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第 9 9 課
新文化運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了解新文化運動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論著,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分析,指導學生從歷史背景出發,聯系具體內容,分析其作用與影響,從而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書中有關白話文的材料,培養學生對于歷史新事物的鑒別和理解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從而增強在新時代條件下的民主與科學意識;同時,感受到新文化運動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使命感。
【教學重難點】
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意義;新文化運動為什么把斗爭的矛頭對準孔教。
【導學過程】
教師講解,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
【情景導入】
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幾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已經進行了哪些嘗試?結果如何?(洋務運動“師夷長技”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鼓吹民權,革命派主張共和,都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
2、辛亥革命已經推翻了清朝,為什么還說它的任務沒有完成?(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所竊取,中國人民仍然處于北洋軍閥的獨裁統治之下。)
這些運動和革命雖然失敗了,但是中華民族還有許多愛國知識分子不怕失敗,繼續展開挽救民族危機的活動。他們在思想上同當時的反動思潮展開激烈斗爭,率領一批青年掀起了生氣勃勃的新文化運動。
【自主預習】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新青年》的創辦 教師指導學生討論解決下列問題:
1、根據課文“動腦筋”:新文化運動“是幾個青年憑空捏造出來的”嗎?(不是)新文化運動的斗爭鋒芒為什么會指向孔教? 可啟發學生從辛亥革命在思想觀念上的影響、袁世凱統治的實質、進步知識分子的奮起等方面思考回答:
A、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自由、博愛等思想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這些思想觀念對于以青年學生為主的知識分子所產生的震撼力特別巨大。
B、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國內外反動勢力,妄圖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借孔教作為復辟帝制的工具,掀起了一股反動的文化逆流,新思潮的斗爭鋒芒自然而然地指向了孔教。
C、 進步知識分子奮起抗爭,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朝著“獨裁專制、迷信盲從、舊道德、舊文學”發起勇猛沖擊,掀起了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2、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內容是什么?(組織學生“接龍”,當堂掌握“四提倡、四反對”)
“提倡民主、科學和新道德”屬于思想革命,“提倡新文學”屬于文學革命。思想革命決定了文學革命的方向,文學革命則擴大了思想革命的影響。但是,就在新文化運動興起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資本主義大國互相廝殺,資本主義制度弊端畢露。人們需要尋找更好的出路,馬克思主義就被引進到了中國。
“ 新世紀的曙光”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和文獻材料,一方面使學生感受到李大釗先生對于十月革命的熱情贊美和對于社會主義的堅強信念,另一方面說明,由于馬克思主義的傳入,新文化運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批激進的民主主義者逐步轉變為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從而為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基礎。
1、你知道當年引進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人物、刊物和文章嗎? 2、你怎樣評價新文化運動?(提醒學生要堅持運用“兩分法” )
A、意義:它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B、缺陷:運動中對于中西文化存在著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影響到了后來。
3、根據 “活動與探究”和“自由閱讀卡”的內容,小組討論如何評價胡適對于“文學革命”的主張,然后由小組代表在班上發言。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他主張的文學革命,首要任務是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同時也注意到文學作品的內容必須反映平民中的社會問題。這些在今天都已經成為現實。但是,他沒有進一步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只停留在改良的層面上,并沒有主張徹底的革命。
【合作探究】
1、新文化運動“是幾個青年憑空捏造出來的”嗎?為什么? 2、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和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這些有沒有現實意義?我們現在還需要民主和科學嗎?怎樣才能使民主和科學的觀念深入人心呢? 3、什么事件的發生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新的曙光是什么? 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小結提升】
看書總結知識結構
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興起標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進步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價:
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鞏固練習】
1、掀起新文化運動的目的是(
?。?/p>
A、提倡民主
B、提倡文學革命
C、提倡科學
D、反對北洋軍閥尊孔復古 2、新文化運動的性質是(
?。?/p>
A、反對復古運動
B、文化運動
C、思想解放運動
D、民主運動 3、新文化運動中的兩面旗幟是(
?。?/p>
?、倜裰?/p>
?、诳茖W
③自由
?、芷降?/p>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新文化運動所要改造的國民性主要表現在(
?。?/p>
A、政治方面
B、經濟方面
C、思想文化方面
D、軍事方面 5、一篇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文章寫道:“1917 年的俄國革命,是二十世紀中世界革命的先聲… …”此文的作者最可能是(
?。?/p>
A、陳獨秀
B、李大釗
C、魯迅
D、胡適 6、史學界認為:新文化運動是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繼續,主要是就其(
?。?/p>
A、是一場文化運動來說的
B、作為反復辟運動來說的 C、要求民主與科學來說的
D、作為反封建運動來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