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甲狀腺腫瘤疾病患者采取普外科手術治療的效果進行探究。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甲狀腺腫瘤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分組法將其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采取保守方法治療,觀察組采取普外科手術治療,進一步對兩組效果進行比較評價。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與對照組的70.00%比較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普外科手術治療方法應用于甲狀腺腫瘤疾病患者,療效顯著,具備推廣及使用的價值。
【關鍵詞】普外科手術;甲狀腺腫瘤;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9..01
甲狀腺腫瘤,是外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發病初期一般無明顯癥狀,進展當后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臨床建議針對甲狀腺腫瘤患者需采取“盡早診斷,及時治療”的治療方案[1]。本次重點對普外科手術治療方法及效果進行分析評價,主要研究內容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甲狀腺腫瘤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經手術病理檢查確診,且簽署相關醫治同意書,此外排除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及存在手術禁忌證者。按隨機數字分組法將其分為兩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19~65歲,平均年齡(39.6±1.2)歲;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20~63歲,平均年齡(39.4±1.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此次入選的對照組患者給予保守方法進行治療,即根據患者病情,給予合理的中西藥藥物進行病情控制。觀察組患者則給予普外科手術治療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手術之前,針對患者實行影像學檢查,明確患者的甲狀腺腫瘤為單發或多發,同時明確發病的部位及大小等特征;進一步給予局麻,并指導、協助患者行仰臥位,頭部后仰,將頸部完全顯露出來,給予患者頸部開動脈及靜脈,去適宜的位置,作小切口,然后將患者的皮膚、皮下組織逐層切開,并將甲狀腺腫瘤完全暴露出來。
(2)以患者的具體病情為依據,進一步選取適宜的手術方法;針對局限于一側的腺體腫瘤,完全切除患側腺體連同峽部,并將另一側腺體行大部分切除操作;針對腫瘤侵襲兩葉的情況,徹底切除兩側腺體連同峽部;針對低惡性甲狀腺腫瘤,實施血道轉移醫治方案。切除之后,認真觀察切除的情況,看是否徹底,進一步認真清洗患處,并進行止血處理,然后將創口縫合。
(3)手術之后,給予一定量的抗生素及甲狀腺片,起到預防感染的作用。并于48小時內,將引流管拔除,然后針對病灶實行病理檢查,對其腫瘤的性質加以明確;此外,還可以使用適宜的中藥起到調理作用,進一步達到促進康復的效果。
1.3 療效判定標準
手術療效標準:①治愈:經積極治療,腫瘤腫塊完全消除,臨床癥狀完全消除;②好轉:腫塊消除>50%,臨床癥狀部分消除[2];③無效:均達不到上述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與對照組的70.00%比較明顯更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手術是治療甲狀腺腫瘤的常用方法,與保守治療相比,腫瘤清除更徹底,復發率更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手術過程中,需根據患者的腫瘤類型,誘發部位,合理選擇手術方式,并于術后做好抗感染處理,確保手術預后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本次研究,實施普外科手術的觀察組,在手術總有效率上高達93.33%,與采取傳統保守治療的對照組的70.00%比較明顯更高。綜上所述:普外科手術治療方法應用于甲狀腺腫瘤疾病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因此,具備在臨床手術中推廣及使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魏有臣.甲狀腺腫瘤普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特點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5):39-40.
[2]哈布德熱合曼·薩尼斯拜.甲狀腺腫瘤普外科手術治療臨床特點與治療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3):92-93.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