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期間必然留下了大量文物。文物本身不僅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歷史,同時其本身也具有極高的價值,這就體現出文物鑒定的重要性。文章重點圍繞文物鑒定工作,對這一項工作的概念、特征進行了介紹,從辨偽、斷代、等級評定是三個方面闡述了文物鑒定內容,闡述了鑒定需要遵守的要求與規定,分析了文物鑒定現狀與相關問題,以青銅器、竹器、古代家具等為例對文物鑒定方法進行了分析,最后針對文物鑒定方法的應用與研究、未來發展展開介紹,旨在充分發揮文物鑒定方法優勢,科學區分仿制文物。
【關鍵詞】文物鑒定;青銅器;竹器;古代家具
文物是一個國家發展的象征,直接代表著歷史的演變,除了其本身具有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外,也有非??捎^的研究價值。但是現如今,市場環境的復雜,越來越多的贗品出現在市面上,不僅影響了歷史、文化的考察,還對文物本身的價值帶來沖擊,可見文物鑒定的重要性。對于青銅器、竹器、古代家具等文物的鑒定,要想了解其所具備的真正價值,除了要有豐富的經驗之外,也要使用科學的鑒定方法,這是作為文物鑒定人員的兩項基本素質。本文主要圍繞文物鑒定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展開論述。
1、文物鑒定概述
1.1基本概念
文物鑒定主要是利用傳統方式、現代化技術,針對文物所屬年代、質地等展開鑒定,從而了解文物真偽的工作。文物鑒定工作隸屬于博物館學以及文物學這兩個學科的范疇。通常針對考古地層所出土的相關文物,無需進行真偽的辨別,只需應用類型學以及地層學等便能夠對文化遺存進行精準判別。
1.2文物鑒定特點
首先,文物鑒定更多是依靠人們的主觀認知,結合當前文物市場實際情況,文物鑒定更多決定于鑒定人的道德素質與認知水平,只有掌握豐富的文化知識,才能夠參考古籍進行精準定位文物鑒定。但是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當前專家文物鑒定期間,主要是以個人的道德良知和積累的鑒定經驗為依據,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文物市場的混亂,另外也存在一些客觀條件,對文物鑒定形成了限制。
其次,文物鑒定必須要應用科學有效的方式。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對于文物鑒定究竟是肉眼還是依靠科學,現在依然存在爭論,具體還需要通過實踐進行證實。
再次,文物鑒定所得結果經過總結可以形成一種結論。該結論中包括鑒定文物的名稱、質地以及價值等相關內容,主要以文物鑒定轉化提供的證書為主。盡管書面結論直接關系到文物保護以及收藏等工作,然而其本身卻不具備決定性的作用,只是作為參考,具體鑒定文物的真偽與價值等還需要由鑒定人和有關鑒定組織決定。
最后,文物鑒定和文物考古之間聯系非常密切。一些人針對文物鑒定本身認知不深入,以為文物鑒定是文物考古中的一種,一些專家也是使用考古的方式與特點展開文物鑒定,導致最終文物鑒定結果出現錯誤。其實文物鑒定和文物考古之間存在一定的區別,更多體現于對象、責任這兩點。其中,考古主要是針對原始古跡、出土文物而言,對象本身都屬于真實文物,無需判定其真偽,而是立足于評級、斷代保證文物的保管完善性。隨后展開一系列研究,組織相關人員深入挖掘文物的歷史背景、價值以及制作工藝等。但是文物鑒定則是針對所有出入文物而言,無法保證真假,需要依靠專家的判斷進行了解。對于這些文物,第一步就是要辨別文物的真偽,第二步則是判斷其價值,并且進行評級、斷代等一系列工作。若文物自身不能順利辨別真偽,考古專家就無需總結結論,即便關于結果存在一些爭議,抑或是出現失誤,也無需承擔風險以及責任。
文物考古和文物鑒定存在很大的差異,盡管現如今有關責任機制還需要優化,然而針對鑒定專家來說,要想積極完善責任機制,特別是經濟和法律責任機制,必須要將制度問題予以解決。與文物考古相比,文物鑒定對于鑒定人員的判斷力、專業水平的要求更高。
2、文物鑒定內容
文物鑒定工作是對文物所處時代、真偽以及歷史背景等辨認,以此呈現出文物本身具備的價值與內涵,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參考。做好文物鑒定工作,一方面可以有效保護文物,另一方面也能夠提升人們的欣賞水平以及對于古代藝術品的研究與鑒賞能力。合理開展文物鑒定工作,這是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做好鑒定工作方可體現文物本身的價值。開展文物鑒定過程中,鑒定對象主要有可移動與不可移動文物兩種,例如青銅器、竹器以及古代家具等屬于可移動文物,而文物遺址以及遺跡等則屬于不可移動文物。實際展開文物鑒定時,其中涉及到辨偽、評定價值、斷代等多重工作,具體分析如下:
2.1文物辨偽
在眾多文物收藏當中,特別是傳世品收藏中,難免存在大量贗品。將文物陳列、保護前,必須要正確辨認贗品。針對文物真偽辨別,重點是圍繞流散文物以及館藏文物而言。文物史跡只需辨認小部分即可。附著于建筑物上的附屬品如果遭到被毀壞,便會根據其原本形狀再次雕刻,相同建筑物若處在不同的時代,假如沒有正確辨別真偽,便會導致混亂。
2.2文物斷代
文物斷代屬于文物鑒定的重要環節。實際組織文物鑒定工作時,必須要對由于偽造導致文物年代混亂這一問題進行辨認。此外,對于那些無法得知紀元的文物,必須要對其所處年代進行鑒定。
2.3文物價值評定
文物帶有非常深厚的歷史價值,也是具備藝術與科學價值的文化遺存。在其未被確定為文物前,專家必須科學評定其價值。在指定的鑒定環節當中,結合相應的歷史環境展開全面分析,對具文物歷史地位、制作工藝以及價值等進行認證。
2.4文物等級評定
評定等級是文物鑒定非常關鍵的內容之一,根據文物法律要求即可完成文物價值的鑒定工作,此外,評定等級也是一項重要的鑒定工作。根據我國文物法規要求,鑒于文物價值將流散文物、館藏文物進行級別的劃分,具體分為三個級別;針對文物史跡區將其劃分為相應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將最終結果交由人民政府審查、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