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油茶品種改良嫁接技術

      發布時間:2025-07-11 13:11:08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覃盈盈,朱志輝,鄧蔭偉1,,潘 磊,楊鈞鈺

      (1.廣西師范大學可持續發展創新研究院,廣西 桂林 541006;

      2.廣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3.珍稀瀕危動植物生態與環境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西 桂林,541006)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植物,主要種植于中國的湖南、江西、廣西、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區,也有零星栽培于東南亞地區、日本等地[1]。中國的油茶品種以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為主,占總種植面積的98.0%,主要種植品系(品種)有湘林系列、長林系列、岑軟系列品種等。油茶產業涵蓋了從油茶資源培育到茶油產品的產業化和生產化的全產業鏈過程,有著高附加值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是國家重點部署的木本食用油產業,也是實現精準脫貧的重要產業。但在油茶的生產種植中,由于茶農受傳統栽培理念的影響,認為油茶是粗放管理的樹種,只要成活即有收成,沒有適地適樹、科學選擇品種的意識,因此出現營造多年的油茶園掛果率低,經濟效益差。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0年中央財政局將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納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并撥款8億資金重點支持江西、湖南、廣西等8個省區開展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2]。品種不良是導致油茶林低產低效的最大因素[3],尋找高效實用的品種改良方法,對低產低效茶林進行改造是一種突破制約油茶產業做大做強瓶頸的關鍵環節。

      嫁接換冠是一種更新品種、淘汰劣種,達到早實豐產高效的新技術,也是縮短果樹生長周期、快捷高效的生產轉換方式,是良種選育的關鍵環節[4]。通過嫁接換冠改變油茶品種性狀,將原本品質差、經濟效益低的不良品種轉變為品質較好、經濟效益高的優良品種,是降低油茶種植戶的種植損耗、提升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成為近年油茶低產林改造的主要方法。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種高效實用的油茶品種改良的嫁接方法,為低產低效油茶林改造提供參考依據。

      試驗地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瓢里鎮東部的大云村油茶種植基地,地處109°88′ E、25°82′ N,海拔高266 m,坡向為西南向,坡度15°,森林覆蓋率達80%。該地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8.1 ℃,最高氣溫38.3 ℃,最低氣溫-2 ℃,年均濕度79%,年無霜期314 d,年均降水量1850 mm,每年12月—次年2月,為全年氣溫最低時期,3月氣溫逐漸上升,但3、4月仍出現<12 ℃連續3~7 d的“倒春寒”天氣;
      7—8月為年氣溫高月份,月平均氣溫在26 ℃以上?;貎韧寥罏辄S壤土,pH 4.5~5.5。種植有7年生、已投產并連年豐產的岑軟3號、長林系列油茶品種,株行距2.5 m×2.5 m,有部分7年生掛果稀少或不掛果的油茶單株。周圍林木主要有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雜草主要有地菍(MelastomadodecandrumLour.)、芒萁(Dicranopterisdichotoma(Thunb.) Berhn.)、鬼針草(BidenspilosaLin.)、五節芒(Miscanthusfloridulus(Lab.)Warb.ex Schum.et Laut.)、銅錘玉帶草(LobelianummulariaLam.)等。

      2.1 試驗材料

      接穗來源:接穗采自本基地內7年生、已投產并連年豐產的岑軟3號樹冠中上部的當年生春梢,葉片濃綠、無病蟲害和葉基處芽明顯、長度15~20 cm、徑粗0.25~0.35 cm的枝條。砧木選擇:采用本基地內的7年生不掛果或掛果少的油茶植株為砧木。

      2.2 試驗設計與方法

      2.2.1 試驗設計 試驗設6種嫁接方法,即6個處理,每個處理嫁接50個接芽,重復4次。于2020年6月16日嫁接,共嫁接1200接芽。

      2.2.2 嫁接方法 采用6種嫁接法[5]:單芽腹接法(Treatment 1,簡稱T1,下同)、凹形腹接法(T2)、雙形成層接法(T3)、髓心形成層接法(T4)、盾形芽接法(T5)、插皮接法(T6)進行油茶嫁接換冠。具體操作方法見圖1。

      1)單芽腹接法。削接穗:穗長2.0 cm,單芽、單片葉,在芽上方0.3 cm處切斷,從芽反向下刀往下切至形成層見木質部,至基部時見膸心。削砧、合芽:在砧木干高50 cm處,選擇平滑處上橫刻1刀,深至木質部;
      在刀口中部用刀尖往下拉1刀,長2.2 cm左右,深至木質部;
      用刀尖沿開口兩側皮層拉開,將接穗合上,對準形成層固定,用電工膠由上往下嚴封包扎(外露一芽一葉),用白色農膜包扎外層,防止雨水進入;
      然后在嫁接株上方蓋上一層遮陽率95%的遮陽網,防止太陽暴曬。

      2)凹形腹接法。削接穗:穗長2.0 cm,單芽、單片葉,在芽上下方兩端0.8~1.0 cm處切斷,分有芽一半、無芽一半,沿膸心切開兩半,切口平滑,有芽的一半兩端斜削45度角,成橫梯形。削砧、合芽:在砧木干高50 cm處,選擇平滑處豎刻2刀,2刀之間相間隔0.35 cm左右(與接穗粗度一致),深至木質部,長2.0 cm左右;
      再在2刀切口中部橫刻1刀,分別將上、下皮拉開,將接芽對準形成層合上。包扎方法與單芽腹接相同。

      3)雙形成層接法。削接穗:穗長2.0 cm,單芽、單片葉,在芽上方0.3 cm處、芽下方1.7 cm處切斷;
      在芽背0.2 cm處下刀,深至形成層往下平削1.5 cm,形成平滑的形成層面;
      再在下方切口上0.2 cm處的帶皮層面下刀斜削45度角。削砧、合芽:在砧木干高50 cm處,選擇平滑處先橫切1刀,深至木質部,再沿橫切口下方豎刻2刀,長2.0 cm左右,2刀之間相距0.35 cm左右(與接穗粗度一致),形成“門”字型;
      再沿橫切口處將2豎刀部分皮層用刀尖往下拉開,下端保留皮層0.6 cm,將接芽的切削面對準砧木切口合上。包扎方法與單芽腹接相同。

      4)膸心形成層接法。削接穗:穗長2.0 cm,單芽、單片葉,在芽上方0.3 cm處和下方1.6 cm左右處切斷;
      分有芽一半、無芽一半,沿膸心切開兩半,切口平滑,將有芽的一半下端斜削45度角。削砧、合芽:在砧木干高50 cm處,選擇平滑處先橫切1刀,深至木質部;
      再沿橫切口下方豎刻2刀,長2.0 cm左右,2刀之間相距0.35 cm左右(與接穗粗度一致),形成“門”字型;
      再沿橫切口處將2豎刀部分皮層用刀尖往下拉開,下端保留皮層0.6 cm,將接芽膸心對準形成層合上。包扎方法與單芽腹接相同。

      5)盾形芽接法。削接穗:穗長2.0 cm,單芽、單片葉,在芽上方1.0 cm處下刀,深至木質部往下切至2.0 cm左右,在芽基部略帶木質部。削砧、合芽:與單芽腹接相同。

      圖1 6種嫁接方法操作圖

      6)插皮接法。削接穗:穗長2.0 cm,單芽、單片葉,在芽上方0.3 cm處和下方1.6 cm左右處切斷,在芽正面往下切削1刀,上端至形成層,中部見膸心,下端切口保留接芽直徑的五分之二;
      再在下端切口上0.3 cm處斜削成45度角切口。削砧、合芽:首先在砧木干高50 cm處鋸斷,再用利刀削平砧木鋸口,根據其砧木口直徑大小嫁接接芽數量,一般是砧木口直徑2.0~3.0 cm的嫁接2個單芽、3.0~4.0 cm的嫁接3個單芽;
      確定嫁接的接芽數量后,在不同方位選擇嫁接口處,其接口是豎刻1刀,深至木質部,長2.0 cm左右,將豎刻1刀接口上方左側或右側的一方皮層用刀尖撥開,再將接芽往撥開的皮層往下插入,接芽與砧木切面穩合緊閉,固定好接芽,用電工膠布由上往下綁定嚴封;
      再將白色農膜袋套上,內放一直徑0.4 cm的樹枝作為支撐農膜袋及接芽生長的空間;
      最后套上開口的牛皮紙信封遮陽,防止暴曬。

      2.3 嫁接后管理

      2.3.1 插皮接法的嫁接后管理 在嫁接后15~20 d進行第1次檢查,接芽葉片保留并呈綠色,顯示接芽與砧木開始愈合,如發現農膜袋內水分過多要及時排除;
      嫁接后35~50 d進行第2次檢查,若接芽開始萌發,說明嫁接口已愈合;
      在抽梢長度為5~10 cm時,將電工膠、農膜袋和牛皮紙除去,再覆蓋遮陽率為95%的遮陽網;
      當抽梢長度≥20 cm,將嫁接口以下保留的枝葉剪除少量,及時抹除砧木萌芽;
      當抽梢長度為30~40 cm時,進行樹冠整形,9月下旬拆除遮陽網。

      2.3.2 其它5種嫁接法嫁接后管理 單芽腹接、凹形腹接、雙形成層接、膸心形成層接和盾形芽接這5種方法嫁接后的管理均一致。在嫁接后15~20 d進行第1次檢查,接芽葉片保留并呈綠色,顯示接芽與砧木開始愈合,如發現農膜袋內水分過多要及時排除,遮陽網要牢固,防止陽光直射暴曬嫁接口;
      嫁接后40~50 d進行第2次檢查,接芽開始彭大,及時用刀尖輕輕劃開接芽處的綁扎物,以免影響接芽生長;
      70~80 d后,當接芽開始抽梢時立即去掉保濕的農膜袋,將嫁接口上方的枝干鋸(剪)除部分,及時抹除嫁接株砧木萌芽,以便有充足養分供接芽生長;
      當抽梢長度≥20 cm,說明嫁接口已愈合,可解除綁扎的黑色電工膠布,抽梢長30~40 cm時可進行樹冠整形,9月下旬拆除遮陽網。

      2.4 試驗調查

      2020年9月29日進行嫁接成活率調查,成活數指嫁接口愈合,接芽葉片青綠,芽眼開始膨大的接芽數,成活率(%)=(成活數/嫁接數)×100%;
      2021年7月5日進行嫁接成活株生長調查,生長量包括抽梢率、新梢長和分枝數。抽梢數指接芽萌發生長達2 cm以上的新梢數,抽梢率(%)=(抽梢數/成活數)×100%;
      新梢長是指抽出來新梢的長度;
      分枝數為每枝新梢的分枝數。

      2.5 統計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SPSS 22.0處理和統計分析數據,再用GraphPad Prism 7.0進行圖形繪制。

      3.1 不同嫁接方法的成活率分析

      不同嫁接方法的成活率見圖2。試驗結果看出,采用6種嫁接方法對油茶進行嫁接,嫁接后90 d檢查,各處理的成活率存在明顯差異。其中,T1、T4、T5、T6的成活率明顯高于T2、T3;
      T1、T4、T5、T6的成活率均在70%以上,以T6的成活率最高,為80.39%;
      其次分別為T5、T4、T3、T1;
      T2、T3的成活率較低,只有48.71%、54.28%,二者間的差異不顯著。

      3.2 不同嫁接方法成活株的生長量分析

      因嫁接方法不同,嫁接1 a后的新梢生長量(抽梢率、梢長和分梢枝數)有差異(圖3~圖5)。

      不同小寫字母為差異達5%顯著水平(P<0.05),下同。

      圖2 不同嫁接方法的成活率比較 圖3 不同嫁接方法成活株的抽梢率比較圖4 不同嫁接方法成活株的抽梢長比較圖5 不同嫁接方法成活株的新梢分枝數比較

      圖6 插皮接法嫁接的步驟及效果圖

      嫁接1 a后成活株的抽梢率大小排序為T6>T2>T4>T3>T1>T5。T6的抽梢率高達90.08%,與其余處理的抽梢率均有顯著差異;
      T1、T3、T4、T5的抽梢率無顯著差異,而T2、T3、T4間的差異也不顯著(圖3)。嫁接成活株的抽梢長,因嫁接方法的不同而呈現差異(圖4),梢長大小順序為:T6>T2>T3>T1>T5>T4,分別為50.82、39.15、37.63、27.01、26.71、21.65 cm。顯著性分析發現:除T2與T3間差異性不顯著外,其余處理間差異均顯著。不同嫁接方法對新梢分枝數量也有顯著影響(圖5)。其中,T6的新梢分枝數最多,與其它處理間差異顯著;
      T4、T5的分枝數最少,都只有2枝,明顯低于其它處理的分枝數。

      1)隨著油茶新品種的不斷引進和選育成功,許多建園時品種選擇和搭配不恰當的低產低效油茶園亟需更新原有老品種。嫁接換冠是利用嫁接技術將其植株樹冠更換的技術,能充分利用接穗個體的成熟效應和砧木的養分水分輸導優勢[6-7],有效更新品種、淘汰劣種和縮短果樹生長周期,是一種快捷高效的生產轉換方式,也是近年發展油茶優良品種以及低產低效油茶林改造的主要方法[8-10]。

      2)嫁接成活率受多方面因素影響[11-13]。就接穗而言,接穗保存時間越短,嫁接成活率越高[4],因此嫁接中為保證接穗的活力,盡量隨采隨接,遠距離運輸過程要加強保濕;
      在砧木的選擇上,健壯、干直光滑、無病蟲害的植株為優選之余,砧木的分枝角度和嫁接方位也需謹慎考慮[1,14-15]。但嫁接方法對接穗成活率及生長發育的影響最顯著[16],嫁接后適宜的溫濕度保持也必不可少。雖然嫁接方法的改進是低產低效油茶品種改造的關鍵技術,但在生產實際中,嫁接方法的選取還需結合當地氣候條件、砧木和接穗的情況、生產的要求及嫁接技術水平[5],以簡單為宜。

      此外,對低產低效油茶林進行嫁接換冠改造后,撫育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也需跟上。油茶改造林內,需保持林地排水通暢,及時排除積水,保持土質濕潤。次年2月中旬,對嫁接成活抽梢植株進行樹冠整形,剪除嫁接口以下原砧木枝條,修剪、培育新梢,使之形成樹冠分枝均稱的豐產型樹冠。在日常管護中,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油茶林的病蟲害進行防治,使之生長旺盛,達到豐產穩產高效的目標。

      3)在本試驗中,在同一油茶林內和相同的撫育管理條件下,插皮接法在6種嫁接方法中的成活率高、生長量好(圖6),而且嫁接操作簡單,嫁接速度快,成本低廉,適宜在種植多年不掛果或掛果少的低產低效油茶林品種改良中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形成層木質部低產不同樹齡沙地云杉形成層解剖結構研究智慧農業導刊(2022年22期)2022-11-17低產棗園如何改造今日農業(2021年16期)2021-11-26不同品種吊蘭根初生木質部原型的觀察與比較植物研究(2021年2期)2021-02-26發現西藏西藏人文地理(2020年4期)2020-11-19果樹嫁接成活的原理與方法農業工程技術·綜合版(2020年1期)2020-04-23晚秋黃梨低產果園改造技術現代園藝(2018年2期)2018-03-15關于雞東縣國有林場低產林改造的要點農民致富之友(2017年11期)2017-06-20鎘污染來源對蘿卜鎘積累特性的影響天津農業科學(2015年11期)2015-12-03淺談低產低效井改善產能對策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年3期)2014-12-23不同抗生素對刺槐遺傳轉化受體系統的影響山東農業科學(2014年4期)2014-07-18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