層社經營場所大部分建于 60-70 年代,一部分房屋已成危房,不能正常使用,加之縣區財政十分緊張,不能拿出更多的資金支持基層社的改造提升,維修資金缺口較大。再一方面由于市財政異常困難,今年對市社“新網工程”配套資金和農民技能培訓資金已砍半,市社也不能給予縣區基層組織建設更多的資金支持。二是企業經營服務能力還不強。市級社有企業剛成立,還處在起步爬坡階段,龍頭帶動效應還未形成;一些縣級社全資或控股企業也因改制或組建時間短,缺乏運營發展資金,還停留在初加工環節,產品產量小、分布散、競爭力弱,產業鏈條較短,導致經營服務能力不強。三是專業人才匱乏。全系統干部職工隊伍年齡老化、能力不足、理念不新等問題仍然突出,普遍缺乏懂企業管理、電子商務、合作金融、農業技術等方面的新型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2020 年,全市供銷系統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穩中求進為基調,持續推動供銷社綜合改革,按照“一網一園區”的工作思路,積極在電商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方面做文章,為全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做出新的貢獻。
?。ㄒ唬┖葑ブ饕洕笜?,夯實為農服務主業
一是著力提升主要經濟指標。2020 年計劃全系統完成商品銷售422550萬元,農產品收購134360萬元,實現利潤1290萬元,增幅 10%以上。二是守住為農服務主業陣地。2020 年計劃完成供應化肥 11 萬噸,農用地膜 150 噸,各種農藥 100噸,調運中小農具 7 萬件(套)。
?。ǘ┮院粚嵎?ldquo;三農”基礎為根本,著力提升為農服務能力
一是培育壯大服務主體。推動基層社、社有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新型農業服務主體,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農戶提供農業市場信息、農資供應、農業技術、農產品營
銷等服務,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二是延伸拓展服務領域。切實發揮供銷社網絡健全和經營主體眾多的優勢,把為農服務從流通環節延伸到產業鏈全過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現代物流,推進產加銷一體化經營,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三是加快建設助農服務體系。搶抓貫徹落實省、市《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的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市縣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打造集生產、供銷、信用合作于一體的縣鎮村三級助農服務平臺(中心),開展測土配肥、農機服務、統防統治、農產品購銷加工、冷鏈物流等服務,逐步拓展電子商務、金融保險、鄉村旅游等業務。市社依托電商公司繼續擴大羊肚菌種植面積,增加帶貧人數,增加農民收入。力爭 2020 年底,建成 5 個縣域助農服務綜合平臺和 100 個村級綜合服務社。四是加快推進“村社共建”。深入開展“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活動,把村級黨組織優勢和基層供銷合作社的服務優勢結合起來,從共建基層供銷社、共辦專業合作社、打造供銷扶貧車間上著手,共同打造為農服務新載體,以經濟合作新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以村級黨組織力量不斷健全完善基層供銷組織,鞏固為農服務的前沿陣地。力爭在 2020 年底,基層供銷社鄉鎮覆蓋率達 80%以上,新建 20 個村級基層社;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40 個,打造供銷扶貧車間 20 個。繼續加大與銀行金融機構的合作,在村級基層社設立金融服務終端,拓寬農村金融服
務面,力爭 2020 年底在村級基層社覆蓋率達到 50%以上。五是加大恢復“三會”制度力度。加快恢復和建立健全供銷合作社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制度的進度。力爭 2020年底恢復“三會”制度,待“三會”制度恢復后及時召開社員代表大會。
?。ㄈ┮赞D型升級為核心,著力推動社有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深化社有企業改革。按照“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的要求,大力推進社有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創新經營機制,規范公司治理,加快傳統業務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新產業、新動能,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力爭到 2020 年底,組建 xx 市供銷集團公司,同步發展市級產業公司 3 戶、縣區產業公司 9 戶,轉型升級社有企業 10 戶。二是提升社有企業管理水平。面向市場,堅持一企一策、開源節流、降本增效,一方面,最大限度挖掘現有資源,從“零”開始;另一方面,要創新體制機制,探索“市級產業公司+縣級分公司(基層社)+村級綜合服務社(合作社)+農戶”的合作發展模式,不斷壯大社有企業的帶動發展能力,進一步優化系統經濟體。三是加強重點項目建設。結合全系統實際,加快建設好市、縣兩級項目庫,培育和儲備一批潛力大、前景好的項
目,增強供銷系統發展后勁。力爭 2020 年 2 月,第一期油橄欖產業園區項目建設開工,10 月份建成投產,著力全面推進市級供銷電商產業園區項目。完成縣區重點項目 5 個。計劃建設 10 萬畝有機油橄欖高標準示范園,2020 年計劃低產油橄欖園改良、高接換優 1 萬畝(后續 9 萬畝逐年推進)。同時,加強對在建重點項目的目標進度管理,細化“項目任務分解表”,制定“項目建設落實路線圖”,明確工作要求和時限要求,把每一項工作都量化為指標、細化為項目,落實到企業、責任到人頭,以“釘釘子”精神扎實推進項目各環節工作,確保項目建設取得實效。
?。ㄋ模┮韵M扶貧為手段,著力在脫貧攻堅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提升供銷電商網絡。緊緊圍繞“433”發展戰略,構建市有龍頭企業、縣有電商中心、鄉有配送站點、村有服務網點的供銷電商新格局,打造上下貫通的“網上供銷社”。全面融入中國“供銷 e 家”一張網,推動供銷社電商企業整合本地資源,連通入駐“供銷 e 家”電商平臺,在農產品上行和農資農服、日用品下行等領域實現業務對接;繼續推進市、縣、鄉、村供銷服務網點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加大在淘寶、天貓、京東等優勢平臺開辦網店力度,實現農產品進城
和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打通為農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大產銷對接力度。充分用好與省內外供銷系統及全國20 多家國有和民營企業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借助其龐大的網絡體系和銷售渠道,助力 xx 農產品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珠三角、東部沿海城市拓展銷售市場,走向全國人民的餐桌。三是全力做好線下銷售。緊盯市場需求,在產品質量、價格定位、包裝設計、售后服務等方面改進提升,打造名特優新系列農產品;積極和省內外大型綜超合作,開辟超市銷售固定渠道;緊盯節假日以及關鍵節點,開展優惠促銷活動,做好農產品線下銷售文章,力爭 2020 年全系統消費扶貧(銷售以橄欖油為主的農特產品)5000 萬元以上。四是加快推進東西扶貧協作。繼續深度落實《東西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多方爭取主動參與各種農產品展銷活動,積極與青島供銷系統加強溝通協調,進一步擴大 xx 農特產品銷售渠道,繼續增加在西海岸供銷集團旗下超市專門設立的 xx 農產品專柜,繼續加強與青島交運集團、青特集團、青島市供銷社系統、青島市軍民融合中心、青島中澤集團等企業及青島市工會的深度合作,多渠道銷售以橄欖油為主的 xx 農特產品。
(五)繼續抓好駐村幫扶工作,凝心聚力為民辦實事
一是加大幫扶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020 年計劃為幫
扶村實施村內巷道及入戶道路硬化 6440 平方米;硬化通社公路 3.2 千米;新建文化廣場 1 處、垃圾集中存放點 7 個。二是著力解決群眾訴求。加大和武都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力度,多方籌措資金為幫扶村繼續增加路燈、改造衛生廁所、庭院硬化、小河道治理、建護村河堤、修便民橋等方面積極作為,破解群眾訴求較多較大的問題。
?。┮渣h的建設為引領,著力鍛造過硬供銷干部隊伍
一要強化黨建的引領作用。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鞏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抓好能整改落實。認真落實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總要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二要強化紀律的保障作用。堅持黨風廉政建設與業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認真履行“一崗雙責”,通過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實行廉政承諾責任制,做到責任落實到位、制度建設到位、警示預防到位、監督保障到位、廉潔自律到位。同時,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警示教育,深刻汲取腐敗典型案例
教訓,使廣大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三要強化人才的引領作用。采取遴選、選調等形式選拔優秀干部充實到機關,引進高素質管理人才充實到社有企業;多渠道吸納農村能人、大學生村官等優秀人才到供銷隊伍中來,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供銷干部隊伍。四要強化機關的示范作用。要堅持機關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教育帶動廣大供銷干部職工,時刻發揚勇于擔當、苦干實干的作風,以敢死拼命的精神,比學趕超,爭取 2020 年圓滿完成各項改革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