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巧云,郭劍卿
(1.山西大同大學音樂學院,2.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編輯部,山西大同 037009)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社區作為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石和基本單元,把我國民眾帶入一個新型的生活場域,社區治理與社區文化建設開始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成為廣大學者的研究課題。社區是社會單元和城市細胞,加強城市社區管理,搞好社區工作,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養、創建安定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環節;
也是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廣闊舞臺。習近平同志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盵1]新時代社區在鑄就我國文化自信、豐富人民文化生活方面必能發揮廣泛的作用,而當代女性作為社區一個獨特的群體,在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驅動力量。
從古至今,女性在家庭中始終扮演著為人妻和為人母的角色,哪怕是在現代社會,天性就有照顧和經營家庭的責任,承擔著撫養教育子女的重任。我們常把“大地”比作母親,就是因為二者同樣有著包容、奉獻、關愛、滋養等無私的情懷。老人們常說:家有賢妻,興旺三代,這句話道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習近平同志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盵2]
男女兩性在性格方面的天生差異,決定了各自擅長的領域?,F代女性既具有吃苦耐勞、自強不息、堅持不懈、寬容大度的堅韌品格;
也具有無私奉獻、溫柔體貼、以柔克剛、善良細膩等性格優勢;
還具有善于交流、協調、溝通、開導別人,善于換位思考、為他人著想、兼顧大局等社交能力,她們能夠細心捕捉到家人的心思與情感需求。女性在贍養老人、孝敬公婆、養育子女上任勞任怨,既要照顧一家老小的飲食起居,還要擔負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重擔,處處彰顯了母親角色的嚴格要求和言傳身教對子女成長成才過程起到的獨特作用。新時代女性在工作崗位上是半邊天,回歸家庭則是主心骨。一方面,作為妻子和母親的女性在家庭消費觀念、生活方式習慣、家務分配管理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她們對消費方式的選擇,直接影響到社會生產結構的改變;
女性良好的健康素養、環保素養和文明素養,以及踐行綠色、低碳、無煙、勤儉的生活方式,在家庭生活中能發揮引領作用,直接影響到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實現程度;
女性在參與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中能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和睦家庭的維護和優秀家風的培育上,女性身兼妻子、母親、女兒、兒媳的多重身份,她們是維系家庭幾代人的核心成員,作為血親繁衍、親情維系、家風傳承的紐帶,她們是涵養優秀家風的重要力量,是和諧家庭的重要建設者,是傳承與發揚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美德的主要踐行者,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一支偉大力量。女性在親子關系中發揮著榜樣示范作用;
在夫妻關系中發揮著扶持矯正作用;
在贍養老人方面發揮著物質援助與情感慰藉的責任。因此,女性是幸福安康和諧家庭的倡導者、建設者,也是家庭建設的重要受益者。
現代女性不再附屬于男性,她們具有與男性平等的話語權和決策權,尤其是新時代城市女性追求實現自身價值的愿望更加凸顯,在家庭生活中,女性會以主人翁的身份,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主導家庭的價值取向與文化審美。家庭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客觀需要,是改善家庭內部關系、建立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圍、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舉措。一個家庭中,孩子看什么書、學什么特長;
家人著什么風格的服飾、吃什么口味的食品、談論什么話題、遵守怎樣的作息時間;
家庭成員之間如何相處、與鄰居如何相處、關注什么新聞、如何看待時局、如何評價時事等等,都決定著這一個家庭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決定著一個家庭的文化品味和價值取向,也極大地影響著后代的成長發展方向。一個家庭的女主人是家庭與社會的“潤滑劑”, 是培育家庭的園藝師, 她們在外參與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 成為家庭經濟收入、改善物質生活的貢獻者之一。她們以“妻子”或“母親”的角色,以她的思想品行、處世態度、生活習慣、價值取向,影響著家庭的文化氛圍,乃至社會風氣。在家庭精神文明、文化價值導向的建設中女性擁有超乎男性的協調溝通能力,更具影響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彰顯出女性對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作用。
社區是社會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區在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社區治理主體逐漸多元化,在眾多治理主體中,女性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數量上,城市社區層面的女性參與完全處于優勢地位,社區干部也以女性居多,有80%以上的社區工作者為女性。女性參與城市社區治理,其本質是女性政治地位提高后的政治參與,通俗地講,社區關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家長里短,本就是女性擅長的領域。
(一)女性在新時代社區管理事務中處優勢地位
女性作為社區空間的密集使用者和服務對象,既是社區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又是服務者,是社區單元的重要結構元素。自2000 年11 月《民政部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頒布以來,我國城市社區建設形成了基層組織和政府共管的局面。盡管街道、社區的工作待遇低、事務繁瑣,但是一些女性在就業生存壓力之下,選擇了可以離家近一些的社區工作。不管處于何種緣由走入社區的女性,目前已經成為社區治理工作的主力軍,由于社區工作的繁瑣多元與女性特征的耐心細致有很好的內在聯系,使得女性在社區管理服務等工作中凸顯出先天優勢。
1.社區治理需要剛柔并濟
社區治理需要法治、德治、自治三者兼容。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在中國這個人情味很重的社會,有時候也需要“法外施恩”“法外有情”,在社區日常管理事務中遇到的各種家庭糾紛、鄰里糾紛、服務不到、責任不明等問題,不是法理所能解決的事情,情感介入就有著獨特作用。由于女性具有更強的共情傾向性,能夠更充分地理解并感受他人遭遇,比男性有更多的代入感、換位感和同理心,在主動傾聽、換位思考、情緒感染以及表達尊重中就能更好地解決矛盾,達成和解。因此女性社區工作者更能剛柔并濟地承擔優撫救濟、文教衛生、計劃生育、環境衛生等社區治理工作。
2.社區服務需要周到細致
女性自身具備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善于溝通、辦事認真、有愛心等特質,女性更擅長從事擁軍優屬服務、殘疾人服務、便民利民服務等社會性公益或福利工作。女性群體在社區管理服務工作中,雖然消耗了他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贏得了居民與社會的認可與尊敬,也讓自己人生過得更有價值和意義。面對社區復雜的矛盾樣態,社區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居民對政府治理成效的滿意度。在近幾年疫情肆虐的境遇下,女性社區工作者更是投入了極大的熱情、耐心與奉獻精神,確保了一方社區的平安。
3.社區文化需要有聲有色
十八大以來的十年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城鎮居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黨和國家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滿足和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時代城市社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一些成熟的社區有文化藝術(如:看書、讀報、合唱、樂器、繪畫、剪紙、書法、下棋等),體育健身(廣場舞、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籃球、健走、登山、騎行等)設施,定期舉辦各類學習、教育、交流活動。在這些社區文化活動中,女性同樣發揮著半邊天的作用,尤其在社區藝術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無論是合唱團,還是舞蹈隊,中老年女性優雅活躍的身影,成為我國新時代人民幸福生活的縮影,展現出我國社區藝術文化生活的良好發展前景。
(二)女性是參與社區各種治理范式的志愿者與后備軍 在社區治理中,把女性在家庭中的柔性特質轉化為社區治理的韌性模式,通過女性的家庭紐帶功能向社區紐帶功能的位移,可以使女性的性別潛能順勢轉化為社區治理的優勢資源。除了社區的專職女性工作者隊伍,大量的女性社區工作志愿者已經自覺自愿地融入社區文化治理體系中,使得社區治理因更多女性的參與,變得更有溫度、更人性化、更具活力,從而不斷推動著社區向具有“命運共同體”涵義的方向發展。在當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除干部之外,一般女性退休年齡為50 周歲,這些退出工作場域的女性,由于各種機緣開始進入社區從事志愿者服務,并在社區志愿服務中不斷擴大社會交往、拓展自我價值、傳播正能量,活出了精彩的人生第二春。
目前我國城市社區的人口居住規模多則幾萬、幾十萬,少則也有幾千人,社區管理服務事宜僅靠社區管理站或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是遠遠不夠的。與小區管理站或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相比,女性志愿者具有更親民的身份,她們對自身身份充滿人情味的存在更加認同,而不像有些男同胞們所認為的是“管閑事”的角色。女性社區志愿者在參與社區管理服務中,既能為社區居委會分擔任務,也能成為家庭與社區良好的粘合劑,增強社區凝聚力,提升社區和諧氛圍;
還能發揮一定的監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區或小區物業的管理效能。充分調動社區女性的參與自覺,將會激發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助推女性社區層面的賦權賦能增量,使女性的潛能轉化為推動社區發展的最大變量。女性在社區公益活動中,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通過愛心幫助、經驗分享、文明宣傳等多個層面,鼓勵和增進廣大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諸如為鰥寡孤獨、耄幼窮弱送去物資之需,在端午、中秋、重陽、春節等重要節日,協助社區組織包粽子、做月餅、送對聯等送溫暖活動,以及協助社區工作人員解決鄰里糾紛和社區環境衛生等活動中,激活和調動了社區居民的博愛之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了平凡的日常生活中。
(三)對女性社區志愿者的社會認可與尊重有待提高 隨著我國老齡人口的劇增,50歲以上的普通女性多數都回歸到了家庭和社區中。她們還有旺盛的精力與工作熱情,哪怕沒有工資待遇,她們也渴望繼續融入社會,成為一個不被時代淘汰的人。在當前多元治理階段和制度既定的情況下,中老年女性還有極大的社會價值有待激發,女性的社區參與有利于培育社區居民共同體意識,建立社區協同治理文化。因此應當積極為女性參與社區治理提供系統性支持,使其致力于優化社區治理。
首先要從家庭視角去解放女性,中老年女性退休后,不應該淪為家庭保姆,子女和配偶要關注她們的社會需求,在家務工作做完后,要支持她們通過社區志愿者這個渠道參與到社會進步活動中??梢酝ㄟ^社區婦聯牽頭,組織退休婦女聯盟,或者女性社區志愿者協會等,通過加入聯盟或協會的方式,幫助她們獲取“社區志愿者”證書,使她們具有合法的社會地位和身份,在婦聯的領導下積極發揮其在群體凝聚、社區參與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的功能。主動開展婦聯組織無法顧及或不方便開展的工作,作為婦聯組織有益且必要的補充,從而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協作關系。
社區是由居住在同一個區域內具有歸屬感的人群所結成的多種社會關系的區域生活共同體。形形色色的家庭和個體,由于同住在一個小區或社區,形成多了一層親近與信任的社會群體,大同市LY社區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存在,LY 社區與其下屬藝術團匯集了眾多女性管理者、志愿者、參與者,從而讓該社區單元的社會輻射力影響力在大同市小有名氣。
女性驅動力是一種“內外兼修”的合力,屬于社區文化治理合力的重要來源。大同市LY社區及其下屬藝術團充分吸納女性才智、女性優勢,優化組合,揚長避短,建構了正向高能的“女性驅動力”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掘了女性參與社區治理與藝術文化建設中所潛藏的能量,將較為成熟的社區女性化治理范式,有效植入社區文化治理體系,為山西省社區文化治理推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區域特色實踐成果。
(一)大同翔龍集團在小區文化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 大同翔龍集團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5 年,按照市場化、專業化、集團化的管理模式,以業主至上、服務第一為宗旨,確定了科學規范、竭誠高效、安全文明、持續發展、依法管理的質量方針,制定了一整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通過科學的管理和優質的服務,努力營造安全、文明、整潔、舒適、充滿親情的社區氛圍。大同翔龍集團目前建有4 個小區,分別屬于大同市4 個不同區域的社區,共有住戶近七千戶,居民兩萬多人。最早的“金色水岸·LY”2006 年入住,最近的“新水灣·LY”2020年開始入住。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經營,翔龍集團物業把口號落實到物業管理與服務當中,已形成了以人為本、和諧共存,“真誠、善意、精致、完美”的社區文化理念。
社區老年大學于2015 年成立,設立3 個分校,免費開設29 門課程,包含文學、音樂、舞蹈、書法、太極拳等課程,并不斷豐富至包含二胡、口琴、葫蘆絲、鋼琴、薩克斯等樂器課程,瑜伽、太極拳、旗袍、健步走、健排舞等健身課程,繪畫、書法、圍棋、朗誦、合唱等文化課程,充分滿足業主的不同需要,充分挖掘小區文化文藝尖兵來擔當義工教師隊伍。同時以“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人人健康、人人受益”的原則,鼓勵業主積極參加各種文化活動,真正把大文化、大健康植根于業主心里,為業主搭建了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豐富了業主的業余文化生活。無論是參與翔龍集團下設小區的物業管理和服務人員,還是積極發動、組織參與、引領帶頭從事各種社區文化藝術活動的志愿者,都以女性占絕大多數,新時代女性真可謂: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操勞小家、構建大家,攜手共建,美好國家。
(二)女性在活躍提升社區藝術文化生活中的驅動作用 大同市翔龍藝術團成立于2014 年,是LY 居民自發組成的一支藝術團,是經大同市民政局正式備案的藝術團體。藝術團是在翔龍集團領導下,由集團工會直接指導開展藝術實踐和群眾性文藝活動的社會藝術團體。該藝術團是一個以女性為主體的社區團體,女性居民平均年齡為56 歲。在翔龍集團的鼎力支持下藝術團不斷發展壯大,既成為眾多女性居民向往的藝術家園,也極大地豐富與活躍著本社區的藝術文化生活。藝術團成員秉持團結、拼搏、自信、樂觀的精神,憑借一分執著、千分辛勞、萬分毅力、無限熱愛,在不間斷的學習、排練、演出、比賽等活動中,不僅從大同市走到了山西省,還在全國大賽中奪冠;
從最初的個人娛樂愛好出發,到構建和諧健康的小區文化生活,最終展現出她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對祖國富強的謳歌,展現出LY 小區居民的精神風貌與大同人民的精神追求。她們一路走來,飽含著艱辛,書寫著奇跡,更蘊藏著信念,書寫了我國新時代中老年女性五彩繽紛的美好晚年生活。自翔龍集團成立以來,每年舉辦“LY小區文化藝術節”和“翔龍集團年會”,翔龍藝術團在幾位女性的帶領下,為4個LY小區的居民帶來了一場場文化盛宴,獻上了精美絕倫的演出,不僅在這些社區的文化生活中起到了驅動作用,在全大同市的社區文化建設中,LY社區的女性管理者和女性參與者們都起到了標桿作用。
女性天性博愛,與生俱來向往美好的情親、愛情、友情,相對男性而言,也更渴望被愛護、認可和尊重。她們不僅是社區藝術文化生活的主力軍,在中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價值訴求與日俱增的時代背景下,女性憑借自己的性格優勢和家庭影響力,必將在社會區域生活共同體中發揮強大的驅動作用。
(三)大同翔龍藝術團在文化藝術活動中取得的成績 目前,藝術團下設合唱團、舞蹈隊、旗袍隊、朗誦班4 個專業,共有團員200 余人。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倡導城市主流文化,豐富社區文化生活,活躍人文氣氛。在藝術實踐活動中陶冶情操,為創建“大文化、大健康、大美LY”的社區文化建設奠定基礎。藝術團著力培養文藝骨干隊伍,提高社區整體文化活動層次、水平,提高藝術鑒賞力和欣賞水平。
藝術團在集團公司領導和社會各界支持下,承擔了歷屆LY 社區文化藝術節活動演出,在參加的各種賽事中不斷取得驕人的成績。2017 年在大同市第九屆職工文化博覽會“五月風”職工匯演中合唱團、舞蹈隊共獲得“三金兩銀一銅”的團體獎項。藝術團舞蹈隊在2017年交通銀行“沃德杯”全國舞蹈大賽山西賽區中一舉奪魁,最終在全國總決賽的角逐中摘得桂冠(圖1)。2018 年在山西省慶祝改革開放40 周年群眾文化系列活動中,合唱團榮獲首屆中部六省合唱展演“長城獎”(二等獎)。2018 年年底,翔龍藝術團受邀參加烏大張電視春晚錄制,深受三地觀眾的喜愛。2018 年、2019 年連續兩屆在“中國夢·勞動美”全國健排舞大賽中榮摘金獎(圖2)。2021年翔龍藝術團作為全市唯一一支社區藝術團體受邀參加“頌歌獻給黨起航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化活動。
圖1 藝術團參加全國廣場舞大賽合影
圖2 藝術團參加全國職工全健排舞大賽合影
如今,這支自發成立的社區文藝團體已成為大同市一支傳播正能量的明星團隊,踴躍活躍于大同、山西乃至全國的各類大型文藝文化活動及公益演出,深受各界人士的喜愛、好評。翔龍藝術團自成立以來,已經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區文化理念。通過點點滴滴的積累與引導,方方面面的融入與分享,藝術團表達著社區居民與社區管理者對祖國、對家鄉的無限熱愛,對健康生活、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成為文明大同、文化大同、微笑大同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
翔龍藝術團自成立以來,在眾多女性居民們的孜孜以求和嚴謹訓練下取得了豐富的文化建設成果,成為大同市社區文化建設的“排頭兵”,多次代表大同市贏得國家級、省市級大獎。2019 年后,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全國和全省的各種演出與比賽驟減,翔龍藝術團的女藝術家們,把主要精力放在潛心學習與技藝提高上,同時積極引領和推動各個小區的節慶文化藝術活動向更高層次邁進。
習近平同志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盵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社區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石和基本單元,把人們帶入了一個新型的生活場域。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新時代婦女的社會地位不斷提升,主體意識逐漸增強,在社會發展中日益發揮著獨特優勢,不斷推動著社會發展進步。尤其是回歸到以家庭為單元的社區場域中,女性在營造有溫度、有情趣的家園氛圍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性別優勢,是柔化“國家—社會”剛性權力機構的情感紐帶,是重構居民之間、居民與社區之間關系的橋梁,在參與社區管理服務、藝術文化建設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驅動作用。在社區這個陣地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政府和社會層面要把“女性與社區”作為一個專項課題予以研究,不斷加強女性居民社區參與的主體性,增強對女性身在社區地位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鞭策新時代女性在實現我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猜你喜歡藝術團家庭社區社區大作戰幼兒園(2021年6期)2021-07-28無愧于時代的少兒文藝創作——以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小伙伴藝術團創作實踐為例少先隊活動(2021年5期)2021-07-223D打印社區小學科學(學生版)(2020年3期)2020-03-25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當代陜西(2019年16期)2019-09-25家庭“煮”夫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高職院校大學生藝術團建設的改革與探討文學教育下半月(2017年4期)2017-04-13戀練有詞新東方英語·中學版(2017年1期)2017-02-25影像社區大眾攝影(2017年2期)2017-01-20尋找最美家庭家教世界·創新閱讀(2014年12期)2015-02-04尋找最美家庭家教世界·創新閱讀(2014年10期)201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