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世紀最后20年的華語電影圈為世界影壇貢獻了眾多出色的作品與導演,而王家衛無疑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電影作者之一。他迄今為止的作品已經憑借著其極端風格化的視覺影像、富有后現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對都市人群精神氣質的敏銳把握,成功地建構了一種獨特的“王家衛式”的電影美學。王家衛的電影音樂可謂是電影音樂世界中成功的典范,王家衛電影給人的感覺是冷漠的,疏離的,克制而理性的,其電影音樂給人的感覺卻是溫熱的,獨特的,酣暢淋漓,縱橫馳騁而又充滿感性色彩。
[關鍵詞] 王家衛;電影音樂;精神氣質
一、音樂對電影藝術的作用解讀
在電影中,相對于畫面、語言、音響、字幕來說,音樂是惟一具有獨立藝術身份的元素。不可否認,在電影音樂的領域,電影對于音樂的發展能夠成為強大的助力。一般來講,音樂和電影都算是消費品,各自有著不同領域的市場和受眾群,電影原聲音樂卻把這兩個領域的消費者很好地結合起來。對影迷來講,聽原聲音樂的意義不僅在于欣賞音樂,也會把對影片本身的愛投入其中,音樂本身的意涵無形中增添很多。另外,與十幾年前相比,近幾年大家開始欣賞電影中的更多元素(比如服裝、音樂、影調等),電影原聲音樂的制作和發行拓寬了音樂市場的領域,成為一個新興的消費熱點。電影音樂能夠正式成為音樂產業的一環且品質逐年上升,這本是一種很好的現象,說明現在受眾的欣賞水平越來越廣泛。但同時也必須看到,電影音樂的盛行在音樂行業中也引發了一種浮躁虛華的風氣。商業利益的巨大誘惑使音樂產業逐漸傾斜,音樂人紛紛放棄獨立風格的音樂創作,投向了電影音樂,把音樂變成了電影的附屬產品,成為依附和弱勢的一方。長此以往,勢必會使音樂行業的獨立創作生命力逐漸消失,整個音樂行業走上不平衡的病態發展道路。而王家衛對電影音樂獨特的把握和使用,是他的影片充滿魅力和活力的重要因素。電影音樂實際上是王家衛體現自己作為“電影作者”理念的又一個重要手段,也是王家衛創造個人藝術風格的重要元素。
二、王家衛電影音樂使用的方式與特征
(一)《重慶森林》——迷幻如夢般的音樂視聽
《重慶森林》作為王家衛最華麗的作品之一,曾入選英國《視覺和聲音》評比中最偉大的電影第八名,《重慶森林》中,運用了大量的西方流行音樂,最重要的是兩首:一首是著名的流行金曲“California Dreaming”, 60年代的美國街頭音樂,來自1969年“媽媽與爸爸”合唱團(The Mamas and the Papas)的最早版本,四聲部歌曲,很強的金屬曲風和節奏感,配以完美的和聲和流暢的旋律。在影片中,音樂中彌漫著的爵士舞曲氣息將影片想要表達的主題刻畫得十分到位,小號的中音點綴,低音提琴的反差和音,配上流水吉他,混合出的緊湊和搖曳感。透過這首歌,我們可以察覺到王家衛用音樂來表達王菲自我的個性意圖。它出現在下半部戲里王菲與梁朝偉的感情交錯中。阿菲整日搖擺著身體聽這首歌,它帶領她一步步從夢想的時空去至真實。當王菲打掃警察663的寓所時,就用了“加州夢游”來配合她的動作。這首歌作為一個讓觀眾進行縮減聆聽的重要媒介。電影明明是現代的故事,但是音樂進去之后,卻轉而呈現一種70年代的氣氛,當然那首歌也另有意涵,王菲飾演的女主角一直想去加州,那是她的夢想。另一首是王菲翻唱“小紅莓樂隊”曾風行一時的曲子“夢中人”,使得《重慶森林》成為一部令人難以忘懷的藝術和商業互動的視聽佳作。王菲的唱腔和對歌曲的把握就像劇中人一樣縹緲游離,迷幻如夢。音樂第一次出現于王菲在快餐店中凝視663喝咖啡(這次只以一小段出現),人群以快動作洶涌走過,但無礙她對他的注目,他是她的夢中人,意思最清晰簡單不過。然后沒多久就見王菲打掃梁朝偉的房子,畫外音一直放著的也是這首曲子,更是整整一首。
(二)《東邪西毒》——重疊壓抑的音樂視聽
《東邪西毒》是王家衛作品中惟一的一部古裝片,說是改編自金庸的《射雕英雄傳》,但除了人物的姓名和極個別情節,原著的風格和故事已經了無痕跡?!稏|邪西毒》講的是什么?我疑心連王家衛自己也未必完全清楚。一部好的電影,自然應當有膾炙人口、令人難忘的音樂;而一曲美妙的音樂,則更能烘托電影的情節,渲染電影的氣氛。電影《東邪西毒》無疑就是這樣的杰作。影片中前后共穿插了15首曲子,音樂豐富奇幻,不同場景均被配以不同音樂以營造氣氛。音樂吐露出特有的冷漠、孤獨及疏離感,配合感情上的描繪,絲絲入扣,有著一份比以往作品的更多復雜及細膩。電影中眾男女的情感糾葛,各自有其不同音樂作為點綴。像屬于歐陽峰的《天地孤影任我行》,此曲是影片的序曲,這首音樂無疑最能體現本片的風格——遼遠、悲情、黃沙、大漠、風、馬、劍客,你從音樂中聽到的有情與無情的糾纏,都會在你回憶本片的時候一一浮現。急促的鼓聲和打點的鼓聲在音樂中協調著整首音樂的輕重緩急?!痘糜敖化B》音樂與畫面的搭配也是本片的華麗之處?!段羟殡y追》是《東邪西毒》中愛情主旋律的另一次變奏。此曲在電影中曾出現兩回,它本屬于慕容嫣的主題曲,旋律凄然,電吉他更是全曲靈魂所在。精神分裂的慕容嫣一直在愛恨間徘徊,以令自己獲得平衡,當《昔情難追》轉入中后段的愛情主旋律出場時,正好緊接她為自己的情感總結,而同樣的音樂,在電影中一再響起,這回是緊隨嫂子和黃藥師的一段對話。音樂出現在歐陽鋒的大嫂凝望海邊歐陽克的時候,波濤沖上沙灘,遠遠的影子,一個中年女子痛苦地回憶自己的抉擇,這是最為出色的曲子之一,4分12秒曲子被分割成4段,結構驚人地嚴謹,配器大氣。
(三)《花樣年華》——婉轉遲緩的音樂視聽
《花樣年華》是一個充滿著懷舊情緒的電影,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在公元2000年的坎城影展中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獎和高等技術獎,肯定了演員的表演和攝影及美術的成就,但是《花樣年華》的成就不止于此,王家衛的音樂理念構成了電影璀璨多姿的面貌。 王家衛在電影中放入了三首Nat King Cole的歌曲,據他說,Nat King Cole是他媽媽當年最喜歡的藝人。那磁性而滄桑的男聲,在弦樂的鋪陳中,如張曼玉華麗的旗袍般搖曳多姿,撩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以Quizas Quizas Quizas為其中的代表,在周慕云和蘇麗珍的相遇時一再重復響起,寓意著徘徊在感情和倫理之間的兩人,最終只能歸結到“也許”?!痘幽耆A》主題音樂就是指日本電影《夢二》中的電影音樂“夢二的主旋律”這一段。主題音樂第一次響起的時候,張曼玉和梁朝偉已經成了鄰居,可以坐在同一間廳房里看打牌了,故事主人公和場所的就位引來了謎一般的音樂,以及張曼玉搖曳的身姿,旋律隱隱約約,好像纏繞不清的絲綢,不慌不忙地就要舒展開了。主題音樂第二次出現的時候,兩個人第二次擦肩而過于狹窄陰暗的小樓梯,這時候的梁朝偉剛剛沒有接到太太,張曼玉又去巷口的小吃攤打粥,依然是和著搖動的音樂,意外的邂逅拉出了濃濃的詩意,從悠長暗淡的小巷里搖出來。在這一次的音樂里,提琴的音調高到了極致,有些焦躁起來。這種伴奏方式和旋律的結合,給人一種揪心、縈繞于心頭、久久不能忘懷的音樂氣氛。時刻襯托出影片所要表達的陰冷、潮濕和擁擠不堪的場景。搓麻將這一場景中,當主題樂第二次用在麻將桌鏡頭上,音樂的長度最長是2分17秒,鏡頭無聲地在狹窄的空間推拉游移,麻將桌上喧嘩著的是都市的市井生活,小提琴和聲還是那么悠揚,但卻刻畫著女主角蘇麗珍在喧囂中的孤獨、無奈和悠長的思緒。最后那段對著墻洞的訴說,音樂悄悄地響開在一片靜寂之中,靜寂得可以聽見陽光下蟲鳥鳴叫的聲音,大提琴憂傷地流淌在小提琴琴弦的撥動中,我希望它會無止境的流淌下去,能夠代替一切的表達。主題音樂在這部影片中始終是一種懷舊與渴望。它與視覺上的喧鬧畫面是那么的不和諧,而又那么和諧地契合人物的內心世界。觀眾確實在這種抽象而非具象、多義而非確定的主題音樂營造的聽覺形象中獲得了更多的想象。
(四)《阿飛正傳》——隨意而自在的音樂視聽
《阿飛正傳》對音樂的使用是極為個性化的。解讀《阿飛正傳》的電影音樂及其特點,可以加深我們對王家衛電影的音樂風格的認識和理解?!栋w正傳》,一部張國榮早期的影片?!耙痪帕隳晁脑率栂挛缛c之前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而這一分鐘無限地放大,適時,留聲機里傳來了Jazz,張國榮對著鏡子跳舞。這種頹靡的調子從《阿飛正傳》,穿越到《春光乍現》,穿越到《重慶森林》,穿越到《花樣年華》,一直到《2046》?!栋w正傳》中主人公因為被遺棄,而變得孤獨、冷漠、恐懼。但內心卻渴望自由、渴望愛與被愛,所以,最終他領悟到無腳鳥的秘密所在。此時的他重新回歸內心,真實地活著,只是這種真是太過心酸。在彌漫著20世紀60年代氛圍的故事里,影片具有一種深切的憂傷氣質。一個放蕩不羈的靈魂背后隱藏著情感的失落和模糊的記憶傷害。這種傷害從對女性的情感中可以看到人物無法自拔的境況,從而用陰暗的街道、迷茫的風景完美地表現了一個承受傷害又不斷傷害他人的記憶故事。而詮釋這一切的正是來自古巴音樂家Xavier Cugat的音樂,這位古巴創作樂手以風流聞名,一派拉丁大情人本色:浪漫、熱情、不羈、乖張,用做阿飛的背景音樂最合適不過。他的音樂都以輕松愉悅為主,是節奏感極強的跳舞音樂。王家衛一連在電影中用上六首他演繹的作品:My Shawl、Perfidia、Siboney、Maria Elena、El Cumbanchero、Jungle Drums。大部分更以畫外音出現,My Shawl無疑是一首極慵懶的曲子,配合畫面的熱帶椰林,畫面跟節奏相當吻合,吉他和弦為音樂注入柔靜而迷人的拉丁風情,正好用來配以阿旭那種深情但不專一的壞情人風貌及當下的價值觀。音樂帶出濃郁的熱帶風情,浪漫、熱情、不羈、乖張,整夜地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空氣中摩擦,從不同的角度表現旭仔的矛盾的感情世界和隱藏的內心渴望。最值得回味的是梅艷芳翻唱的《是這樣的》,除了依舊的拉丁風情之外,梅艷芳低沉的磁性嗓音更是賦予音樂一種憂郁的氣質,而最后的那一聲嘆息恰是對旭仔的最好寫照。
三、王家衛電影音樂的價值肯定
歷年來眾評論者每談及王家衛的電影,總少不了談他的音樂。音樂、光影與獨白是解讀王家衛電影的三把鑰匙,其中音樂是與我們最親近卻最容易被忽視的,因為我們太容易受視覺牽引,沉浸其中。在王家衛的電影世界里,音樂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時代與環境的絕妙闡釋,是心靈獨白的另類抒發。而在那些或纏綿,或哀怨,或蒼涼的音樂中,可以發現潛藏在一張面具之下的真實的臉龐,可以在一段凄美的愛情中感悟生命的存在,也可以為某段屬于自己的故事感動。在王家衛的電影中,每一段音樂都是專屬于某個人物的,是他或她在黑夜中抽煙或思念時流露出來的氣質,是不為人知的個體的精神存在。相信每個喜歡王家衛電影的人都是特別的,特別的生活經歷,特別的社會體驗,以及特別的情感世界。所以,每個人對王家衛電影的感受應該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每個人都會在電影中看到自己的些許影子,如同看見以前的自己那樣熟悉與親近。在音樂帶來的醇美的視覺感受中尋找曾經迷失的自己,讓自己的內心變得純凈、單純而真誠,就像每個人的愛情。
[參考文獻]
[1] 戴錦華.電影理論與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 陳墨.浪漫與憂患——中國電影十導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羅展鳳.電影音樂[M].北京:三聯書店,2005.
[4] 曾田力.影視劇音樂藝術[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3.
[5] 張立憲.家衛森林[M].北京:現代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張俊霞(1968— ),女,河北張家口人,碩士,河北北方學院藝術學院音樂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教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