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理實一體化”培訓思維在社區居民急救技能培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發布時間:2025-07-21 19:02:38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摘要】 目的:探討“理實一體化”培訓思維在社區居民急救技能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2-12月新興社區及新聯社區450名居民納入對照組給予傳統模式培訓,另采用隨機抽樣法選取2017年1-11月本社區中450名社區居民納入研究組開展以“理實一體化”為思維理念的急救技能培訓活動,對比兩組培訓前后理論和技能考核結果。結果:培訓前學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考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培訓后,研究組書面理論成績以及實踐操作成績較培訓前及同期對照組明顯更優,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培訓后,研究組急救知識(包括判斷搶救時間、處理煤氣中毒、處理觸電、處理創傷)以及急救技能(包括人工呼吸方式、止血包扎方式、骨折的固定方式、胸外心臟按壓)均優于對照組學員,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理實一體化”培訓思維在社區居民急救技能培訓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使受訓居民的急救知識與應急技能得到顯著提高,為遭遇突發事件的社區居民生命健康得到保障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

      【關鍵詞】 理實一體化; 社區; 急救技能; 培訓; 思維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on concep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training of first-aid skills.Method:450 community residents in the Xinxing community and Xinlian communit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from February to December 2016,they were given the conventional training modes.450 residents in this communit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tudy group from January to November 2017,they were given the integration concep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The theory and skill examination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Before training,the evaluation scores of theory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in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after training,the evaluation scores of theory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and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raining,the evaluation sores of first-aid knowledge(estimation of rescue time,handling of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electric shock,clinical trauma) and practical first-aid skills(artificial respiration methods, hemostasis and binding ways,fixation of bone fracture,closed cardiac massage) in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integration concep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have a higher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training of first-aid skills,can greatly improve the first-aid knowledge and skills,guarantee their life health in case of an emergency.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ommunity; First-aid skills; Training; Concepts

      First-author’s address:Nanhai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Foshan 528244,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04.034

      許多突發急危重癥或意外傷害事故容易發生在工作場所、家庭、路途中等醫院意外的地方,而當前我國公眾現場急救知識缺乏,不能滿足意外事故發生時現場急救的需要,往往會喪失最佳救治時機,為后續治療增加難度,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會的負擔[1]。但如果事故本人或現場目擊者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正確的救護,將最大限度扭轉這一局面,因此采取一套科學有效的培訓模式讓更多社區居民學到自救自護本領,對提高居民生存質量,降低病死率和傷殘率具有重要的意義[2-3]。本研究從培訓社區居民急救技能出發,探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對社區居民急救技能培訓效果的影響,尋找一種更適合在社區居民中開展急救技能的教學模式,現將研究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12月新興社區及新聯社區450名居民納入對照組,另隨機選取2017年1-11月本社區中450名社區居民納入研究組。納入標準:具備正常的認知、交流能力;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4]。排除標準:存在精神疾病者;有肢體殘疾者;患有嚴重的心、肝、肺、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近1年內做過較大手術者。

      1.2 方法 對照組學員接受傳統培訓模式,即理論講授+教師示范+學員模仿練習。研究組則采取“理實一體化”思維急救技能培訓模式,具體方法如下,(1)培訓教師的選拔:本次培訓由通過專業搶救技能培訓、并且在講課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醫療團隊進行,要求該團隊具備豐富的急診急救經驗、良好的理論知識以及嫻熟的人際交流能力,教師要組織好整個教育過程,靈活應對。(2)教學過程設計:由培訓教學團隊借鑒國內外講課經驗,設計包括模擬家庭、社區場景在內的教學場所,提供急救視頻、圖片以及心肺復蘇模型等教具,采用“行動導向、項目教學、小組學習”等教學方法,鼓勵學員發現問題并學會解決問題,培訓內容包括判斷搶救時間、處理煤氣中毒、處理觸電、處理創傷、人工呼吸方式、止血包扎方式、骨折的固定方式、胸外心臟按壓等。(3)培訓方式:理論知識通過課堂提問、案例討論等方法啟發完成理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穿插錄像、投影掛圖以及現場演示,并與實習演練穿插進行,通過實踐引出理論,再進一步通過理論指導實踐。

      1.3 觀察指標及評級標準 (1)理論試卷考核:自擬《社區院前急救知識測試題》,共有20道涉及急救知識和技能方面的選擇題,實行百分制,答對12道及以上者視其為合格。答對12道以下視其為不合格。實踐操作考核:參照2010年國際心肺復蘇指南自制的《紅十字會急救技能考核之單人徒手心肺復蘇操作評分標準,共包含10個程序,不同的程序分值不同,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者實踐操作能力越強。分別于培訓前和培訓后3個月后發放試卷,當場發放當場回收[5-6]。(2)對比兩組干預后急救知識:自身問卷,其中包括判斷搶救時間、處理煤氣中毒、處理觸電、處理創傷等4項內容,每項包括5個題目,每個項目得分≥3分表示合格。技能知識:包括人工呼吸方式、止血包扎方式、骨折的固定方式、胸外心臟按壓等,由教師現場考核評估[7]。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員基線資料比較 研究組男261名,女189名;年齡16~68歲,平均(42.12±6.84)歲;其中包括社區居民213名(退休或閑居者),學生106名(高中以上學歷),職員88名(廠企或公司職員),特種人員43名(公安交通警察或消防干警)。對照組男257名,女193名;年齡15~67歲,平均(41.58±6.96)歲;其中包括社區居民206名,學生111名,職員85名,特種人員48名。兩組學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干預前后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 培訓前兩組學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考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培訓后,兩組書面理論成績以及實踐操作成績較培訓前均有明顯提高,且研究組各項成績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學員培訓后急救知識合格情況比較 培訓后研究組各項急救知識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學員培訓后急救技能合格情況比較 培訓后研究組各項急救技能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突發意外事故的頻頻出現,其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提高社會安全已不再局限于某個特定的群體,更是全社會每位居民的責任[8]。由于許多突發事件及意外傷害事故容易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區域,醫護人員難以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進行救治,單純依賴專業醫務人員的救援力量,往往會喪失救治時機,生命難以復轉[9-10]。因此要提高意外傷害事件現場救護的成功率,不僅要提高現場搶救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也需要“第一目擊者”掌握必備的救護知識和技能,為患者爭取到最初寶貴的搶救時間[11-12]。所以,采取最佳的培訓模式提高社區居民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學會自救自護的本領顯得尤為重要[13]。

      目前我國雖已大力推廣急救護理的相關知識及操作技能培訓,但仍然處于非常不成熟的階段,不同培訓模式在社區居民應急救護知識培訓中應用效果仍有待爭議[14]。本研究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其主要是借鑒德國的“雙元制”教學模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創新教學模式[15],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從而提高學員的認知能力,在訓練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本研究選取900名社區居民,分別給予傳統培訓模式(對照組)與“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組),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書面理論成績以及實踐操作成績較培訓前及同期對照組有明顯提高,且研究組急救知識(包括判斷搶救時間、處理煤氣中毒、處理觸電、處理創傷)以及急救技能(包括人工呼吸方式、止血包扎方式、骨折的固定方式、胸外心臟按壓)均優于對照組學員,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在社區居民中普及急救知識技術,能夠使全體公民樹立急救意識,提高全民意外事故的應激能力和醫療救援效果,使突發的危重患者得到更及時的救治,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和生存質量,使意外事故對人類生命健康及經濟財產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16]。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社區居民急救技能培訓中的應用,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交互進行,融為一體,講師將理論知識融于實踐教學中,讓學員在學習中實踐、實踐中學習,在學練中理解理論知識,掌握技能,打破講師和學員的界限,講師就在學員中間,就在學員身邊,這種方式可大大激發學員的熱忱,增強學員的學習興趣,學員邊學邊練邊積極總結,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17-20]。

      綜上所述,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社區居民急救技能培訓,不僅能夠增加學員的熱忱,增強學員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也為基層醫院提供一種可推廣使用的參考方案,社會效益顯著,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胡蘇珍,夏海鷗,王國文,等.培訓者培訓模式用于社區院前急救培訓的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2,27(17):84-86.

      [2]陶品月,黃惠橋,黃霜霞,等.初級創傷救治模式在提高社區居民創傷急救能力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7,38(2):288-290.

      [3]劉了了,覃純初,李遠航,等.深圳市南山區蛇口社區居民急救意識調查分析[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6,37(4):77-79.

      [4]李麗廉,黃慧萍,王雪梅,等.深圳市社區居民急救知識與技能的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5,32(3):216-218.

      [5]劉麗萍,崔海麗,陳建華,等.新疆塔城地區1467名中學生急救知識需求分析及培訓對策[J].護理學報,2012,19(9):64-67.

      [6]姚芳,戴麗學,胡菊妹,等.社區居民危害健康意外事件應對知識知曉現況及需求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與康復,2016,15(6):539-540.

      [7]韓軍,王凱齡,楊愛軍,等.“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在社區護士心肺復蘇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5):4287-4290..

      [8]覃純初,李遠航,劉了了,等.深圳市南山區居民心肺復蘇知識和技能普及程度與培訓需求調查分析[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7,22(3):214-216.

      [9]謝詠湘,胡彥磊,粟楓,等.急診患者家屬急救知識水平的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4,24(11):94-97.

      [10]常宗霞,袁瑋,劉云,等.醫護一體化培訓模式對提高護理人員核心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11):855-857.

      [11]王曉林,宋曉環.“理實一體化”模塊教學在《人體形態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9):142-143.

      [12]鄒振宇,周俏棋,洪曉華,等.醫院-社區一體化管理模式對老年高血壓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8):115-118.

      [13]江美蘭,羅志方.理實一體化教學在心肺復蘇授課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30):80-81.

      [14]賈春媛,趙娜,張桂友,等.基層醫院實施醫護患一體化查房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6):142-144.

      [15]任金紅,賈培蘭,趙景慧,等.醫護一體化護理干預對腦膠質瘤患者術后并發癥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6):91-94.

      [16]易琦峰,楊艷,安如俊,等.醫院-社區一體化模式對社區老年高血壓分級管理的效果[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40(11):1258-1263.

      [17]張友惠,閆振山,陳省,等.醫院社區一體化延續護理工作體系構建及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21):1958-1960.

      [18]劉敏,李國宏,張揚,等.實施醫院社區一體化延續護理障礙因素的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6,31(19):91-94.

      [19]魯國芬.醫院社區一體化管理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管理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4):453-455.

      [20]劉睿倩,劉曉瑞,黃彬洋,等.基于“理實一體化”理論的模擬教學法在婦產科實習技能操作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7,31(2):218-221.

      (收稿日期:2017-11-15) (本文編輯:周亞杰)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