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甘蔗高產栽培技術探究

      發布時間:2025-07-05 13:44:17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摘 要 在我國眾多的經濟作物中,甘蔗處于較為重要的地位。然而最近幾年,受病蟲害、栽培方式、技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的甘蔗年生產量呈大幅減少趨勢,這直接致使有關生產方的利益以及當地的經濟水平受到極大的影響?;诖?,結合多年工作經驗,深入分析甘蔗高產栽培技術及其病蟲害防治對策。

      關鍵詞 甘蔗;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566.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9.002

      1 甘蔗高產栽培技術

      1.1 優選優育

      為了培育出高產、優產的甘蔗,必須對甘蔗品種進行優選處理,采取適地適種的基本原則,選擇合適的鄉土品種。目前,我國甘蔗品種種類繁多,且各品種都獨具特色,如何選擇合適的甘蔗品種一直以來困擾著廣大蔗農。一般而言,在選擇甘蔗品種時,秉持適地適種的基本原則,選擇那些適應性強、產量高和含糖量高的優良品種。經總結多年實踐經驗可得,廣西最適宜種植桂糖42號、桂柳一號等甘蔗品種。此外,甘蔗的栽種期也極大地影響其產量,不同地區應該著眼于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適宜的栽種期。

      1.2 做好整地工作

      多年實踐證明,要想使甘蔗獲得高產,就要做好甘蔗整地工作。為了給甘蔗營造一個松、肥、深、軟、平的生長環境,可以采取耙地、深耕的方法,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通過深松土等方式進行整地處理。對土地進行深耕處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促進根系的生長和發育,同時要掌握好深耕的深度,做到因地制宜。

      1.3 注意培養種莖

      在甘蔗種植過程中,必須選擇優良品種,選擇種莖純凈、新鮮、蔗芽飽滿健壯、無病蟲害的半莖或蔗尾作種,對不能作種子用的蔗種盲芽部分要挑選出來。

      1.4 施肥、大培土和除草

      施肥工作的質量水平直接影響著甘蔗的產量。在選擇底肥時,盡可能用農家有機肥。當甘蔗處于分蘗期時,要及時追施氮肥。當甘蔗處于伸長期時,要合理施用肥料,避免單一用肥,在科學地施肥后,要實施大培土,這項工作要持續到6月中旬。我國的熱帶與亞熱帶季風區是種植甘蔗的主要氣候區,這一氣候區的一大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而這導致甘蔗種植區的雜草生長速度極快,所以田間除草工作十分重要。經實踐證明,化學除草具有眾多優點,如省時、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高等,值得大力推廣。在甘蔗全面種植后的7 d內,應該利用芽前除草劑全面噴灑種植區域,這一舉措有利于控制雜草的萌芽與生長。而甘蔗在大培土的前后時期,都可以采用甘蔗專用除草劑進行除草。

      1.5 甘蔗的收割

      一般而言,甘蔗都是在冬季成熟,其收割也主要集中在這個時間段。為了使蔗農高效有序地進行甘蔗收割工作,相關管理部門要進行全面統籌,制訂科學、科學的收割方案。甘蔗蔗頭比較脆,容易被砍裂,對甘蔗的品質及保存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收割時一定要注意保護甘蔗蔗頭。除此之外,在收割甘蔗時,務必保留10 cm左右的蔗樁,利于根蔗的萌發與生長。

      2 甘蔗常見病害及防治措施

      在我國,甘蔗的主要產地集中于南方,南方的氣候高溫潮濕,雨水較多,也是甘蔗病蟲害多發區域,應加強對甘蔗病蟲害的預防工作,提升甘蔗產區病蟲害防疫能力。

      2.1 鳳梨病

      鳳梨病為發生在甘蔗生長前期且會散發鳳梨味道的病害,其最大特點是覆蓋面積與發病率都比較高。權威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我國幾乎所有甘蔗種植區都會發生鳳梨病,嚴重影響著甘蔗種植的產量。在甘蔗種植前,應優選無病的梢頭苗,這種苗萌發速度快,且發病比較輕[1]。實踐表明,可以選擇廣東3、粵蔗64/395、Co281等抗病品種。冬春栽植甘蔗時采用地膜覆蓋,可以提高地溫,使甘蔗早生快發,減少發病。精耕細作,土壤黏重、水位高的地塊要破碎整平,開溝排水,下種后淺覆土。除此之外,種苗浸泡后必須消毒,這是種植甘蔗成功的關鍵。

      2.2 赤腐病

      赤腐病是甘蔗生長中比較常見的病害,多發于甘蔗生長后期,發病部位多見于甘蔗主莖和主葉脈。農業部門調查統計的數據顯示,赤腐病的病情和土壤中含氮、磷量有一定的關系,土壤中的氮元素會刺激甘蔗赤腐病的蔓延,加速甘蔗的病變。在赤腐病的預防過程中,調節土壤中氮、磷元素的含量,適當增加土壤中磷元素的含量,可以有效預防甘蔗赤腐病的發生及蔓延。

      2.3 黑穗病

      甘蔗黑穗病,又稱黑粉病,甘蔗鞭黑粉菌是其病原。19世紀70年代,南非納塔爾的有關人員報道了該病,而這也是該病在世界上首次被報道。我國對該病的首次報道發生于1932年,地點為廣州,隨后,云南、廣州等地也開始報道該病。黑穗病最顯著的特點是甘蔗的梢頭內有一條長約幾厘米至數十厘米的黑色鞭狀物,鞭中央有由薄壁組織構成的心柱,還有一層厚垣孢子包裹在其外圍。在病鞭的初期形成階段,其外圍是一層銀白色的薄膜,隨著時間的推移,病鞭會發生破裂,然后散播出大量的黑粉直至僅剩一根心柱[2]。

      黑穗病防治手段有:1)考察種植地的實際情況后,選擇相適應的抗病品種,如川蔗7號、川蔗11號、華南56/12等;2)將甘蔗與水稻、玉米等作物實施輪作;

      3)從無病區選取無病秧苗種植,擴大種植面積;4)盡可能地在黑穗鞭破裂之前拔除病株,并且在抽出黑鞭的過程中,要對其封裝好,避免散播出來,然后帶至田外進行集中燒毀;5)確?;实氖┝?,并配合使用適宜的氮磷鉀肥;6)按時灌水和培土,以免出現倒伏和側芽生長的現象;7)對種苗進行消毒,針對帶菌種苗,可先用52 ℃的熱水浸泡18~30 min,再加入80%的噴克可濕性粉劑,然后再借助薄膜實施悶種覆蓋。

      2.4 其他類型的病害

      除鳳梨病、赤腐病、黑穗病3種主要病害外,實際上還存在多種其他類型的病害,如梢腐病、銹病、褐條病等。相對于上述3種病害而言,這些病害的為害程度較低,多為監測對象。

      3 甘蔗常見蟲害及防治措施

      甘蔗在我國的種植歷史非常悠久,據史料記載,甘蔗距今已經有幾千年的種植歷史。根據農業部門多年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甘蔗種植過程中,螟蟲、薊馬和蚜蟲等蟲害是比較常見的蟲害,對甘蔗的正常生長存在較大的影響。

      3.1 甘蔗薊馬

      薊馬是甘蔗生長發育過程中比較常見的蟲害,一般在甘蔗幼苗期比較嚴重。薊馬以甘蔗葉片為食,以吸食葉片汁液維持生存。在甘蔗薊馬的預防中,可以選取前期生長較快的品種,在薊馬發生盛期增施速效肥,加強田間管理,促進甘蔗生長。早晨用40%樂果乳油或50%殺螟腈乳油、50%殺螟松乳油、50%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重噴心葉,每667 m2用兌好的藥液75 L[3]。此外每桶藥液中(約14 kg)兌尿素200 g,同時促進甘蔗生長,效果更好。

      3.2 甘蔗螟蟲

      在我國甘蔗南方產區,螟蟲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蟲害,其中大螟蟲、白螟蟲和條螟等對甘蔗的為害比較大。多年實踐經驗表明,在甘蔗螟蟲的預防工作中,必須在選種階段就開始著手,優選沒有被蟲害侵害等種莖,種莖用特定濃度的石灰水進行浸泡處理。

      3.3 甘蔗蚜蟲

      甘蔗蚜蟲對甘蔗葉片的為害比較嚴重,其通過吸食葉片中脈的汁液維持生存,影響甘蔗的正常生長發育,直至甘蔗死亡。在甘蔗蚜蟲侵害甘蔗葉脈時,往往會往甘蔗上排泄一定的分泌物,使得病蟲害的傳播速度加快,加重甘蔗蚜蟲的疫情。在生產實踐過程中,要在蟲害出現的初期進行預防,將可濕性的粉劑融入混合噴霧,在沒有陽光直射時噴灑于甘蔗葉上面,可以促進噴霧劑充分滲透進甘蔗葉內,有效地殺死蚜蟲,避免蚜蟲的發生[4]。

      3.4 其他類型的蟲害

      一般而言,在甘蔗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除了受到甘蔗薊馬、甘蔗螟蟲、甘蔗蚜蟲等蟲害的影響外,還有蔗龜和粉介殼蟲等蟲害的影響,只是這些蟲害對甘蔗的正常生長影響不是很大。在甘蔗的生長中,同樣可以采取噴灑化學藥劑和生物防治的方法進行預防。

      4 結語

      在種植甘蔗的過程中,一定要立足于當地的實際情況,選取科學且適宜的栽培技術。當出現病蟲害時,要及時進行處理,否則就會導致植株的成活率大幅度降低,不利于保證甘蔗的產量。目前,有多種不同的病蟲害嚴重影響著甘蔗的生長,通過切實結合甘蔗的實際發病癥狀,采用科學合理的針對化措施對其進行診治,可以較大程度地減少病蟲為害。同時,還要密切關注甘蔗的各個種植與管理階段,以達到促進甘蔗實現高產的

      目的。

      參考文獻:

      [1] 楊先華.甘蔗高產栽培技術及其病蟲害防治對策[J].南方農業,2018,12(12):3-4.

      [2] 蘇衛明.試論甘蔗高產栽培技術及其病蟲害防治措施[J].低碳世界,2017(29):292-293.

      [3] 李譚面.來賓市甘蔗高產穩產高糖栽培技術[J].鄉村科技,2017(15):63-64.

      [4] 葉家桐.定安縣甘蔗高產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6,19(15):53-54.

      (責任編輯:趙中正)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