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治果樹病蟲害的過程中,用藥不當,往往容易導致害蟲產生抗藥性,從而影響害蟲的防效和果品的產量、質量。因此。必須采取措施,防止或減輕害蟲的抗藥性。
一、綜合防治。對果樹病蟲害應采取綜合防治的方法,要克服單純依靠化學農藥的傾向,應提倡農業、物理、生物等綜合防治措施,相互配合。取長補短。盡量保護天敵。如使用黃板誘殺蚜蟲和白粉虱:設施果樹使用節水栽培,加強通風。降低濕度。減少真菌病害。在使用農藥時,使用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盡可能利用天敵來殺滅害蟲。
二、混合施藥。兩種作用機制和方式不同的藥劑混用,也可以減緩病蟲抗藥性的發生,如瑞霉霉與代森錳鋅混用,有機磷制荊與擬除蟲菊酯類混用。要按照農藥標簽說明配藥,不能隨意增大濃度和亂混合農藥。噴藥要細致均勻,既不能漏噴,也不能重噴。掌握噴頭的人應走上風頭,順風噴。
三、輪換用藥。不要長時間使用單一品種的藥劑,切斷生物種群中抗性種群的形成過程。輪換用藥應盡可能選用作用機制不同的藥劑,如輪換使用有機磷制劑、擬除蟲菊酯制劑、氨基甲酸酯制劑。
四、用增效劑。增效劑是能抑制害蟲體內殺蟲劑分解酶活性的化合物,能提高藥效,如害立平、省錢靈、多功能植物增效劑等。還要注意使用農藥的天氣。噴藥時應做到“四不噴”,即吹大風不噴、下雨天不噴、烈日下不噴、有露水時不噴。
五、其他事項。一種農藥引發了抗性以后,在一定時間內應停止使用,抗藥性現象可能逐漸減退。農民朋友盡可能避開作物敏感期(如盛花期)、夏季中午高溫時段或冬季夜間寒潮(≤0℃)來臨前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